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乡村产业振兴的几点思考.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792789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区乡村产业振兴的几点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对区乡村产业振兴的几点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对区乡村产业振兴的几点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对区乡村产业振兴的几点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对区乡村产业振兴的几点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区乡村产业振兴的几点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区乡村产业振兴的几点思考.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对区乡村产业振兴的几点思考*区如何走好乡村振兴特别是产业振兴的路子,乡村产业抓什么如何抓,如何解决存在的瓶颈问题,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对此,自己深入到乡镇、村社开展调研,形成了调研成果,与大家共同交流。一、*区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区委、区政府以党建统领、统揽、统筹“三农”工作,大力培育牛、果、菜、劳特色产业,推动农业与乡村旅游、商贸物流等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效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民脱贫增收。一是特色产业发展势头正足。依照“嫄果川菜全区牛”的产业布局,深入实施“牛扩量、果转型、菜提质”工程,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截止目前,全区*个行政村中发展牛产业的有*个村、发展果产业的有*个

2、村、发展蔬菜产业的有*个村。牛产业按照“储牛于户、繁育并举、创牌增效、绿色发展”的思路,坚持规模养殖与分散养殖并重,初步构建起了“政府主导、平台融资、联盟服务、龙头带动、市场引导”的发展体系。特别是2023年开工建设的中国农科院肉牛种质基地、活畜交易中心和畜禽粪污处理项目,添补了牛产业链的空白,全区牛产业发展形成了“闭合链”。目前,累计发展万头养牛乡*个,千头养牛村*个,*头以上养殖大户*户,肉牛存栏量达到*万头,年均出栏*万头,人均养牛纯收入达到*元以上,占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8%以上。果产业坚持以“适生区集中发展、适宜区全覆盖”为目标,在北部城区、北大路沿线和南部山区浅山地推广矮化密植

3、模式,引进外部工商资本建设标准化果园,果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目前全区果树经济林达到I17万亩,年果品总产量*万吨,产值*亿元,农民人均果产业收入*元。蔬菜产业围绕打造泾河川国家级设施蔬菜产业园,以建设泾河川区高效农业示范区为重点,全力实施设施蔬菜整川推进工程,引进、培育绿康源、天源、高科农林、丰源等11家蔬菜生产企业,组建蔬菜专业合作社*家,建成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小区*个。目前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万亩,总产量*万吨,产值*亿元,农民人均蔬菜产业收入*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4%O二是三次产业融合成效初显。按照“接二连三”的发展思路,全方位延伸产业链条,加快了农业产业与文化旅

4、游、康养医疗、商贸流通的互促融合。产品加工方面,统筹推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推动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发展伊通清真肉制品、铸康中药饮片、富尔泰禽类加工等农产品加工企业14家,建成并认定四十里铺镇芦寨村服装加工、索罗乡董洼村工艺编制2家区级就业扶贫车间,真正实现了加工在乡镇、基地在村、增收在户的发展模式。文化旅游方面,依托自然资源、民俗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培育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生态观光、民俗体验、游园采摘等新业态,建成*等乡村旅游示范点*个,建成标准化农家乐*户,吸纳当地群众直接就业*人,间接就业*人,20*年乡村旅游累计接待人数*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5、亿元。光伏产业方面,采取建设联村电站、农电互补的模式,在安国镇、西阳乡、大秦乡等*乡镇建成光伏扶贫电站*座,覆盖*个村,年发电量达*千瓦,年收益达*万元,*个村年平均收入可达到*万元。光伏产业的发展既彻底解决了村集体无收入的问题。康养医疗方面,大力开发国医、膳食、运动、理疗、保健等养生产品,开发养生黄酒、养生醋等特色产品*种,先后建成皇甫谧养生院和厚德京源养生园等养生项目,康养产业已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劳务输转方面,围绕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学历教育、岗位技能提升等培训,2023年以来共培训农村劳动力*万人(次),有效促进劳务输转由

6、数量型向质量型、体力型向技能型、分散短期输出向常年稳定输出转变。电商流通方面,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外引内联,大小结合,多方参与,多元发展”的发展格局,建成新阳光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区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淘宝特色中国*馆,发展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个,有效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和群众增收渠道。三是现代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健全。坚持以农村“三变”改革为抓手,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支持引导工商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农村发展,在带动贫困群众增收的同时,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龙头企业发展方面,以提升农业产业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集约化经营水平为目标,大力扶持培育辖区现有

7、龙头企业,目前全区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省级8家,市级22家),有企业固定职工*人,年销售收入*亿元,纯利润*万元,带动农户*万户。合作社发展方面,深入推进农业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和示范社创建,健全组织体制、经营机制和管理制度,完善组织生产、产品销售、对外联结等功能,探索建立产业联盟,专业合作社服务和运营能力不断提升。目前,全区累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国家级示范社*家,省级示范社*家,市级示范社*家,区级示范社*家),共有成员*万人,带动农户*万户。“五小”产业发展方面,因村施策、因人而异,大力培育“小而精、短平快”的小庭院、小家禽、小手工、小买卖、小作坊等“五小”产业,全区发展“五

8、小”产业的贫困户共有*户,其中发展小庭院*户、小家禽*户、小手工1户、小买卖*户、小作坊*户,20*年实现经济收入*万元。四是品牌质量建设持续加强。坚持农业产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导向,既抓产量,也抓质量,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注重质量兴农。以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创建工作为抓手,不断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追溯和风险预警系统,持续扩大标准化技术覆盖率。2023年,完成农产品抽检样品*个,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全区*家龙头企业中获得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商标8家,获得“三品一标”认证的企业*家、产品*个。注重品牌培育。以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支柱产业和特色品牌为基础,

