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我的教育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沈从文-我的教育赏析.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在战争时代中人性的留存沈从文我的教育赏析军队与膏药有分不开的理由,文章从一开篇便吸引了我,它独到的切入点是极具画面感的,有扑面而来的战争之后给普通人民造成的创伤感,更有动荡时局下军队这一存在的独特性。作者说这不是普通人所明白的,后文中在百无聊赖之际,军队的军人们去赌钱,碰到一个伙夫,”这火夫是最爱贴膏药的人,胸口上我总见到他有一块东西,无意中膏药已经成了深入人心的一种生活方式。另一个震撼人心的事情是杀人。说震撼人心,那是撼动了我们如今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的心灵,而相较于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们,则是习以为常的,无论是军人、普通民众还是被杀的人。为什么这么说?之于军人来说他们实在太没有事情可作了,清闲
2、到无聊那军法还拿一枝水烟袋,穿长袍,很跑了一些路。他们杀了人,他们似乎即刻就忘记了军队驻扎在芷江此地,本是为了清乡,清乡一词原指侵华日军的暴行,这里作者恐怕是指的剿匪一事,但是借用这一词仍然反映了他们虽然披着军人的外衣,但是干的事情却是无组织纪律的蛮横行为,且是违背人性的,以至于每个人都在这样的任务中迷失自我,杀了人本应是震动心灵的事情,但是却开始得轻轻松松、结束得麻木不仁,只能说是战争之下将这一行为常态化了。之于普通民众来说被杀的家中也似乎即刻就忘记家中有一个人被杀的事实了,大家就是这个样子活下来。我这样想到时心中稍稍有点难过。不过我明白这事是一定不易的。,人在那个年代没有了其他的生活目的,
3、仿佛被杀和杀人就是一件生活中的存在即合理的事情。但是民众甘愿承受这一切吗?不。他们是被迫的,既然都发生了这样的惨剧,还能做出什么挣扎呢?在那个年代没有申诉、没有公平、没有法治,人们只想最简单原始的欲望活着。可以说是没有血性,但是当一个普通民众随时都面临着生存问题,又有什么立场去责怪他们不追求公平正义呢?之于被杀的人人是太英雄了出门唱歌”脸不失色,不辱骂官长临刑颈脖硬朗”。大家还说他懂规矩,这样汉子的确是难见到的。”这一点不知道是否该归结于一部分地域原因,毕竟大山里的土匪不是一生下来就是土匪的,他们是经过了漫长的与大自然共存、尝试在恶劣的自然生存环境与社会战争环境中求生,人天生就是向往生的物种,
4、不到最后一刻,不会放弃一搏。这里我只能说由衷地佩服,由衷地感叹我们中国人的骨气与斗争精神。麻木与天真看似矛盾地共存。全文多次写到诸如:一定要!巴那汉子捉回来的理由。捉回来就杀了,三百块钱就赏给出力的人员,大家就拿这钱赌博,这究竟是为什么事必须这样做,营长也说不分明。因为在训话里他并不解释这必须理由。一切仿佛皆是当然的,别人的世界.我们的世界,永远全是这样。副官聪明是也只能在这些上显出的,此外也不过同我们一样吃饭睡觉罢了。我们全是这样天真朴实的头脑。输了钱,问他胸口怎么样,这意思是笑他心痛不心瘤。他不生气,笑,说,运气不高,所以失手。这些人是有上了四十岁的年龄的,看到那种蠢样子,使人觉得好笑以外
5、的怜悯。他们真完全象是小孩子。”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及孩子气、天真,但是也多次说到仿佛杀人与抓人这类的事情是如此理所当然。看似矛盾对吗?其实不然。这就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军人的身份或许是被动选择的,倘若一个人不走上军人的道路,他也就是一个普通民众,大家褪去种种身份,归根结底是中国人,而且是普通善良的中国人,骨子里都是天真的,生长在大山里,又多了一份淳朴与孩子气。另外,我们能说面对杀人保持生活还要继续的态度是麻木吗?可以。但是我们有资格指责这一态度吗?正如前文所说(笔者还是持有这样的观点),当一个普通民众随时都面临着生存问题,又有什么立场去责怪他们不追求公平正义呢?全文作者用清新自然的笔触娓娓道来,既体现了那个年代生活的苦难与人的乐观,又体现了作者在其中深受的触动,在战争时代中依旧有最本真最淳朴的人性的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