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规划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697344 上传时间:2024-04-1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发展规划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经济发展规划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经济发展规划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经济发展规划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经济发展规划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经济发展规划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发展规划实施方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经济发展规划实施方案经济发展规划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工作总体要求,鼓励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积极投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大力宣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措施,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决定在全乡深入开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宣传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活动目标通过对实施乡村振兴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代表、优秀项目、经验做法等进行持续宣传推介,展示典型代表的风采和作用,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氛围,引导更多党员干部和群众参与进来,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作出积极贡献。二、责任分工充分认识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宣传展示活动的重要性,切实将工作做到实处,精心组织,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主体。成立乡

2、乡村振兴战略宣传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担任组长,乡长_、党委委员担任副组长,各部门单位负责人担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乡农技推广中心,兼任办公室主任。确保分工明确,责任落实。三、实施步骤1、组织学习。由乡乡村振兴办召开村总支书记、乡村振兴专干参加乡村振兴战略学习会,组织学习十九大精神文件精神,及各省、市、县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具体要求,领会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2、加强宣传。认真部署,组织实施,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充分利用广播会和横幅、宣传栏等宣传形式,大力宣传乡村振兴战略内容。_月_日前,各村(社区)完成乡村振兴专题宣传栏,在辖区各村范围醒目处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宣传标语。

3、各单位要结合本地实际,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展示活动,营造好氛围。3、信息报送。村乡村振兴专干负责调查摸底,于每月日前报送乡村振兴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代表、优秀项目、经验做法、重要活动;字数一字以内,可图文并茂。由乡审核通过进行上报宣传。四、工作要求1、高度重视。各村、社区要高度重视,将乡村振兴宣传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好宣传展示活动。既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要广泛动员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各方主体将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好思路、好做法、好经验以及服务中的感人事迹梳理出来、分享出来、展示出来,不断丰富此次宣传展示活动的内容。2、创新形式。恰当的载体和形式是宣传展

4、示取得良好效果的基本前提。各村、社区要大胆创新,充分调动各类媒体平台的积极性,策划开展形式多样、群众欢迎的宣传展示活动。3、务求实效。各村、社区要高度重视,_月_日乡乡村振兴办将对各村、社区设立的宣传栏、宣传标语进行督查,督查情况与每月报送宣传材料一并纳入年终考核评选。经济发展规划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和省政府主要领导来连调研指示精神,以大格局、高标准、新思路推进十四五期间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根据省政府关于推进全省经济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_)79号)、省政府关于促进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_101号)、连云港

5、市十四五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等文件,制定本行动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投资带动、内外联动和绿色发展,优化体制机制,突出分类指导,加快转型升级,把开发区打造成为引领全市后发先至的首要引擎、各种优质要素争相集聚的投资热土、产业特色鲜明的创新发展高地、体制机制改革的先行区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交汇融合发展的载体平台。(二)发展目标十四五末,市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亿元,徐坪新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IOOO亿元,其他开发区至少翻一番,全市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3500亿元,占全市比重达到5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外贸进出口总额、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翻

6、番;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市比重50%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实际利用外资、外贸进出口总额占全市比重达80%以上。各开发区主要指标领先其他县区或所在县区增幅,在省级层面开发区综合考评中每年至少进1位。二、主要任务(一)体制机制优化工程1,规范职能定位,理顺职责关系。按照权责一致原则,20_年9月底前理顺开发区区内区外条块之间职责关系,明确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与开发区管委会的职责边界。对处于起步阶段、区域范围相对独立的开发区,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原则上由属地政府承担;对代管乡镇(街道)的开发区,进一步理顺关系,合理配置开发区与所辖乡镇(街道)职能,科学划定边界;对产城融合度较高的开发区,积极推动向城市综合功能

7、区转型,具备条件的可与所在行政区实行一体化管理。(责任单位:各县区、功能板块,市委编办)2 .规范内部架构,实行机构精干和扁平化管理。按照优化、协同、高效的原则,20_年6月底前各开发区完成内设机构的进一步优化,构建大规划建设、大经济发展、大社会事业、大行政执法、大市场监管等大部门制工作格局,承担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营商环境优化等职责的机构比例不低于60%o实行扁平化管理,职能机构以下原则上不再设管理层级,推动岗位向招商引资一线和服务企业一线倾斜。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实行垂直领导的,市县级管理部门原则上不向开发区派驻机构。(责任单位:市委编办,各县区、功能板块,各省级开发区)3 .优化开发区管

8、理运行机制。推动各开发区按照党工委(管委会)+公司的模式优化开发区管理架构,党工委、管委会主要承担落实发展规划、推动政策落地、协调服务企业、促进产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职能,依法依规行使赋予的经济管理权限;开发区国有公司实现实体化运作,承担起探索开发区市场化开发、建设、运营和服务的职能。鼓励有条件的开发区十四五期间突破行政区划,采取股份合作、委托招商、飞地经济和园中园等多种方式,与长三角地区开发区合作共建,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责任单位:各县区、功能板块,各省级开发区,市委编力、市商务局、市发改委)4 .推进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规范各开发区人事和薪酬管理,注重事业为上、人岗相适、人事相宜原