9、培育了红牛山药”“福霖鲜菜”“赵堡鲜菜”“天源宝”“新新农”等一批地域特色明显、市场占有率高的农业品牌,长丰面业、云翔面业、麦香制粉等企业荣获“*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称号,全区农业品牌的影响力持续扩大。注重产销对接。建立了“专业批发市场+超市+便民市场+农副产品直销店+农村集市”的特色农产品销售网络,全区现有新阳光农产品批发市场*个、销售超市*个、便民市场*处、农村集贸市场*个。五是产业经营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全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乡村产业健康发展探索了新路径。扎实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全面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健全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体系,促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目前全

10、区共流转土地*万亩;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综合配套、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宅基地改革,有效激发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加快信贷担保体系建设。积极搭建产业融资平台,区财政预算安排*万元资金设立特色产业发展工程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建立了企业项目储备库,推荐上报贷款企业*户,贷款项目*个,贷款需求*亿元。全面落实农业保险政策。通过“政府补助+农户自愿”方式,申报冬小麦、马铃薯、玉米、能繁母猪、奶牛、公益林*个中央补贴品种和苹果、肉牛、肉羊、蔬菜、育肥猪、鸡*个省级补贴品种,共为*户农户办理了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总额达*万元,有效防范和降低了农业产业和农民稳定增收风险。二、产业发展存在的短板问题从调研

11、情况来看,目前全区乡村产业发展仍然存在许多短板和不足。(一)特色产业发展层次较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地域品牌少。近年来,虽然我区推出了“*红牛”山药”等一批农产品品牌,但对品牌的包装、经营和推介力度不够,农业产品商品化率偏低、在全省、全国叫的响的品牌很少。全区还有不少优质农产品因有品质无品牌或产品品牌价值较低的问题,导致市场竞争力不高、效益不高,只能获得有限的生产环节收益。二是产业链条短。牛、果、菜以建设基础设施为主,上下游产品精深加工、冷链保鲜、销售等环节发展滞后、投入不足、体系还不健全,没有建立专业化的交易市场,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三是产业融合度低。乡村旅游、商贸流通等二三产业与

12、农业产业融合程度低、层次浅、链条短,且前期投入较大、见效时间较长、市场风险相对较大,农民的投入能力与抗风险能力非常有限,导致产业发展速度偏慢、规模偏小、管理不精、效益不高。四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发展滞后,覆盖面小、发展成本高、抗风险能力弱,与市场的对接还不精准,空、闲、散的问题还比较突出,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全区现有88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中,能够正常运行且带动农户发展产业的为数不多。(二)产业发展瓶颈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融资难问题突出。部分金融机构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存在惜贷现象,贷款门槛高,融资难度大,致使经营者难以得到足够的发展资

13、金。比如,在牛、果、菜等产业发展方面,经营主体大都缺乏银行认可的有效抵押物,造成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难以扩大经营规模。二是人才资源匮乏。种植、养殖、水利、水保、农机等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个别特殊岗位技术人才短缺、断档。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农民总体文化水平不高,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年轻人更愿意在发达地区、城市发展,现代新型农民少之又少。三是保险覆盖范围较窄。部分果树、蔬菜类农业产品保险有指标限制,无法完全参与农业保险,农业政策性保险的保障作用没有真正发挥。比如,在果园承保方面,有具体的亩数限制,致使大户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三)乡村旅游发展比较滞后。主要表现在三

14、个方面:一是规划不够到位。乡村旅游发展没有整体发展规划和长远的发展目标,与全区总体规划衔接不紧密、集约化程度低、特色不鲜明、吸引力不足、生命力不强。比如,*镇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但在农家乐等旅游业态的发展中,大多为分散经营,单打独斗,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二是基础设施薄弱。部分旅游村进村道路、厕所、垃圾污水处理、供暖等基础服务设施薄弱,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比如,*镇西沟村由于冬季供暖等因素制约,造成季节性经营问题,每年的有效经营时间仅有410月的7个月时间。三是用地制约突出。由于受土地性质和用地指标的限制,许多规划的旅游项目因无法获得土地指标导致不能开工,一些乡村旅游项目虽然已运行但土地手

15、续仍未办理。比如,白庙文邓大树谷、虎山生态园、阳光采摘园、白庙花海二期等乡村旅游项目土地手续至今尚未办理,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三、对策建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乡村产业振兴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我们应该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发展导向,切实走出一条科学有效、符合*实际的发展之路,以产业的兴旺助推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一)重统筹、调结构,把准产业振兴“方向盘”。不断调整完善产业结构布局,提升农业产业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水平。一是优化产业布局。按照“嫄果川菜全区牛”的布局和泾河川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发展规划,立足乡村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宜工则工

16、、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引导支持、培育壮大肉牛、果品、蔬菜、乡村旅游等富民产业。加快泾河川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一园三区”(泾河川设施果蔬高新科技示范园和泾河西川设施果蔬产业区、泾河东川设施果蔬产业融合区、泾河北岸绿色林果产业区)、南北山城区种养基地建设,科学合理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推动特色产业由点状、散状向带状、块状集聚。二是调整产业结构。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序推进种养业结构调整,大力实施规模养牛、林果业适宜区全覆盖、设施蔬菜整川推进、乡村旅游多元富民等工程,总结推广“三变”改革试点村的经验模式,深入推进“三变改革+”发展机制,为群众拓宽增收渠道,让更多群众分享发展红利。顺应部分非农企业向“三农”领域转移的新趋势,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三是推行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积极推行农业清洁生产,开展农业节肥节药行动,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