《名词解释马关条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词解释马关条约.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名词解释马关条约马关条约是日本强迫清政府订立的关于结束甲午战争的不平等条约895年4月17日,清政府议和全权大臣李鸿章及其子李经方,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和外相陆奥宗光在日本马关(即下关)春帆楼签订。共11款,附有另约、议订专条。主要内容:(1)中国承认朝鲜“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中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2)中国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3)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4)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船可以沿内河驶入上述各口,搭客载货(5)日本臣民得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输入各种机器,其产品免征一切杂税;(6)中国不得逮捕为日本军队服务的汉奸分子。次年又据本约有
2、关规定,订立通商行船条约,日本取得在华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该条约适应了列强对中国输出资本的需要。马关条约丧权辱国,引发了列强企图瓜分中国的狂潮,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和民族危机。当然,民族危机的加深刺激了国人的进一步觉醒,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斗争热潮。1895年4月17H,清朝和日本在山口县的马关港,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向日本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并赔款两亿两白银。马关条约标志着清朝在甲午战争中的彻底失败和洋务运动的破产,也使大清进入了通往灭亡的冲刺阶段。天籁之音,赛雷话金,今天咱们就来聊聊百余年前那场影响东亚历史的甲午战争。战争的胜败离不开所处的时代背景,众所周知,1
3、9世纪末的日本正在高速发展,而大清则日益衰败。一个王朝的衰败,往往是从国库亏空开始的。清朝在1840年之前,财政水平虽说已经不能和乾隆中叶的鼎盛时期相比,但尚且能收支平衡。结果鸦片战争的爆发,让大清陷入了入不敷出的深渊。从1840年到1843年,由于战争造成的巨大财政损失,以及战后向英国支付的南京条约所定赔款,清朝国库在三年内总计亏损1462万两白银,到1843年底,也就是鸦片战争结束后的一年,国库存银只剩下993万两,这是康熙平定三藩之乱以来的最低点。在清朝国力强盛的乾隆年间,平均每年的国库存银,在6000万两左右,乾隆四十二年,达到了巅峰数额8182万两。即便是走下坡路的嘉庆年间和道光前期,国库存银也能保持在2000至3000万两。相比之下,1843年的993万两家底,显得太寒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