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五首》教学提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词曲五首》教学提示.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诗词曲五首?教学提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唐敬宗宝历二年(826),诗人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相会。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于是刘禹锡写了此诗回赠白居易。诗作中,刘禹锡首先紧承白诗末联”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然后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思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假设隔世之人。无限悲哀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诗人于是推开一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一洗伤感消沉情调
2、,尽显慷慨激昂气概。末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心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决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赤壁】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赤壁市长江南岸。但杜牧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杜牧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发议论感慨。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过零丁洋】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
3、,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节。诗歌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在他21岁时,明经入仕,因科举而走人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第二联写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乱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第三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最后一联,直抒胸臆,说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全诗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熔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炉,慷
4、慨悲凉,感人至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是咏中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流传广泛。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可见,此词作于丙辰年,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此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任上,政治上失意,与弟苏辙也已七年不见。中秋对月,心情抑郁惆怅,思念手足兄弟,是很自然的。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写对月怀人,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秋夜,月自然是主角,前人面对无限时空,一轮孤月,早已产生了疑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假设虚?春江花月夜?;”青天有月来几时
5、,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把酒问月?苏轼之问,陡然发之,把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端了出来,也显露出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紧承这一问,又有了下一问:“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对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思考更进了一步,对明月的赞美向往之情,也更深了一层。既然天上宫阙如此美好,当然会产生乘风归去的念头。上天而说“归去,因为在作者看来,也许那美好皎洁的月亮,才是自己精神的家园。然而真要弃绝人世,飘然仙去,词人又有些犹豫了,“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作者的遐想愈来愈飘渺,而终不忍弃绝人世:“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飞天探月,出尘之思,终于让位于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片紧承上片最后两句的人世情怀和月色描写,仍然
6、写月,写月光的移动和月下的不眠之人。“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问,转入了抒发怀人之情。好似是对月有怨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宕开一笔来说,表现了词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作达观之想的心理变化。最后,水到渠成地唱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放达宽慰之语。“隔千里兮共明月(谢庄?月赋?),远隔千里之人,同处在这美好的月光之下,虽不能团聚,也能有所抚慰了。全词乐观旷达的情怀和深邃的哲理趣味,在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和美妙的意境中,自然呈现出来。【山坡羊·;潼关心古】这首曲是作者于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在就任陕西行台中丞的
7、途中所作。潼关位于东西两京(洛阳、长安)之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常常触动行经者的怀古之情。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全曲可分三层:第一层(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然后用“表里山河一语收住,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由此自然引出下一层的感慨内容。第二层【中间四句写作者路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西都即长安,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它繁荣兴盛的景象在古籍中也曾有过记载,可如今眼前只剩下一片荒凉。“宫阙万间都作了土,便是这由盛到衰过程的真实写照。这是何等令人“伤心啊!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忆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却跃然纸上。第三层最后两句)写作者的感慨: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其实是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判。作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这样的认识是难能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