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课万人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千课万人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一、回顾学程,揭题解题识王戎(一)回顾诵读:引入看图文猜已经学过的文言文故事名,并诵读全文:历史故事司马光、寓言故事守株待兔、神话故事精卫填海O(二)过渡揭题:今天我们要开始学习第八单元的课文,第一篇也是一则文言文。1 .聚焦“主题”和“要素”:先来看看本单元的主题和语文要素,出示第八单元篇章页,齐读“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了解俊杰”,明确语文要素。2 .揭题,读写“戎”字:今天我们要学的这则文言文,讲的就是关于一位古代俊杰小时候的故事,板书课题。(1)结合板书,重点认读并书写生字:戎。(2)根据学情,预设”结合字理,补充介绍环节:“戎”是会意字,由“戈”和“十”
2、两部分组成,戈代表长柄的兵器,十代表上战场穿的铠甲,合起来就是指武器,是争斗的意思。(三)了解王戎,解题读题1 .简介王戎:课前你了解到历史上的王戎到底是何人?你是怎么知道的?感受到什么?顺学点拨:渗透借助文后注释和查阅资料等了解人物信息的学习方法,随机出示王戎和“竹林七贤的补充介绍:王戎,幼年时就聪慧过人,被称为“小神童长大后的他成为了西晋的名士,被称为“竹林七贤”之一,他也是七贤中年龄最小的一位。2 .解题读题:指名读题,说说为什么这么停顿。结合理解题目意思,提取题目中的主要人物和事情的信息。3 .小结学法:理解意思可以帮助我们更正确地判断词句间的停顿,读出文言文的韵味。【设计意图】:学生
3、从三年级起学第一则文言文,以跟着老师朗读、模仿为主,到四年级慢慢对断句习得了一些基本的方法。此环节,教师通过“回顾诵读揭示主题人物介绍解题读题学练断句”,采用半扶半放的手段,引导学生在温故中实践,合理断句,读好题目中的停顿,以巩固学法,培养语感。二、运用学法,入文读懂解大意(一)回顾学法,同桌交流1 .回顾学法:说说学习文言文有哪些方法?预设:反复朗读、抓住关键字、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查阅资料、联系生活经验等。2 .同桌交流:那在课前的自主学习中,你用到了哪些方法呢?【设计意图】:入文读懂文言文大意之初,设计回顾交流学习方法的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勾联课前预学活动,梳理已经
4、习得的常用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为下一环节进一步运用学法,自主阅读感悟打好基础。(二)学情反馈,以学定教1 .教师引导:学习文言文,正确、流利的朗读很重要,那在课前自主学习中,你们都读过几遍课文了?哪里比较容易读错?或者不清楚停顿的地方?2 .学生交流朗读遇到的困难预设:(1)指导难读难写字:诸(翘舌音,第一声)、竞(后鼻音,字形上与形近字“竟”区别,组词)。(2)指导难读句的正确停顿: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引导结合插图,初步理解。3 .指读、齐读,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读出小古文词句间的停顿和韵味。【设计意图】:从学生课前预学的实际学情出发,聚焦学生普遍认为难读难写的字、句进行指导,体现学为中心
5、,以学定教的理念。而文言文的朗读指导则采用半扶半放的方式,让学生运用学法在课前自主练习朗读中发现困难,教师再在课堂中针对学生遇到的困难进行指导,特别是结合插图,初步引导学生正确读好几处语意停顿。在本课下一环节,可以结合句子意思的理解,进一步理解这样停顿的原因,巩固练习读好句中字词之间的语意停顿,获得更深切的学习体验。(三)运用学法,入文学导过渡:朗读得不错,接下来,让我们运用学法,读懂文言文。1 .运用学法,自主阅读,补充批注/学习活动一:在课前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运用学过的方法再读全文,在新的读懂的地方补充批注。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巡视,关注学情,个别指导。2 .顺学而导,读懂文意,理出情节(1
6、)板块一: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预设学生感悟要点:“王戎七岁”点出王戎年龄之小;。抓住“诸小儿”“尝”“游”等词,理解句子意思。顺学点拨:“诸”是什么意思?(众、许多)如果是很多位可以怎么说?(诸位),还有其它带“诸”的词语吗?尝在文中是曾经的意思,这和现在用的词语“未尝”“何尝”中的意思一样,但与“品尝”的尝意思不同。(2)板块二: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日:“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预设学生感悟要点:。抓住“多子”“折枝”“竞”“走”“唯”“信然”等字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等方法,理解句子意思,交流到“走的意思时,回顾守株待兔中的那句“兔走触株
7、,折颈而死”,勾连旧知,加深印象。顺学点拨:引导学生抓住“多子折枝”,想象李子很多压弯树枝的画面,你仿佛看到怎样的情景?诸儿是“竞走取之”,戎则“不动”,引导想象“竞走取之”的情况,感受诸儿的心急、激动、兴奋。体会对比手法,突出了王戎的冷静,与其他小儿表现完全不一样。聚焦三个含“之”的句子,结合语境,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代词的用法。出示学习活动任务:学习活动二:同桌合作探究,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三处“之”的意思。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名,唯或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小组讨论,理解用法全班交流:第1、3个“之”指代的是李子,第2个之”指代的是王戎不
