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脑复苏(麻醉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肺脑复苏(麻醉学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XX大学医学院教案课程名称麻醉学院系部XX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教研室麻醉学教研室教师姓名职称讲师授课时间20XX年12月26日XX大学医学院教务处一、教案基本内容1、首页:包括课程名称、授课题目、教师姓名、专业技术职称、授课对象、授课时间、教学主要内容、目的与要求、重点与难点、媒体与教具。2、续页:包括教学内容与方法以及时间安排,即教学详细内容、讲述方法和策略、教学过程、图表、媒体和教具的运用、主要专业外语词汇、各讲述部分的具体时间安排等。3、尾页:包括课堂设问、教学小结、复习思考题与作业题、教研室(科室)主任意见、教学实施情况及分析。二、教案书写要求1、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2、明确教学目的与
2、要求。3、突出重点,明确难点。4、图表规范、简洁。5、书写工整,层次清楚,项目齐全,详略得当。XX大学医学院教案第页总页(首页)课程名称危重病医学授i题果目心肺脑复苏教师姓名XXX职称讲师所J院音系XX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教研室麻醉学教研室教学层次研究生J口本科生口专科成教(本科专科)学时2授课对象麻醉系(专业)2011级临床医疗专业班授课时间2013年12月26日主要内容:历史回顾第一节心搏骤停的病因和诊断第二节心肺脑复苏的阶段和步骤第三节基本生命支持(basic1ifesupport,B1S)第四节高级生命支持(advanced1ifesupport,A1S)第五节后期生命支持(pro1ong
3、ed1ifesupport,P1S)小结目的与要求:1掌握心脏停搏的早期诊断。2 .掌握初期复苏的ABC程序及操作方法。3 .熟悉复苏的范畴、临床意义以及心肺脑复苏的三个阶段、成功的关键。4 .熟悉重症监测治疗的主要内容及方法。5 .了解后期复苏的概念、内容及处理。6 .了解复苏的综合处理及脑死亡的临床诊断。重点与难点:讲授重点复苏、心肺复苏、心肺脑复苏的基本概念及心肺脑复苏的三个阶段,提高心肺复苏效率的方法,心跳停搏的早期诊断、基本生命支持的程序与方法讲授难点心跳停搏的早期诊断、基本生命支持的程序与方法媒体与教具:多媒体教学内容与方法时间分配心肺脑复苏历史回顾5分钟第一节心搏骤停的病因和诊断
4、10分钟、基本概念、心跳骤停的原因-、心跳骤停有三种类型:四、心博骤停的诊断五、主要脏器对无氧缺血的耐受力:六、无氧缺血时细胞损伤的进程:第二节心肺脑复苏的阶段和步骤10分钟、心肺脑复苏包括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包括三个步骤:、心肺脑复苏成功的关键第三节基本生命支持(basic1ifesupport,B1S)30分钟、维持呼吸道通畅、人工呼吸一、人工循环第四节高级生命支持(advanced1ifesupport,A1S)20分钟、借助器械控制气道,施行有效的人工通气:维持有效的人工循环、电击除颤四、药物治疗第五节后期生命支持(pro1onged1ifesupport,P1S)20分钟、维持循环稳定
5、、维持呼吸功能一、维持肾脏功能五、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六、维持血液系统功能七、脑复苏小结5分钟第页总页(续页)课堂设问:心肺脑复苏成功的关键是什么?课堂教学小结:本次课重点内容复苏、心肺复苏、心肺脑复苏的基本概念及心肺脑复苏的三个阶段,提高心肺复苏效率的方法,心跳停搏的早期诊断、基本生命支持的程序与方法。意义:通过这堂课的学习,熟悉CPCR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掌握基本生命支持的步骤和方法,为临床死亡的猝死者争取一线生机。复习思考题及作业题:你对CPCR分为三期九步骤如何理解?教材及参考书:1. 吴在德吴肇汉主编外科学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 邓小明李文志主编危重病医学第三版北京人
