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全].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XXX标段路基过渡段填筑施工。2作业准备2.1 内业准备在开工前,组织现场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作业指导书等相关内容。审核施工图纸,充分理解设计意图和有关技术要求,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质量保证措施,做好充分的技术准备工作。试验人员完成过渡段填料的试验工作。对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岗前技术培训。2.2 外业准备清除施工现场内所有阻碍施工或影响工程质量的障碍物。设置纵横排水沟,形成排水系统,做好与过渡段相关路基内排水施工。对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进行收集。3技术要求3.1 在路堤与桥台、路堤与横向结构物的连接按设计要求施工过渡
2、段。3.2 桥台和横向结构物基坑的回填工作必须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3.3 过渡段范围的原地面处理应符合地基处理的有关规定。3.4 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的碾压层按大致相同的水平分层高度同步填筑并均匀压实。在填筑压实过程中,应保证桥台、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3.6 过渡段地基采用CFG桩加固时,宜先进行CFG桩施工,再进行桥涵桩基施工。3.7 过渡段排水要求3.7.1 过渡段施工前,应根据场地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排水措施。3.7.2 过渡段台背回填料表面应按设计要求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水渗入。1053.7.3 过渡段台背与回填料之间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防排水层。3.7.4 过渡段A组填料与相邻路堤填
3、料之间的反滤层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3.7.5 过渡段坡脚两侧、路堤底部的纵横向排水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3.8 过渡段路堤两侧防护砌体的施工应在地基和路堤变形稳定后进行。宜与相邻路堤的防护砌体施工相互协调。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 施工程序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T填筑试验段一确定工艺一结构物基坑混凝土回填一原地面整平压实一测量放样一混合料拌和一运输一填筑一摊铺平整一碾压一检验验收4.2 工艺流程4.3 施工工艺4.3.1 过渡段类型4.3.1.1 路堤与桥台、横向结构物过渡段结构型式如下图所示:106107路堤与桥台过渡段长度:1=5+(H-h)2确定。式中:1-过渡段长度(m);H-填方桥台
4、后路堤高度(m);h-基床表层厚度(m)o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在结构物两侧对称设置,每侧过渡段长度按公式1081=2+(H-a)2确定。式中:1-过渡段长度(m);H-横向结构物处路堤高度(m)横向结构物顶面距路基面的高度(m),当a15m,取a=ho4.3.2 基底处理过渡段基底处理按设计要求与桥台、相邻路堤的基底处理同时进行。4.3.3 结构物基坑回填桥台后基坑、横向结构物的基坑应以混凝土回填或以A组填料分层填筑并用小型机具碾压密实,采用混凝土回填时,混凝土应满足设计强度等级要求,其耐久性应满足现行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OO05)的有关要求。采用A组填料填筑时应满足Evd3
5、0Mpao基坑回填至原地面平整后采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4.3.4 过渡段A组填料填筑过渡段与相邻的路堤及锥体按一整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水平分层高度同步填筑并均匀压实。横向结构物两端的过渡段填筑对称进行。4.3.5 过渡段A组填料,采用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振动压路机碾压。A组填料分层填筑压实,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大于30cm,最小压实厚度不小于15Cm,具体的摊铺厚度及压实遍数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参数进行控制。距构造物边缘2m范围,机械难以施工部位,由人工摊铺,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宜大于20cm,碾压遍数通过工艺试验确定。每层
6、压实经检测合格后进行下一层施工。桥台背2m范围内禁止大型振动压路机驶入,采用小型压路机碾压,在死角或墙根处采用冲击夯夯实。4.3.6 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填土109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填土与相邻的路堤按水平分层同步填筑并均匀压实。A组填料由土场取土进行级配加工,自卸汽车运输,采用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重型压路机碾压,填筑层厚及压实遍数等施工参数通过填筑工艺试验确定,分别满足基床底层和基床以下路基填筑压实质量要求及设计要求。5施工要求5.1 设计要求5.1.1 路堤与桥台过渡段设计路堤与桥台连接时,路桥过渡段设计采用倒梯形。桥台台尾与路堤连接处(桥台台背)应设排水系统,排水系统
