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3年度“放管服”改革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淮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3年度“放管服”改革工作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淮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3年度“放管服”改革工作方案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充分发挥改革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根据中共淮安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3年工作要点等文件,结合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实际,制定本年度“放管服”改革工作方案。一、推进项目要素精准保障1 .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依托“多规合一”平台,实现各级各类规划数据整合、底图叠合,避免规划冲突,实现各部门高效并联审批。做好“三区三线”划定后续工作,加快编制“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构建高质量国土空间布局。优化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和片区功能定位,统筹中央活力区、老城更
2、新示范区、枢纽新城区建设,做强中心城市发展内核。推进环主城区农地空间综合利用,探索农业地、生态地、景观地功能合一,塑造自然和谐的城乡风貌。用好宝贵河湖资源,统筹优化沿线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尤其要发挥好大运河百里画廊在优化城市空间、做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中的引领性、关键性作用,更好体现淮安三分山水七分平原、湖风荷韵江淮水乡的特点。积极推进城市更新,推进街区保护与活化利用,探索建设完整社区,同步完善适老托幼等设施。(牵头单位:空间规划处、风貌处,责任单位:各县局分局、处室、直属事业单位,完成时限:全年)2 .优化详细规划调整程序。进一步优化详细规划调整程序,提高详细规划管理效率。对属于控规成
3、果的一般调整或技术深化,可按照“简易程序”进行办理,不再上报市规委会审议,由市规委会办公室审查并报市政府同意后,直接履行报批程序。(牵头单位:空间规划处,责任单位:各县局分局、各相关处室,完成时限:全年)3 .提升重特大项目要素保障能力。完善要素保障机制,聚合土地生产要素资源,完善重特大产业项目挂钩帮办、问题会办等机制。积极配合做好用地要素审查等相关规划服务工作。用地计划分配时,预留不低于30%的用地计划纳入市级统筹,用于市级的统筹调度,助推重特大项目持续突破。(牵头单位:综合处,责任单位:各县局分局、相关处室、直属事业单位,完成时限:全年)4 .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双信地+定制地”供应模式
4、。深化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在全市范围推行工业用地供应“标准地+双信地+定制地”准入和服务模式。推行工业用地采用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和弹性出让等供应方式。探索采用不可撤销、无条件见索即付保函等方式缴纳竞买保证金。对城镇开发边界内拟供应的工业用地,实行区域性统一评价,实施成片收储整理形成具备交地即开工建设条件的“净地”后,合理设定供应指标体系,按照“政企互信+政企守信”契约原则,组合运用工业用地预申请制度和“有偿使用合同+投资发展监管协议”方式,构建高效运行的工业用地供应全流程管理模式,为工业企业提供便捷畅通的“模块化、集成式、可选择政府服务承诺清单,实现工业用地配置服务模式、供应方式
5、、管理形式的标准化、定制式、双信制全链条菜单式服务。(牵头单位:利用处,责任单位:各县局分局、空间规划处、管制处、耕保处、征地中心、储备中心,完成时限:全年)5 .常态化推行用地清单制”。会同市各相关部门及各区政府(园区管委会),对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中的相应地块,提前开展地质灾害、地震安全、压覆矿产、气候可行性、水资源论证、水土保持、防洪、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等进行区域性统一评价,形成评估结果和普查意见清单,在土地供应时一并交付用地单位。(牵头单位:利用处,责任单位:各县局分局、空间规划处、管制处、耕保处、征地中心、储备中心,完成时限:全年)6 .全面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全面推进闲置低效资源盘活利用,
