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规划.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78270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规划.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规划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开设的产业支撑型专业。于2007年经过充分的社会调研、专家论证并报经省教育厅审批同意设立,于2008年开始招收全日制普通高职生。为把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打造成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对接区域设备制造业,服务区域设备制造业,改造提升区域传统设备制造业,特制订本专业建设规划。一、专业建设背景与专业建设基础(-)专业建设背景1、行业背景2018年,全省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451亿元,同比增长14. 8%,增速快于全省工业3个百分点,扭转了 2017年低于全省工业的局面。占全省工业的比重为30.9%,对全省工业增长

2、贡献率为37. 7%。除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3.5%外,其他子行业均保持两位数较快增长。2018年,全省装备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1140亿元,同比增长24.9%,比2017年回升了 13. 4个百分点。实现利税1098.3亿元,增长26.8%,比2017年回升了 26. 7个百分点。其中: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分别保持42. 8%、35. 9%、34.持的较快增长。实现利润706. 1亿元,由2017年负增长1.6%转为增长20%,回升了 21.6个百分点。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智能制造装备业的发展,为此,专门颁发了省

3、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装备制造等六个重点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省经信委于又制订了加快全省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4年6月4日,全省加快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座谈会召开,吹响了装备制造业加速向“智能化”挺进的号角。全球制造业普遍进入了技术和设备升级改造期,靠什么来提高效率和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机器人就是一个最重要的“抓手”和突破口。目前世界机器人市场大慨有80亿TOO亿元,其中工业机器人占的比重最大。2025年,整个机器人市场将达到500亿元。但是,我国机器人产业目前却颇为薄弱,我国市场上的机器人总共拥有量仅几万台,其中完全国产机器人仅占50%。(-)专业建设基础1、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训

4、基地建设目前学校已建成电气控制及PLC技术实训室、传感器技术实训室,智能控制实训室、机电传动技术实训室、机构创新实训室、机床检修与维护实训室以及机加工中心等,可以开展机加工课程实训、电气控制课程实训、PLC课程实训、单片机控制实训、电工实训、传感器技术实训、交直流电动机实训等,实训基地设计理念较新、共享程度较好、专业特色鲜明。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面,主要是与机械工程学院“校行企”合作教育工作委员会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和真实岗位业务技能培训提供了可靠的保证。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使学生毕业时能达到机电专业职业岗位标准。2、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学校

5、历年来重视专业教学管理,采取了多种途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引进了多名具有高学历、高职称、富有实践经验的双师素质教师;二是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层次;三是安排教师外出进修、培训、实习;四是聘请专家学者来校培训、讲课,丰富教师的教学素养。现有专业专任教师8人,其中副教授2人,讲师6人,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达到100%o所有教师的学历均为本科或研究生,且均有执教过本校或其他学校相关专业课程的经历,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也均在企业工作累计达三年以上,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胜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教学与管理工作。从合作企业常年聘请5名以上生产一线技术人员且有一定理论水平和表达能力的人员担任专业兼职教

6、师。3、专业办学经验丰富机械工程学院已开设了多个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相近的专业,如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培养了数千名毕业生,实行了“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突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办学成果丰硕,办学经验丰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自2008年开办以来,经过6年的教学改革与成长,无论是在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条件建设,还是教学质量及毕业生反馈信息中,均得到较高评价。(三)专业建设目前存在的不足目前机电专业建设存在的不足主要是三个方面,其一是教师教学思想观念要进一步转变,树立培养学生能力本位的原则,完善高职类课程改革教学;其二是要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多渠道多层次

7、多角度的合作关系,力争互惠双赢,共同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的高技能型人才;其三是要加强实训基地(室)建设,尽可能给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实训条件,以便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二、专业建设内容(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1、建设内容(1)深化“三元互融,产学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我们将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完善“三元互融,产学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谓“三元互融”就是学校、行业、企业三方面在对学生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三方紧密融合;“产学互动”就是理论教学要与企业的实际相结合,结合企业的真实项目、真实任务,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在“三元互融,产学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

8、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逐步在试点并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2)制定贴切机械行企业实际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培养社会人、职业人和专业人于一体的总体目标,继续围绕本专业面向的机械装备制造行业四大岗位(机电产品设计、检修、质量检测、设备营销),深入到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充分的调研,把各个岗位对于员工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人文素养的任职要求进一步梳理整合,修订和完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开发与之相适应的专业课程和教学组织模式,以校企合作为中心,探索工学结合的新途径和长效机制。使人才培养方案真正能够培养知识够用、技术熟练、技能突出、素养优良、企业欢迎的

