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现代世界的路径选择—读摩尔《专制与民主的社会起源》随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往现代世界的路径选择—读摩尔《专制与民主的社会起源》随感.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通往现代世界的路径选择一读螂专制与民主的社会起源随感摩尔的专制与民主的社会起源以现代世界形成过程中地主与农民为主线来解析世界各国现代化的进程,并将之高度概括为以英法美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民主道路,以德日为代表的法西斯道路和以中俄为代表的共产主义道路。该书以农业商品化为基点,揭示了农业与农民是推动现代化的动力源泉,并深刻的指出了民主的发展取决于农业问题背后各阶级势力的制约与平衡。以摩尔为启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重视和发展农业与农民问题无疑是我国当前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路径。现代化;农民;暴力革命;路径选择美国政治社会学家巴林顿摩尔的鸿篇巨著专制与民主的社会起源(以下简称起源)无疑是探
2、究现代民主社会形成与发展的经典力作,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详细的审视了英、美、法、日、德、中、俄、印等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历程,并欷锐的以地主与农民问题为切入点将东西方专制与民主的演变过程联结起来,深刻剖析和总结了通往现代世界的三种路径,即分别是以英、法、美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道路,以中国为代表的共产主义道路和以日本为代表的法西斯道路,另外还有印度独具特色的亚洲式民主道路。摩尔的起源一书不仅为研究现代民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也给予了我国的当前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许多启发。一、通往现代世界的三条道路摩尔的起源一书深刻地证明了从专制到民主社会的跨越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
3、成,亦不是简单的制度变革所能改变,必定需要不同社会阶层漫长而渐进的较量,甚至最终诉诸于暴力革命。摩尔在起源中考察了当代重要国家的民主化历程,回溯这些国家的从摆脱专制向现代民主化迈进的路径选择,并将之归纳为英美法代表的自由主义,中俄代表的共产主义及德日代表的法西斯主义。然而,诚如该书导言所质疑:“我们能够对自由主义、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三条不同的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发展进程进行比较研究吗?,对于历史发展不同、文化传统相离、社会状况各异的各国而言,对之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是否可采取统一视角进行研究的确是该书面临的最大挑战。尽管如此,摩尔的分析还是体现出一个鲜明的特征,那就是.他反宴推敲各种证据,使读者能
4、够准确地把握作者本人对各种结论的自信程度”,也即其能揪出一个学术研究的新视角并使读者同他一起去探寻最后的答案。总而言之,摩尔对通往现代世界的探索勾勒出了以下几条道路:(一)英法美:自由资本主义道路作为世界民主的先驱和典范,英美法等西方国家无疑走在各国探索民主化遒路的前列。在通往现代民主世界的三条道路中,“最早的1条是资本主义和议会民主和议会民主在经历过一系列革命之后相互结合的道路”,催生这条道路的变革发生在英国、法国和美国逐渐发展成为工业化现代民主社会的进程中,其主要通过英国清教徒革命、法国大革命和美国内战等来展现。“英格兰毫无疑问是当今世界宪政的母国,整个启蒙时代,英国人的自由就曾令欧洲人心
5、驰神往,作为站在资本主义世界葡沿的民主先驱,英国的自由主义传统和温和克制的民族性使得其民主化道路显得较为顺利,并无浓重的暴力性色彩。尽管人们遹常认为英国人拥有1种通过和平、公正、民主的流程来解决他们之间的政治和经济差异的特别能力,但摩尔批评了这种说法,认为其有着虚构的成分。与其他国家相比,英国能够率先走上现代化道路的秘诀在于其前工业社会中有着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阶层结构,这直接体现于英国农村中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贵族力量。从14世纪开始,就有不少迹象表明,商业在英国农村和城镇的重要性逐渐上升,封建主义开始解体并让位于英国相对薄弱的皇家专制主义,为农村土地贵族的堀起进而形成能够制约国王权力的力量奠
