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级新学期计划表+学习规划+家长准备+班主任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年级新学期计划表+学习规划+家长准备+班主任建议.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1-6年级新学期计划表+学习规划+家长准备+班主任建议新学期计划表1、在校计划表在学校有礼貌,见到老师时要问好,放学时要对老师说再见上课时1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2 .老师没有让讨论的时候不能和同桌说悄悄话,打乱课堂秩序3 .在操场上玩耍下课时1 .教室里安静地看课外书2 .与同学交流老师上节课所讲内容2、放学后计划表中午放学后先吃饭,饭后读半小时课外书下午放学后1 .写作业,写完作业后可以适当地出去放松一下2 .预习新课,老师第二天要讲的内容3、作业质量计划表写作业时1正确的握笔姿势2.字写得工工整整,不能毛毛糙糙4、作息时间计划表6:50起床,做一做简单的运动7:30骑自行车上学20:30开始
2、洗漱,九点准时上床唾觉5、游戏时间计划表周一到周四不能玩电脑周五到周日可以玩电脑四十分钟6、学习成绩计划表语文考93分以上数学考95分以上英语考97分以上新学期规划及注意事项一、二年级一、二年级的孩子,才告别幼儿园轻松的课程不久,心智不太成熟,很多孩子甚至不知道“学习”到底是咋回事,学习上的事情对父母很依赖,比如记作业、检查错别字等。父母在一、二年级的时候给孩子灌输的学习观念、培养的学习习惯等,是孩子一生中对学习的“第一印象”,会深刻地影响孩子整个学习生涯。一、二年级关注重点:1 .字迹工整无论是写作业还是答考卷,清晰、工整的字迹都能让老师心情愉悦,酌情加分不在话下;字迹清晰,也能减少老师因看
3、不清学生写的什么而造成的误判;握笔姿势正确,字迹工整,能提高孩子的书写速度,要知道,写得既快又好,是对高年级孩子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如果一、二年级不注意孩子的握笔姿势、笔画顺序、字迹工整等细节,一旦养成了写字潦草的习惯,今后再想改就难了。2 .写作业速度看一个孩子写作业的速度,基本上就能推测他的学习情况。成绩较差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一一写作业很慢、很磨蹭。写作业的时候不是要喝水、吃水果,就是要上厕所,结果本来不多的作业总要磨蹭到很晚才写完,而且错误百出、字迹潦草。写作业速度快,考验的是孩子课堂知识掌握情况、时间安排能力、书写速度等综合能力,这些能力越到高年级越重要。一点作业都磨磨蹭蹭写不好
4、,何谈上了高年级去提高成绩?所以,陪一、二年级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不妨先领他回顾一下当天的课堂知识,做好准备工作;然后一起制定一个计划,精神状态好的时候先做不擅长的作业;当然,写作业过程中要及时纠正孩子的坐姿、握笔姿势等细节。三、四年级三、四年级,是孩子学习生涯中的第一个分水岭,也是一个两极分化的阶段。有专家甚至说,一个高二学生的成绩,有80%是取决于三年级时候的表现。虽然权威性无从考证,但足以说明这阶段的重要性。三、四年级关注重点:1 .语文方面:培养阅读习惯,勤动笔写作三、四年级的语文课,重点逐渐由“拼音”“字词”向“文章理解”过渡,而让孩子更好适应这个变化的最好办法,就是多阅读课外书。当然
5、提到阅读,并不是非得经典名著不可,因为像三国水浒这些书,男孩子可能比较喜欢,但是女孩子就不感兴趣。所以,阅读书目还是要考虑到孩子的兴趣,很多当代作家的作品也是非常适合孩子们的,比如曹文轩的草房子青铜葵花等。三年级的作文,也由“写几句话”向“写一篇完整的文章”过渡,这是很多孩子的难点。如果写作基础在这一段时间打不好,到了高中仍然是个大麻烦。而训练写作最好的方法,就是勤动笔写日记,关键不在于每天写多少字,而在于每天都坚持。2 .数学方面:试着归纳题型;学有余力可以接触一点奥数,拓宽知识面三、四年级的数学课程,对孩子综合、概括能力的考察开始多起来,所以为了训练孩子的这些能力,可以鼓励孩子建立一个错题
6、本,把作业、考试中的错题分门别类地整理起来。如果孩子真的学习比较轻松,可以在孩子感兴趣的前提下,让孩子接触一些奥数知识,有利于拓宽孩子的思路。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学习奥数,贵在兴趣、平常心和坚持,如果为了比赛而一味赶鸭子上架,效果往往不好。3 .英语方面:在趣味培养基础上,多学点单词有的学校从一年级开始学英语,有的学校三年级才加入英语,但是不论哪种情况,在三、四年级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不再是单纯的听、说训练了,开始加入“笔试”,比如选择题、句子写作等。所以,三、四年级的孩子还是应该多读一些英文绘本,提升兴趣,不过,在读绘本的过程中要开始识记一些基本词汇了。五、六年级对于五、六年级孩子的家长来说,最
7、关心的莫过于小升初考试了。家长们要及时关注最新动态。平时可以多去政府教育部门网站看看,上面的公告最权威,不要过于轻信辅导机构的一些忽悠宣传。五、六年级关注重点:强化基础知识,保持孩子良好心态1无论招考政策怎么变,打好基础才是根本五年级上学期开始,语、数、外各科的难度有所加大,而且很多都是小升初考试的重难点,如果这一阶段遗留太多问题,肯定会对小升初有影响。所以一定要做好错题的归纳整理工作,之前一直没有错题本的,要建立了。不过,把错题一字不差地抄一遍并没什么用,关键是要经常翻看,把以前出过错的题型烂熟于心。只要能保证以前错过的题型、知识点下次不再错,就已经抓住了一半的分数。2.进入六年级,就是紧张
