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院士诞辰97周年于敏事迹学习心得体会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于敏院士诞辰97周年于敏事迹学习心得体会3篇.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于敏院士诞辰97周年于敏事迹学习心得体会8月16日是于敏院士诞辰97周年纪念日。于敏院士矢志 把报国之心融入到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中,一生择一事、一 事终一生,隐姓埋名28年,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党员 干部要像于敏院士一样,以拳拳报国心,勇担使命、艰苦奋 斗、甘于奉献,始终保持对党和人民的事业热爱和执着,在 平凡的岗位上锐意进取、克难前行,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努力做出一番实实在在的业绩。从“一句嘱托,许下一生”中,读懂“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心。爱国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 1961年,组织决定让于敏作为副组长领导和参
2、加中国氢弹理 论的预先研究。当时,于敏的原子核理论研究正处于可能取 得重要成果的关键期,但他仍毫不犹豫地选择服从分配。“国 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于敏坦然地说道。就这样, 于敏为了祖国的需要,全身心致力于氢弹理论探索研究,开 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 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的立德之源、立 功之本。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于敏院士为榜样,以爱国之心, 承时代使命,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厚植爱 国爱民之情,自觉把个人小我融入到祖国大我、人民大我之 中,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做到“利于国者爱之,害 于国者恶之”,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心
3、中高高飘扬。从“一声巨响,惊诧世界”中,读懂“臣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报国心。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 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1967年6月17日, 罗布泊沙漠腹地,一朵蘑菇云升腾而起,惊天的巨响回荡天 际,震惊全世界。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 功,美国用了 7年零3个月,苏联用了 6年零3个月,英国 用了 4年零7个月,而中国仅仅用了 2年零8个月。没有喝 过一滴“洋墨水”的“国产士专家”于敏,在研制氢弹的过 程中,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他毅然带领科研团队与时 间赛跑,夜以继日、呕心沥血、苦干实干,独创“于敏方案”, 走出“中国速度”,创造“世界奇迹”
4、。广大党员干部要以 于敏院士为标杆,始终保持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的开拓精神, 树立迎难而上、克难前行的工作态度,不怕困难、不怕失败, 敢于先行、不断创新,把报国之志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力量, 努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从“一个名字,荡涤人心”中,读懂“繁霜尽是心头血, 洒向千峰秋叶丹”的报国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988年 退休后,于敏的名字得以解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 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极高的荣誉纷至沓来,但于敏一如既 往保持着谦逊,于家客厅高悬一幅字:“淡泊以明志,宁静 以致远”。晚年于敏仍兢兢业业,致力于为国培养人才。他 说:“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 入进祖国的
5、强盛中,便足以自慰了。”于敏院士用毕生心血 兑现了 “身为一叶无轻重,愿将一生献宏谋”的铮铮誓言, 以精诚践行了 “国之大者”。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于敏院士为 楷模,把奉献精神作为人生底色,自觉淬炼公而忘私、甘于 奉献的高尚品格,始终立足工作岗位,脚踏实地、默默耕耘, 甘当铺路石,为祖国的事业奋斗不息、无怨无悔,将强国建 设、民族复兴的接力棒代代传承,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自己 的青春年华。于敏院士诞辰97周年于敏事迹学习心得体会在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 弯下腰,向坐在轮椅上的于敏颁发2014年度唯一的国家最 高科学技术奖,于敏院士的光辉事迹迅速为公众所熟知。他 隐姓埋名近三
6、十载,几番变更研究方向,荣获“两弹一星” 功勋奖章,对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23 年8月16日,是于敏诞辰97周年的日子,我们缅怀追思这 位“国产专家一号”,并学习他“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 使命、执着奋力拼搏、不计个人得失”的伟大精神,唱响“水 火”二重奏,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在“如晦作相犹民天,忠诚蹇蹇终始全”的一江春水中 涤荡理想信念,点燃忠于祖国的信仰之火。“一个人的名字, 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 便足以自慰了。“这是于敏院士的生前自白,也是他作为党 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令人无限动容。1961年,当于敏的原子 核理论研究正处于出成果的
7、关键期时,时任原子能工业二机 部副部长钱三强告知于敏,组织决定让他领导并参与中国氢 弹理论的预研工作。于敏没有丝毫犹豫,秉承着“计利当计 天下利”的初心使命,给出了 “国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 赴”的回答,坚定牺牲个人“小我”,成全家国“大我”, 之后几年就突破了核大国对氢弹理论技术封锁,使得“于敏 方案”矗立起氢弹研制的一座丰碑。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 应当向于敏同志学习,把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当作 一辈子的事,常修常炼、常悟常进,做到知使命、担重任, 把家国情怀融入奋斗实践,把报国之志化为实际行动,自觉 胸怀全局,主动融入大局,全力开拓新局,以青春“小我”、奋斗“小我”汇聚涓滴之力,澎
