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近岸水产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亟待引起关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由近岸水产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亟待引起关注.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由近岸水产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亟待引起关注以舟山为例,舟山的海水养殖产量占全省产量的20%左右。2023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4056公顷,同比增加47公顷,增长1.17%,水产养殖产量29.79万吨,同比增加3.88%。其中海水养殖面积3988公顷,同比增加62公顷,产量29.74万吨,比上年增长4.15%。从分品种看,贝类、虾类、蟹类都有所增产。水产养殖的发展为舟山群岛新区发展成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先导区、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的战略定位,发挥着积极作用。但由近岸水产养殖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水产养殖从业人员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目
2、前,我市专业养殖从业人员约4000多人,年龄层在45周岁以上居多,文化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对政府管理部门推行的减少水产养殖污染举施的认识不足,环保意识不强,养殖生产、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养殖用药不规范等现象时有发生。二是传统近岸养殖方式对水域环境影响较大。不同养殖类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存在差异。据调查,舟山水产养殖以近岸海水养殖为主,产量占总养殖产量的95%。养殖方式上,以陆基的大棚设施化养殖、池塘养殖和浅海的筏式养殖、传统网箱养殖为主,而浅海贝藻类生态混养、离岸深水网箱养殖、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等环境友好型养殖方式在舟山的比重仍较低。浅海传统网箱养殖和陆基大棚设施化养殖属于人工控制的高密度型养殖
3、类型,养殖过程中投饵量大,养殖生物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代谢有机物、未被摄食的饵料对养殖周围水域环境的影响较大。三是减少养殖污染关键技术难题有待解决。目前我市养殖的三疣梭子蟹、大黄鱼以投喂冰鲜饵料为主,对海域环境造成较大影响;若全程使用配合饲料,其养殖品质、规格和存活率等方面又难以保证。同时,在养殖尾水处理技术方面,缺乏系统性科技投入和研究,导致尾水处理成本高、效率低、处理容量有限,并且缺乏针对具体水域环境、养殖方式和养殖品种的各类尾水处理技术规程与标准。四是水产养殖污染排放监管制度尚待健全。目前,政府各相关部门对环境污染的控制都十分重视,但各部门之间缺乏统一协调,海洋管理部门有一套水环境质量数据,
4、环境保护、水利等部门也有各自的监测或调查数据,不同部门之间数据信息共享低,而且在监测指标、监测方法、评价标准等方面都有各自的标准,造成水产养殖污染排放监管困难。现结合上述几点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加大宣传引导,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充分利用各类媒体,采取培训、分发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海洋环境保护、科学规范用药、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等工作的重要性,形成海洋环境保护的强大合力和良好氛围。2 .转变养殖模式,推广绿色环保养殖。在科学合理调整拓展养殖空间,科学规划水域滩涂养殖容量的前提下,鼓励发展浅海贝藻类生态混养,积极推广发展离岸深水网箱、大围网等深远海养殖,扶持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逐步减少养殖污染
5、较大的传统网箱养殖,禁止尾水处理不达标的池塘及大棚开展养殖。3 .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关键技术研究。利用配合饲料替代冰鲜饵料投喂、加强水产养殖尾水污染治理是减少水产养殖污染和保护海洋资源的有效方法。因此,要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力量,加大近岸水产养殖水环境保护与治理研究方向的支持力度,组织开展水产养殖尾水处理、高效配合饲料研发、水质调控技术及环保装备制造等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提升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科学化、智慧化水平。4 .加强部门合作,完善评价监管制度。在各涉海、涉水部门间建立长效数据共享机制,研究建立环境数据共享平台,实现海洋、陆地水环境数据信息统筹共享。综合考虑我市水产养殖业的现状和长远的发展,建立水产养殖污染环境评价统一标准,科学制定相关生态养殖环境保护政策及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