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职工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78909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农业职工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现代农业职工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现代农业职工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现代农业职工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现代农业职工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代农业职工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农业职工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现代农业职工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基础1 .培训基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配套设置完善,具备良好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条件:培训专用课室50余间;三星级以上标准的培训楼和学生公寓能容纳近800人;专供培训用餐的迎宾园餐厅可满足400()多人同时用餐,学校具有近2000()人的用餐供应能力,使培训学员的吃住行学等达到一体化和流程化管理。2 .基地建设围绕农场企业化改革、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建设大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的需要,聚焦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面向企业职工开展培训,提高职工生产能力和技术技能水平,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3 .学校每年承担农业行业、新型职业农工、基层农机推广指导员

2、、农业职业经理人、援外培训等多个培训项目,每年培训各类人员逾30000人,至今培训学员超过50万人。培训基地由学校校长直接分管,拥有一支经验丰富、分工合理的教学及管理团队。对每一个培训项目实行项目经理制。选派优秀的教师担任项FI经理,并配齐项目助理、班主任、服务支撑员、质量监控员、信息员、档案管理员等,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4 .学校制订了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管理规定、成高校外教学点管理规定、校外教学点管理工作规范及操作流程、成人高等教育考试管理工作规定、成人高等教育档案管理条例等,用制度规范学历继续教育的健康发展。5 .学校拥有机械化科技示范园、作物科技创新基地、现代农业园区、农业企业、现代家庭农

3、场等实践教学基地,每年有固定经费投入维持基地运行。学校严格执行相关政策和规定,严格执行省级物价部门的收费标准。根据和校外教学点双方签订的合作协议,全额收取学生学费,并向每个学生开具学费收据,学费的使用全部进入学校大财务,实行财务收支两条线。二、建设目标1 .建立校企“双元”合作体制。基于产业深度融合,深化校企“双元”合作,成立培训基地校企联席会,成员由继续教育学院、科研与产业服务处等相关人员,以及农场、分公司、企业有关人员组成。培训基地校企联席会负责培训基地的指导协调、制定相关制度明确各方职责,指导基地的总体规划、实施方案、并实施监督。2 .强化培训基地建设。按照基地建设的要求,集中投入500

4、万元资金对现有基础能力升级改造,提高培训装备的水平,使培训场地和设施设备符合国家建设和安全标准。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结合学校的23个师资培训基地,每年派40名培训教师赴各农业企业相关部门实践锻炼,同时从合作企.业选派30名能工巧匠、一线生产能手、高技能人才到学校兼职任培训教师,实现与校外教学点师资共享。4 .优化培训内容。针对天然橡胶、剑麻、糖业、乳业、农产品物流营销等产业领域,联合相关企业校企协同开展职业培训项目,以现代农业新技术和标准为引领,跨专业领域,开发课程教学资源。建成3-5门省级或以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研发“线上+线下技能培训包12个,课程资源150 0,配套产业上下游的培训教

5、材25部。5 .创新培训方式。采用基于“互联网+”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项目式教学、案例式教学、角色扮演教学、送教上门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灵活性开展培训,适应产业,适应农时,适应农民,随时随地培训。形成较为完整的涵盖一线职工、技术人员、管理干部、多学历、多层次、多岗位的立体培训体系。6 .联合推进“1+X”证书试点。围绕现代化农业人才培养需要,推动4个力+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工作。招募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联合推进落实1+X,证书制度试点。7 .形成规模化培训示范效应。基地项目实施两年后,面向农业企业职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年培训人数超过400()人次,形成规模化培训示范效应。三、建设思路采用

6、“双元”合作方式,成立培训基地校企联席会。紧密对接作物生产、都市农业、休闲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农产品检测、农产品加工、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农产品商贸等热带农业全产业链,有机衔接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双方深度产教融合。实施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积极探索适应加快经济方式转变,推动农业产业优化升级所需要的现代化农业人才培训的基本规律,加强与企业开展现代化农业人才培训合作,重点开展现代化农业人才研修提升培训,现代化农业人才评价,职业技能竞赛,现代化农业人才课程开发等活动。项目充分发挥学校农林渔牧类专业资源和专业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优势,面向农业行业举办高级管理人才班、中层干部培训班、后备干部培训班、

7、海外员工培训班、农技推广班等,提供全产业链技术培训服务和技术支持。依托学校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作物科技创新基地、现代农业园区、农业企业、现代家庭农场等实践教学基地,结合专业群的建设,从培训模式、课程设置、教材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培训装备和能力评价等方面构建完备、系统的现代化农业人才培训体系。通过职工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增强规模化、系统化培训现代化农业人才的能力,基地项目实施两年后,面向农业企业职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年培训人数超过4000人次,形成规模化培训示范效应。培育“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新型职也职工队伍,打造培育乡村振兴的生力军。通过实施培训基地项目,总结现代化农业人才培训的基本规律和科

8、学方法,提炼现代化农业人才培训基地建设的经验和做法,为基地建设和规范化、系统化培养现代化农业人才提供科学依据。四、项目实施方案(一)基地管理有序基于产.业深度融合,深化校企“双元”合作,成立培训基地校企联席会,成员由继续教育学院、科研与产业服务处、人事处、教务处、各二级学院相关人员,以及农场、糖业、檬胶集团、乳业、旅游集团、农业研究院等单位有关人员组成。培训基地校企联席会负责培训基地的指导协调、制定相关制度明确各方职责,指导基地的总体规划、实施方案、并实施监督。每年召开联席会议,建立健全教师工作职责、学生(员工)管理规定、管理人员职责、安全工作制度、开放管理办法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做到

