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物流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物流业发展规划.docx(4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新时代物i发展则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工作安排,谋划市“十四五”时期物流业发展思路、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加快推进辽冀蒙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结合实际,制定本发展规划。一、总体要求基于宏观形势和产业基础分析,确立市物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方向和规划目标,为“十四五”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基本思路。(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新一轮东北振兴和双循环战略为引领,以降本增效的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物流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为重点,统筹发展“125多节点全辐射”物流空间布局,着力构建提能、增效、便捷、安全、精准
2、的现代物流通道体系、节点体系、设备体系、人才体系、信息体系和金融体系,稳步打造市新支柱性产业和新发展格局,逐步把市建设成为辽冀蒙区域性物流中心、京津冀与东北地区一体化的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和中蒙俄朝经济走廊国际内陆港城市。(二)基本原则。1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原则。发挥政府在规划、政策、标准、实践等方面的引导与推动作用,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利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作用,推动物流产业可持续发展。2 .系统谋划、重点推动原则。遵循物流业发展规律,编制并实施物流业发展规划,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选择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和骨干企业,进行试点示范,总结经验并推广应用。3 .盘活存量、优选增量原则。严格筛选和
3、引进聚集物流行业资源要素,构建科学、协同的物流开放与运行体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提升物流园区、产业和企业的智慧化、协同化水平,提高物流资源的综合使用效能。4政策融合、产业协同原则。深度融合国家战略、辽宁省物流业规划部署,确保政策与规划目标落地。加强跨部门、跨产业、跨区域的协同包容,构建多元化、一体化、规模化的物流运行体系与激励约束机制。(三)发展方向。1开放包容。加大对全球、省内外物流产业开放发展,积极融入全球和国内物流服务体系,尽快形成陆海空水协同的现代物流体系,打通和优化港口、机场、铁路等多式联运和门户交通体系,强化通道连接、信息对接、资本链接和政策对接,增强市物流服务对外对内辐射、
4、多方包容与产业带动。2 .集约节约。推动物流业由规模扩张、粗放经营,向提质增效、集约节约方向转变,加大物流节点、信息平台、企业联盟、资本纽带等建设,强化物流园区土地、人才、平台等资源集约节约利用,逐步实现企业资源协同、基础设施共享、信息平台开放,提高物流产业集约化、链条化发展。3 .智能高效。运用区块链、大数据、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推进万物互联、智慧物流,串联并联市场、产业、企业、产品、物流和客户等,提高智慧运营和管理效能,降低物流成本,建设智慧物流服务体系。4,低碳节能。优化和改善物流发展目标、物流设施设备和物流管理体系,实现经营管理、设施设备标准、运输组织模式、包装装卸工艺等各环
5、节低碳化、节能化,实现物流系统整体最优和环境友好协同,实现物流与人、产、城的低碳、绿色、融合发展。5 .安全规范。强化安全意识,强化底线思维,恪守法律法规红线。加大执法监督约束,加强对危险品、违禁品等物流环节的监控,构建“运输、仓储、装卸、包装等“全链条”物流安全监管与合规指导,保障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国家法纪和社会秩序。(四)发展目标。全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进驻,加快构建生产、运输、仓储、电商、流通、配送全链条服务,切实解决物流体系不完善、领军企业少、成本高等堵点问题,用现代物流促进一二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更高水平流通网络,畅通商品流通渠道,建成农工贸一体、产场园一体、陆海
