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中医认识及诊治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的中医认识及诊治办法.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糖尿病的中医认识及诊治办法糖尿病是临床十分常见的疾病。在中医范畴内,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范畴。而且,对于糖尿病发生的病因病机,中医认为与患者自身脏腑柔弱等因素有关,并且与其自身的饮食、情绪等因素密切相关。多数人认为糖尿病之所以可怕,主要是因为糖尿病患者在疾病的影响下容易损害靶气管,从而引起多种并发症,所以对糖尿病患者的诊治十分关键。那么,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以及诊治方法,希望本文对大家了解糖尿病的中医认识及诊治办法有所帮助!一、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1对糖尿病有无“消渴”的辨别在中医悠久的历史中,中医提出“消渴”并不单单包含糖尿病患者出现的三多一少等病症,还包括尿崩症
2、等证候,所以消渴与糖尿病的内涵并不对等而且,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对于血糖异常升高但并不存在典型消渴症患者并不能诊断为消渴。而且,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诊断主要以患者的血糖值为依据,但是据临床研究发现,有很多人在进行体检时存在血糖升高不显著等问题,一般在发病前期未接受相关药物治疗时,则会逐渐出现饮食量增多、饮水量增多、排尿量增多以及体重下降等症状,如若出现该情况,则可以被认为消渴病。如若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良好的控制,患者的三多一少的消渴症状则会相对不明显,此时则可以被判断为无消渴的糖尿病。2.对糖尿病患者体重的辨别现阶段,我国糖尿病患者中约有95%的患者为2型糖尿病,其中约有80%以上的患者的存在肥胖
3、等现象。而且,中医认为,糖尿病患者体型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证候也存在不同。(1)糖尿病患者的体重下降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受疾病的影响多数患者存在消瘦等症状。主要是因为治疗不当、治疗不及时等,从而导致患者的血糖水平未得到及时的控制,进而出现体重减轻等现象。另外,如若糖尿病患者过分控制饮食,也会一定程度内导致患者出现营养摄入不足的现象,从而出现消瘦等症状。对于此类患者而言,其证候特点如下:胃火盛:胃火盛糖尿病患者主要以实火为主要特点。由于胃火亢盛,所以导致患者出现多食易饥等现象。中医对此类患者的治疗措施主要以三消辨证为主。中医通常采用清热泻火的方法为患者提供治疗,可以选用三黄汤、白虎汤等中药。脾
4、气虚:对于因脾气虚而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阴虚火旺等。而且,通常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存在肥胖等表现,为了更好的控制饮食需要通过长期节食而达到正常体重范围,此时患者会出现体力较弱等情况,故而造成脾气虚弱无法正确转输造成患者出现消瘦等病症。此时,患者则需要通过健脾的方式,从而改善其症状。严重者还需要进行增肥,而达到减轻患者身心负担的效果。一般情况下,临床会采用独参汤进行治疗。如若患者的临床症状相对明显,则需要采用白虎加参汤,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胃火盛、脾气不足等病症。(3)糖尿病患者的肥胖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肥胖属于此类患者并发症的一种。在临床大量研究中发现,导致糖尿病患者发生肥胖的病机主要在于六郁
5、、洛滞。前者主要是指在食郁的作用下引起的多种病理状态,后者则是指与六郁交互作用,从而导致络脉郁滞的形成。此时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以形体肥胖、腹部增大等症状为主。二、糖尿病患者的诊治方法1 .上消如若患者存在口干舌燥、排尿量增多等症状,并伴随苔薄黄等特点,此时则需要选择消渴方为其提供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主要以天花粉、黄连、藕汁、生地黄等药材为主。其中天花粉是起到生津清热的作用,而黄连则是具有清热降火的效果,藕汁、生地黄等药物则具有养阴增液的效果。另外,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情况,还可以为患者提供麦冬等药材,从而加强药效。2 .中消此类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以大便干燥、多食等病症为主。所以在为患者提供治
6、疗的过程中,需要为其选择玉女煎方治疗。该治疗中主要以知母、生地黄等药材为主。其中知母具有清肺热的效果,生地黄则可以起到滋胃补阴的效果。除此以外,还可以为患者提供桅子等药材,从而起到清热、泻火的效果。3 .下消下消患者的病症类型可以分为两种,即:肾阴阳两虚、肾阴亏虚等。其中前者患者的病情症状主要以脉细数、皮肤干燥、乏力等症状为主。后者患者的病情症状主要以畏寒、腰膝酸软等症状为主。对于肾阴阳两虚患者的治疗措施主要以熟地黄、山药等药材为主。其中熟地黄可以起到滋肾的作用,山药则是具有滋补牌阴的效果。山药则是具有固摄精微的作用。对于肾阴亏虚患者则可以为其提供六味地黄丸进行治疗,该药方中主要含有熟地黄、山药、茯苓等药物,其中药物具有润燥止渴等作用。4 .其他治疗在中医治疗过程中,还可以为患者提供针灸治疗,其穴位主要以三阴交穴、肺俞穴等穴位为主。如若患者存在肺胃热盛,则可以选择胃俞穴;如若患者存在肾阴亏虚,则可以选择太溪穴,从而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减轻药物对患者的伤害,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为其提供有效的治疗尤为关键,以此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进而提高患者的预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