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学案】.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793651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学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人之出,俗有不便者三之。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颔不废。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夏税尽六月,秋税尽十一月。一一新唐书杨炎传材料三:“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以康熙五十年全国的丁数为常额,此后达到成丁年龄的,不再承担丁税。摊丁入亩:又称作狮丁人地、地丁合一,是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斌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材料四:1980年通过并公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制定的第一部个人所得税法。2018年10月1日起,新个税法将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起征点为每月5000元。材料五:时代田赋力役秦泰半之税更卒、正卒、成卒汉三十税一初唐租粟二石纳庸代役晚唐秋粮

2、合于两税宋秋粮两税之外仍派发徭役,缴纳免役钱代役明清折银明初复派发徭役,一条鞭法赋役合并缴银材料六:汉代对大商贾重征商税,不允许社会有大富现象。唐初不收商业税,租庸调给每家百亩之田,给予人民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如欲富裕亦不加限制,有孟子言制民之产之精神。两税制奖励人走上商业社会,只注重资产,对农业社会有所损害,使人恐惧于安居置产。中国人之先产是置不动产,可见到的,不生利的,正确计算资产实不大易。政府急于征收,只注意税收总额,而不思公平分配,实乃此制之缺失。一一摘编自钱穆中国经济史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数字”经济下的国运【学习目标】课程标准核心素养及学业厨量目标了解中国古代赋铅制唐在大时空

3、框架下,通过史料的阅读、对比、分析,学生总结中国赋役制度演进的趋势并分析原因。(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演变以及根据所给理论“黄宗羲定律”,学生结合学案呈现的史料加以分析解粹,并对中国关税、个人所共产党取消农业税形成高度的政治认同。(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得税制度在通过古今对比,学生在分析史料的基础上了解古代政府通过加强中央集权与户籍管中国的产生理与地主作斗争获得赋税,民国和新中国通过强大国力与帝国主义作斗争收回关税和实行。主权,涵养国家权利意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课前预习】依据田赋、徭役、人头税的类别梳理教材基础史实时期田赋(地税)徭役人头税(户税)

4、秦极重的口赋汉更卒、正卒、或卒隋租(粟三石)役(二旬)调(绫绢布棉麻)唐初调(绫绢布棉麻)晚唐X两税法合并宋地税(按资产)户税元租(北)地税(南)明初地税(按资产)差役户税晚明地税(按资产)户税(合并征收)清地税(按资产)【课堂探究】任务一:怎样的征收标准是合理的?中国赋役制度演进的趋势问题1:根据以上材料,总结赋役制度演进的特点?材料一:起武帝征伐四夷,重赋于民,民产子三岁则出口钱,故民萤困,至于生子版杀,甚可悲痛。汉书贡禹传材料二: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效,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制人。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所在州县税三十之一。度所取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居

5、人之税,秋夏两任务三,税外加税?苛捐杂税?如何迈出“黄宗羲定律”?问题5:根据所学知识,选取一个材料对“黄宗羲定律”做出历史解释。所谓黄宗垓定律是由秦晖先生依据黄宗羲的现点而总结出来的某种历史规律:历史上的税费改革不止一次,但每次税费改革后,由于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局限性,农民负担在下降一段时间后又涨到一个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明清思想家黄宗羲称之为“积累莫返之害”。材料一:至于始皇,遂井天下,内兴功作,外摞夷狄。痢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澹其欲也。海内愁怨,遂用溃畔。武帝征伐臼夷,重赋于民。一一汉书食货志材料二:上畋于新店,人民赵光专家。问:“百姓乐乎?”对日:“不乐。”上日:“今岁颇稔,何

6、为不乐?”对日:“诏令不信。前云两税之外悉无他徭,今非税而诛求者殆过于税愁苦如此,何乐之有!每有诏书优恤,徒空文耳!恐圣主深居九重,皆未知之也!”上命复其家。一一资治通鉴唐纪材料三: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取办,无复常准。赋效之司增数而英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一资治通鉴唐纪材料四: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呜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雄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只得落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妻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一一京本通

