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知识清单(下).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705821 上传时间:2024-04-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虚词知识清单(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文言虚词知识清单(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文言虚词知识清单(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文言虚词知识清单(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文言虚词知识清单(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言虚词知识清单(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虚词知识清单(下).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文言虚词知识清单(下)O1二、18个重点虚词(一)以(D副词。同“已”,已经。及以至是,言不辱者,徒强颜耳。(报任安书)(2)连词。表示并列,又,且。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表示顺承,可译为“而”,或不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刺秦王)表示目的,来。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表示原因或理由,因为。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表示结果,以致。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表示修饰。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并序)(3)介词。因为。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在。武

2、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苏武传)把。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苏武传)用。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凭。久之,能以足音辩人。(项脊轩志)凭身份,以资格。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苏武传)按照,依据。荆何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荆轲刺秦王)(4)助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等的界限。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游褒禅山记)(5)复音虚词。“以是”“是以都可解释为“因此”。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二)而1 .第二人称代词。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你们的”。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

3、志)2.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译为“又”。蟹六跪而二螯。(劝学)(2)表示递进关系,译为“并且”“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3)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接着”,或不译。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译为“但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5)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假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6)表示修饰关系,不译。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劝学)(三)之(1)代词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们)”“它(们)”作师说以贻之。(师说)第一人称代词。译为“我二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指示代词。表近指。

4、可译为“这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2)助词。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过秦论)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补充音节的作用,无义。顷之未发

5、,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荆轲刺秦王)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四)其副词。表示揣度,可译为“也许”“大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示反诘,可译为“难道”。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示祈使,可译为“应当”“一定”。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五代史伶官传序)(2)连词。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是还是”。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代词。他(们),他(们)的。那子之徒,

6、其贤不及孔子。(师说)自己。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其中(的)。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苏武传)这(个),那(个)。其人视端容寂。(核舟记)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4)助词。用于形容词前后,起加强形容的作用。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诗经邺风静女)(五)为(1)介词。常与“所”搭配,表示被动。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2)连词。如果,假使。王甚喜人之掩口也,为近王,必掩口。(韩非子内储说下)(3)助词。与“之”相配合,用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惟弈秋之为听。(孟子告子上)用在句末,常与“何”“奚”“胡”等搭配,表示反问或感叹。奚以之九万

7、里而南为?(逍遥游)(4)介词。替,给。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并序)向,对。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报任安书)因为,由于。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为了。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扬州慢(淮左名都)(六)于1 .介词。(1)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2)比。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3)对,对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4)和,与O赵尝五战于秦。(六国论)(5) IrJo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6)在。战于长勺。(曹刿论战)(7)由于。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8)被。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

8、蔺相如列传)(9)到。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苏武传)2.复音虚词。于是。(1)用于句首,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于是秦王不怪,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相当于“从这”“在这”等。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七)乃1副词。(1)才。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2)就,便。乃使人复葺南阁子。(项脊轩志)(3)去1竟。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4)只,仅仅。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史记项羽本纪)(5)用于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就是”。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2 .代词。你,

9、你的。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3 .连词。于是。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八)所1 .助词。(1)放于动词前,构成“所”字结构,起指代作用,可译为“的人”的东西”“的事情”等。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木兰诗)(2)与“为”相呼应,构成“为所”为所”结构,表示被动。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屈原列传)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2 .复音虚词。所以。(1)表原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2)表凭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九)且1副词。(1)暂且,姑且。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2)将近,将要。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10、(愚公移山)2.连词。(1)况且。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2)尚且。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3)而且,并且。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孔雀东南飞(并序)即使。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十)因1 .介词。(1)凭借,依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2)趁机。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3)顺着。变法者因时而化。(吕氏春秋察今)(4)通过。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5)因为。因事顺心,命篇日归去来兮。(归去来兮辞(并序)2 .副词。于是,就。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廉颇蔺相如列传)(十一)则1副词。用于判断句,表示肯定,相当于

11、“乃”“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2.连词。(1)就,便,那么。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六国论)(2)假使,如果。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可是,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4)“则则”并用,有加强对比的作用。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十二)者1代词。(1)表示人、物、事等,译为“的人”的东西”的事情”等。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2)用在数词后,表示上文所述的几项事物,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等。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12、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2.助词。(1)用于判断句中,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游褒禅山记)(2)用在复句的前一分句之末,引出原因。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荆轲刺秦王)(3)用在时间词或否定词后,可不译。沛公日:“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4)用于疑问句的句末,表疑问语气。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5)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十三)乎1介词。相当于“于”,译为“在”。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13、,吾从而师之。(师说)2 .助词。(1)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呢”。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2)表示疑问语气,译为“吗”“呢”。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愚公移山)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3)表示猜测语气,译为“吧”“呢”。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4)用在副词或其他虚词之后,舒缓语气。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5)表示感叹语气,译为“啊”“呀”。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3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可译为“的样子”。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十四)何1副词。多么。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4 .代词。(1)哪里。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并序)(2)什么。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并序)(3)为什么。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4)怎么。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5 .复音虚词。(1)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反问,相当于“怎么样”“什么样”。樊哙日:“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2)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何以战?(曹刿论战)(十五)也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