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条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茂名市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条例.docx(1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茂名市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条例(2023年10月27日茂名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通过2023年月27日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村庄规划第三章村庄建设管理第四章宅基地和住宅建设管理第五章法律责任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促进乡村振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城镇开发边界外的村庄的规划和建设管理活动。法律、法规对村庄规划和建设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三条村
2、庄规划建设管理,应当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坚持规划先行、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集约发展的原则。第四条市人民政府负责统筹协调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对下级人民政府、本级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的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县级市人民政府负责管辖范围内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将村庄规划编制和管理经费纳入本级预算,制定村庄规划导则、村庄设计导则、建筑风貌管控和建设指引,积极搭建村庄规划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和产学研合作平台,引导和支持城乡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志愿者下乡服务,提高村庄规划建设水平。茂南区、电白区人民政府,经济功能区管理委员会按照职责负责管辖范围内的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第五条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3、按照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村庄规划、农用地转用、不动产登记等管理工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工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村庄房屋建设安全、乡村建筑工匠管理等工作。发展和改革、财政、生态环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村庄规划和建设管理的相关工作。第六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履行以下职责:(一)村庄规划的组织编制、实施、修改和管理;(二)村庄建设巡查等日常监督管理;(三)村庄资源和环境保护、民俗文化保护、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保护;(四)建立村庄规划、村庄建设档案;(五)开展法律、法规规定的村庄规划建设
4、管理的其他工作。镇人民政府可以通过招聘工程技术人员、协管员或者购买公共服务等方式,做好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有宅基地管理任务的街道办事处,参照镇人民政府职责执行。第七条市人民政府可以依照省人民政府的决定,在实行综合行政执法的领域,将本条例规定的由县级行政执法部门行使的行政处罚权以及与之相关的行政检查权、行政强制措施权,确定由符合条件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行使。第八条村民委员会协助做好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组织和引导村民就村庄整体格局、建筑风貌、建筑层数层高、邻里影响等村庄规划建设的具体事务制定村规民约。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镇人民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开展村庄建设巡查。鼓励建立村级规划建设管理员制
5、度,负责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和农村住房设计通用图集推广应用,协同村民委员会做好相关工作。第九条市、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应当将村庄规划建设管理纳入乡村振兴工作考核。第十条各级人民政府以及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农业农村等主管部门应当运用多种方式入村宣传村庄规划建设政策法规,加强村庄规划建设管理的教育引导。第二章村庄规划第十一条村庄规划是法定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是开展村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第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据上层次国土空间规划,综合考虑村庄建设用地实际,合理确定村庄建设用地规模,保障村庄基
6、础设施、公共设施的建设和产业发展需要。第十三条编制村庄规划,应当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从村庄实际出发,与水利、林业等专项规划相衔接,统筹村庄发展目标、生态保护修复、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产业发展空间、住房布局、村庄安全和防灾减灾,明确规划近期实施项目。第十四条村庄规划应当包括:(一)村庄发展目标;(二)建设空间、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及其控制线;(S)建设用地范围,包括产业、居民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村庄发展备用地的布局及其用地规模;(四)住宅建设的高程、高度、风貌以及邻里通风、采光和通行等规划管控要求;(五)公共交通、供水、排水、电力、
7、电信、供气、公共停车、环境卫生、污水处理、畜禽养殖、教育、旅游、文体活动、卫生健康、养老等农村生产生活、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求;(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防灾减灾等具体安排;(七)近期建设计划;(A)其他应当纳入规划的内容。第十五条村庄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程序讨论同意后,报请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村庄规划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承担具体编制工作。第十六条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应当采取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征求专家和村民的意见,并依法将村庄规划草案予以公告。公告的时间不得少于三十日。镇人民政府应当充分考虑专家和村民意
8、见,并在报送审批的材料中附具意见采纳情况及理由。第十七条镇人民政府应当于村庄规划被批准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将其在村庄公共场所公告,并在政府网站长期公布。村庄规划的成果文件应当在村庄公共场所公布,由村民委员会保存并供村民查阅咨询。第十八条经批准的村庄规划,应当严格执行。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确需修改的,由镇人民政府向原审批机关提出申请,获得批准后,依照原规划编制和审批的程序执行。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法定到会人员的过半数同意修改村庄规划的,村民委员会应当向镇人民政府提出,由镇人民政府按照本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理。第十九条镇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地域特色,以若干行政村为单元开展连片规划编制工作。第二十条对具备集