6、铁一体、辽蒙欧一体的国内外两个市场双循环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到2025年,基本建成“125多节点全辐射”物流空间大格局,以龙城区、双塔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依托的“全市物流一中心”初步建立,各县(市)基本建成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社会物流总额100亿元以上的五个物流园区,各县(市)力争落地3个及以上投资超过10亿元的重点物流项目。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物流智能化、标准化、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全市社会物流总额超过IoOO亿元,物流税收达到10亿元,就业岗位增加至5万个,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较2023年下降2个百分点;物流业增加值占GDP比率较2023年增加2个百
7、分点,建成2家及以上省级物流园区,全市2A级以上物流企业达到10家。市成为产业集聚、绿色环保、门类齐全、功能完善、服务高效、区域协调发展的辽冀蒙区域性物流中心,努力将市打造成为京津冀与东北地区一体化的生产服务型和商贸服务型的国家物流枢纽城市,物流产业成为市支柱性产业,十五年内市作为东北亚和中蒙俄朝经济走廊国际内陆港的市场地位基本确立。到2035年,以京津冀一东北地区横向经济带和以南六港(锦州、葫芦岛、绥中、盘锦、营口、秦皇岛港)引领圈为重点的东北亚一中蒙俄朝纵向经济带的国际内陆港基本实现,建成现代化、国际性的智能物流体系。二、空间布局立足市区位、交通和产业优势,全面规划和统筹推进“125多节点
8、全辐射”的物流空间布局。(-)“125”布局。1一个现代物流中心。物流中心是市物流业发展的“核心”和“大脑”,是物流业整合创新的主阵地。以龙城区、双塔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区域,依托全市城乡居民消费、楼宇经济、康养医疗、房地产和餐饮购物等物流需求,统一搭建全市及辽冀蒙地区物流园区大数据网络平台,重点发展“跨区域采销服务平台、数字营销基地、品牌孵化基地、智能化转型中心、供应链金融中心、货代服务中心”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物流产业高地,统一调配区域物流资源,无缝对接多式联运,打造带动辽冀蒙、辐射东三省、服务京津冀的具有国内影响力的物流总部经济。“一中心”大体包含“东南西北中”五个片区:中心片区依托
9、城区打造智能物流统筹服务中心和高铁轻物流;东部片区打造东北亚农机汽车配件和医疗器械物流产业园;南部片区以航空物流为主体打造“绿色、便捷、智慧”为核心的高端物流园;西部片区依托白音华-锦州港铁路专用线,规划建设工业品物流产业园和建筑材料物流产业园;北部片区建设国际商贸物流城和医药服务物流园。2 .两大物流产业带。积极融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通道建设,重点促成京津冀一东北地区产业融合横向带、东北亚一中蒙俄欧等国际商贸纵向带的国家级物流大通道;加快推进省市、市内物流通道之内的航空、铁路、高速公路、普通干线公路建设,构筑与周边省市、亚欧国家和地区的货物贸易、游客往来和互联互通,形成现代立体交通网络体系;加
10、强市与沿海港口之间的商贸联系,打造纵横贯通的国际内陆港。其中:(1)京津冀一东北地区产业融合横向带:以凌源市、建平县、喀左县、县、北票市为商品输出、输入的重点区域和物流起点,依托南站、北票港铁站、凌源东站、喀左绿港、机场等物流枢纽,向左延伸到京津冀、黄河流域、长江经济带,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向右延伸到东三省,乃至俄罗斯和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横向辐射物流带,实现市与东北地区、京津冀地区以及更多城市和经济带之间产业互联、物流贯通的经济辐射带。主要串联城市:、沈阳、承德、天津、唐山、秦皇岛、长春、哈尔滨、保定、雄安等。主要线路构成:京沈高铁、长深高速公路(G25)、国道京沈线(G1O1).国道通武线(G