6、定了坚实的基砒。农村中有着商业天赋和习性的土地贵族通过羊毛贸易逐渐崛起,并依靠“羊吃人”的圈地运动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尽管圈地运动剥夺了自耕农的土地,使他们被迫流落到城市中,事实上蕴含着一定的暴力和血腥,但羊毛贸易和圈地运动改变了英国农村原有的阶层状况,使得土地集约化并成为土地贵族扩大羊毛贸易的物质基础,那些失去土地的农民,也纷纷成为土地贵族新办的各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一环一产业工人。由于丧失土地的农民在身份转换后的回流,为英国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充沛的劳动力,使得英国农村和城镇中的商业贸易大大发展。农村和城镇商业的勃兴不仅壮大了土地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力量,亦有效的摧毁了有碍民主诞生和发展的
7、农民阶层。土地贵族在经济上的成功进而促使其积极的拓展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和政治环境,催生了1215年制约王权的大宪章及其以后一系列限制王权的法案。资本主义的胜利与贵族的统治发扬了英国的自由主义传统和资本主义政治模式,开启了限制王权并以议会为中心权力分立的民主时代。与英国较为温和渐进的步入民主社会不同,法国显然将其浪漫主义的传统带到了现代化进程之中,使得其民主之路既漫长又充满暴力色彩,摩尔对此认为“用暴力摧毁旧政权是关装的一步的确,相对于英国而言,法国是一个农业国,商业气息并不浓厚。在农村中,也没有一个可以转化为资产阶级的土地贵族。法国的土地贵族可以说是和封建国外是合一的,或充当维护王权的附
8、庸。因此,法国社会并不可能以英国的方式产生1个具有资产阶级特征的地主所组成是议会。法国历史的发展和农业经济中的阶层结构将上层阶级变成了自由民主的敌人,而非民主阵营的一部分。因此,农民阶级受到国王和土地贵族的双重压迫,只有通过血腥的暴力革命打破束缚在广大民众头上的封速也锁,才能走向民主自由的世界。事实亦证明,法国的暴力革命是其迈向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动力。美国的现代化道路与英法两个亦有不同,其起步晚,也不需要面财一些棘手的问题,即推翻一个错综复杂、根深蒂固、封建或者官僚形式的农业社会。作为一个新兴的移民国家,美国并没有压着农民阶级头上的封建枷锁,尚未接受商品化的土地贵族和君王之间的政治争斗并没有成为
9、美国历史的组成部分”,因此,美国民主化进程中产生的暴力革命和冲突不是社会阶层结构的较量,而是具有一定的外部性的特征。一方面,种植园和工厂的冲突体现的只是生产方式之争,另一方,美国的独立战争争取的是独立和自由,其对象是英国的殖民统治。另外,美国内战消弭了南北州之间的分歧,对于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也具有促进作用,推动了美国的步入现代化民主国家的进程。虽然英美法各国的背景不同,但三者通向现代化的路径却是殊途同归的,即资产阶级民主道路,三国均通过对农民问题的解决使得资产阶级势力得以壮大,通过或温和或暴力的革命达到制约权力保障民主的格局。(-)中俄:共产主义道路由于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以及相异于西方的农业结
10、构使得中国与俄国的民主化道路不仅落后于西方国家而且显得更为步履蹒姗。二者在现代化道路上进行着艰难的求索并最终选择了共产主义。自秦朝建立统一的国家以来,中国就延续着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传统。不论有着多少朝代更替,中国的经济基础始终是分散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此经济基础上,是帝国官僚制度确保的地主对土地的控制权,封建王权的确立就是速立在对农业和农民压榨和剥削的基础上的。农村中虽有土地贵族,但其实都是君王在农村中的代理人,只是王权体系中的一个链条而巳。此外,承担文化主流的儒家学说强化了君主的统治和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结构,加之长期重农抑商的政策使得原本就薄弱的农业商品化更加雪上加霜。农业商品化转变的失
11、败使得中国缺乏能够与王权抗衡的资产阶级,即使到近代国民党统治也无法改变这根深蒂固的思想传统和经济结构。正如作者所言:“在俄国和中国,和平和秩序的建立,只是一个最终必会发展成为农民革命的长期历史进程,为了打破压在广大底层人民尤其是农民身上的封建桩锁,只能遹过农民革命的形式迎接现代化,加之共产党的兴起带来的共产主义思潮唤醒了底层民众的深刻认同和革命热情,使得中国最终选择走上共产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德日:法西斯道路德日的现代化道路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变种,和镌国一样,农业经济结构的特殊使得商人的影响力大大削弱理论农业秩序,强大的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相结合成功的压制并扭转了农民的不满,并阻止了农民革命,最