9、体搬迁条件、实行易地搬迁的村庄,镇人民政府应当尊重村民意愿并经村民会议同意,统一规划并开展新村庄建设。第二十一条镇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协调机制,定期召开有关机构负责人、专家、公众参加的协调会议,统筹协调村庄规划编制和调整、村庄规划实施、农房管控以及村庄风貌提升等事项,研究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第二十二条市、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及其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村庄规划编制、审批、实施、修改的监督检查。市、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上一年度村庄规划的实施情况,并接受监督。镇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向镇人民代表大会报告村庄规划的实施情况,并接受监督。第二十三条市人
10、民政府应当建立村庄规划督察员制度,对村庄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和修改情况进行督察。第三章村庄建设管理第二十四条村庄建设应当符合村庄规划,合理安排各项建设用地。禁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域建设,严格控制削坡建房。镇人民政府应当结合村庄建设现状,制定村庄建设年度实施方案,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引导村民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村庄规划。第二十五条各地应当加强对村庄建设的规划管理,结合当地实际,分类提升村庄风貌。鼓励有条件的村庄对建筑风貌和外立面的建筑风格实施统一改造。第二十六条对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具有一定保
11、护价值的建筑物,应当加强保护和合理利用。周边新建建筑应当与原有建筑风格相协调。第二十七条市、区(县级市)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免费向镇人民政府提供具有地方特色和乡村特色的住宅设计图件、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供村民参考使用。市、区(县级市)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乡村建筑工匠的管理,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主管部门加强乡村建筑工匠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乡村建筑工匠技术水平。鼓励和引导乡村建筑工匠设立建筑工程企业,进行企业化经营管理。第二十八条因建设项目施工、地质勘查等需要,临时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在村庄内搭建建筑物、构筑物的,应当依法报请县级以上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批准,与土地所
12、属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签订临时使用土地合同。合同应当载明临时用地的地点、四至范围、面积与土地现状地类,土地用途和使用期限,土地复垦整治的措施,土地补偿费、青苗和地上附着物的补偿标准、金额、支付方式与期限以及违约责任等内容。临时使用土地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临时使用土地合同约定的用途使用土地,不得修建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临时使用土地期限一般不超过二年,建设周期较长的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使用的临时用地,经批准可以延期一次,期限不超过二年,但是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临时使用土地期限届满,临时使用土地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自行拆除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并负责恢复土地的原使用状况。第二
13、十九条在村庄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使用集体所有土地进行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由镇人民政府报市、县级市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确需占用农用地进行村庄建设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有关规定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后,申请办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依法应当申请取得用地审批手续和施工许可手续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后一年内办理。第三十条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确需变更的,应当依法办理变更手续。第三十一条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
14、或者个人应当向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申请验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进行验线。未经验线,建设工程不得开工。乡村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就建设工程是否符合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的内容,向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申请核实。第三十二条镇人民政府应当收集村庄建设信息,根据村庄实际实行分类管理,预防和减少村庄规划建设违法行为;村民委员会予以协助。第三十三条区(县级市)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规划建设农村垃圾、污水和粪便处理设施,推广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和无害化卫生厕所技术,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和污水、粪便资源化利用。第三十四条村庄建设禁止下列行为:(一)未取得乡村
15、建设规划许可证,擅自建设房屋或者其他建(构)筑物;(二)擅自改变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许可的用地面积、位置、规模等进行建设;(S)违法占用土地进行建设;(四)应当取得施工许可证的建设工程,在未取得施工许可前擅自开工建设的;(五)其他法律法规禁止的行为。第四章宅基地和住宅建设管理第三十五条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人均土地少、不能保障一户拥有一处宅基地的地区,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在充分尊重农村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可以采取相对集中统建、多户联建等措施,推广农民公寓式住宅,保障农村村民户有所居。第三十六条每户宅基地的面积执行省规定的标准。宅基地所属区域的地形类型,由区(县级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结合国土调查情况具体确定。第三十七条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请使用宅基地:(一)已依法登记结婚或者本户中有两名以上已达法定婚龄的未婚子女需要分户,原有宅基地不能安置的;(二)因自然灾害、村庄公益事业建设等原因导致宅基地不能使用,需要另行安置的;(三)因实施村庄规划或者旧村改造,需要调整搬迁的;(四)现有宅基地面积低于省规定标准,居住确有困难,需要新建住房或者扩大宅基地面积的;(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情形。第三十八条村民申请新宅基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准:(一)不符合村庄规划的;(二)原有宅基地上住房已出卖、出租或者赠与他人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