6、民卫生出版社2011教研室(科室)主任意见教研室(科室)主任签章:年月日教学实施1在今后课堂气氛使抽象枯/科学,教,断提高自青况及分析(此项内容在课程结束后填写)::的教学中可更多地结合临床实例,增加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调动同学们的思维积极思考,活跃,利用课件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本次教学内容利用课件使发生的经过层层展现,桌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有利于教学也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在讲课过程中对学时的分配比较学方法设计合理,突出重点,深入浅出,课堂教学反馈良好。但课件的制作还可更加完善,从而不己的教学水平。第页总页(尾页)XX大学医学院讲稿心肺脑复苏历史回顾现代心肺复苏的开端一般认
7、为是1960年,事实上早在1744年Tossach首先报告人工对口呼吸的医学论文,但是此后,人们主要注意手法实施呼吸,人工对口呼吸技术并末取得任何进展。直至五十年代美国医生PeterSafar教授等重新发表了对口吹气术,并为人们普遍接受。而1878年Boehm首先描述胸外心脏按压,并在以后的10年中成功地抢救了数例心跳骤停的病人。但是随后开胸心脏按压为抢救心跳骤停的标准方法。直到1960年,Kouwenhovn,JudeKnickerbocker三人共同发表了有关胸外心脏按压的著名论文,人们才普遍接受胸外心脏按压技术。此后,Safar与Kouwenhovn确认了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术联合应
8、用技术的合理性。而PeterSafar结合两种方法,奠定了现代CPR的基础,也被尊称为心肺复苏之父。胸内除颤虽然在1933就有描述,但直到1956年才由ZoH了发明体外除颤,除颤技术才被广泛应用。1963年Reding和PearSOn报道肾上腺素或其它血管收缩剂改善了复苏效果,CPR重要部分药物治疗才被加入。随后许多研究还使我们对心脏骤停的生理及病理以及心肺复苏技术有了更好的理解。1968年复苏指南首次出版,1985年第4届全美复苏会议在DanaS举行,对CPCR方法进行了内容修改,制定了更加成熟的程序化标准化的CPCR,将CPCR推向了一个新阶段,CPCR划分为三期九步骤;国际CPR与ECC
9、指南20002000年2月在美国达拉斯定稿,2000年8月15日,在美国心脏协会主办的循环杂志上颁布。2005年1月对CPR与ECC指南2000作了修订,称为国际CPR与ECC指南2005,并于2005年11月在美国循环杂志上以100页的篇幅面世。该指南凝集了全球110个国家、地区医学专家的心血。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基于对复苏文献资料的大量研究,并由多名国际复苏专家和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委员会及专业分会进行深入探讨和讨论后编写。同时发表于循环2和复苏3两份期刊上的2010年I1COR国际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及治疗建议是根据数以万计已由同行讨论的复苏研究总结出的国际
10、临床指南。该2010年国际证据评估过程包括由来自29个国家的356名复苏专家,通过亲临会议、电话会议和在线研讨会(“网上研讨会”)对复苏研究进行为期36个月的分析、讨论和探讨,包括2010年初在德克萨斯的达拉斯举办的2010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及治疗建议国际指南会议。第一节心搏骤停的病因和诊断一、基本概念复苏(Resuscitation):现代医学将有关抢救各种重危病人所采取的措施都称为复苏心肺复苏(CardiacPu1monaryResuscitation,CPR):即针对呼吸和循环骤停所采取的措施,以人工呼吸替代病人的自主呼吸,以心脏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的自主博动。心肺脑复苏(