8、的小升初备战了这一年里,心态非常重要,很多孩子因为过于紧张,或者父母期望高、压力大,导致考试失利。所以,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温馨的家庭氛围就好了,千万不要因一个小升初考试搞得大张旗鼓。高考都无法决定人的一生,何况区区小升初考试。最后,小语老师祝所有的小朋友都能在新学期取得更大的进步!家长准备1心理准备1 .用语言引导。用轻松的语气告诉孩子将要进入小学的学习和生活。2 .用榜样激励。请身边其他正在上小学的孩子,给自己孩子讲讲上小学愉快的经历。3 .走进小学亲身体验。带着孩子走进心仪的小学参观,如果可以,最好能让孩子体验一节小学的课堂。4 .千万不要用“上学就要吃苦头”等话来吓唬孩子,而是要说一些
9、欣赏与鼓励的话,如:“你真的长大了、“你越来越像小学生了”,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上小学很光荣、很自豪。5 .出现问题时要和孩子一起面对,并给予积极的暗示。如:“宝贝真有毅力啊”“你做得不错,但如果可以更好”,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成长过程。6 .习惯准备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议在幼升小这个阶段,重点培养孩子五种生活习惯:1.规律作息:定时入睡,早睡早起,坚持午休。2.好好吃饭:自己吃饭,少吃零食和路边摊食品。3.讲究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便后冲厕所。4.物品还原:用过的物品要放回原处。5.生活自理:自己穿衣,整理书包。7 .能力准备培养孩子适应未来学习的基本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取既有助于提高他
10、们的学习效果,体验学习的快乐,又可以增长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这些能力的习得会是受益终身的,其中阅读力和专注力两种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孩子的发展来说是极为重要的:a.阅读力(1)坚持定期带孩子到图书馆看书或到书店买书;(2)坚持读书,给孩子做好示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3)坚持为孩子寻找阅读伙伴并搭建分享平台;(4)坚持无压力阅读,在阅读的早期,只和孩子“聊”书,绝不“检查”孩子阅读成果。可以说,帮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是家长在幼小衔接阶段送给孩子最重要的礼物。当然,早期阅读绝不是早期识字,家长们要分清二者区别,切不可急功近利,用识字替代阅读,这样做会严重伤害孩子的阅读兴趣与能力。b.专注力关于培
11、养专注力,这里有四个建议:(1)远离手机。频繁地玩手机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危害,手机辐射会破坏孩子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引发记忆力衰退、头痛、睡眠不好等一系列问题。(2)关掉电视。看电视是一种被动接受的行为,会阻碍孩子认识真实的世界,限制其想象力,经常看电视会延缓大脑发育,且这一影响是不可逆的。(3)延迟满足。延迟满足可以培养孩子的自制力,但需要特别注意三条:一、不能将孩子规则以内应得的东西也延迟满足;二、规则以外的,可以满足的,如果不能及时满足则应说明原因;三、不合理的要求不能满足的,不能哄骗,而应温和而坚定地说明原因。(4)创设环境。给孩子创造一个相对独立、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不要随意打断
12、孩子,要培养他的专注力等习惯,这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班主任建议一、做事有计划每天睡前提醒孩子整理好第二天上学要带的物品。这项习惯的培养,旨在解决孩子入学后早上丢三落四,遗落物品的现象。看似小小的习惯却会影响孩子的整个学习过程。每天放学后、休息日,协助孩子制定好自己的学习、生活计划,并能够按照计划执行,做事有计划、有条理。二、时间有观念为孩子准备一个小闹钟,学习管理自己的作息时间。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是伴随孩子一生的重要习惯。他的培养需从幼儿阶段开始培养。为孩子准备一个闹钟,家长和孩子根据上学路途的远近,共同制定适合自己的作息时间,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这对于即将入学的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一项
13、工作。三、阅读有乐趣阅读能力是一切学习的基础,而识字只是对符号的机械识记,在幼儿阶段我们更为适合的是培养幼儿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家长每天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段,陪伴孩子开展十五分钟亲子阅读。既能培养亲情,同时又是培养孩子们对文学作品产生喜爱之情的有效渠道。四、任务有落实孩子入小学后,老师常常会向学生布置口头任务,因此,家长可以亲子交流的形式,适时向孩子询问老师布置的口头任务,并及时了解孩子完成任务的情况,这项要求旨在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五、锻炼要坚持每天坚持陪伴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刚入学孩子们有不同程度焦虑情绪容易生病,需要加强体育锻炼。亲子陪伴孩子开展体育锻炼应该成为一种习惯。每天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段,与孩子一起进行跳绳、拍球、跑步等运动,通过亲子运动增强孩子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同时能够更好的增强孩子的体质,增加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