6、强化工业用地提质增效和空间整合利用,再储备一批优质的集中连片500亩以上建设用地,提升园区的承载能力、集聚水平和产出效益。探索和推广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试点工作,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等改革创新,畅通城乡生产要素互通渠道。每个先导镇储备不少于200亩相对集中的集体建设用地。不断完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牵头单位:利用处,责任单位:各县局分局、空间规划处、管制处、耕保处、征地中心、储备中心,完成时限:全年)二、提高项目审批服务质效7 .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对行政许可事项明确许可条件、申请
7、材料、审批程序、收费标准以及监管主体、监管重点环节、监管规则和标准等,动态更新调整办事指南,持续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强化监督问责,坚决防止清单之外违法实施行政许可。构建市县两级行政许可清单体系,实施办事指南“至简”模式,推进审批材料规范化、审批流程标准化、审查标准透明化,加快实现同一事项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层级同标准、无差别办理。(牵头单位:行政审批处,责任单位:各县局分局,相关处室、事业单位,完成时限:全年)8 .持续推进项目策划生成。充分发挥“多规合一”协同平台作用,为项目提供前期指导服务,提高项目前期论证决策科学性、可行性。在项目立项之前,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和市政公用单位,查看
8、项目是否符合规划和相关管理要求,明确需要办理的许可事项,提出项目策划意见和规划建设条件,为项目快速落地提供支撑。强化策划生成机制,督促项目业主单位及时通过“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开展策划生成,确保项目应策划尽策划。凡是未按要求开展策划生成的项目,不得进行用地预审,不得土地挂牌、办理供地手续。(牵头单位:行政审批处,责任单位:各县局分局、相关业务处室,完成时限:持续推进)9,优化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联合审查管理。制定优化方案审查工作文件,明确市局组织审查的项目范围,加强方案设计前延指导,压缩方案审查环节,明确各环节办理时限,提高方案审查质效。(牵头单位:建科处,责任单位:各县局分局、相关业务处室,完
9、成时限:全年)10 .持续推进建设项目“拿地即开工”。推动“拿地即开工”改革向更多类型项目延伸,由重大项目向一般项目拓展,由社会投资项目向政府投资项目拓展,探索一般工业项目向优质化工项目拓展。压实项目要素保障工作责任,确保纳入“拿地即开工”推进计划的项目,土地要素指标及时保障到位。对重点项目用地手续办理实施告知承诺制。(牵头单位:行政审批处,责任单位:各县局分局、各相关处室、事业单位,完成时限:持续推进)11 .实施“交地即发证”一件事。强化各部门之间协同,对土地供应、工程设计方案审查、不动产登记等进行全链条流程优化再造,提前介入审查,在完成土地合同签订,缴清土地出让金和相关税费后,同时核发建
10、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不动产权证。(牵头单位:行政审批处,责任单位:各县局分局、各相关处室、事业单位,完成时限:持续推进)12 .提高规划核实便利度。对实行联合验收的工程建设项目,采用“并联审、容缺办、以测代验”等改革举措办理,实现一次申请、同步办结。配合完成“建成即验收”“竣工即交付”工作,通过提前介入、政策辅导等方式,协助市场主体准备验收材料,对满足规划要求的单位建设工程,建成一幢即验收一幢,推动工程项目快投产、早达效。依托“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共享验收数据材料,由不动产登记部门同步办理产权登记手续,实现“竣工即交付”,缩减企业验收程序和办证时间。(牵头单位:登记
