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教育局“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教育局“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XX县教育局“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全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以深入实施教育“五项工程”为主线,以强化队伍建设为前提,以加强常规教学为基础,以深化教学改革为动力,以考核评价、责任落实为保障,全面推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二、主要任务(一)抓育人,促成长1深入推进“三型”校园创建。突出培根铸魂,强化政治引领。把党建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党建工作和教育教学各项工作深度融合,以“
2、六域”党建引领“七城”创建工作为主线,持续开展红色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三型”校园创建活动。在红色校园建设方面,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加强中小学生革命传统教育和“四史”教育,打造红色校园。在文明校园建设方面,以培树校园新风为核心,聚焦党建带团建、队建,扎实推进党、团、队一体化建设,大力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开展爱国主义、传统美德等主题活动,扎实开展“七城”创建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大力弘扬向上向善正能量,培树文明和谐校园新风。在绿色校园建设方面,深入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教育
3、活动,着力提高广大师生的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创设符合生特点的活动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绿色校园创建活动。2.深入推进良好习惯养成和仪式教育。结合学校“三风”建设,落实XX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良好习惯培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制定明确的行为规范要求,精心设计良好习惯养成内容和形式,做到良好习惯养成的“系列化、细目化”,组织开展全县中小学校良好习惯养成系列展示评比活动。今年,要全面围绕“不乱扔垃圾、不乱涂乱画、不大声喧哗”的“三不”教育主题,通过主题班队会、板报橱窗以及演讲征文、文明监督岗等形式,努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公德意识。此外,还要开展“帮妈妈扫扫地、
4、给老师倒杯水、给家人做顿饭”的感恩教育和家务劳动教育。积极挖掘典礼、仪式等活动的教育功能,充分利用入学、毕业、入队、入团、传统节日、重要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成人典礼等仪式教育活动,创新形式、丰富内涵,通过仪式感唤起师生对生命和生活的尊重与追求。各校要扎实开展上述活动,并做好活动材料的积累和上报工作,年末将作为学校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3,深入推进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一是要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要建立相关制度,将综合实践教育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统筹考虑,灵活安排综合实践教育时间,规范活动管理。二是要加强基地建设。依托我县资源,遴选建设一批县级中小学生综
5、合实践教育基地。由市教育局会同相关部门,评选确定一批市级示范性基地,打造一批精品研学线路,开发一批精品课程。积极推进xx长XX青少年综合实践教育基地申报国家级示范性青少年研学实践营地工作。三是要全面完成今年综合实践教育任务。强化组织管理,按照市里统一安排的“规定计划”,结合本校的“自选计划”,全县中小学“上冰雪”“进森林”“树信念”综合实践活动达到1万人次。4.全力探索和推进实施中小学生劳动教育。以提高中小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为目标,加快中小学生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基地建设、课程建设、活动项目建设、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中小学生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促进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职
6、业观、劳动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和健康发展。要借鉴参场学校、西南岔学校的经验和做法,因校制宜,全面开展以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技能为主的劳动教育。采取以班级为单位“包产到户”的办法,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责任田和种养殖项目,实现了春有草、夏有花、秋有果、冬有绿,耕者有其田,人人有体验、有收获的校园劳动教育和课后服务相结合的办学特色,有效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和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二)抓队伍,促提升1着力提升学校管理者教育教学领导能力。加强管理、开展培训。一是建立完善领导听评课制度。每学期校长听课不少于30节,评课不少于10节;业务校长听课不少于45节,评课不少于20节;中层听课不少于30
7、节,评课不少于10节;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校对听评课的情况进行抽查。二是建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述职制度。每学期,教务(政教)主任要向学校进行教育教学质量述职,年级主任要向年级进行教育教学质量述职,业务副校长要向学校进行教育教学质量述职;校长每年要向教育局进行教育教学质量述职。三是建立专业化培训机制。探索和完善“自主、探究、合作”的校(园)长培训模式,参加全市教育管理者高级研修班,开展教育教学、学校管理、党建工作等系列主题研修,继续参与好校长论坛、名师大讲堂、校(园)长沙龙等系列研培活动。2,着力提升教师队伍专业能力。一是开展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学习教育。组织中小学教师深入研学普通高中、义务教育课
8、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广泛开展基于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研究解读、学习讨论和学科指导活动,通过集中学习、案例解析、教学设计、课堂实践等方式,引导教师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精准把握教学目标,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思路。二是开展教师全员参与的“四个一”大教研活动。即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上好一节达标课或精品示范课;结合学科教学标准,编制一套高质量的学期末测试卷;坚持问题导向,写一篇深刻的教学反思;针对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开展一次教师业务能力考试。由学校制定印发“四个一”教研活动方案,每年开展评比。广泛开展学科竞赛、基本功“大比武”等活动。三是实施名师引领计划。积极参与XX市中青年教
