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区域性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程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697976 上传时间:2024-04-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街道区域性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程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街道区域性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程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街道区域性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程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街道区域性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程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街道区域性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程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街道区域性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程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街道区域性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程实施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街道区域性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程实施方案为认真落实中央和省政府关于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部署要求,根据XX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4部门关于实施区域性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程的通知的工作安排,经研究,在XX街道范围内,开展实施围绕区域性和谐劳动关系创建这一目标,以体面劳动促进等5项行动、实施两个合同提质增量等XX项具体措施为主要内容的区域性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程(以下简称“1518”工程)。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认真落实省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紧紧围绕“两个高水平”建设和法治XX建设,坚持“双维护”原则,倡导落实“双爱”理念,加强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体制、制度、机制和能力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人力

2、社保部门负责,总工会、工商联配合,企业和职工参与的工作机制。二、主要目标以实施“1518”工程为载体,通过“三方”协同推进,实现全街道企业劳动用工更加规范,职工工资合理增长,劳动条件不断改善,人文关怀日益加强,劳动关系矛盾有效化解,基本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具体目标如下:一到XX年,全街道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8%,普遍建立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到XX年,小微企业劳动合同签订基本实现全覆盖。到XX年,拖欠工资问题得到全面治理,街道达到“无欠薪”目标。到XX年,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结案率不低于92%、调解率不低于80%;到XX年,调解率达到85

3、%。到XX年,街道新培育1个和谐劳动关系示范行业(水产行业)、1个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园区(XXX生物园区)。三、工作内容(-)推进体面劳动促进行动1 .推动两个合同提质增量。加强企业劳动合同制度的分类指导和服务,巩固提高大中型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劳动合同履行质量,提升劳动用工管理水平。实施小微企业劳动合同签订“春暖行动,着力解决小微企业劳动合同不完备、内容不合法、权利义务不对等的问题。大力推进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以建立工会企业的集体协商为主体,以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协商为着力点,增强集体协商实效性,扩大集体合同覆盖范围。推进女职工特殊保护等专项集体合同签订工作,努力做到专项合同与集体合同同步要

4、约、同步协商、同步签订。到XX年,小微企业普遍签订劳动合同,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基本实现全覆盖。2 .增进企业对职工人文关怀。一是推进企业“六个一”(即一种企业精神、一个企业报刊(内网)、一所职工业余学校、一个职工书屋、一支职工文体队伍、一套文体活动场所)建设,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发展先进企业文化,努力把企业建设成劳动关系双方的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二是落实企业职工年休假制度。推行企业职工疗休养制度,优先安排劳动条件艰苦、劳动强度大的一线职工、高技能人才等,并逐步扩大疗休养受益面。三是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帮助解决职工实际困难。深入实施女职工关爱行动,继续推进“妈咪小屋”建设。

5、3 .组织劳动用工诊断评估。充分发挥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的作用,对企业劳动用工情况进行诊断评估,帮助企业开展劳动用工规范化管理,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政策辅导,及时发现和消除劳动关系隐患,促进职工体面劳动,助推企业和谐发展。(二)推进新业态劳动用工规范行动1研究新业态劳动用工管理政策。针对新业态劳动用工“关系灵活化、工作碎片化、工作安排去组织化”的特征,加强新业态劳动用工监测和形势研判。加强政策研究,对新业态劳动用工实行既不同于劳动关系又不同于劳务关系的特殊劳动保护政策,分类施策,包容监管,增强用工灵活性,促进新业态健康发展。4 .保护新业态劳动者基本权益。明确平台企业、电子商务企业可以与劳动者签订

6、电子劳动合同或电子协议。鼓励劳动者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社会保险,鼓励平台企业、电子商务企业为线上服务劳动者投保意外伤害保险。新业态企业在制定或修改规章制度、业绩考核、报酬支付等办法时,应依法向相关人员征求意见。3.健全新业态多方协同治理机制。建立完善政府、平台企业和行业协会、劳动者和工会组织多方参与的劳动用工协同治理机制。加强和改进对平台企业、电子商务企业等新业态下企业劳动用工的指导和服务。支持和鼓励新业态行业协会与行业工会协商制定行业用工规范,制定行业劳动定额标准,签订行业性集体合同。(三)推进产业工人持续增收行动1 .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健全最低工资标准与经济增长联动机制,综合考虑