7、可采用无砂混凝土、复合防排水网或毛细防排水带排水系统。桥台台背排水系统应与路基排水系统相接,以确保桥台台背渗水畅通排出。5.1.2 路堑与桥台过渡段设计路堤与桥台连接时,路桥过渡段设计采用倒梯形。5.1.3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设计(1)路堤与桥台连接时,路桥过渡段设计采用倒梯形,寒冷地区应考虑结构物顶及两侧路基的防冻冻胀要求对过渡段个别设计。(2)结构物轴线与线路中线斜交时,应采用过渡段填料填筑结构物两侧三角区域,然后再设置标准的正交过渡段。(3)横向结构物顶面距地面高度小于1Om不足路堤高度的1/2时,可不设置过渡段。5.1.4 路堤与路堑过渡段设计路堤与微弱风化硬质岩路堑连接时,在路堤
8、侧设置过渡段,在路堑侧原地面沿线路纵向开挖台阶的过渡措施,台阶高度不应小于06m0路堤与土质、软质岩、强风化硬质岩路堑连接时,在路堑侧原地面沿线路纵I1O向开挖台阶的过渡措施,台阶宽度不应小于1Om,台阶高度不应小于0.6mo5.1.5 半挖半填路基横向过渡段设计(1)基底为微弱风化硬质岩时,在横断面方向填方侧沿原地面开挖台阶,将线路中心靠山T则不小于2m,路基面以下12m范围内岩土挖除。(2)基底为土质、软质岩、强风化硬质岩时,在横断面方向填方侧沿原地面开挖台阶,将靠山侧路肩,路基面以下基床换填深度范围内的岩土挖除。5.2 技术要求(1)施工前应选择有代表性的过渡段作为试验段,进行过渡段填料
9、摊铺贺压实工艺试验,以确定设备型号、摊铺厚度、碾压遍数等主要工艺参数。(2)过渡段基底处理要求与相邻桥台、横向结构物、路堤的基底处理同时进行,避免互相干扰。路堤高度小于基床厚度时,过渡段基地原地面处理后,其压实标准应满足基床底层要求,路堤高度大于基床厚度时,过渡段基底原地面平整后,采用振动碾压密实。(3)桥台后及横向结构物两侧的基坑应及时回填压实,避免积水。6劳动组织每个作业工地人员配备表序号人员名称数量1负责人1人2技术主管1人3技术、安全、质检、测量及试验人员6-8人4机械工、普工5-10人7材料要求(1)A组填料应为良好级配,细颗粒含量小于15%的碎石土或砾石土,最大粒径不得大于15Cm
10、或摊铺厚度的23o(2)过渡段浸水时,浸水部分的填料还应满足渗水土的要求:细粒土含量I11小于10%、渗水系数大于10-3cms08设备机具配置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机械数量推土机1台平地机1台压路机1台洒水车1台挖掘机12台1台装载机2台冲击夯4台自卸汽车10台9质量控制及检测9.1 质量控制9.1.1 层厚控制对压路机碾压部位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不宜超30cm,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15cm,具体厚度参照试验结果,小型机具压实部位每层松铺厚度控制在1520cm。在桥台背部及横向结构物墙身的左中右用红油漆标出分层松铺厚度和填层序号。9.1.2 填料平整及均匀性控制基床表层以下部分采用推土机粗平、平
11、地机精平,靠近结构物人工配合进行局部处理,确保层厚及拌合料均匀。表层与区间表层作为一整体施工。9.1.3 边坡平顺及压实控制过渡段与路堤、路堑边坡连接处顺接采用人工挂线精细顺接,过渡段本体填筑局部不利于机械操作地段也采用人工挂线精细刷坡。1129.2 检验标准9.2.1 过渡段基底处理过渡段基底处理按设计要求与桥台、横向结构物、相邻路堤、相邻隧道的基底处理同时进行。路堤高度H3.0m,原地面处理符合路基基床底层压实质量要求,H3.0m时,过渡段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地基系数K3060MPam,青争态变形模量Ev245Mpaoo9.2.2 基坑回填基坑用混凝土回填时,回填材料和混凝土
12、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每个基坑抽样检验2组检验方法:在浇筑地点抽样成型混凝土试件进行标准养护,并进行28d抗压强度试验。9.2.3 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填土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填料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基床以下每压实层检验压实系数K(或孔隙率n)和动态变形模量EVd各3点;基床底层每压实层检验压实系数K(或孔隙率n)3点。在填筑压实过程中,保证桥台,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检验数量:全部检验。检验方法:观察。9.2.4 过渡段顶面高程、中线至边缘距离、宽度、横坡、平整度允许偏差及检验遵循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施工单位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中线高程20mm每IOOm等间距检验3点
13、水准仪测量2路肩高程20mm每IOOm等间距检验6点(左、右各3点)水准仪测量3中线至路肩边缘距离路堑:+IOOzOmrn路堤:不小于设计值每Ioom等间距检验3个断面尺量4宽度不小于设计值每IoOm等间距检验3个断面尺量5横坡0.5%每IOOm等间距检验5个断面坡度尺量/水准测量11310安全及环保要求10.1 安全要求10.1.1 施工区域应设警示标志,严禁非工作人员出入。10.1.2 施工中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养护、维修。10.1.3 为保证施工安全,现场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并设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工作,坚持班前进行安全教育制度。10.1.4 过渡段施工中,制订合理的作业程序和机械车辆走行路线,现场设专人指挥、调度,并设立明显标志,防止相互干扰碰撞,机械作业要留有安全距离,确保协调、安全施工。10.2 环保要求10.2.1 严格遵守国家和西昌市有关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有关环保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