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医院感染管理应知应会要求.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80308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2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肿瘤医院感染管理应知应会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肿瘤医院感染管理应知应会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肿瘤医院感染管理应知应会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肿瘤医院感染管理应知应会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肿瘤医院感染管理应知应会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肿瘤医院感染管理应知应会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肿瘤医院感染管理应知应会要求.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肿瘤医院感染管理应知应会要求(1)全体员工熟知本部门、本岗位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及要求(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工作流程等),并执行。(2)全院各科室及相关人员对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流程各处置预案知晓率达到100%。(3)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100%,洗手方法正确率,95%(重点科室达100%),手卫生依从性295%,手术室等医务人员外科洗手依从性达100虹(4)医务人员及相关人员知晓全院和重点部门的消毒与隔离工作制度。(5)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知晓相关规范并执行。(6)全院各科熟悉职业暴露相关内容(7)全院各科熟悉多重耐药菌相关内容。(8)全院各科熟悉医疗废物相关内容。医院感染

2、管理应知应会部分重点内容一、什么是医院感染?答:指住院病人在入院48小时后获得的感染,包括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院内感染。二、什么是医院感染暴发?答: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三、什么是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答: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四、医院感染暴发如何按流程报告?答:五、什么是标准预防?答: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

3、有患者和医务人员所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呼吸卫生/咳嗽礼仪、患者安置、处理污染的医疗物品与环境及安全注射等。六、什么是手卫生?答: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七、什么是洗手、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答: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悄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方法同“六步洗手法”顺序)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八、洗手口诀是什么?洗手

4、的时间是多长?(人人熟练洗手)答:洗手口诀:内、外、夹、弓、大、立、腕,七步洗手。洗手的时间:洗手时皂液在手上搓揉时间不少于15秒,整个洗手过程(包括从自来水湿手开始至干手结束)不少于40秒。九、洗手与卫生手消毒的原则是什么?答:(I)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十、WHO提出的手卫生“五个重要时刻”(手卫生“二前三后”)是什么?答:(1)二前:接触患者前;进行清洁及无菌操作前。(2)三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体液(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等)后;接触

5、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十一、医务人员在什么情况下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答:(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2)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十二、疾病传播种类及隔离标识?答:(1)疾病传播种类: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2)隔离标识:空气传播为黄色隔离标识;飞沫传播为粉色隔离标识;接触传播为蓝色隔离标识。十三、什么是职业暴露?答: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含有感染性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感染性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

6、况。十!、发生职业暴露后,如何进行局部处理?答: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1)完整的皮肤或粘膜暴露后,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粘膜。(2)破损的皮肤或粘膜暴露后,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粘膜,然后用消毒液进行局部消毒。皮肤可用75%酒精或者().5%碘伏消毒,粘膜可用0.05%碘伏消毒。(3)发生锐器伤时,应当从伤口旁轻轻挤压(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并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清洗。清洗后,用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局部消毒。十五、职业暴露后如何按规定程序报告?答:(1)发生职业暴露后

7、,当事人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并填写职业暴露人员个案登记表,一式三份。(2)科室负责人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将职业暴露人员个案登记表签字后送感染管理科、预防保健科备案,科室自留一份。预防保建科对受伤的工作人员视情况进行预防性用药,并进行一年的跟踪检测。(3)感染管理科视情况向分管院长报告。十六、什么是多重耐药菌?答:多重耐药菌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s)细菌以及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

8、(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十七、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措施有哪些?答:(1)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2)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必须进行接触隔离,医生须开具床边或单间隔离的医嘱,护士在床牌上挂放接触隔离标识。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不能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3)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4)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卫生洁具、医疗护理物品单独使用。(5)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6)加强对医务人员多重

9、耐药菌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教育与培训。十八、医疗废物共分成哪几类?答:医疗废物分为以下五类:(1)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2)病理性废物: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3)损伤性废物: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4)药物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5)化学性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十九、盛装医疗废物有何要求?答:盛放医疗废物达包装袋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二十、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报告时限是多少?答:在48小时内向所

10、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损害,应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3人以上死亡或者10人以上健康损害,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二十一、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1、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2、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积极协助调查。3、监督检查本科室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4、组织

11、本科室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与考试。5、督促本科室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制度。6、做好对卫生员、配膳员、陪住、探视者的卫生学管理。二十二、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职责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2、掌握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做到合理使用。3、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4、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病原学检验及药敏试验,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控制蔓延,积极治疗病人,如实填表报告;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并协助调查。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报告。5、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6、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

12、,预防锐器刺伤。二十三、医院内肺炎(HAP/VAP)预防与控制SOP(-)医院内肺炎的预防措施1、将感染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安置;病房按时开窗通风。2、对于器官移植、粒细胞减少症等严重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应进行保护性隔离,条件允许可置于层流或正压病房,医务人员进入病室时须戴口罩、帽子,穿无菌隔离衣等。3、限制应用抑制意识的药物治疗(镇静药,麻醉药)。4、安置昏迷病人于避免误吸的体位,如平卧时头偏向一侧。5、绝对卧床病人每2小时翻身、拍背1次。6、慎重给吞咽异常的病人经口喂食,以防误吸。7、病情许可的情况下,鼓励病人半卧位,并尽早下床活动。8、对外科胸腹部手术病人术前做好卫生宣教,训练正确的咳嗽排痰方

13、式。鼓励手术后病人(尤其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早期下床活动。9、指导病人正确咳嗽,必要时予以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引流。10、对气管插管或切开病人,吸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前、后,医务人员应洗手或手消毒。11、气管内导管6 -8小时消毒1次,应达到高水平消毒或灭菌。12、对存在HAP高危因素的患者,须注意口腔卫生,实施正确的口腔护理,建议洗必泰漱口或口腔冲洗,每2-6小时1次。13、做吸入治疗的雾化器,不同病人之间或同一病入使用超过24小时,要进行灭菌或高水平消毒处理,雾化液必须无菌。(二)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措施1、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30-45。,以减少胃液反流和误吸的发生。2、建议

14、使用可吸引的气管导管,定期(每小时)作声门下分泌物引流。3、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优先考虑无创通气。4、呼吸机螺纹管每病人更换1次,同一病人连续使用每周更换1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及时更换;湿化器添加水应使用灭菌水,每天更换。5、冷凝器应始终保持在最低位,冷凝水应作为污水及时倾倒,不可使冷凝水流向患者气道。6、对于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每天评估是否可以撤机和拔管,尽量减少机械通气和插管天数。7、不宜常规采用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SDD)来预防HAP/VAPo8、尽量减少使用或尽早停用预防应激性溃疡的药物,包括H2受体阻滞剂如西米替丁和/或制酸剂。9、鼓励早期肠内营养,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15、10、按医院常用物品的清洗、消毒S0P,正确进行呼吸机及相关配件的消毒。(三)其他预防措施1、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关培训。2、定期公布医院内肺炎的发生率。二十四、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SOP(一)手术前预防与控制措施1、尽量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择期手术患者应当尽可能待手术部位以外感染治愈后再行手术。2、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3、正确准备手术部位皮肤,彻底清除手术切口部位和周围皮肤的污染。术前备皮应当在手术当日进行,确需去除手术部位毛发时,应当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避免使用刀片刮除毛发。4、消毒前要彻底清除手术切口和周围皮肤的污染,采用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合适的消毒剂以适当的方式消毒手术部位皮肤,皮肤消毒范围应当符合手术要求,如需延长切口、做新切口或放置引流时,应当扩大消毒范围。5、如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手术患者皮肤切开前30分钟一2小时内或麻醉诱导期给予合理种类和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需要做肠道准备的患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