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嘉定区群众性宣传教育工作创新的调研报告:搭建基层群众工作新平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上海嘉定区群众性宣传教育工作创新的调研报告:搭建基层群众工作新平台.docx(1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关于上海嘉定区群众性宣传教育工作创新的调研报告:搭建基层群众工作新平台近年来,深厚的历史文化在嘉定群众中传承弘扬,嘉定很多社区、企业自发形成了“百姓说唱团”“百姓学社”“百姓睦邻点”“百姓书场”等十几种活动形式,深受群众欢迎。中共上海市嘉定区委以此为基础形成“百姓系列”宣讲品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弘扬了优秀传统地域文化,培育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海市嘉定区位于上海西北部,建县于南宋嘉定十年,距今已有780多年的历史,是名副其实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深厚的历史文化在嘉定群众中传承弘扬,嘉定很多社区、企业自发形成了“百姓说唱团”“百姓学社”“安亭故事团”“市民大讲坛”
2、“异乡风采”“百姓睦邻点”“百姓书场”“客堂汇”等十几种活动形式,深受群众欢迎。中共嘉定区委以此为基础形成“百姓系列”宣讲品牌,积极探索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推进党的基层群众工作的创新发展。上海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共嘉定区委组成课题组深入“百姓系列”现场实地考察,开展群众问卷调查,召开专题研讨会和论证会,作了多层面、全方位的分析研究,形成了此调研报告。“百姓系列”的三大动因嘉定区依托“百姓系列”开展群众工作,既有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有嘉定特有的历史人文背景原因。1经济社会结构转换进入21世纪以来,嘉定区工业化、城市化建设快速推进,产业结构不断
3、转型升级,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随着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不断加快,离开土地的农民越来越多,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与市民存在较大差异,“赤脚”进城还有诸多的不习惯、不适应;外来务工人员近IOO万,超过嘉定现有人口的五分之三,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利益诉求和心灵渴望的群众交织成新型的社会关系,呈现更为复杂的社会矛盾形态。“百姓系列”在嘉定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中孕育,又为嘉定经济社会发展凝心聚力。2 .“教化嘉定”源远流长嘉定境内嘉定镇、南翔镇均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秋霞圃、古猗园名列上海五大名园。自宋至清,嘉定才士俊彦代不乏人
4、,徐学谟、李流芳、孙元化、钱大昕、王鸣盛等均为学界翘楚,归有光、陆陇其等饱学之士也在这里兴建了震川书院、当湖书院等学问之所和民风教化机构。道德文章之盛,成就了“教化嘉定”的美誉。流风所被,化及千年。清嘉好学、尚文尊礼的人文传统孕育了今日嘉定重教尚行、崇德向善的城市特质,以“教化”为依归,寓教于乐,正得失,厚人伦,移风俗,作为地域文化的遗传密码,随着时代的进步注入新的内涵之后,成为滋养“百姓系列”的肥沃土壤。3 .民间人才空前活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嘉定的社区、企业、学校、村镇活跃着一大批热心文学、艺术、科普等的民间人才,群众文化工作者、离退休干部、退休职工、党员干部、民主党派人士等,他们既是“
