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升小学生写作能力5500字(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提升小学生写作能力5500字(论文)】.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浅谈如何提升小学生写作能力目录浅谈如何提升小学生写作能力1摘要1一、引言1二、作文教学的意义2三、提升作文教学的策略3(-)写作观念的树立一一真实和诚恳3(二)写作习惯的培养一一积累和感悟4(三)写作兴趣的强化一一鼓励和表扬6结语6别文献7摘要小学三年级以后,学生开始接触到作文,他们揩开始学习如何写作,相应的他们的作业之中也会出现写作练习。然而任何一个刚学习的新知识对于学生来说都是艰难的,而对于教师来说则是需要耐心教育为他们打好基础的,特别是对于作文这个将贯穿他们整个学习生涯的项目,教师的启蒙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重点探讨了如何为初学作文的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写作观念并培养他们的作文学习习惯,以
2、帮助学生实现作文能力的优质发展。关键词:三年级;语文;写作一、引言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纲领性任务,也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然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素质的任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还有很多比较棘手的问题,让一些语文教师感到无奈。在传统模式下,语文习题教学模式相对稳定。教师往往设置一个实践课题,而学生努力创作,往往文章老套,没有创新融入文章,远离实际生活。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当前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相关。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对较低,正处于从“说,向“写,过渡的关键阶段。他们缺乏对现实生活的观察,缺乏日常文学资料的积累,对长篇难写的结构会产生。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在讲授
3、习题内容时缺乏教学技巧,没有为小学三年级学生创造有效的写作环境,对小学三年级学生习题的指导缺乏耐心,不注重实践生活经验对习题教学的帮助,阻碍了习题教学任务的完成。现在小学三年级学生们还没有意识到习作能力对个人未来的发展有多重要,对习作的兴趣不足,对习作课程的抗拒感很强,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表达内心真实的感觉。这种情况长期持续下去会使一些小学三年级学生在写作时,往往去套用一些写作模式,直接运用写作案例,远离实际生活,文体表达方式千篇一律,无法融入真实的情感,使学生习作的创造积极性不高。当然也不能提高写作水平,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不会有有效的发展。从教师的教学角度分析小学三年级学生所面临的习作难题,可以
4、发现这与教师教学技术的使用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教师选择的习作主题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或体验,为学生创作要求较高,一些教师强迫学生按照范例作文。形式千篇一律,没有创新。但是通过对小学三年级学生语文教师的调查和访谈,目前有部分学校对习作教育体制进行了改革,还原作文教学中的本真,提高教学效用。从小学语文习作整体发展状况来看,注重教学本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习作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习作互动,真切体验习作的乐趣,将对生活中美的感受有感情的表达出来,提升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水平。二、作文教学的意义进入三年级以后,小学生的语文课堂迎来了对文字运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要求较高的,同时也是语文学习中至关重
5、要的一个内容,那就是写作。从现行教学制度分析,作文在语文学习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不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要想取得一个较高水平的卷面成绩,作文是一定不能拖后腿的;从教学目标上分析,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刚要中明确提出的教学任务,是学生学习生涯中必须掌握的能力。从语文观念的层面来看,语文具有工具性,以字词为基础,我们最终追求的是让学生们学会用语文的工具表达自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表达自己对于世界的思索,帮助他们更好的生活。作文就是这种工具性体现得最集中的地方。因此,无论从何种层面考虑,教师都应该尽最大的努力,不断优化和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培养好学生优秀的写作能力。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
