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招:“减负令”为何越减越“负”.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799566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寻招:“减负令”为何越减越“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寻招:“减负令”为何越减越“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寻招:“减负令”为何越减越“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寻招:“减负令”为何越减越“负”.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寻招:“减负令”为何越减越“负”陶华坤教育的“全民焦虑”,已成为当今中国的一个明显标志,弥漫于社会各个阶层、各类人群。一、“减负令”初听令人期望,深究叫人“纠结”O1“减负之间”有人说,教育资源不均衡是罪魁祸首;也有人说,中高考制度是罪魁祸首;还有人说,家长的普遍焦虑是罪魁祸首;还有人说,社会用工制度是罪魁祸首;等等。负担重的根本原因在于应试教育机制和教育资源的严重不均衡,还有“高中-大学-社会精英”成了家长心目中唯一的成才之路。学生只有通过选拔性考试才能进入高等院校,子女考取名牌大学成为家长炫耀的资本。2 .奇怪现象中国教育中存在着“家长越位、老师让位、学生错位”现象,越是“减负”,家长越焦

2、虑。“减负”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它是一个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学校减负、社会增负,教师减负、家长增负”早已为人诟病,引发公众热议。减负就像一块“滚刀肉”,切不断、斩不烂。但一些家长为何增负呢?因高考是“以分数论英雄”的淘汰赛,破解“减负越减越重”的难题,确实需要家长心悦诚服地配合。3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探究性学习再加上各种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很多作业是孩子无法独立完成的,不少家长有这样的经历:孩子写完作业睡觉后,家长开始上网查资料,帮助孩子完成研究性的作业。望子成龙的家长播下“龙种”,但万一收获的是“跳蚤”怎么办?他们不会这么轻易认输。学生负担过重,己成

3、民族之痛。减负之举处处碰壁。有人说,不取消高考,补课永远都在悄悄的进行中!二、“剧场效应”让很多家庭卷入教育军备竞赛中。1 .为啥书包就能这么重?优质资源少,招生考试、评价机制?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书包,平均都是12斤左右。曾有一项研究发现:当书包重量超过体重的10%,负重超过20分钟,脊柱压缩达6-8毫米,长此以往,不仅会引起腰酸背痛,还会压迫孩子的脊柱,导致脊椎侧弯。有学生调侃:我们是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狼快,每天无休止地做着各类习题、试卷,枯燥乏味。很多家长也都感慨:现在的学生真苦!2 .剧场效应在剧场中,观众都在自己的座位上看戏,突然,有一个观众站起来看戏,接着后面的人也站了起来

4、,到最后观众都站着看戏。这种心理特别适用于孩子上补习班,你补我也补。教育减负虽然举步维艰,但是还在砥砺前行,国家在弱化“应试教育”,努力推行“素质教育”,均衡教育资源。就近入学、摇号入学、公办民办同招等政策。减负需要转变观念,重视社会评价体系改革,家校坦诚沟通、协同分工、携手共育,深化父母是子女“第一教师”的教育理念。3 .“毁书”新闻学生撕烂书本,校园漫天纸屑飞扬。“毁书”所折射的,正是应试教育带给学生的“辛酸”“苦楚”和巨大压力。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上课?某教育厅长在学校调研中,问学生们最喜欢什么课,学生们齐刷刷地回答,“最喜欢下课”。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5、振聋发喉,引人思考,让人焦虑。“减负”重在健全机制,真正减轻的是学生学习中不合理的负担,而不是教育教学质量。抓住评价改革的“牛鼻子”。三、“减负”永远走在“诟病”的路上!1对“减负困境”的关注与思索:路漫漫其修远。只要以“考分”为本的传统人才选拔模式不变,中考、高考以考试成绩、升学率为主导的评价系统依旧,不能从“根”上撼动应试教育盘根错节的体系,喊再多的减负口号,家长们只能是长叹:高考凭的是实力!“减负”的主要措施从学校的教育教学入手,让学生走出被作业“捆绑”的命运。分层设计作业:让中等成绩以下的学生把完成老师的作业当成一件乐事。教师是点亮学生心灯的“启蒙者”。教师的价值不是仅仅为学生燃烧自己

6、,而是要“点亮”学生的“心灯”。2 .终点不改,起点从何改起?中考人高考两大指挥棒依然高悬。当教育主管部门嚷着给中小学生减负时,家长根本不领情。特别是对家庭、对社会来说,更多看的是教育的结果。减负陷入一种“课业负担过重一一颁布减负政策一一课业负担反弹一一再颁布减负政策”的怪圈。在现有的竞争机制和教学模式面前,任何“减负令”都是软弱无力的。可以肯定地回答:十年之内,学生“负担重”的情况难以出现“拐点”。3 .中国教育何时能实现“减负”?中国人欣赏“寒门贵子”的奋斗模式。减负是项系统工程,考试是选拔人才的通道,也是多数人改变命运的阶梯。厘清关系、划分界线,对“校内、校外、家庭、政府”等方面明确“减负”责任。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社会倡导成才渠道多样化,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机制;社会不能以升学考试的分数作为评判学校教育成败、教师水平声誉、学生优劣高下的标准;家长与学校配合,共同实施“减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