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73471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一、普教课标和特教课标的关系2007年教育部颁布实施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是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基础上,结合特殊教育实际调整增减确定的。现行的盲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以下简称特教学校课程标准)是国家首次专门为残疾学生制定的一整套系统的学习标准,是以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普通学校课程标准)为蓝本,遵循特殊教育规律研制而成的。两套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既相互联系,又各有特色。(一)坚持育人为本,遵循特殊教育规律特教

2、学校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研制,遵循了三项原贝打一是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促进残疾学生全面发展。二是坚持一般性和特殊性相结合,妥善处理好特殊教育课程标准与普通学校课程标准的关系,既与普通学校课程标准相衔接,又充分体现特殊教育特点和独立性。三是坚持遵循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发展规律,充分考虑不同类型残疾学生的多重需要,突出残疾学生的潜能开发和功能补偿,着力促进残疾学生更好融入社会。(二)秉持一致性理念,确保国家课程的权威一是在思想性、政治性和重大原则等方面,特教学校课程标准与普通学校课程标准严格保持一致。在加强热爱中国共产党,爱国主义、集

3、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以及落实党中央关于革命传统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教育等方面,特教学校课程标准向普通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看齐,并结合不同类别残疾学生认知规律,将有关要求进行科学转化。二是特教学校课程标准与普通学校课程标准相关研究同步,参考义务教育三科部编本教材的成果,认真贯彻落实了党中央关于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等要求。三是在框架结构、编写体例和用语风格等方面,特教学校和普通学校相同,沿用了国家课程设计的规范,保持了国家课程方案、课程标准的一致性。(三)充分考虑特殊需要,确保课程标准有较

4、强的针对性盲校、聋校有27门课程与普通学校课程名称相同,以普通学校课程标准为参照,根据残疾学生学习的特点,对培养目标进行了调整,相关内容进行了增减,教育教学有关要求进行了转化细化。根据缺陷补偿和潜能开发的要求,总结我国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改革成果和教育教学实践,研制了盲校定向行走、综合康复、社会适应,聋校沟通交往、律动等5门课程标准。培智学校的10门课程是针对智障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研究吸收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普通学校小学低年级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等课程的相关内容,以生活为核心研制开发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智障学生学会生活、学会适应,提高生活质量。所以,特教学校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源于普教,又

5、是普教相应成果在特殊教育领域的延伸和创新,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研究普教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充分吸收普教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精华,是一门基本功课。二、新方案新课标的新亮点这次新颁布的新方案新课标,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课程改革、强化课程育人功能等深刻内涵,坚持育人导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对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进行了整体设计和系统完善。从特殊教育的角度看,有许多重要的创新和亮点,值得认真研究、借鉴和应用。(一)以“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为逻辑起点和落脚点新方案新课标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要求,结合义务教育性质及课程定位,以“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作为构建义

6、务教育课程体系的逻辑起点和落脚点,强调“五育并举和“三全育人,突出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历史责任。强调义务教育课程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会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怀,初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将个人追求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之中。要通过学习增长能力本领。引导学生勤于思考,保持浓厚学习兴趣,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要培养担当有为的精神,增强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为社会发展做出

7、力所能及的贡献。(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新方案新课标“坚持全面发展,育人为本”,描绘了育人蓝图。认真落实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新要求,注重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对加强课程的思想性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义务教育课程要系统强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教育,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科学技术进步新成果。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注重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聚焦核心素养新方案提出聚焦核心素养,面向未来,要求坚持核心素养导向,体现育人为本,充分体现学科教学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价值和功能

8、。新课标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可以说全文贯穿了核心素养这一要义。一是依据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的独特功能,凝练提出了课程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集中体现课程独特育人价值和共通性育人要求。二是课程内容选什么、选多少是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确定的,注重与学生经验、社会现实的关联。三是从培养核心素养的要求出发,设计了拓展内容,供学有余力或有兴趣爱好的学生选学。四是合理规划和科学设计实践活动,注重让学生经历活动过程,强化情感价值体验,培养核心素养。五是坚持素养立意,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建议。课程标准要