11、CardiaCPu1monaryCerebra1Resuscitation,CPCR):心跳骤停后,为使循环、呼吸、脑等功能恢复而采取的一系列紧急抢救治疗措施称为心肺脑复苏。心跳骤停(CardiaCanest):一般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意外地停搏。该病人面临着临床死亡,是临床CPCR的对象。心跳停止:一般指恶性肿瘤晚期、恶液质、不可逆性疾病晚期或高龄衰老等引起的可预见的心脏停搏。该病人面临的是生物死亡,不属于临床CPCR的对象。二、心跳骤停的原因成年人中,心博骤停最常见的原因为心肌梗死时并发的心室颤动,约占6580%,无脉性电活动(又称电机械分离)和心室停顿约占2030%。对于儿童则主要为各种
12、原因引起的低氧如溺水等。但无论出自何种原因,均由于直接或间接地引起冠脉灌注量减少、心律失常、心肌收缩力减弱或心排血量下降等到机制而致心博骤停。(一)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肌病变、机体内环境的异常变化,或过度使用抑制心肌收缩力的药物,是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的主要原因,例如心脏本身创伤、心肌炎、心肌病或大面积心肌梗死等,均可引起心肌收缩力明显减退和心室纤颤或心脏停搏的发生。另一常见的原因是急性气道梗阻引起的窒息和严重缺氧。当Pa240mmHg时,将引起心肌收缩无力和传导功能障碍,进行性心动过缓常是心搏骤停的前奏Q当同时伴有CCh蓄积时,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反射亢进,此时刺激迷走神经更易诱发冠状血管痉挛、心
13、肌收缩力减弱、心脏传导功能障碍而引起心脏停搏。具有心肌负性变力作用的药物如各种B受体阻滞、奎尼丁,麻醉药用量过大时,则心跳停止可先于呼吸动作停止。(二)冠脉血流量减少冠状动脉硬化、痉挛、栓塞和任何原因引起的严重低血压,均可使冠脉血流量减少而致心肌急性缺血,引起心肌的传导和收缩功能受损而致心搏骤停。(三)血流动力学剧烈改变大量失血、严重低血容量性休克、椎管内阻滞平面过广、血管扩张药应用过量和全身麻醉过深等因素均可导致回心血量锐减、心排出量和血压骤降而致心搏骤停。心包填塞及心瓣膜疾病,以及骤然变动体位也可血流动力学急剧改变而导致心搏骤停。此外,神经源性或神经血管性休克(例如脑血管)、原发性肺动脉高
14、压、肺动脉栓塞等,也是导致心搏骤停的常见原因。(四)心律失常引起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有:1 .冠心病、心肌炎、心瓣膜病和各种心肌急性缺血缺氧;2 .电休克、心导管操作和心脏造影可直接刺激心内膜引起心室颤动或心搏停止;3 .各种增加心肌应激性的药物如肾上腺素与氟烷等麻醉药同时应用,易诱发心律失常或心搏骤停;4 .严重电解质紊乱,特别是短时间内造成血清钾过高或过低,如烧伤或截瘫病人应用琥珀胆碱时,可促使+从细胞内大量转移至细胞外,引起血清+浓度剧升而致心搏骤停;5 .麻醉和手术过程中常发生的迷走神经反射,例如牵拉胆囊、刺激肺门和气管隆突时,都可引起心动过缓甚至心搏骤停。三、心跳骤停有三种类型:心室颤
15、动(ventricu1arfibri11ation);完全停搏或心室停顿(VentriCUIarstandsti11);心电机械分离(e1ectro-mechanica1dissociation)o其中以心室颤动最常见,占57-91%,各种类型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四、心博骤停的诊断临床上心跳骤停的诊断依据为:神志突然丧失,对大声呼喊等强烈刺激毫无反应;颈总动脉、股动脉等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或叹息样呼吸;死样面孔,呈青紫或苍白色;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心跳骤停不管是哪种类型,其病理生理表现均为有效循环停止,全身缺血缺氧,因此临床表现亦一样。对心搏骤停的诊断必须迅速而准确,所有这些检查应该在10秒钟内完成。切忌对怀疑心搏骤停的病人进行反复的血压测量和心音听诊,或等待E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