9、管理有制度保障。按照基地建设的要求,集中投入资金对现有基础能力升级改造,提高培训装备的水平,使培训场地和设施设备符合国家建设和安全标准。协同合作农场、企业,继续加强学校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作物科技创新基地、现代农.业园区、农业企业、现代家庭农场等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提升培训能力。(二)培训项目组织实施1、项目分工合理(1)学校管理学校负责汇总安排培养培训计划及项目组织实施;负责组织专家组建相关的培训团队、技术研发团队,参与职工岗位培训和技术项目研发;编制专任教师、兼职教师基本津贴和奖励津贴制度,编制财务管理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提供政策保障。(2)农业合作企业负责提供相应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农机

10、设施;提供具体的职工培训需求和产品研发、技术改造与推广以及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等技术服务工作需求;共同搭建系统学习与实践技能提升平台,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共建培训质量标准体系、评价标准体系、保障体系。2、培训模式多样灵活性开展培训,适应产业,适应农时,适应农民,随时随地培训。学校与合作企业共同确定培养目标,根据人才岗位需要,共同制定培训计划,共同制订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任务导向型一体化现代农业人才训练模式”。遵循农村生活实际,基于OBE理念,推进多样性教法改革。采用基于“互联网+”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项目式教学、案例式教学、角色扮演教学、送教上门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形成较为完整的涵盖一线职工

11、、技术人员、管理干部、多学历、多层次、多岗位的立体培训体系。3、课程设置科学在前期大量培训的基础上,针对农场职工人才能力现状,按照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也设置与职.业岗位相对接的原则,根据农.业产业升级或者技术改造,构建与企业联动的动态课程调整机制。针对农业企业员工、中高层管理骨干、生产技术骨干、海外员工、后备干部、农技推广员等职工,开展种养技术、市场营销、经营管理、信息技术、创业技能、保鲜加工、农业机械、财务管理,以及其余相关内容的培训项目。4、师资队伍优质实行专任教师的薪酬浮动制,兼职教师的基本津贴和奖励津贴制度,激发教师工作潜能和调动工作积极性。结合学校建立的23个师资培训基地,每年

12、派40名培训教师赴农场相关部门实践锻炼,同时从合作企业选派30名能工巧匠、一线生产能手、高技能人才到学校兼职任培训教师,实现与校外教学点师资共享。5、技能评价规范建立“两结合、三共建、四层面”的培训质量监控、评价与保障体系及工作运行机制。一是健全“校内与校外、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两结合培训质量监控、评价工作运行机制;二是校企共建培训质量标准体系、评价标准体系、保障体系;三是实施“学校、分校、培训基地、企业”四个层面的培训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培训质量监控、评价与保障体系建设的标准化、规划化和系统化。(三)培训内容开发丰富针对天然橡胶、剑麻、糖业、乳业、农产品物流营销等产业领域,联合相关企业校企协同开

13、展职业培训项目,校企共同搭建系统学习与实践技能提升的平台。按照企业刚性需求制定培养方案,以现代农业新技术和标准为引领,跨专业领域,开发课程教学资源。培训内容及课程设置与学员的当前的实际需求相适应,课程教学更加满足学员实际运用领域的需求。深化校企“双元”合作,建立健全共建共享的资源建设和应用体系,及时将行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等产业先进元素技术,虚实耦合,建设虚拟仿真智慧农场,依托“学习平台”、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等线上网络远程教方式开展培训服务,突破职业教育实训“看不到、进不去、成本高、危险性大等瓶颈。从教学资源的信息化,扩展到作业、互动、学情分析等教学过程的信息化,实现教学决策

14、数据化、评价反馈即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资源推送智能化等,满足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特点和农村生产生活实际需要。2、项目式教学。选取企业生产真实项目,按照项目教学6步法(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进行教学,并借助移动学习平台,开展学生互评、教师评分。3、案例式教学。依托乡村振兴战略产教联盟,建设企业案例库,包括作物种植、病虫害防治、加工、质量检测、智能农机使用、智能农业设施运行、都市农业、休闲农业等案例200个组成案例库。教学过程中,选取典型案例进行教学。4、角色扮演教学。针对休闲农业导游、病虫害防治、农产品加工工艺、农产品食品质量检测、农业无人机操作等教学环节,充分利用课前、课中和课后

15、3个环节,通过网络平台发布的角色扮演方案,开展情景教学,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5、送教上门教学。针对农业农村特点,满足农民求学与兼顾生产现实需求,教学团队结合课程特点,将时节性强、操作性强的课程直接在田间地头、生产一线组织授课。(五)总结培训经验,推广培训成果现代农业职工培训基地建成后,结合项FI开展情况,凝练针对作物生产、都市农.业、休闲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农产品检测、农产品加工、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农产品商贸等热带农业产业链,有机衔接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开展的人才培训体系建设和校企合作等一系列工作经验和做法,总结“1+X”证书制度试点的落地实践项目经验成果,形成培训基地建设的规律性、创新性的成果,加以推广应用。五、项目推广价值1、“双元”联动机制推广价值。校企基于产业深度融合,建立“双元”联动机制,成立培训基地校企联席会,校企共建学习平台,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共同培养师资,共建培训质量标准体系、评价标准体系、保障体系,有效保障培训效果。该机制对于其他继续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如何提高培训质量有较大的参考和借鉴意义。2、1+X,证书制度试点推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