9、求给教师提供的教学支持,也要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出发,回归课程的本源。六是学业质量观体现以核心素养为统领。明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与关键表现,建立起超越知识点目标、有序进阶、可测可评的学业质量标准。或者说培养核心素养的成效,必须通过评价指挥棒清晰反映出来,形成良性循环。(四)探索用主题、项目或任务等方式组织课程内容新方案新课标着重加强了学科内容间的有机联系,要求探索用主题、项目或任务等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形成科学、系统、适宜的内容体系。既可以很好地解决课程的内容冗长和重叠问题,进而从根本上解决课程内容只增不减、容量越来越大、课程负担越来越重的顽疾,也使课程内容体系更加接近学习研究的对象。此次课标修订,

10、多数学科对课程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整合,提炼出学习主题、项目、任务等,在减轻课业负担、缓解更新知识内容对课程体量的压力方面进行了成功探索。(五)跨学科主题学习新方案新课标明确要求,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代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也是深度学习、科学学习的要求。通过跨学科主题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用多学科的理论与知识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大自然、大社会的平台上接触的客观世界,往往是综合的、复杂的、涉及多学科的,在课程实施中通过跨学科的主题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各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创新探索,也有大有可为的前景。(六)推进融合教育新方案新课标

11、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为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提供适合的学习机会,为融合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打开了空间。融合教育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逐渐流行的一种教育思潮,这一概念引入后,与我国“有教无类”的传统理念相契合,对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随着融合教育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残疾学生进入普通学校。新方案新课标进一步强调因材施教,要求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为不同成长期和因各种障碍而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支持保障,展示了特殊教育进一步普及和发展的美好远景。(七)充分发挥实践的独特育人功能新方案新课标强调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一是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结合当

12、前的现实问题,经历建构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创造价值的真实过程。二是推进综合学习和跨学科学习,理解与把握课程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探索大单元教学,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活动,通过多学科、多视角、多方法的综合,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三是注重统筹课内外学习、校内校外资源,用好课后服务时间,为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网上学习、科学探究等提供支持,以鲜活的知识和丰富多样的活动为载体,将课程的基础性与时代性、学科性与生活性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获得并积累学习经验,培育学生现实探究中的广泛兴趣和能力。(八)加强培训和教科研新方案新课标对教师培训和教科研高度重视,做了专门强化,明确国家、地

13、方、学校的培训职责,建立健全培训工作体系,加强课程教材培训,强化教科研专业作用,增强教研供给的全面性与均衡性。一是深刻认识教师培训和教科研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二是明确教师培训和教科研的方向和重点。准确把握培训和教研的工作定位,聚焦关键环节和重点难点,帮助教师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钻研课程标准、教材,改进教学。三是提高教师培训和教科研的针对性,充分利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学术团体等机构的专业力量,加强培训队伍和教科研队伍建设,鼓励培训者和教研员深入学校、课堂、教师和学生之中,了解和把握多样化需求,丰富培训、教研活动的途径和方式,在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推介课程改革优秀经验、加强薄弱环节建

14、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上有新的作为。当然,我们也注意到,近年来特殊教育的一些优秀成果,如:开展个别化教学、针对性评价,注重幼小衔接,单独开设信息技术课,重视劳动教育,以音乐美术为主线并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完善艺术课程等,在新方案新课标中也有较为充分的反映,值得我们进一步推进。三、用新方案新课标指导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教学与新方案新课标相适应的各学科新教材将很快推出,特殊教育学校的后续教材出版也会充分运用新方案新课标的成果。用新方案新课标指导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是今后一段时间提升特殊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抓手。(一)重视新方案新课标的培训教育部要求开展全员培训,在组织国家级示范培训

15、的同时,指导开展省级、地市级、县级骨干培训I,要求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教研员和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培训全覆盖。首先,特教学校要把新方案新课程的培训当成分内之事,积极主动参与培训,深刻理解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重要意义、总体思路和基本要求,准确把握课程改革的新精神、新理念、新变化,吃准吃透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其次,要有准确对接特教实际的培训,关注如何在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有重点地落实新方案新课标精神。不仅要把理论和思路讲清楚,而且要为一线教师提供脚手架。(二)加强特殊教育教科研将新方案新课标转化为特教学校新的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还需要一个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特殊教育不能单纯等待,也不能被动依靠。必须把特殊教育领域的教科研力量高效运转起来。一方面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教学输送新的血液,提供现实的支持;另一方面也为新的特教方案、课程标准出台积累实践经验。不仅省市县的教研队伍要认真研究新方案新课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