7、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居民生活水平、企业承受能力等因素,坚持与经济增长相同步,适时适度调整最低工资标准。2 .实施工资集体协商“彩虹计划”o以中小微企业、一线技术工人为重点,积极稳妥推进行业性、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增强职工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在企业工资分配方面的话语权,力争企业职工工资增长不低于企业经济效益增长,企业一线职工工资增长不低于企业平均工资增长。到XX年,已建工会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覆盖率达到92%;到XX年普遍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四)推进“xx无欠薪”行动1实施制造业企业专项治理。强化部门联合预警监控,加强无照经营市场主体监管,严厉打击非法经营行为;加强劳动用工监管,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

8、减少欠薪隐患。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开展工资支付专项检查,加大对工资支付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充分发挥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作用,及时处理工资拖欠争议案件。2 .实施工程建设项目专项治理。落实政府投资项目监管、工程建设项目监管、工程款支付和结算监管、工资支付保证金差异化缴存、人工费用与其他工程款分账管理、用工实名管理、施工现场维权信息公开、银行代发工资等制度,推动建筑业劳务企业转型,实现公司化、专业化管理,从源头预防和化解欠薪问题。3 .实施企业欠薪失信行为专项治理。协同推进企业工资支付诚信体系建设,联合惩戒企业欠薪失信行为。对欠薪失信企业,在政府资金支持、政府采购、招投标、生产许可、履约担保、资质审核

9、、融资贷款、市场准入、评优评先等方面依法依规进行限制,提高企业失信违法成本,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惩治格局。(五)推进更高水平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建设行动1深化调解基础建设。推进基层调解组织“六有六统一”(有组织、有场所、有人员、有设备、有制度、有台账,统一名称、统一标识、统一程序、统一公示、统一文书、统一使用调解系统)规范化建设,继续加强街道劳动争议调解综合示范工作。到XX年,街道规模以上企业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基本实现全覆盖,60%以上的争议首先在基层一线得到处理。4 .提升预防调解能力。加强指导服务,提高企业自主预防和化解能力。街道以调解、监察为基础,司法行政、工会、法律援助等多

10、方力量参与的“劳动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机制建设,实现劳动纠纷就近就地一站式化解。四、时间安排(一)对标自查,宣传部署(XX年6月20日前)街道对本区域内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成效进行对标自查,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应分解工作任务和完成任务的时间节点,细化具体工作目标。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明确任务,厘清责任。加强宣传报道,广泛宣传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具体内容和重要意义,提高社会知晓度,鼓励广大企业和职工积极参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完善机制,落实改进(XX年10月底前)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对前期出台的相关文件的执行情况进行梳理,保证已有制度切实落实到位;对需要出台的新制度,文件有要求的,要通

11、过广泛调研,学习交流等方式抓紧时间制定。(三)组织实施,全面创建(XX年、XX年、XX年、2023年)街道要逐年对照文件确定的主要目标,制定每年工作计划和扩面任务,按计划推进工作,确保完成任务。街道区域性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程实施情况将列入全年劳动关系和谐指数的测评内容。XX年底前,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将根据文件明确的目标进行第一阶段验收。五、保障措施(-)强化组织领导。街道要健全组织机制,明确责任分工,统筹规划目标任务,合力推进各项工作。要突出“1518”工程主线,围绕既定工作目标,制定实施方案和开展工作。要主动协调相关单位,加强内部协作配合,着力增强工作协同性和实效性。要建立完善企业联系点制度,确定辖区内各规上企业的联系分工,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加强工作指导,深入基层、企业和职工,依靠群众推动创建工作顺利实施。(二)强化法规落实。贯彻落实XX省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xx省集体合同条例、XX省企业民主管理条例、XX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条例、XX省企业工资支付管理办法、XX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对执行中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整改,把劳动关系建立、运行、监督、调处的全过程纳入法治化轨道。(三)强化基础保障。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健全组织体系,优化运行机制,充实职能任务。加强对基层劳动监察调解员的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