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两首》教学案例.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755978 上传时间:2024-05-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两首》教学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诗两首》教学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诗两首》教学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诗两首》教学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诗两首》教学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诗两首》教学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两首》教学案例.docx(1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诗两首?教学案例【教学依据】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古至今,含蓄的中国人都喜欢以诗作为表达自我感情的媒介,诗歌中凝练的语言,往往包含了诗人无限的情愫。什么是诗?我想起了这样的一个教学情景:一位美国教师给高中学生出了一道试题,问“诗是什么。题目也许算不上新鲜,但答题的要求却极为有趣这就是,必须先把一张白纸剪裁或折叠成某一特定样式后再发表看法。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将纸剪成两个“心形,并解释说,诗必须由作者的心通往读者的心;有的将纸叠成螺旋形,并解释说,诗是心情的螺旋形的上升;有的索性将白纸剪碎,然后说,诗是从破碎的心中流出来的;更有的将白纸原封不动地送回,说,什么是诗,只能由写在上面的东西自己

2、来解释。确实,诗歌是最精粹的文学样式,它表达的往往是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诗歌本身蕴涵内容的丰富性及含蓄性,使得解读诗歌也成为极具个性的一种精神活动,不同读者对同一首诗的理解可能会大异其趣。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课?诗两首?,其中余光中的?乡愁?一诗,看起来是一首很简单的现代诗歌,但是短短的十几行字中蕴涵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要真正理解并非易事。要教初中生欣赏现代诗,尤其是欣赏?乡愁?这类抒情性很强的诗歌,最大的困难就是让从未尝过背井离乡之苦的学生进入到诗人所创设的情境中去。仔细看余光中的?乡愁?,从头至尾无一华美的诗句,但诗行之间却充溢着浓浓的愁绪。而这种浓

3、浓的愁绪,是我首先引导学生领会的东西,而不仅仅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我想起了学习语文最古老却又最有效的方法诵读。诵读,苏东坡曾有“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的诗句;朱熹的“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也让我们受益匪浅;而现代教育大家叶圣陶那么指出:吟咏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新课标更是明确提出: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开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师生通过不断地浅吟低唱,反复地朗诵,配上与之协调的音乐,营造出一种浓烈的“乡愁意境。另外,新课标还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九年级也当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诗歌能力为目标。在?乡愁?的阅读教学中授之以法:朗读吟诵,感悟诗歌的意蕴美;美读

4、想像,感受诗歌的图画美;品读回味,欣赏诗歌的语言美。然后引导学生运用这一学习方法比较阅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席慕容的?乡愁?,加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继而读写创新。【教学设计】K教学目标U1、知识与能力: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和深刻的意蕴;体味诗歌的绘画美、音乐美、结构美等特点,把握诗歌的象征手法;理解诗人以独特的意象来抒情的手法。2、过程与方法:以读为本。通过朗读吟诵,感悟诗歌的意蕴美;通过美读想像,感受诗歌的图画美;通过品读回味,欣赏诗歌的语言美;开展综合性学习。自由选读“爱国思乡主题的诗歌,感悟诗歌的意象及作品巧妙的抒情方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诗人

5、在国土沦丧、民族存亡的关头,为祖国献身的思想和对祖国的无限挚爱之情;体味诗人所表达的乡愁,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K教学方式x1、坚持以读为本。以诵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朗读、引读、品读、析读中通过文中形象来把握诗歌丰富的内涵,分析诗句的表现力,从而理解诗歌巧妙的抒情方式。2、关注学生体验。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富有情趣的活动情境,使学生产生一种对话的冲动!教师应俯下身来倾听学生的内心想法,多关注学生“你是怎么理解的“联系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等,这样才能和学生形成一种真正的对话。3、组织比较阅读。可将余光中的?乡愁?与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席慕容的?乡愁?进行比较阅读,还可鼓励学生