11、230)、省道北杨线。其中包含市内凌源一北票通道。主要串联节点:凌源南部乡镇、喀左县城、县城郊、北票市;凌源市、建平县城。主要线路包括省道北杨线(S322)、老宽线S321、绥三线S323、凌兴线S225、魏塔线等。(2)东北亚一中蒙俄欧等国际商贸纵向带:重点拓展以市主城区现代物流中心为轴心,向上延伸到内蒙古、外蒙古甚至中亚国家和地区,向下通过陆海空一体化链接大连、葫芦岛等港口城市,进而扩展到俄罗斯、日本、韩国、朝鲜,乃至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纵向物流产业辐射带,实现市各县(市)区、辽宁省各相关地市、跨省有关城市、跨境各国家等商贸贯通、产业融合和集聚辐射。主要串联城市:锦州、葫芦岛、绥中、盘锦、营口
12、和秦皇岛港等南六港城市,赤峰、锡林郭勒、通辽、俄蒙等国家和地区。主要线路构成:丹锡高速公路(GI6)、赤锦铁路(赤大白铁路连接线)、省道赤锦线(S220)为一纵;国道绥珠线(G306)、凌绥高速公路(规划)、省道凌兴线(S225)为二纵;赤喀高铁、朝凌高铁为三纵;国道庄林线(G305)、省道宝锦线(S209)等为四纵。其中包括市内北向通道,敖喀线S222、小叶线S223等,主要串联敖汉旗、赤峰、喀左县城、喀左站、建平县城、叶柏站等节点;南向通道宝锦线S209、S218、朝锦线S219、赤锦线S220、朝葫线S221、宁孤线S224等,主要串联锦州港,葫芦岛港,县城、交B,北票市等节点。3 .五
13、大物流产业园。根据各自区位优势、产业特色、资源禀赋和周边省(自治区)市产业特点,打造具有特色性、互补性、错位性的五个县(市)五大物流产业园。(1)北票市:利用港铁物流园自身优势,加强蒙辽互动,建立与内陆物流节点城市和南部港口城市有效对接,发展铁路货运、保税物流、多式联运,推动港口物流、冷链物流、货代服务一体化发展,打造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服务好临港产业以及腹地的外向型经济。(2)凌源市:依托现有产业优势、质优储丰的非金属矿产资源优势、菜花果畜特色农业产品、辽冀蒙三省交汇处区位交通优势,构建以“三大领域、五大业态”(三大领域:制造业物流、商贸物流、农产品物流;五大业态:产业物流、多式联运、城乡共同
14、配送、电商物流和供应链物流)为核心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打造重要物流枢纽和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支撑辽冀蒙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3)县:依托柳城经济开发区和锦赤白货运专线,建设工业物流园。依托区内大型分拨中心和城市配送中心,打造城市公共配送基地,利用衔接城郊的区位优势和土地储备的空间优势,承接京津冀及龙城区、双塔区物流业外迁项目。(4)建平县:围绕新型建材、矿产品及机械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和有机农产品、畜牧业深加工生产基地建设,形成特色物流基地。(5)喀左县:围绕先进制造业、紫陶建材、印刷包装、信息半导体新材料产业集群做好工业物流服务体系。以高端有机农产品、农产品深加工基地为依托,打造“
15、京津冀”与“沈阳中心城市群”绿色农产品交易中心和远程城际配送中心。按照产业布局和园区规划,加快推进与市重点产业集群、重点产业园、重点项目相配套的多功能物流园区建设,使之成为功能齐全、配套完善、节能降耗、绿色环保的先导区、示范区,科技创新、经验推广、项目落地、企业生成的孵化区、集聚区,审批便捷、信息畅通、检测快速、休闲娱乐的服务区、保障区。(二)多节点布局。围绕总体物流布局和区县功能定位,推进沿交通线、沿纵横两大物流产业通道的多层次物流中心、物流终端和物流平台等节点统筹布局,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和重大物流项目,推进建设全市物流园区建设。十四五期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达到IOOO亿元以上。全市计划
16、实施500万元以上物流项目100个以上,投资10亿元以上物流项目20个以上。专栏4-1:市“十四五”时期物流业重点建设项目(1)市双塔区数字智能物流交易产业城。位置及规模:凌凤街道小四家子村,计划总投资18亿元,占地面积800亩。主要功能:建设以特色农产品、医疗养生、冷链、城乡配送、对外贸易等为重点服务功能的智慧物流园区。一期工程规划用地面积235亩,主要建设生活配套区、商务办公中心、高端商务区、农特产品区、城乡配送区和车辆服务区。(2)京东集团5G数字科技产业园。位置及规模:龙城区文盛路、文渊路、和平街、中山大街区域内,计划总投资6.5亿元,占地面积150亩。主要功能:新建10万平5G科技园,整合京东商城、跨境电商,为园区提供跨境电商入驻、电商咨询培训、数字营销等电商服务。(3)龙城区亚琦国际物流商贸城。位置及规模:位于七道泉西街与文明路交汇处,计划总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