9、毕业生。(3)完善校企合作相关保障制度,对接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学校校企合作理事会和校企合作工作专门委员会协调,积极落实行业企业支持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和相关保障制度,如学生实习实训工伤保险制度、制订和完善兼职教师聘任与管理制度、教师实践锻炼管理制度等,使校企合作制度化、规范化,保证合作各方的合法权益,推进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对接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共同完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及项目课程与行业企业技术骨干一起分析职业岗位任职要求,根据培养“职业人”的要求,针对职业链岗位迁移或职业岗位变化,对系统设计的专业通用能力平台不断完善,及时更新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课的教学内容;根据培养“岗位人的要求,引

10、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对系统设计的专门技能平台及时调整,强化学生岗位技能,使学生与职业岗位恰当接轨;根据培养“社会人”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结合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规律和企业人文素质需求,对素质教育活动进行系统设计,以讲座、竞赛、技能展示、职业生涯设计和文体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企业精神和职业素质,不断优化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与机电专业的职业岗位群对接,拟采用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对接、职业技术标准情境教学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该模块化课程体系由基本职业素质模块、岗位基本职业技能、岗位综合职业技能和职业顶岗实习模块构成。在构建课程体系的

11、过程中,需要对机电企业的典型工作岗位进行能力分析,因此与机电企业共同进行课程体系开发显得尤为必要。利用合作企业真实的项目、真实的情境来开发,对实际工作中的任务提出、任务归纳整合、典型工作过程分析、工学单元形成以及情景提供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机电专业计划两年开发出基于工作过程的科目课程两门,包括PLC技术、单片机控制技术,完善3门课程,传感器技术及应用、机电传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实现专业课程的项目化、情境化和职业化。校企共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习实训基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综合性专业,具有技术密集和动手能力要求高相结合的特点,在机电专业毕业生从业人员中,新毕业的机电专业学生7

12、5%85%的人员是从事操作岗位、设备简单维护等初级工作,因此机电专业将依托企业生产的真实任务和情境,与合作企业共建教学实训基地和生产实训基地,形成与合作企业互利双赢的实训实习基地,计划两年新建3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专兼职教学队伍建设为保证基于工作过程的知识传授和职业技能训练的展开和高质量,教学团队建设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培养既有高校教师资格和专业职称,又有职业资格和技能等级证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校企合作在开辟渠道和实现人员双向交流中,为教师到企业见习锻炼、挂职实践、参与员工培训提供平台,也为聘请企业经验丰富的实践专家来学校兼课任课、当好实训实习指导教师、参与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和量化评价教学质量

13、创造条件。校企共建机电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与机电专业建立了稳定合作联系的企业,除了能提供机电专业工学结合和产学结合的企业优势资源外,也为机电专业的学生就业提供了稳定的专业人才输送渠道。(二)改革教育教学模式(1)积极试行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依托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继续完善和丰富“订单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实现“订单培养”目标,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与岗位能力标准对接的人才培养标准,专业知识、技能与企业文化、工作任务、岗位能力和职业能力高度融合,共同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共同考核人才培养质量,学校选优推荐,企业择优聘用。实现专业与地方支柱产业对接,人才培养规格

14、与用人单位需求对接,课程与岗位工作任务对接,校企合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履行职责所需要的岗位职业能力的基础上,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归纳确定行动领域,整合实际工作任务确定基于工作过程或学习领域的课程设置思路,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教学组织模式。(2)校企联动,推进教材改革、教法改革教材改革,校企合作开发教材,按照行业工作岗位能力和素质要求,融合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及时将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作为内容模块,融入到教材中去,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需求。创新校企合作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核心课程与教材的联动运行机制,完善教材形态,对经典的纸质教材,通过配套数字化教学资源,形成“纸质教材+多媒体平台”的新形

15、态一体化教材体系。教法改革,主要是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教学方法与手段,形象直观、通俗易懂。工学结合项目教学法,课程开发团队融合了校企的优势资源,通过对企业提供的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和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确定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构建课程标准,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构建教学项目,组织学生共同完成项目教学任务,学生在完成项目工作任务的同时达到教学目标。每个核心课程包括理论实训一体化的教学项目、开放实训项目和岗位实训项目,学生在完成某一具体核心课程的学习后,即可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最终实现双证融通。信息化教学方法,比如,在电机拖动技术授课中,讲授电机结构的时候,应用动画或视频或微课等信息化手段将电机的组成部件一层一层展开,再一层一层组装起来,效果很好。(3)开发第二课堂,开放实训室,促进学生技能提升在周末、部分节假日有条件的开放实训室,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到实训室进行技能锻炼,使得开放实训室与开放图书馆一样,当然对于安全性较低的实训室要加强管理。开发第二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