6、来说,作文是一个崭新的内容,也是一项新的挑战。在教学中,但凡问学生觉得试卷里哪一部分最难,十之七八都会回答说,作文。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没能掌握写作的正确观念和方法,没能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因此总是无话可说,言之无物。三年级作文启蒙阶段的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养成学生正确的写作观念,从第一颗纽扣起就培养他们良好的写作习惯,并在不断的训练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样有利于学生长期的学习和进步,体现语文教育的弥久性。三、提升作文教学的策略(-)写作观念的树立一一真实和诚恳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都蕴含着思想和价值观,而我们提到过,作文集中体现着语文的工具属性,因此,语文科目的教师在教育时尤其要端正孩子们的作文观
7、念,也就是让他们正确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写作文以写作观念犹如是树的根,写作水平就是它衍生的枝叶,只有根茎是健康的,树才能够枝繁叶茂。倘若我们只一味的因为语文这门课要考作文,就硬逼着孩子们去遣词造句,写下一些他们根本不理解甚至是根本不认同的句子,这只会让他们觉得写作痛苦又艰难,从而产生排斥情绪,最终导致他们提笔写下的文字都是苍白无力、缺乏灵魂的,这样就彻底折断了孩子作文能力发展的翅膀。因此,在学习作文写法时。我们教师一定要告诉孩子们,写作不是为了取悦读者的刻意迎合,也不是说些漂亮话来取得高分成绩的工具,而是一种可以让你记录生活的快乐或者忧愁,书写自己的真情实感的方式,是一种你可以将自己展现出来的
8、途径,一种你和周围人、和世界交流的媒介。我们写作文不光是为了完成卷面上的题目,更重要的是获得一种运用文字的能力,去帮助我们更智慧更快乐的生活。既然学生写作文不光是为了取得良好的成绩,而是为了获得作文的能力,那就不能把心思放在投机取巧上。如果学生通过套题、抄袭这些弄虚作假的手段取得好成绩便不算是真正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对于写作,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学生若想要真正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作文就需要“求诚,什么是“求诚”呢?叶圣陶在他的教育著作中解释道,“求诚”包含着两种要求,一是对作文原料的要求,二是对作文态度的要求。“原料要是真实的、深厚的,不说那些不可征验、浮游无着的话;从写作讲,要是
9、诚恳的、严肃的,不取那些油滑、轻薄的态度。”从字句之中我们不难发现,对于写作,强调的是真实体验,不说空话,不说假话,用文字表达自己最真实的经历和感受。但是在当下的课堂中,孩子们最难做到的就是真实二字。原因无外乎是他们在思想上尚未形成“作文应该是用来表达自己的一种工具”这样的认知,即没能实现语文的工具性。有些学生认为写作的原料来自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拼命看课外书就是为了积累写作的原料。但是学生不知道把别人的想法用自己的文字包装一下写出来,也是不可取的,甚至会以为那就是自己的想法。长期这样会让学生丧失自我思考的能力,让他们的写作原料越来越枯竭,最终导致面对作文题目无话可说的局面。我曾经教过一堂失
10、败的作文课,课上要求学生写一篇与“生活趣事”这个主题有关的作文。课上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摸鱼,有的说爬树,有的说郊游,但是当笔者出示一篇写续写故事的范文之后,几乎所有的学生的作文内容全变成了故事。可是全班的学生都没有写过故事呀只是听过!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学生更多的是把作文当做一项必须用文字堆砌出来的作业,而不是一种能够记录生活趣事和思想情感的工具,他们为了写作而写作,自然也就写不出好的作文了。由此可见,只有做到“真诚”习作,他们笔尖的文字才会像河流般源源不断又生动活泼,而不是如一潭死水般腐朽。为了达到让学生写作能够“真诚”的目的,教师必须要更正学生的写作观念,让他们体会到用作文表达真情实感的快
11、乐,树立起笔随心动的想法。比如,带领同学们开展一次有趣的班级活动,然后让他们写一封信给爸爸妈妈或者是自己不在活动当中的好朋友,告诉他们活动中发生了什么,他们玩得开不开心。当给写作指定了一个阅读对象,孩子们渴望分享的天性会让他们把自己想说的话都写出来,这就达到了求诚的第一步。当他们意识到原来作文是用来传递信息,表达自我的时候,离能够写好一篇真实优秀的作文就不远了。(二)写作习惯的培养一一积累和感悟笔者认为,既然写作是将自己的生活感悟用文字描绘出来,那么写作习惯的培养相应的也要分为两个方面,即在生活中思索和积累素材的习惯以及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习惯。积累素材的习惯需要放在首要位置进行培养,因为内容是