5、百姓系列”的组织者、推动者,也是嘉定地域文化传承的实践者。“百姓系列”发起人中大多数都是共产党员,如安亭镇“黄渡故事团”团长黄震良、“百姓大舞台”发起人、徐行镇“客堂汇”堂主、安亭镇“百姓宣讲团”团长等都是党员,这些党员骨干支撑,是“百姓系列”红红火火的重要因素。“百姓系列”的五大元素嘉定的“百姓系列”,聚合多项目,集成大品牌,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形成了广覆盖、多样式、接地气、常态化的格局,主要由“学、讲、唱、演、聊”五大元素构成。“学二就是组织广大群众学理论、学政策、学法律、学技术、学才艺、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06年设立的“百姓书社”,目前全区已有100家,每年参与者近40万人次
6、;“百姓艺术讲座”,为喜爱戏曲、摄影、声乐、舞蹈、小品等艺术创作的群众提供学习辅导平台,每年举办30次左右的培训讲座。江桥镇打造“4+4”学习平台,推动空中课堂的分享式学习、固定课堂的基地式培训、辅导课堂的定单式教育、流动课堂的巡回式宣讲,每年开展“党员学习月”“百姓学习周”活动,迄今共举办了591场,50000多人次参与,形成了一村一品、一居一品的学习特色。“讲就是面向群众开展国情市情区情、“三个倡导”、形势任务、政策法律、民生保障、人口管理、教育就业、医疗健身、乡规民约等各类宣讲,回应群众关切。2013年,“百姓宣讲团”以“同心共筑中国梦追梦嘉定”为主题,挖掘和宣传平凡嘉定人的梦想,用理论
7、引导、用典型感召、用成就鼓劲,广泛开展“追梦、践梦、圆梦”的群众性宣讲。“百姓书场”以评弹说书为主,兼具文化讲座、戏剧沙龙演出、宣教片放映等功能,成为群众欢迎的宣讲平台。安亭镇“百姓故事团”,成员30多人,汇集了上海乃至全国优秀的故事创作者和表演者,围绕社保、拆迁等百姓身边的事情,每年创作故事作品100个以上,并举办“说说唱唱百姓乐”双周故事会,作为全市唯一的市级故事团,平均每年在全市农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场所巡讲约150场次。“唱就是群众自己创作、自己表演,歌唱家乡变化、歌唱时代生活、歌唱身边感动,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希望、对亲朋的眷恋,唱响和谐文明曲。嘉定区“百姓说唱团”有存档剧目
8、约200个,每年下乡演出600余场,观众约74万人次,成为惠及农村百姓的文化公益性平台。徐行镇“乡音戏曲沙龙”,汇聚了一批来自四面八方的农村中青年戏曲艺术爱好者,每逢周六唱戏演戏,场场爆满,至今已坚持五年,雷打不动,参与者达11万余人次。“演二就是群众自己编、自己演、演自己,展示嘉定人的风采风貌。“百姓大舞台”连续三年举行展演月、戏曲大赛、曲艺大赛、舞蹈大赛等活动,成为吸引全区居(村)民踊跃参赛、展示才艺的群众性平台。南翔镇“槎溪流动剧场”有130名演艺人员,每年演出120场,还与东方宣教中心及多家专业剧团合作,将演出送到村、社区、民工子弟学校等。全区设立的144家“百姓影院”,以农村数字电影
9、放映为平台,区电影公司负责片源和放映指导,每周放映1-2次数字电影,并深入社区、学校和企事业单位进行流动放映,丰富百姓精神文化生活。“聊工就是干部与群众之间、邻里之间面对面沟通、交流,聊聊大家关切的国事、家事和心事。徐行镇“客堂汇”、马陆镇“百姓客堂”、华亭镇“客堂教育点”、安亭镇“嘎嘎三胡百姓故事会等40余个百姓活动载体,每周活动2-3次,家长里短地聊天下事、社区事、村里事、家里事和烦心事,不仅让社会主流话题走进家庭、融入生活,聊出了幸福感,聊出了责任感,聊出了邻里亲,还成为干部听取群众意见、收集舆情信息、为群众排忧解难的第一现场,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百姓系列姓百姓”“百姓系列”的最大特色
10、,就是坚持群众为主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百姓主体,突出“三自”百姓主体,就是要让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在自我教育方面,百姓宣讲团”用“百姓话”说“国家事”,自编乡土化教材,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行大众化诠释,帮助群众领会和把握重大理论、政策。在自我管理方面,嘉定镇街道以“睦邻点”引导居民自治,解决社区问题。“老娘舅”睦邻点由懂法律法规、擅长调解居民组成,帮助邻里间化解矛盾;“手拉手救助”“心灵交流”等睦邻点由社区病患、失业、低保人员等弱势群体组成,他们在一起沟通交流,互帮互助,重拾生活信心。在自我服务方面,新成路街道成立16年的“百姓读书读报点”有20个,覆盖全部居委会,