12、终走上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革命道路,并不幸被军国主义绑架,使得德日的民主化道路颇为波折。与中国的封建主义不同,日本的封建主义促使了旧有统治阶级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秩序中脱身而出,推动了自上而下的革命,并最终促成了工业化发展所必须的各种社会变化。日本的社会阶层呈现出天皇、幕府、大名、武士及广大农民阶层的划分,但这种结构使得农民阶层势力相当微弱,没有革命的动力和能力,是造成农民革命缺失的重要原因。明治维新以后,新兴地主兴起,他们采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方式迅速堀起,成为推动国家发展和民主化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战争经济的成长使得日本右翼专制政体逐渐显现,并最终采取了法西斯式的资
13、产阶级反动道路。总之,在德国与日本,资本主义在共业和农业两个领域都占据了极为有利的地位,从而推动了这两个国家最终转变成为工业化国家,但是这两个国家的农业状况以及发生在其农村中的特点类型的资本主义转型过程,成为革命暴动不成气候的重要原因,更深层次来看,土地精英群体在其中始终保有相当大的份额的政治权力,这一过程缺少了由农民与城市阶层相结合而推动的革命突破,也部分地使得这两个国家推动西方式民主形式发展的动力比较脆弱。(四)民主化道路的特例:印度道路除了以上三条道路外,摩尔还发现了民主化道路的特例一印度道路。它未发生过目前为止我们所谈到过的两种资本主义形式中任何1种工业革命,也没有发生过共产主义革命。
14、在印度,没有任何形式的资产阶级革命,没有发生过自上而下的保守形式的革命,也没有发生过农民革命,但其却也跻身于世界民主化的浪潮之中。印度自1947年独立以来,就一直推行议会制度,拥有一个独立的司法系统,还拥有标准意义上的自由:自由的民主选举。但其民主化道路却显得很怪异,摩尔对此并未给出明确的答案。传统的印度政体的根本特征是有一个统治国家的君主、一支拥护王室的军队和支撑前两者的农民,加之在种姓制度的影晌下使得印度的民主化道路障碍颇多。此外,由于糟糕的农业耕种状况,造成印度农民在政治上体现出的显著的易控制性,是阻止印度乡村社会起义的重要原因。在英国殖民以后,带来了西方的管理制度和宪政理念,但由于农业
15、结构和状况并未改变使得农民革命并未成型。可以说,作为一个具有浓厚宗敬信仰的国家,印度的民主化更深层次的受到的宗教信仰的影响,另一方面,英国的殖民留下的宪政制度也是其走入民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二、农业与农民:现代化的动力源泉现代世界形成过程中的地主与农民此消彼长的关系及其引申而出的农业与农民问题是摩尔起源一书的主线,在摩尔看来,农业与农民无疑是推动现代化的动力源泉。亨廷顿对此亦敏锐的提到:“城市反对派集团凭借本身的力量能够使政府垮台,但是他们不可能造成革命,造成革命需要有农村集团的积极参与,诚然,从事生产劳动的农民虽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毫不起眼,却对一国的现代化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农业商品化是
16、现代化的关键点摩尔的中心论点是即农业及其商业化程度,无论是农业向商业的转化还是土地贵族向新兴资产阶级的转变都取决于农业的商品化,一个国家农业商品化的程度直接影响了其现代化的进程所采用的时间和方式。农业的商品化使得农村中的土地贵族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在这个利益的驱动下其大肆扩大生产规模和市场,并不可避免的兼并土地,进行集约化经营,打破原有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土地贵族的逼迫下,大量农民成了无地游民,其中虽有着许多残酷和暴力的色彩,但却为土地贵族的资本主义经营方式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在英国,扩大羊毛贸易而引发的圈地运动摧毁了农民阶层,促进其向产业工人转化,井壮大了土地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利益,并最终为资产阶级反对封龙王权,确立议会制民主奠定了基础。相对而言,法国的农业商品化较低,且土地贵族基本是和封建君主一起压迫农民的附庸,使得现代化的重任只能压在广大农民的头上,使其成为暴力革命的导火库。对此,摩尔深刻的指出:“通过把农民转化成其他类型的社会阶层从而消除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