6、课后搜集以“思乡恋土为主题的一系列诗歌,开展综合性学习。4、倡导合作学习。两首诗都抒发了诗人对祖国母亲真挚的情感,且都借助了一些典型而又具体的形象来表情达意。因此,只要重点引导学生学习一首,授之以渔,另一首那么可通过小组合作来学习。K教学构思力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少年不识愁滋味:激情是这一环节的重点,方法可以多样化。可由关于“乡愁的诗词曲导入,也可创设情境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导入,还可由类似于?乡愁四韵?的歌曲或乐曲导入。无论哪一种导入形式,其目的都在于营造气氛,激发“不识愁滋味的学生的情感体验。2、朗读吟诵,感悟诗歌的意蕴美“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诗歌的阅读离不开一个“读字。首先让

7、学生自己交流读诗方法;然后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与倾听中去体味诗人的情感,去准确把握诗歌的主旨,从而感悟诗歌的意蕴美。而要想真正把潜藏在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谢发出来,仅停留于此还不够。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教师不妨抓住契机进行引读,配以音乐伴奏,衬托营造气氛。这样师生同读同议,让学生很自然地就进入到浓浓的乡愁之中。3、美读想像,感受诗歌的图画美“少年亦识愁滋味:联想与想像,是诗歌阅读的一对翅膀。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往往运用自己丰富的想像和联想,“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以创造意境,表达感情。因此阅读和鉴赏时,要充分展开想像和联想,感受诗歌的意境,领会诗歌感情。4、品读回味,赏析诗歌的语言美“却道天凉好个秋:

8、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高度凝练的诗歌语言具有极强的形象性、情感性和多样性,往往是“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对诗歌语言的表现力的分析,有助于深入领会诗歌用语言刻画的“意境,在诗歌鉴赏时,应要求学生抓住诗中运用非常精妙的语言深入挖掘,悟出“诗外之意,弦外之音。5、自由选读,拓展比较读写创新“我寄愁心与明月:在阅读和鉴赏中,有意识地将?我爱这土地?等与之有关的诗歌进行比较,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加深对诗歌内涵及艺术美的理解。学生自由分组合作学习,自由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或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来自读“思乡恋土主题的诗歌。特别是学生自主地进行仿写或创作,应给予极大的鼓励和呵护。【课堂实录】一、师生活动:创设情

9、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少年不识愁滋味师:同学们,从小到大,你们离开过爸爸妈妈吗?当离家三五天,或十天半个月的时候,你们会想家吗?引学生的生活体验,激起学生的心湖涟漪!生1:(点头)离开过,去年暑假我们军训一周,那是我第一次离家这么长时间。第一天还觉得挺新鲜;可第二天就想家了!师:想家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哪位同学说说看?生2:酸酸的,涩涩的。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辞强说愁!(生3描述,略)(背景音乐?江河水?起)师:(深情地说)是啊,还记得当年我在异地求学,我和大家一样,每当夜深人静时,就特别想家。现在想起,那时只不过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因为我们想家时还可以常回家看看,可是那

10、些远离祖国、漂泊异乡的游子,特别是台湾同胞,因海峡的阻隔,长期不能见到亲人们,那才是真正的愁、真正的痛啊!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勾起游子对故土的眷恋。那么大家读过哪些描写乡愁的诗、词、曲呢?师生同讲,营造一种乡愁气氛,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生4:马致远的曲?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联系学生的阅读积累,从古诗词中初步感受离愁别绪。生5:李煜的词?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生纷纷举出描写乡愁的诗句,略)师:其实,不必把栏杆拍遍,在唐诗的顶峰中苦苦寻觅;也不必细说从头,在宋词的柔波里轻轻荡舟。单是我们书上的两首小诗

11、就足以让我们感受到思乡恋土所带来的惆怅与美丽。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台湾当代诗人余光中那浓情似雾的?乡愁?世界,一起来倾听诗人内心的呼唤。二、朗读吟诵,感悟诗歌的意蕴美“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师: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吧,哪个同学根据你积累的资料,简要的把你所认识的余光中先生介绍给大家。饱含深情且富有诗意的语言,自然导入新诗的学习。(生1介绍余光中,略)师:善于查阅资料,好!结合写作背景我们就能更深入地体味诗人的情感。下面请自由朗读,认真体会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绪?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语调去朗读?倡导学生课外自主搜集资料,课堂上实现资源共享!(生2自由朗读)生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刻骨铭心的思乡之愁。

