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土壤下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3土壤下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XXX植被与土壤XXX壤教材分析本章是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的第二节内容,主要讲述了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土壤。与第一节内容密切相关,生物在土壤的形成中起主导作用,植被与土壤既是自然环境的形成要素,又是自然环境演变的结果。在本节除了让学生掌握土壤及其物质组成、土壤剖面、土壤形成的影响因素等,更应该关注土壤的功能和怎样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壤,从而让土壤更好的造福人类,体现人地协调观。敬学目标与核心量落课标内容核心素养目标课程标准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区域认知能够结合各地土壤标本,知道影响该地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地理实践力观察、了解土壤的构成及特点。目标解读1怎样在野外观察土壤。2.能
2、结合土壤标本分析土壤的形成因素及过程。综合思维能够运用自然要素的相互作用,掌握和理解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和过程。人地协调观认识土壤对生物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树立因地制宜利用当地土壤发展生产的人地协调观。取学重速息1 .能结合图片等相关资料,掌握怎样观察土壤,理解土壤的形成和发育过程。2 .掌握人类活动与土壤之间的关系。3 .认识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课前发务敢学过程导入新课:早期的欧洲殖民者在巴西亚马孙河流域发现,当地印第安人在种与自然土壤迥异的黑色土壤上种植0据研究,这种黑色土壤是人工土壤,主要成分是利用农作物秸秆等在一定条件下制作而成的生物炭。当地人用生物炭改良贫瘠的土壤,可能已有
3、几千年的历史了。亚马孙河流域的自然土壤用于耕作时为什么贫瘠?你能举出改良土壤的其他案例吗?(教师可以举例,如南方的水稻土,然后再引导学生分析下面自然土壤与改良后土壤的区别)(承转)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怎样去观察土壤呢?教师板书:观察土壤教师设问:在观察土壤之前,了解什么是土壤,它由哪些物质组成?在野外我们怎样去观察土壤?学生阅读课文后,回答,教师小结:土壤概念:是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土壤构成: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和土壤生物等组成。在野外观察土壤主要从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剖面构造三个方面进行。教师板书:土壤颜色(教师讲述)土壤颜色:土壤最重要外部特征之
4、一,用颜色命名的土壤有:黑土,红壤、紫色土等。(PPt展示黑土、红土黄、黄土地、紫色土景观。)(过渡)土壤的颜色可以看出来,但土壤的质地却需要靠手指研磨的感觉近似地作出判断教师板书:土壤质地教师设问:什么是土壤的质地?从土壤的质地看,土壤分为几种类型?学生阅读教材P89回答;教师小结归纳:土壤矿物质颗粒:粒径大小小大黏粒粉粒砂土石砾土壤质地:不同粒径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按土壤质地:分为砂土、壤土、黏土图5.16砂土、壤土、黏土学生依据教材的介绍注意观察三种土壤的特点过渡在了解了土壤质地之后在野外观察土壤,我们注意观察土壤的剖面构造。教师板书:土壤剖面构造教师设问:读图,回答什么是土壤
5、剖面?森林土壤剖面包括哪几层?耕作土壤呢?教师小结:土壤剖面,指从地表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89、P90,了解两种土塘剖面各层特点过渡:通过对土壤的观察,我们对土壤颜色、质地、剖面构造有了大致的了解,那么土壤是怎样形成的呢?教师板书:3、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教师设问: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土壤是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貌、时间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产物。教师讲述:成土母质:岩石风化的产物,决定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影响土壤的质地教师补充关于风化的知识生物:影响土壤发行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课件展示:生物对土壤形成的作用生物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最
6、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教师设问:生物是如何在土壤的形成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分析并讲述;(通过生物循环示意图进行分析)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综合作用,加快岩石风化和土壤的形成的过程,改善成土母质的性状,促进土壤矿物质颗粒团聚。过渡:生物对土壤形成最基本的因素,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因素对土壤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呢?学生阅读教材P91,讨论回答:还有气候、地貌、时间、及人类活动等。教师小结:对土壤的影响规律:岩石风化的强度和速度与温度、降水量呈正相关;湿热地区的土壤形成速度比干冷地区快得多。湿热地区土壤化学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强,土壤黏粒比较重高,土壤有机质积累少。冷湿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而在干旱、高温
7、的地区,则不利于有机质的积累。教师可以举例,热带雨林虽然生物丰富,但土壤却十分贫瘠。设问:地形是怎样影响土壤的形成?学生阅读教材讨论;教师小结:地貌可以影响成土母质、气候及生物因素,对土壤的发育和特性产生强烈的作用。地貌对土壤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地形上的高度、坡度和坡向上。地形不同,水热条件不一样,对土壤发育的影响也就不一样。比如,从山顶到低平洼地,由于成土母质的颗粒存在由粗到细的变化规律,依次分布着砾质土、砂土壤土和黏土。教师设问:时间和人类活动是怎样影响土壤的形成?学生阅读回答: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愈厚,土层分化越明显我们人类又对土壤的形成产生了什么影响?教师归纳:人类活动对土壤的