9、师“学科带头人”评选活动,成立XX县学科“名师工作室“。强化师徒结对工作,学校要制定计划,完善制度,明确目标,加强考核。四是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深化理论学习,加强教研指导,深入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开展思政课教师教学提升专题培训。3.着力提升教研员队伍指导能力。一是优化教研员遴选配备办法。按照国家课程方案逐步配齐所有学科专职教研员和选聘符合条件的兼职教研员。二是建立教研员全员培训制度,促进教研员专业发展,每年接受培训不少于72课时,参加教研员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三是建立教研指导制度。坚持重心下移,组织教研员深入学校,开展研究课、听评课和说课等活动,教研员每学期听课不少于45节、评课不
10、少于20节;深入教研组参加集体备课、指导教研活动,每学期不少于4次。(三)抓常规,促规范1 .强化教学常规。认真研读XX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简称细则),组织各校开展细则学习教育,学校要做到有计划、有内容、有检查,做到知细则、守细则,将教学常规落实情况纳入教育督导检查的重要内容,开展专项检查,推动教学常规的落实,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保障。2 .强化课堂主阵地。一是精心研究备课。坚持“备而后教、教而后思”,着力加强备课研究,切实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认真落实教学“五备”(即备教材、备学法、备教法、备问题、备作业)。二是优化教学方式。坚持“呼唤情趣,灵动课堂”的课堂教学理念,将启发
11、式、讨论式、活动式、情景式、问题式等方法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引导学生质疑、探究、感悟和讨论,坚决摒弃“满堂灌”“满堂讲”“满堂练”的教学形式。三是注重学法培养。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增强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将知识积累、能力培养和情感体验、实践应用有机结合。注重书写、阅读技巧指导。各校要经常性开展教学设计评比、达标课、作业展评、教学案例评选等活动。3 .强化校本教学研究。学校要健全校本教研制度,开展经常性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教研组、学科组、年级组在研究学生学习、改进教学方法、优化作业设计、解决教学问题、指导家庭教育等方面的作用。学校学科组、教研组、备课组独立开展的教研活动
12、,每周不少于2小时;学校每学期组织的全校性教研活动不少于2次。学校要每年开展优秀学科组、教研组、优秀备课组评选活动。发挥教师进修学校统筹“大学区”教研的作用,各学区学校统一学科教研活动时间,充分借助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实现集中统一开展教研活动。今年,重点要抓好三中和七中的学科组建设,要形成管理体系和评价机制,优化管理,提升办学效益。下半年,将在三、七中召开学科组建设现场会。(四)抓改革,促发展1深化拓展改革项目。持续深化“语文主题学习”“时事综合课”“艺体实践活动”等教改项目,总结经验、巩固成果、形成品牌。“语文主题学习”要用好丛书,上好课,开展语文主题学习示范校、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
13、积极探索,将“大单元教学”“跨学科教学”等新理念与“呼唤情趣,灵动课堂”“艺体实践活动”“时事综合课”改革项目相结合。积极稳妥推进主题研修试点校建设,加强业务指导,落实工作责任,定期进行检查,举办主题研修试点校经验交流活动。2 .深化作业设计。认真落实XX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有效作业管理实施方案(XX教基字(2023)X号),将优化作业设计作为学校教研工作的重点,集中开展作业设计研究,推动作业管理由“压总量、控时间”向“调结构、提质量”提升转型,坚决杜绝重复机械训练。要进一步拓宽中小学实践作业,打破“唯纸质、唯书本”的单一模式,将教材知识和生活实际、课余活动结合起来,变有形作业为无形的探究,增强
14、作业设计的实效性、趣味性。持续完善作业管理办法,组织开展好县、校两个层级作业设计大赛活动。3 .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一是着力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广泛开展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提升应用能力和水平。二是积极推广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教学模式,深入开展“三个课堂”应用,推进“互联网+教育”双优试点校应用和“互联网+教育”结对帮扶校建设与应用。首先在“专递课堂”建设方面,要依托大学区做好各项对接工作。主讲端学校根据送课内容,制定送课方案,确定送课时间,选定送课教师,命制课程表;着力打造优质“双师”课堂。明确不同应用模式下主讲端和听讲端学校在课前备课、课堂教学、教学反思、课后作业
15、、考试评价等关键环节的工作要求和操作规程,保质保量完成送课目标,辅导教师负责完成每一节课课堂组织、作业批改等教学任务,课堂教学实录能同步录入平台;主讲端和听讲端学校通过线上和线下积极开展教学交流研讨活动,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构建共建共享共赢的“三个课堂”应用生态;其次在“名师课堂”方面,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团队作用,开设“名师课堂”,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各学科教师通过组建网络研修共同体等方式面向全县教师开展听课、评课、研讨等活动,发挥名师名课示范效应,探索网络学习空间与网络教研活动创新应用的新形态,使名师资源得到更大范围共享,为广大一线教师专业化成长提供源动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后在“名
16、校网络课堂”建设方面,要根据教材逐节制定课程目录清单,确定主讲内容和传课时限,确定学校分工,清单发放至学校;各校根据课程目录清单确定主讲教师,保质保量完成讲课和上传任务。三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推进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的深度变革,开展课件制作等评比活动。(五)抓监测,促评价1落实教学质量抽测制度。在统一抽测、高考、中考成绩等教学质量评估基础上,加大随机抽测力度,使质量监测与评价的信息采集面更广,更全面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继续做好小学五、六年级,初、高中各年级的每学年2次的教学质量抽测的组织工作。2 .落实质量分析报告制度。学校教研组长每学期要向学校提交一份高质量学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学校业务领导每学期要向校长和全体教师提交一份高质量的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开好一次质量分析会;县级教研部门每学年要向教育局提交一份高质量的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并开好质量分析会。3 .落实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积极探索,发挥综合素质评价的导向作用。加强对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