12、既是“愁,我觉得就应该用深沉、哀婉的语调来朗读。师:说得很好!那你能否为大家试读一遍?(生笑)大家听时注意这位同学读的与自己有哪些不同?(生3试读)生4:她的语速还可以,较舒缓,但我觉得同时还要根据情感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和重音,这样才能更充分地表达出诗人忧郁而深沉的感情。(生4范读,生鼓掌)师:原来“入情才能入境!好诗不厌百回读。下面请大家再读,并用铅笔在书上用斜线标出节奏、用黑点注明重音。不失时机地进行方法指导。(生自由读书)以读为本,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师:哪位同学来挑战?读时我们不妨把自己想像成诗人,这样就能进入到诗歌的意境中去。以读代讲,以学生的阅读体验代替教师的架空分

13、析。眼中有学生,真正表达了“以生为本!(生5沉醉地读,其他同学屏气凝神地听。生长时间地鼓掌)师:一遍比一遍读得好!哪些语句引起了你的共鸣?哪些地方读得好?生6:我认为他第三节读得最好。“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重读“矮矮,读出了一种如泣如诉的深深的哀伤。“我/在外头,语调上扬,“母亲/在里头语气转为剧烈,“在里头还拖着轻微颤音,表达出的是一种撕心裂肺的悲哀之情。诵读的过程,就是学生与诗人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生7评价,并朗读。略。生鼓掌,跃跃欲试)生8:我觉得第四节是全诗的高潮,是由前三小节的思亲之情上升到最后一节的浓浓的爱国之情。所以要读得荡气回肠,一波三折。“大陆要重读。刚刚“在那头他读的是

14、升调。我认为这三个字应拖长些,读降调。这样才能表达诗人回不到祖国的惆怅、失落。书声朗朗、意趣融融!在读中悟,在悟后读,不断品味,为后面的“识愁之味作好铺垫。师:大家同意吗?生5:我觉得还是应该读成升调。师:你着重想表达的是什么情感?生5:期盼、渴望回到大陆、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情感。师:这就是诗歌的意蕴美!我觉得读升调降调都可以,关键是你想着重表现哪种情感。看来这首诗还不同于以往的“乡愁诗,“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片厚土。诗人余光中所抒发的悲愁不仅是个人的,还是民族的、国家的、是亿万人民的!听大家这么一说,老师也禁不住想读了。如果请你为这首诗配上背景音乐,你会选怎样的乐曲呢?“别是

15、一番滋味在心头!诗歌解读本来就是一个极具个性化的活动;鼓励多元化的理解,在朗读中读出自己的感悟和新的理解。生9:悠扬又略带凄婉的二胡?二泉映月?,很适合这首诗。生10:我听过?乡愁四韵?,它不仅是根据余光中的诗谱的曲,而且在音韵上和?乡愁?一样具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生纷纷列举曲目,略)师:看来班上具有音乐细胞的同学还有不少!大家课后不妨配上你喜欢的乐曲去朗读。下面我就选用?乡愁四韵?的乐曲。听读时大家不妨闭上眼睛,你的眼前浮现出了哪些画面?(师配乐朗读,生闭眼想像)在配乐朗读中,学生很自然地融到浓浓的乡愁之中,也深深地感受到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三、美读想像,感受诗歌的图画美“少年亦识愁滋味师:乡愁本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情绪,诗中是怎样表达这种浓浓的思乡之情的?诗人将乡愁这一抽象情绪化为了具体事物;诗歌解读也化概念为形象。生1用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具体事物来表现,将抽象的情绪形象化了。师:这四种形象都寄托了诗人浓得化不开的乡愁,每一节也都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画面。请发挥想像绘制出你所看到的场景、画面。生2: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端坐在木桌前。窗外,清冷的月光如泻。他正在小心翼翼地粘贴着一枚小小的邮票。他给母亲写了些什么呢?是叙说离家求学的艰辛,还是倾述&1squo;每逢佳节倍思亲&rsq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