8、形成和发育的影响是双向的,既可通过合理利用土壤使之向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把生土变为熟土。但也会因为不合理利用土壤引起土壤退化,如土壤肥力衰退、土壤沙化、荒漠化、次生盐渍化和土壤污染等。活动探窕:解释常见的土壤现象(分小组讨论再展示,教师点评)解释常见的土壤现象下面列出的是一些常见的土壤现象, 四川盆地的有些地方岩石是紫色的,土壤也呈紫色, 对耕作而言,我国东北平原的土壤肥沃,而南方地区的土壤相对瘠薄。 山顶土壤的颗粒较粗,山前平原土壤的颗粒较细。1、指出形成上述土壤现象的主导因素,2、尝试对上述土壤现象作简要解释。承转: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的影响是双向的,即可改良土壤,也可能破坏土壤,那
9、么我们应该怎样发挥土壤的功能,以及对其进行养护呢?教师板书:4.土壤的功能和养护教师设问:学生阅读教材教师设问:土壤在环境中的地位是怎样的?学生讨论,教师小结:地位:土壤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与其所在的环境之间有着活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教师对照图5.20阐述土壤的功能土壤的功能(1)联系了四大圈层,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2)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条件,改变了地理环境。(3)具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4)是人类可以利用的珍贵自然资源。过度:土壤不仅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可以利用的珍贵
10、的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壤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在生产中怎样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壤呢?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土壤利用与保护(1)对不能满足耕作需要的土壤进行改良或改造。(2)对优良的土壤要注重种养结合,以保持土壤持续提供高效肥力的能力。教师结合图5.22介绍在生产中怎样养护土壤。教师布置学生自学地方病与土壤板书设计:一、观察土壤1 .土壤颜色2 .土壤质地3 .土壤剖面构造二、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1 .成土母质2 .生物3 .气候4 .地貌5 .时间三、土壤的功能和养护1 .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2 .土壤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改变3 .土壤具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4 .土壤与人类关
11、系密切5 .改良土壤课后习题:1 .土壤特有的本质属性是(B)A.地表疏松B.具有肥力C.土壤水分D.土壤空气2 .我国的下列土壤和植被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A.黑土一一温带混交林B.荒漠土一一温带草原C.紫色土一一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红壤一一温带落叶阔叶林答案:1B2.A下图是土壤的各种形成因素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成土母质主要影响土壤的土层厚度、水热条件B.气候主要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理化性质C.生物主要影响土壤的发育程度、矿物养分D.地貌主要影响土壤的质地特征、肥力特征4 .土壤中的许多化学元素离开原来的位置,并改变原来的存在形式,在土壤表层富集(
12、)A.是成土母质的作用B.是气候的作用C.是生物的作用D.是地貌的作用解析:第3题,土壤主要形成因素的作用各不相同:成土母质主要影响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气候主要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理化性质;生物主要影响土壤的有机质,但不能影响矿物养分;地貌主要影响土壤的发育过程。第4题,土壤中的许多化学元素离开原来的位置,并改变原来的存在形式,在土壤表层富集是生物循环的作用。答案:3.B4.C有机质含量高低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一般土壤有机质含量为5%。图1为我国东部某地土壤剖面构造图,图2为该土壤有机质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IfiI5.关于该地表层土壤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表枯枝落叶多,有机
13、质含量较高C.受流水侵蚀作用,有机质含量较低B.人工增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较高D.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有机质含量低6 .针对该土壤的特性,该地宜采用的农业技术是()A.免耕直播B.深耕改土C.大棚温室D.砾石压土解析:第5题,从图2可以看出该地土壤表层(0厘米附近)有机质含量低于5%,说明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说明受外力作用影响显著,肥力流失较多,且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第6题,免耕直播即不耕情况下直接在土地上种植,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特别是在气候较为干旱的地区作用显著,而我国东部地区降水较多;从图中可以看出,土层较深地区土壤有机质较丰富,深耕改土可以有
14、效提高土壤肥力;大棚温室会改变热量条件,不会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砾石压土主要改变土壤水热条件,不能改变土壤有机质含量。答案:5.C6.B7 .土壤是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其形成和发展受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读图,完成下列各题。A腐残质层B淋溶层腐殖质层D母质层E母岩原叁林土填草原土*(1)在森林土壤和草原土壤的剖面构造中,完整分布的土层是层和层。(2)不同的土壤性状存在差异,决定土壤性状的最主要因素是。(3)分析完整土壤分层示意图中A的成因及影响其厚度的因素。(4)哪些自然灾害能够对我国西北地区的土壤产生不利影响?解析:第(1)题,根据完整土壤分层示意图可推断出答案。第(2)题,成土母质是土壤发育
15、的物质基础,它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第(3)题,枯枝落叶和动物的遗体被微生物分解,形成腐殖质层,其影响因素主要跟枯枝落叶的数量、气候和人类活动等有关。枯枝落叶越多,被微生物分解后形成的腐殖质层越厚;气温的高低会影响微生物的活跃程度;降水量会影响土壤的淋溶强度;坡度大小和人类活动也会影响腐殖质层的厚度。第(4)题,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临近冬季风的发源地,植被稀少,所以干旱、沙尘暴、大风(寒潮)这些自然灾害对土壤会产生不利影响。答案:(1)腐殖质淋溶(2)成土母质(3)枯枝落叶和动物的遗体被微生物分解。影响其厚度的因素:枯枝落叶的数量;气温;降水量;坡度和人类活动。(4)干旱、沙尘暴、大风(寒潮)。(写出其中两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