9、则,对各类编制资源和人员进行统筹使用,实现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推行开发区薪酬总额管理,完善绩效考核,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发挥薪酬和考核机制引领与保障作用。(责任单位:各县区、功能板块,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财政局)5,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开发区财政自主权,支持有条件的开发区实行一级财政管理体制,十四五期间实现省级开发区财政预算管理和独立核算。鼓励县区按照共同发展、激励发展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开发区和地方政府合理的投入和收益分配制度,支持开发区建设和运营管理。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区建设。鼓励开发区国有公司在做好论证评估和风险防范基础上,规范履行决策程序,投资

10、区内优质企业,实现双赢。(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各县区、功能板块)(二)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工程6.打造特色产业园区。根据产业发展需要,稳妥推进开发区四至调整。落实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相关举措,重点围绕连云港10条重点培育的产业链,国家级开发区确定34个主导产业方向,省级开发区确定2个主导产业方向,打造特色产业园中园,集聚优质要素资源,出台促进产业发展举措,构建产业发展支撑体系,建设主导产业引领、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生态支撑的特色产业园区,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各县区、功能板块,各省级开发区)7,提升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发挥石化产业基地、中华药港载体优势,依托

11、龙头企业和重大产业项目,引导开发区间建立合作和利益共享机制,推动产业、企业耦合协同发展,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20_年6月底前各开发区建立区内智能车间、工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库,加快培育一批领军企业,提升在相关产业链体系中的地位,到十四五末全市开发区智能车间、工厂、专精特新小巨人数量突破160家。20_年12月底前赣榆海洋经济开发区、连云港化工园区、灌云临港产业区力争完成省级化工园区达标创建,提高产业承载能力。十四五末全市上市公司总数达到16家。(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地方金融局,各县区、功能板块,各省级开发区)8 .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

12、县域范围产业用地规划布局,强化开发区用地空间保障。坚持亩产论英雄导向,各开发区在20_年12月底前按照江苏省建设用地指标(20版)要求和产业发展定位,建立综合评价机制,对区内企业按单位用地税收、单位能耗销售收入、单位污染物排放销售收入、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指标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差别化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和土地利用效率。做好土地供后监督,综合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腾退、盘活僵尸企业、散乱污企业和本质安全度较低企业的存量用地;通过追加投资、转型改造、合作经营等方式提高低效闲置用地利用强度和产出效益。(责任单位:各县区、功能板块,各省级开发区,市自然资源局、市

13、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信局、市商务局)(三)创新体系建设工程9 .加快创新平台建设。依托市高新区引进、培育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等载体,集聚资源服务全市产业创新发展。支持各开发区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和深化实质性战略合作,引进、共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和产业创新平台。各县区、功能板块将十四五期间新建重大产业创新平台目标任务根据产业定位分解至省级以上开发区,并纳入市、县考核体系。市开发区、徐年新区加快中华药港、石化研究中心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各开发区新建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的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十四五末全市开发区省级以上研发机构数量达300个。(

14、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各县区、功能板块,各省级开发区)10 .建设全面人才支撑体系。深入推进开发区人才十个一工程和花果山英才计划,推动开发区建立以优势产业为依托,以企业为主体,管委会引导、市场化运作的高端人才引进机制。市开发区、高新区、徐年新区十四五期间实现国家级人才工程入选零的突破,省级开发区在省级人才工程入选方面实现全覆盖。推行人才双落户制度,20年12月底前各开发区建立与高校院所联合引进、培养产业发展急需各类人才的合作机制。在省级以上开发区建立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打造顺心创业、安心工作、舒心生活的人才友好型开发区。鼓励市开发区、市高新区和条件好的省级开发区设立人才

15、创业引导基金,解决人才项目首投问题。(责任单位:市人才办、市人社局,各县区、功能板块,各省级开发区)11 .加强创新主体培育。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类企业引进力度。20年6月底前各开发区制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机制,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优势传统企业为重点建立后备培育企业库,促进更多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十四五末全市开发区净增高新技术企业数超400家。鼓励企业购买专利技术,加快成果转化,培育壮大一批拥有核心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企业。(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各县区、功能板块,各省级开发区)12 .强化创新环境建设。加强开发区知识产权信息化、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市开发区、徐年新区等园区围绕石化、新医药、新

16、材料等主导产业开展专利导航分析研究,提高开发区知识产权服务能力和区内企业知识产权运用水平。完善科技金融服务,推动市开发区、市高新区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资体系、机制。在条件较好的开发区启动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地方金融局、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各县区、功能板块,各省级开发区)(四)招大引强突破工程13 .聚焦招商主责主业。强化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定位,坚持项目为王,建立重大招商项目分级快速反应机制,明确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由县区、功能板块主要领导直接挂钩,集中统筹调度各级资源协同推进,变招商部门单兵突进为各级领导和部门提前介入、全员参与、共同推进的项目推进机制。突破重大项目招引,市开发区、徐坪新区每年各引进百亿元以上项目2个,连云经济开发区、赣榆海洋经济开发区每年各引进百亿元以上项目1个以上,其他开发区每年各引进50亿元以上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