7、俗小说拗相公材料五:故赋谷米,田之所自出也:赋布帛,丁之所自为也。有明自漕根而外,尽数折银。不转折钱之布帛为银,而历代相仍不折之谷米,亦无不为银矣;不持谷米不听上纳,即欲以钱淮银,亦有所不能矣。夫以钱为赋,陆赞尚日“所供非所业,所业非所供”,以为不可,而况以银为赋乎!天下之银既弱,凶年田之所出不足以上供;丰年田之所出足以上供,折而为狼,则仍不足以上供也,无乃使民岁岁皆凶年乎?天与民以丰年而上复夺之,是有天下者之以斯民为雌也。然则圣王者而有天下,其必任土所宜,出百谷者就百谷,出桑麻者赋布帛,以至杂物皆赋其所出,斯民庶不至困瘁尔!-明夷待访录H1制三任务二:谁来征税?政府VS地主中国人民VS帝国主

8、义问题2:分析中国古代人口变化图,提取2条信息并合理解释。图4中国古代人口变化困问题3:古代政府赋税征收的阻碍因素是谁?如何支撑政府有效赋税征收?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户口分为“士族”与“庶”两种,士族及其荫户不必出税,庶要交税。有人冒充荫户借以免税,因此政府的租税少收,便向庶民拼命搜刮,穷苦的庶民只能依靠土族做荫户。荫附者不必服官役,但任强豪征敛,倍于公赋。此外还有寺院经济,寺院不纳税,大量人口捐田与寺院充为“佛图户”“僧祇户”。“自迁都以来,年逾二纪,寺夺民居,三分且一,非但京邑如此,天下州镇僧寺亦然,侵夺细民,广占田宅。”一一摘编白钱穆中国经济史材料二:时犹承文帝和平后,禁网硫闾,户口

9、多漏。或年及成丁,犹诈为小,未至于老,已免租贼皆令貌闵。若一人不实,则官司解职,乡正、里长皆远流配。又许民相告,若纠御一丁者,令被纠之家代输贼役。是岁大业五年也。诸郡计帐,进丁二十四万三千,新阳口六十四万一千五百。一一唐李延寿:北史卷74装蕴传问题4:中国关税主权的丧失体现在哪些方面?有何影响?材料一:中英条约仅规定了各种货物的进出口关税,对税率的变更,并无明文。中美望厦条约第2款称:倘中国日后欲将税例变更,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根据片面最惠国待遇,英国也获得了这一权利。清朝欲改变税率,就得获得所有缔约国的一致同意。一一茅海建天朝的崩溃材料二:1853年,上海爆发了小刀会起义,在混乱期间,上

10、海海关运转失灵,海关官员逃到了租界。但是外商的船只还在港口等待,贸易还是得继续进行,英、法、美三国的领事商量了一下,决定三国各派一人,成立了税务司,“代替中国政府”管理上海海关。一张宏杰海关为何是晚清中国唯一不贪腐的衙门说明1:地方分裂割据,基层治理体系被破坏,户籍管理较难,缺乏统一统计数据: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缺乏对流动人口统计:现有户籍人口的赋役负担较重,进而导致农民依附豪强地主或流亡。如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时期)。信息2:统时期两者数据基本致国家统社会稔定,流动人口少;中央集权加强,政府为征发赋役,重视户籍管理,重视对人口的统计与控制:赋税政策的调整,人头税取消,隐匿户口减少,“

