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实践中面临的制度性制约亟待破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实践中面临的制度性制约亟待破解.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实践中面临的制度性制约亟待破解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作为破解“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难题的重要举措,虽已在民法典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管理规定和各类配套办法的框架构建起了总体制度体系,但在实践中仍存在制度性制约,限制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改革的纵深推进。一是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规体系不完善。舟山属海岛城市,航运业、油品储运业、海水养殖业等涉海产业发达,且各类企业和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废水最终去向为排海,海洋生态环境损害风险不容忽视。而目前涉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管理规定中均被除外,适用于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及相关规定。但现行的规范性文件,如最高人
2、民法院关于审理海洋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等均在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领域予以指导规范,无规范性文件支持、指导海洋生态环境损害的行政救济途径。如近海地区常见的废水排海、固废倾倒入海等行为在哪些情形下需要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可否参照陆域生态环境损害将索赔磋商、签订赔偿协议等行政救济行为作为司法程序的前置,如何规范开展,如何保证合法性等,都对实际工作造成困扰,需要法规体系的进一步健全和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予以解答。二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保障制度缺位。在生态环境损害索赔实践中,存在无法确定具体赔偿义务人或者赔偿义务人因自身经济条件限制无法承受赔偿责任的情形,致使生态环境
3、修复进程受到影响。虽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管理规定指出可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分期赔付等多样化责任承担方式,但本质上未改变缺乏相应资金保障制度,损害赔偿资金来源单一的困境。在基层实践中,赔偿义务人中有很大比例是个人或者小微企业,主要因为此类赔偿义务人环境保护意识较为单薄,部分还未树立“环境有价、损害担责”的理念,面对远超于承受能力的赔偿责任时往往面临重度负债或破产,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亟需要立法和制度层面对环境损害赔偿资金来源加以拓宽和保障,确保生态环境损害得到及时救济的同时,维护社会正常秩序。三是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争议频发。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是损害赔偿的前提,鉴定评估报告是政府部门要
4、求赔偿义务人承担赔偿责任的关键性依据,但其有效性、可靠性却成为磋商和诉讼中争论的焦点之一。目前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缺乏法律层面的保障,也无统一、完善的技术体系。生态环境部在改革推进过程中先后印发了各类鉴定评估办法和技术指南,农业、渔业、海洋等部门分别针对各自领域损害鉴定制定了技术规范。各种规范各有侧重、互有重叠,对于损害范围界定和评估方法也有所差别,对实际鉴定工作造成困扰。加上目前鉴定评估机构技术水平层次不齐,使用损害鉴定评估方法不一,导致鉴定结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在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和司法审判工作提供支撑时易引发质疑,亟需建立统一的技术框架体系,形成权威的技术标准。另外,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机构由政府委托,赔偿义务人往往不参与,但最后需要为评估费买单并承担其计算的损害赔偿金,对赔偿义务人而言不尽公平,需要建立相关制度规范鉴定评估机构的选择与委托程序,保障损害鉴定环节的公平公正。综上,建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领域进一步健全法规体系,完善机制建立,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深入实践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