12、写作的核心,没有内容支撑就无法形成文章。在我们的小学阶段的教学之中,指定内容或者素材的习作占了许多比例,并且这些素材大多是孩子们都经历过的内容,像是一次印象深刻的旅游啊,一个难忘的人啊,这些都是学生真实生活里大概率发生过的内容。为什么他们总是言之无物,表达不出来呢?这就是缺乏对事情的思考,没有养成积累生活经验的习惯造成的。因此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有趣的事情,帮助他们形成对生活素材的敏锐感知,学会思索领悟生活本身。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走出教室,环绕校园,观察校园中的景象。例如秋天的雨一文,其中有一些精彩语句,“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
13、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学生在背诵的基础上,想象力得以激发,并且让他们学着仿写,学生的兴趣很高,写出的片段也就很精彩。可见,语言的不断积累,学生写作便有话可说,有句可写了。还可以带孩子走到操场上,看别的学生上体育课,同时老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他们发现细节。“体育老师的额头都出汗了,他为什么不去休息一下?”学生会回答,因为老师要把这一节课上好。教师再继续问,那你从老师的这种行为里体会到了什么精神?学生也许会回答认真工作、奉献等。教师再问:“那这位体育老师是不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呢?“学生当然会觉得是的。通过这种活动,
14、孩子们会发现原来生活中就有这样的难忘的人和美好的事,初步养成感悟生活,从生活中取材的习惯。除了要考虑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也要考虑三年级学生的积累和感悟,他们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并没有那么丰富,很多事情他们还没有体验过。有一次我布置了一篇题目为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的作文,许多同学无从下笔,后来笔者开始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将所接触的好词佳句、修辞手法、文章结构等进行归纳总结,笔者加以用法指导,促使学生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和方式方法。当学生学会了训练思想、培养情感,使自己的生活不断地充实起来之后,就需要学会如何用文字表述内心了。文字运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包括遣词造句以及一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光靠课
15、堂习作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长期坚持才能提高能力。因此让学生写日记是一个不错的培养手段。也许一开始孩子们交上来的日记会有不通顺的句子,此时教师应该为学生指出问题,并鼓励学生下一次继续尝试。久而久之,在不断的练习与订正过程中,学生)将会养成正确的语法运用习惯,学会熟练使用文字。习惯是一个缓慢的培养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因此在培养学生习惯时教师要注意持之以恒,各项培养活动都应该是长期的,有持续性的,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培养起学生的写作基本功,从而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写作兴趣的强化一一鼓励和表扬小学生,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教师存在天然的崇拜之情,他们都渴望能够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表扬。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
16、经常能看见,得到表扬和认可的学生往往在教学活动中能有更高的积极性,并且会显得更加自信。相反,认为自己做得不好的孩子会情绪失落,失去学习兴趣,对学习内容感到害怕,甚至开始主动逃避。三年级的学生作文处于学习阶段,他们内心存在本能的担忧,害怕自己做得不够好。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认可与肯定,向学生传达“你做得很棒”这个观点,让学生相信自己有能力可以写好作文。教师的表扬意味着对学生努力的肯定,他们将会从老师的表扬中得到一个信息,那就是自己认真积累,积极思考,勤奋练习的行为是正确且有效的,那么这样他们就会继续保持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这种行为会使他们有更大的进步,教师的再次表扬又会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写作信心和兴趣,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最终让学生实现全面的能力上升。作文教学鼓励和表扬另一方面表现在教师的“心胸大”,教师应该基于“学生视野”进行教学,把自己放在和学生一样的高度,试着用学生的眼光看待世界,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