11、每个点有1-2名居民积极分子作为负责人牵头组织活动,有的每天一次,有的每月一次,学习时间、地点张榜公开,服务爱好阅读的居民,并且创造出“五字读书法”“快乐学习法”等阅读方法,演绎了全民阅读的精彩。2 .百姓参与,覆盖“三在”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嘉定市民对“百姓系列”活动的知晓率为84.3%,参与率为714%。“百姓系列”努力做到“三在”覆盖。一是覆盖了“在家的村(居)民”。江桥镇火线村居住着来自24个省市的4200名新村民,村委会设立的“村民大舞台”占地1080平方米,可容纳近千人,至今已举办100多场文化活动,参与活动的新老村民累计达1万多人次。二是覆盖了“在职的员工“。安亭镇举办“民星来了”
12、第三届汽车城梦想秀,吸引了包括上海大众汽车、福耀玻璃、德尔福派克等规模以上企业的3万多名员工参与,活动历时7个月,经过30多场海选、复赛、复活赛等,“梦想秀”涌现的达人民星走上红地毯,享受梦想实现的喜悦。三是覆盖了“在线的青年”。江桥镇由“e课堂”、“e月谈”、“e家园”等组成的“e系列”在线学习平台,通过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手段,吸引广大青年上线互动。3 .百姓发展,走进“三堂”问卷调查显示,嘉定市民参与“百姓系列”活动主要是为了“丰富业余生活”(82.7%)、“增长文化知识”(63.9%)、“提高文明素养”(61.8%)。“百姓系列”走进了“三堂”。一是走进“礼堂”。“新成百姓书场”开
13、办至今18年,始终坚持以低票价、公益价的“日日演”吸引百姓。二是走进“课堂”。“百姓艺校”近三年共举办各类综艺节目82场(次),深受曲艺、书画、摄影爱好者欢迎。三是走进“客堂”。徐行镇的“客堂汇”充分利用农家的客堂场所,搭建起理论、党史、政治、时事、科技等学习平台,发挥了农村居民受教育、党员“堂主”作奉献的功能作用。“百姓系列”的“五个注重”嘉定区各级党委政府注重把有限的资源配送到基层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统筹好、部署好、引导好、服务好“百姓系列”发展。1注重整合,形成规模优势“百姓系列”最初萌芽时,活动圈小,影响力有限。嘉定区通过街镇党委政府牵线搭桥,对有生命力的项目进行整合,将500多个业余
14、文艺演出团队重建为区、镇两级的“百姓说唱团”,并建立了文艺曲目、创作人才、演出团队资源库。平台载体的规模越大,群众的知晓度就越高,同城效应就越强,规模优势就越显著。4 .注重规范,构建长效机制“百姓系列”起始阶段带有自发性,随意性也大,嘉定区通过规范引导,构建“百姓系列”的长效机制。如政府财政专项投入200多万元,在喜爱读书、愿意提供场所并能进行日常开放管理的居民家里设立“百姓书社”,统一挂有“百姓书社”铭牌,使之成为微型公共图书室。图书和报刊每三个月更新一次,由区图书馆进行统一配送,并定期提供推荐点书单,由各书社管理员根据居民的阅读喜好点书、定时开放借阅,点书、配送、管理的模式日趋完善。5
15、.注重设计,发挥集约效应“百姓系列”源于百姓,草根性强,自由度比较大,嘉定区通过对“百姓系列”进行顶层设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活动中,嘉定工业区涌现出十多个自发性学习组织,工业区党委将这些“自组织”整合成“百姓学社”,并成立了一支由退休教师、外企白领、年轻村干部等组成的理论大众化教育骨干队伍,汇编发行百姓话坛期刊,以百姓语言、百姓故事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聚效应显现,先后有IOO多批领导、学者等前往参观考察,并被评为“全国教育实验示范项目”“上海市社会宣传和精神文明创建特色项目”。6 .注重提升,挖掘项目内涵有些“百姓系列”项目推出时,目的性比较简单甚至模糊,
16、嘉定区通过项目研讨等方式,挖掘创新载体的丰富内涵。“百姓睦邻点”最初给人的印象是退休居民谈山海经的场所,嘉定镇街道和区有关部门组织召开专家研讨会加以总结,概括出“地缘、志缘、业缘、趣缘”的睦邻类型,“居家式学习、读报、娱乐、聊天”的睦邻方式,“主人自愿、志同道合、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睦邻点特征,并且培育出“老爸爸聊天室”、“练祁学苑”、“新上海人”、“我也行”、“心灵交流”等睦邻点典型,在全区引发了“睦邻文化”建设热潮。2012年“百姓睦邻点”被评为上海市“社会建设十大创新项目”之一。7 .注重投入,提供基本保障“百姓系列”在民间发起阶段的活动费用多由百姓自掏腰包,嘉定区通过区、镇两级财政给予扶持,确保底线经费。江桥镇每年对“异乡风采”投入50万元一100万元经费保障;新成路街道每年对“百姓书场”补贴10多万元,至今连续补贴了18年,“百姓编创组”每年的政府财政支持经费也有25万;嘉定工业区每年为“百姓学习中心户”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