11、摊丁入亩”的实施。如清朝问题3:古代政府赋税征收的阻碍因素是谁?如何支撑政府有效赋税征收?地主、寺院与政府夺民征税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支掾下的户籍系统问题4:中国关税主权的丧失体现在哪些方面?有何影响?协定关税;外国人掌管海关大权政治:破坏了国家主权,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经济:便利了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不利于保护民族工业,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冲击了小农经济,大量手工业者破产,激化社会矛盾。问题5:根据所学知识,选取一个材料对“黄宗羲定律”做出历史解新。是什么?黄宗羲定律是说赋税改革的最终结果是加重人民负担。为什么?唐初实行租庸调,但安史之乱征收大量杂税弥补政府财政不足,以两税法

12、取代租庸调后力役被合并,但不久后又产生新的力役加重负担。宋两税外仍服徭役,免役法后出钱而差役如故。明朝一条鞭法要求将百姓力役和所产的粮食布帛折银征收,迫使百姓在市场出售所产,白银需求量提高,导致白银价格上涨,物价下跌,再次剥削民间。怎么样?加重了百姓负担,激化社会矛盾,王朝灭亡,改朝换代,轻徭薄赋对人民让步.怎么做?税收要取之有度,用之有节,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加强对税务官员的监管,避免税外加征,用立法规范税收。【课时作业】A层1 .财政年度是人为制定的收支结算的起讫时间。汉代的财政年度计算是“计断九月”,取决于粟的成熟时间;唐代的财政年度计第则是“岁终为断”,与水稻的成熟时节相适应。这一变化主

13、要是由于A.赋税征收标准的调整B.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C.区域经济地位的变动D.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2 .“这一套复杂的财务政策在康熙朝达到高峰,其主要特征是以白银来估算并征收田赋。地主需要现金来付税,也开始要求以现金来缴交田租,而这让佃农有更强烈的动机转向可换取现金的作物”。这一财务政策A.限制了海外贸易的发展B.有利于专制皇权的加强C.沿袭了明朝的一条鞭法D.体现出藏富于民的观念【课堂小结】【课后巩固】名词解释:1 .赋役制度足赋税和徭役的合称。赋税指历代统治阶级用强制方法向人民征收的实物、银钱等;福役即历代统治者强迫人民从事的无偿劳役,包括军役、力役、杂役等。周王室和诸侯向臣属定期征用兵杂、

14、武器、衣甲等,称赋:征收农产晶称税或租.春秋后期,各国逐渐从田亩征赋,赋和税渐趋混合。秦汉起,按田地、人丁、户籍征收赋税.清雍正时实行摊丁入地,赋税就专指田赋或称租,而将盐、铁、茶、酒以及行商、典当、契约等的征课统称征植或杂税.清末,习惯上把赋税作为多种税课的统称。秦汉以后,依指按户征收的税,徭役则另行征发,赋和役始有明显区别.秦代规定,男子22岁起,每年在郡县服军役一月,称更卒,在中央服役一年,称正卒,屯边一年,称成卒.汉代也行此制度,民夫可出钱募代,林更赋。2 .人头税:是一种向每一个人课征相同、定额的税种(有别于所得之百分比)。3 .募役法:Z称免役法,于熙宁四年(1071年)颁布实施。

15、原本百姓按户等轮流到州县当差役的方法,改为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募役费用由当地主户按户等分担,称“免役钱”,原本免役的官户、僧道户等,也缴纳同样的钱,称“助役钱”。4 .科差:是中国唐宋元历代封建政府征收的代徭税。相似于更赋、力庸。初兴于唐宋,但征收面不广,代役税之外仍有徭役。降至元代遂成正式赋税项目。征收内容有包银、体钞、丝料、户钞。一般按户摊征,并视情况有所区别,其时,力役、职役仍与科差并征。6.“一条鞭法”:是明代嘉靖时期确立的赋税及徭役制度,张居正改革时推广到全国。新法规定: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样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6.关税:海关依据国家的关税政策、税法及进出口税则,对进出关境的物品征收的税,称为“关税”.7.关税主权:指一个国家不受外界因素影响、独立自主地处理有关本国海关税收事务的权力。8.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