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他山之石系列银行行业专题报告.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72351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3.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 他山之石系列银行行业专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2022 他山之石系列银行行业专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2022 他山之石系列银行行业专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2022 他山之石系列银行行业专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2022 他山之石系列银行行业专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 他山之石系列银行行业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 他山之石系列银行行业专题报告.docx(5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正文目录1 .德国金融体系概览61.1. 金融体系的发展阶段和特征61.2. 金融体系结构:间接融资为主的银行主导型融资体系,资本市场发展相对滞后132.银行体系的组织架构172 .1.三支柱:全能银行为主,专业银行补充172.1. 商业银行:国际大行+区域小行组合,业务投行化多元化202.2. 公共银行:定位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兼具“小银行”和“大集团”特征202.3. 合作银行:封闭稳定的会员制体系,重点布局微型金融233 .银行业的盈利模式和特点243.1. 盈利能力:高成本低利率加剧低盈利困境243.2. 低息差的原因:受损于负利率环境,资产端定价难提升283.3. 资负&信贷结构:活期

2、存款攀升,增配中长期信贷293.4. 高成本收入比的原因:员工成本高,科技投入比例攀升343.5. 资产质量:低不良低波动,风险偏好整体较低364 .德国特色银行384.1.德意志银行的兴衰384.2.巴登-符腾堡州立银行&汉堡储蓄银行415.他山之石455.1.我国银行业的结构概况455.2.他山之石:德国银行业发展的启示476 .投资建议487 .风险提示49图表目录图11950年以来德国银行业发展的两个阶段数量和规模增速7图2德国金融体系和银行业的发展历程8图3德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宏观经济环境较为温和9图4德国60年代货币市场利率相对平稳9图5德国利率市场化历程(19627967)9图6

3、德国存款利率基本与欧洲同业拆借利率走势一致9图7EURIB0R利率步入负利率区间10图8德国长期国债收益率目前处于负值10图9德国工业增加值/GDP比重高于英美(2019A)11图10德国制造业增加值/GDP稳定在2期左右11图11德国贸易额/GDP远高于其他国家11图12德国CPI在大通胀时期保持相对稳定11图13德国居民部门杠杆率相对较低11图14德国政府部门杠杆率也低于美英11图15德国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也处于低位12图16德国非金融机构R0E明显高于其他国家12图17德国金融业增加值/GDP保持在3.制的低位12图18德国金融机构总资产/GDP低于英美日12图19银行提供的私人信贷/

4、GDP:德国相对不高13图20M2/GDP:德国2020年10制的水平相对较低13图21德国银行体量在欧洲居前(个/亿欧元/2019A)14图22德国金融机构资产结构:银行占比6(2021Q3)14图23各国金融机构资产结构对比(酚:德国银行业规模占金融体系比例较高(含央行口径)(2020年末)14图24各国金融机构资产结构对比(用)(含央行口径)15图25德国每百万人上市公司数量低于其他发达国家15图26德国上市公司总市值/GDP仅6傲15图27德国直接融资占比低于英美等国16图28德国信贷融资主导,股权融资90年代末有提升,债触占比低16图29德国各层级的银行数量变动:合作银行数量大幅压降

5、17图30德国各层级的银行规模变动:州立银行和抵押银行受2008金融危机冲击严重,规模压降18图31资产份额:商业银行在全行业资产占比4解18图32资产份额:2008年后商业银行占比明显提升18图33德国信贷机构集中度(CR5)在欧洲各国中偏低19图34德国信贷机构集中度整体有所提升(CR5)19图35德国:金融监管一体化,加强外部监管19图36德国商业银行资产结构20图37企业贷款市场份额:商业银行占比3既20图38德国储蓄银行部门体系21图39德国银行业规模排名(2020A,前20家)21图40自展人员(个体户)贷款市场份额22图41个人贷款市场份额22图42德国合作金融体系23图43德国

6、银行业ROA、R0E趋势24图44德国银行业净利润21世纪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24图45德国银行业ROA(税后)水平较低25图46德国银行业ROE(税后)也低于其他国家25图47德国银行业ROA、ROE也低于其他欧洲国家25图48德国银行业ROA贡献因子拆分25图49储蓄银行和合作银行ROA高于商业银行26图50利息净收入/平均资产对比26图51佣金净收入/平均资产对比26图52一般行政开支/平均资产对比26图53资产估值结果/平均资产对比(正值为扣减规模)26图54自有资本/总资产对比26图55各国银行业非息净收入占比对比27图56德国:银行业非息收入主要是佣金收入27图57德国:商业银行非息

7、收入占比高于储蓄银行和合作银行27图58德国:商业银行佣金收入占营收的比例高于地方储蓄银行27图59德国银行业净息差NIM处于低位28图60高收入国家净利差整体较低28图61德国银行业净息差自90年代以来趋势下行29图62德国存贷利差跟随实际利率下行29图63德国存款有效利率为负的主要是企业短期存款29图64各类别银行净息差:储蓄银行和合作银行较高29图65德国央行披露的资产负债表科目调整30图66德国银行业资产结构(调整后):贷款占比下行,金融危机后回升30图67贷款投放:一年期以上贷款占比约9境31图68贷款投放:个人(不含个体户)贷款占比5用31图69企业贷款投放行业结构及变动31图70