11、局、工程处,责任单位:各县局分局、监察支队、登记中心,完成时限:全年)13 .开展不动产继承告知承诺制。根据全省实施的国家试点改革事项清单要求,涉及不动产继承的,对办理不动产登记涉及的部分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对难以获取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材料的,可以书面承诺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简化不动产非公证继承手续,结合本地实际细化制定实施方案、办事指南、告知书及承诺书等,确保将工作落到实处。(牵头单位:登记局,责任单位:各县局分局、登记中心、信息中心,完成时限:全年)14 .持续化解工业厂房不动产历史遗留问题。将解决工业厂房办证遗留问题纳入常态化管理。积极总结经验做法,做好工作宣传,组织开展优秀案例评比
12、,探索建立化解成效评估机制。(牵头单位:登记局,责任单位:各县局分局、法规处、利用处、工程处、登记中心,完成时限:全年)15 .提升不动产登记便利度。保证存量房转移登记仅1个办理环节;按需完善“线上苏小登应用,业务流程全省最优;“交房即发证”服务的楼盘(小区)数量占新交付的商品房楼盘(小区)数量比例,“交地即发证”服务的企业数量占拿地企业数量比例,均位于全省领先水平。推动涉企不动产登记时相关税费缴纳线上并联办理。(牵头单位:登记局,责任单位:各县局分局、登记中心,完成时限:全年)16 .持续推进用地规划许可和工程规划许可卸办件”。对符合条件的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按照告知承诺制要求进
13、行承诺,即可对两证申请采取先办证、后审查的“即办件”工作模式,进一步缩短办事时限。(牵头单位:管制处、工程处,责任单位:各县局分局、各相关处室,完成时限:全年)17 .开展全系统业务融合工作。打破条块、行业分割,加快规划、国土、林业等业务深度融合,探索征地报批一件事、规划调整一件事、土地供应一件事等改革。按照一类事项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一个部门负责、一个阶段同类事项整合,梳理征地报批一件事、规划调整一件事、土地供应一件事等改革业务事项清单,优化业务办理流程,出台业务融合工作文件。(牵头单位:审改办、信息中心,责任单位:各县局分局,各业务处室、事业单位,完成时限:全年)18 .深化多测合一”改
14、革。进一步优化“多测合一”平台使用和管理功能,试行分阶段整合相关测绘测量事项,将工程建设项目自立项用地规划许可起至完成不动产首次登记前的13项专项测绘分阶段整合。建立健全测绘成果共享互认机制,实现同一阶段“一次委托、成果共享”。(牵头单位:测绘管理处,责任单位:各县局分局、工程处、信息中心、管线中心,完成时限:全年)三、强化项目审批过程监管19 .加大监管工作力度。制定年度“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计划和赋权事项监管计划,按计划开展工作。日常涉企行政检查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方式进行,应用“互联网+监管”系统开展监管工作,做好系统信息日常维护填报。加强对审批事项赋权后的承接与运行情况进行全流程
15、有效监管,各监管部门出台相应监管清单,确保赋权事项实施依法高效。(牵头单位:行政审批处,责任单位:各县局分局、各相关处室、事业单位,完成时限:全年)20 .强化市场信用监管。根据企业信用风险等级推行差异化监管,减少对守法诚信企业的检查次数。将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从业人员的执业行为记入个人信用记录,对严重不良行为依法实行行业禁入等惩戒措施。建设单位在建设过程中违反审批内容的,将其列入失信名单,并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直至信用恢复。对采用告知承诺制的项目用地、规划管理等方面加强监管检查。对项目单位和个人的违法违规行为,不履行告知承诺制的行为纳入信用管理范围。对设计单位在规划编制和建设工程方案设计等方面的
16、加强监管。(牵头单位:法规处,责任单位:各县局分局、规划处、执法监督处、工程处、科技处、监察支队,完成时限:全年)21 .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编制年度行政执法检查工作计划,明确检查主体、检查范围、检查方式等内容,并按照信息公开的要求进行公开。依法全面履行行政处罚职能,做好执法监管信息归集工作。(牵头单位:执法监督处,责任单位:各县局分局、相关处室、监察支队,完成时限:全年)22 .规范中介服务管理。动态更新中介服务事项清单,清单之外一律不得设置行政审批的前置条件。加强对中介服务机构监管,纠正相关中介垄断经营、强制服务等行为,减轻投资主体负担。(牵头单位:行政审批处,责任单位:各县局分局、利用处、地矿处、森林处、市政处、工程处、测管处、科技处,完成时限:全年)23 .强化内部督查考核。对全系统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工作进行督促检查,按照101%服务品牌建设要求,制定督查考核计划,全年进行督查不少于2次,督查情况全系统通报。(牵头单位:综合处,责任单位:各县局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