8、湃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磅礴伟力。在“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的饮水思源下 奋击拼搏之楫,点燃创造创新的信心之火。“我打心眼里赞 成核武器最好完全禁止,可是,我们不能没有核武器。”于 敏院士以“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决不能受旁人欺负”的 家国情怀,凝聚起挑战突破、开拓进取的坚定信心,他带领 科研团队,开展“百日会战”,用计算尺弥补计算机工作量 的不足,研制过程中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最终,“于敏构 型”横空出世,书写了中国人用世界最快速度独立研制成功 氢弹的神话。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我们应当在各自的岗位 上努力拼搏、开拓创新,坚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 在急难险重中全力以赴;怀
9、揣“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信 心,在工作一线自立自强;砥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的进取精神,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中奋力写好创新创造 这篇“大文章”。在“草色人心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的水乳交融中 不忘奉献之本,点燃为党分忧的信念之火。“所谓宁静,对 一个科学家而言,就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权势所屈,不为 利害所移,始终保持严格的科学精神。”于敏院士隐姓埋名 近30载,期间仅公开露面两次,无人倾诉工作的艰辛,无 人分享生活的苦闷,也无法解释流言蜚语。但他毫不在意, 情愿将此生与祖国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甘愿一辈子干 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他的这种对名利淡泊宁静的奉 献精神和对科学精
10、益求精的严谨态度值得每个人学习。作为 新时代党员干部,我们应该脚踏实地创造外在价值,宁静致 远追求内在价值。以立志高远守职为公,以淡泊名利坚守信 念,将高尚的品格和坚定的信仰贯穿于自我实现之中,始终 心怀“国之大者”,为党分忧、为国献谋、为民造福,以实 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的铮铮誓言。于敏院士诞辰97周年于敏事迹学习心得体会“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 个名字,荡涤了人心”。2019年1月16日,“两弹一星” 元勋于敏与世长辞,时隔四年,让我们缅怀“国产专家一号” 的巨大贡献,从中汲取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无穷力量。“国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让我们看到“苟利 国家生死以,
11、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初心力量。1961年,钱三 强告诉于敏,所里决定,让他作为副组长领导和参加中国氢 弹理论的预研工作,此时,于敏的原子核理论研究正处于出 成果的关键期。彼时,该算一算个人名利的“小账”,还是 算一算国家民族的“大帐”?于敏没有半点犹豫,给出了 “全 力以赴”的回答。“计利当计天下利”,于敏的选择让我们 看到了中国科学家敢于担当、迎难而上,不计个人荣辱得失 的可贵品格,正是一代代科学家、奋斗者们“功成不必在我” 的接续奋斗,才有了如今中华大地繁荣昌盛的新章。我们要 向于敏学习,党让干啥就干啥,而且接过来就必须干好,要 将青春融入祖国的山河,在“大我”人生的砥砺中,不断摆 脱“小我
12、”私心私利私欲的牵绊,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 神开局之年,阵厉奋发、勇毅前行,以青春和热血、奋斗和 奉献书写不负历史、时代和人民的伟绩!“百日会战”,2年零8个月,一举打破西方垄断,让 我们看到“不信命、不信邪”的奋斗力量。1965年9月到 12月,于敏带领科研团队,完成了中国核武器研究史上著名 的“百日会战”。他常常半跪在地上,紧盯着计算机吐出的 纸袋上的数据,生怕一不留神漏掉一点有用的信息。在浩如 烟海、堆积如山的纸袋里,于敏面对密密麻麻的数据,抓住 氢弹理论设计的关键,一举破除了西方的垄断,表现了中国 科学家“不信命、不信邪”,不输于世界任何国家科学家的 创造力、创新力、实干劲。1967
13、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 氢弹成功爆炸,从第一颗原子弹到氢弹,美国用了 7年零3 个月,苏联用了 6年零3个月,英国用了 4年零7个月,而 中国是世界上第四个,也是用时最短的国家。于敏曾掷地有 声地说,“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决不能受旁人欺负”, 他用中国科学家的志气和骨气,用不懈的奋斗和天才的创造 力,将他和他的“于敏构型”永远镌刻在共和国的丰碑之上。“第一亏欠的就是我的爱人“,让我们看到“无情未必 真豪杰,怜妻如何不丈夫”的大爱力量。对国家,于敏功勋 卓著;对家庭、对妻子,于敏却“亏欠”多多。生于1926 年,出生于天津,历经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亡国奴的屈辱记 忆,让于敏从小立下重振河山的志
14、愿。也正因为早已将此生 和祖国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于敏甘愿一辈子干惊天动 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因为工作性质高度保密的原因,妻子 孙玉芹在1988年之前竟然不知道于敏是做什么工作的,一 个“没想到”让她既惊喜自豪又无限感叹。有人说,一个成 功的男人背后离不开一个成功的女人,孙玉芹虽然没有追问 丈夫工作的事,却还是默默地扛起了家庭的全部责任。“惟 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日未展眉”,2012年,孙玉芹因突发 心脏病去世,于老将对妻子的爱用“亏欠”两个字,作为这 一生最为遗憾的事。情到深处人孤独,是呀,人的时间、精 力、体力毕竟是有限的,“愿将一生献宏谋”,此生早已许 国,便只有“亏欠”家人了!我们要从于老的“多忠于祖国 之情”和“亏妻子孩子之情”中,汲取无私奉献的担当力量, 在祖国和人民期盼的事业中,领悟“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 的大爱力量、奉献精神、进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