8、德国银行业负债结构(调整后):非金融机构存款占比下行,21世纪有所回升32图71存款中活期存款占比大幅提升,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占比回落32图72资产结构:储蓄和合作银行资产端贷款占比更高也更稳定32图73贷款结构(1年以上贷款占比):商业银行贷款期限占比相对较低32图74贷款结构:储蓄和合作银行偏好个人和自雇人员贷款,州立银行以对公贷款为主33图75企业贷款中长期贷款占比对比33图76个人贷款中按揭贷款占比对比33图77负债结构:储蓄和合作银行负债端存款优势显著34图78存款结构:储蓄和合作银行储蓄存款占比更高34图79德国银行业成本收入比相对较高35图80德国:商业银行成本收入比高于其他类别

9、银行35图81德国:员工成本/管理费用占比过半,地方储蓄银行员工成本占比较高35图82德意志银行:成本收入比超835图83德意志银行:管理费用中一般行政开支占比整体提升35图84德意志银行:一般行政开支中信息技术和网点设备占比合计过半35图85德国不良贷款率在欧洲各国中处于低位36图86德国银行业不良率平稳下行36图87拨备覆盖率趋势稳定36图88德国拨备覆盖率在欧洲各国处于中游37图89德国银行业逾期90+/不良较低,低于欧洲地区37图90德国银行监管资本/风险加权资产水平相对较高37图91测算RWA/总资产比例:德国风险偏好较低37图92德意志银行资产和净利润规模及增速39图93德意志银行

10、股权结构较为分散39图94德意志银行业务部门40图95德银资产结构:转型过程中贷款占比大幅压缩40图96德银负债结构:危机后回归传统存贷业务40图97德银营收结构:私行和投行业务贡献超6/41图98德银非息收入占比贡献度超541图99巴登-符腾堡州立银行股权结构42图100公司资产回报率水平较低42图101收入结构:57口来自公司银行业务(2016A)42图102资产结构:贷款占比不高但相对稳定42图103受金融危机影响不良率大幅攀升43图104金融危机后拨覆率持续提升43图105营收结构:金融危机后非佣金类非息收入占比大幅压降43图106风险资本比率大幅提升至超2强43图107营收结构:佣金

11、收入是主要非息收入来源44图108资产结构:7成资产投向贷款44图109负债结构:存款贡献近8成负债44图110三大银行员工效率对比44图111总资产回报率对比44图112普通股本回报率对比44图113中国各类别银行业金融机构数量45图114银行业法人机构总资产中大行占比四成45图115中国上市银行总市值占全部A股的比例为10.岩(截至2022/3/7)46图116德国银行业表现指数总市值占DAX指数总市值的比例2021年为2?46图117德国银行业表现指数对应股息率处于勰左右46图118德国上市银行分红率中枢在45左右46图119次贷危机前德国银行业指数与大盘走势趋同48图120次贷危机前银

12、行业指数估值高于1.2xPB48图121德意志银行次贷危机前PB在1.5-2倍水平49图122除直销银行UmweItbankAG(UBK)外其他银行PB水平均降至低位49前言:德国作为老牌制造业强国,也是典型的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其未过度金融化的特征,以及金融和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和其他发达国家更市场化的金融体制形成对比;但同时也和我国同为大陆法系的制度环境、以及我国的经济结构和融资体系相近。我们认为在经济增速发展到一定阶段,同样作为金融体系主体的银行行业,德国银行业的体制层次建设和监管改革等方面对我们都具有一定可借鉴性,但同时其较低的盈利能力也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有一定启发。因

13、此,本篇报告从德国银行业的发展历程出发,通过探究其体系结构和特征,为探索我国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提供参考和借鉴。1 .德国金融体系概览1.1. 金融体系的发展阶段和特征1.1.1 .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是金融业繁荣的底色一般来说,金融业的发展都是契合经济发展的需求。受战争影响,德国金融业发展较为曲折,现有研究多以两次合并和战争为节点,将德国金融体系的演进分为前期发展、两次世界大战后的重建、东西德统一后的发展转型三个阶段:1)前期发展(19世纪):德国银行业的雏形出现于17世纪、繁荣于19世纪,早期私人银行形式为主导,之后相继出现了以股份制银行、储蓄银行、合作银行为主体,各自分工服务于不同领域的银行

14、体系。1870年前后有普鲁士统一德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催化,工业化加快下大量钢铁、煤炭、机械企业迅速扩张,对长期资金需求增加,加上德国政府对银行提供全面金融业务的鼓励和支持,以全能银行为载体的金融混业发展模式应运而生。一方面德国迎来第一轮股份行设立浪潮,并通过内部兼并形成一批大银行,在此阶段储蓄银行和合作银行数量也大幅增加(到1913年,德国的储蓄银行总数已经发展到3319个,并拥有8425个分支机构和储蓄所),另一方面也奠定了深入参与公司治理的德国产业银行模式,此外股市在这一阶段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银行法、信用社法相继出台,法律体系得以完善的同时,信用社也向有组织的银行体系转型。2)战后重速(20世纪初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两次世界大战严重冲击了德国的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秩序,一方面恶性通胀的演绎奠定了德国后续求稳的货币政策基调,另一方面20世纪初期储蓄银行获得独立性,脱离地方政府,成为经济和法律上的独立实体1业务也向综合化的全能银行转型。战争后进入德国经济复兴阶段,宏观层面有货币体系改革、市场经济引入、税收政策激励,在支持战后重建的引导下,银行体系迎来稳定发展阶段,从数据来看,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