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碳达峰碳中和指数.docx
《省级碳达峰碳中和指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级碳达峰碳中和指数.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省级碳达峰碳中和指数研究方法本研究从推动地方政府工作的逻辑,基于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碳排放脱钩等基础理论,利用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方法,遵循科学性、层次性、代表性、数据可获性等原则,协同科研机构研究视角和社会组织视角,综合考虑经济发展与能源利用、碳排放及其他因素影响,在借鉴国际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气候变化表现指数、全球环境绩效指数、低碳竞争力评价和国内应对气候变化统计指标体系、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评价指标、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构建省级碳达峰碳中和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并开展除港澳台藏之外的30个省级行政区评价。研究的技术路线如下图1所示。问题提出理论框架评价方法比较分析指标体系构建图
2、1评价技术路线图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次。一级指标由气候雄心、低碳状态和排放趋势3项构成;二级指标是一级指标的细化分类,主要由7个要素组成;在二级指标下选取能够表征相应要素的18个具体三级指标,采用决策者赋权法赋予相应权重,详见表1所示。目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指标权重层指标名称表1省级碳达峰碳中和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碳达峰目标0. 192宏观目标(0.6)气候雄心(0.4)关目标0. 048能力建设(0.4)式点示范建设疏计核算披露节能环保投入占比0. 0640. 0480. 048省级达峰中和指数(1)低碳状态(0.4)碳排放状况(0.3)人均碳排放量单位GDP碳排放量高耗能产业占比
3、0. 0480. 0720. 060经济社会结构公路货运周转量占比0. 036(0.3)能源消费(0.3)低碳禀赋(0. 1)人均公共交通车辆拥有1单怔6DP能耗强度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一W均m0年总太阳辐照品一0. 0240. 04880160.0160. 100排放趋势(0, 2)碳排放量变化率0. 020报告所引用的数据主要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以及国家和各省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研究机构公开发布的已有成果,各省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官网公开信息和报道,数据采集日期截止至2021年6月30日。本研究所用的二氧化碳排放数据由中国城市温室气体工作组提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省级 碳达峰碳 中和 指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