8、去摘李子这件事。顺学点拨,小结学法:在文言文中,遇到“之”用在表示动作的词后面时,一般是指代了某一样事物或某种情况,这时,我们要善于回读前面的句子,理解后,就能找到指代的人、事或物了。巩固练习:“之”在文言文中有一字多义的现象,考考你,还记得这些“之”在文中的意思吗?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司马光)炎帝之少女。(精卫填海)常衔西山之木石。(精卫填海)(3)齐读全文,读出停顿和韵味。【设计意图】:本文中“之”出现了3次,且用法相同,因此以三处“之”的短句成组集中呈现,利于指导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并有效习得通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言文的这种方法,之后引入学过的其它文章中“之的例句,比较中加深对“一字
9、多义”语言现象的认识和感悟,避免了逐字逐句、面面俱到地串讲。三、小组合作,探究原因悟形象(一)“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这句子里还含着一个成语呢?(板书:道边苦李)此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王戎吗?(二)整合课后题第3题,小组合作探究,如有困难到老师处领取“小锦囊”。Z学习活动三:小组合作探究:为什么王戎认为“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助学小锦囊:同学们,你们可以这样思考:王戎观察到哪些现象?他会有哪些猜想?会怎么一步步推理判断?树在道边,那么经过的路人可是“树上多子”,说明可能,因为李子是苦的,路人,如果李子是甜的,那么O故此必O(三)小组代表交流探究成果小组交流过程中,随机出示,引导想象说
10、话:当王戎看到路边李树上挂满了李子,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想象情景对话,体会王戎遇事冷静、善于观察、不跟风的特点。)PPT出示:树在道边,则,而树上多子,许是O如若李甘,则O故此必O(四)夸赞小结:此时,你最想对王戎说些什么?让我们再和众人一起夸夸他吧!出示:众人皆叹日:“戎!”(五)反复诵读,背诵积累1 .朗读全文,夸赞王戎。2 .去掉标点,挑战诵读。3 .提供支架,引导背诵。【设计意图】:文言文的学习离不开想象。通过质疑聚焦,顺势创设情境,开展小组合作探究,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设置了“小锦囊帮助学生探究,引导学生转换角色,走进王戎内心,想象体会王戎不动”的原因和断定“苦李”的分析依据
11、,在想象说话中引导学生跟着王戎透过观察的现象,经过一步步思考分析看到现象的本质,从而进一步感受王戎的神童形象。四、自主学练,同伴互助讲故事(一)借助板书提示,完成课堂作业本第4题,照样子填空,填写好故事情节示意图。取之H言然(二)自主练习,用自己的话来讲讲这个故事(课后第2题)。学习流程:自主选择练习同桌互讲,互助评价全班交流展示评价展示时,结合评价。(师生互动环节中预设点拨,想象人物的对话和心里的想法,如:诸小儿见到“李树多子折枝”,互相之间会说些什么话?当他们看到王戎不去采,又会怎么问他?王戎心里又会思考些什么呢?)【设计意图】:将“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这个重点在本课中分成两个
12、板块分步推进。在上一板块,学生运用学法,读懂文言文的过程中,师生共同理出了情节。在这一环节,结合板书“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将课堂作业本第4题、课后第2题相融,并根据学生学情,自主分层选择性练讲,关注学情,开展学程,为本单元“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这一语文要素的落实打好基础。五、拓展共读,链接课外导实践1 .介绍世说新语:这个有趣、生动的故事就选自世说新语雅量,出示介绍。2 .结合注释,共读世说新语忿狷中的王蓝田食鸡子这个故事。(课堂作业本第5题)(机动)3 .推荐世说新语中更多故事,链接课外阅读。4 .课堂总结。【设计意图】:通过介绍世说新语一书,整合作业本中这则故事进行随文阅读,可以
13、更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领着学生走向更广阔的课外阅读世界,拓展视野,拓宽思维,增量阅读,丰富积累。六、学习整理,作业巩固促积累(机动)自主整理学习要点,完成课堂作业本第1、2、3题O1谈话导入1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守株待兔精卫填海司马光,这几篇文章都是文言文。今天咱们再来学习一篇文言文,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起来写写课题。2 .学生书空标题。02解题1 .“戎”是生字,短横、竖撇表示铠甲,戈是兵器。“戎”就是古代兵器的总称,也指总称。这“戎”是戎马一生的“戎”,看来这名字还挺豪迈的,读一读,再读读。继续写课题。2 .谁来读读课题?3 .声音响亮,字正腔圆。你再来。4 .这么多同学都想读,一
14、起读吧。5 .王戎不取道旁李说的是什么意思呢?(“不取”着重符号)谁来说说?6 .你解释了“不取”就是“不拿”的意思。“道旁”又是指哪?7 .道路旁边的李子随手可摘,为什么王戎不取呢?(题目后加问号)翻开书本110页,自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开始读吧。(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03初读课文,读通读顺1 .看,课文中有5个生字,谁能带领着大家读一读?2 .生字的读音读准了,那谁来读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指名学生读)3 .字音都读准了吗?(读准了)字音都读准了,但是孩子们读文言文既要读准字音又要注意停顿,也叫“明句读”。在以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要在“谁做什么”“谁怎么样”的“谁”后面画上停顿
15、。我们看看,这几句话谁来读读?4 .读清楚了“谁怎么样”,还有谁来读?5 .同学们,咱们一起来读读。老师读“王戎”“诸儿”“人”,学生接读。6 .课文中的其他句子该怎么停顿呢?看看,哪一句话你觉得有疑问或者是拿不定主意的?指出来。7 .(生: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这句话比较长,比较难。还有哪位同同学也觉得这句话比较难的?8 .看什么?生读。9 .结合插图,你知道“多子折枝”是什么意思吗?10 .这是什么呀?李子怎么样?挂在树枝上。树枝都被一一(压弯了)。这就是“多子折枝”的意思。这句话前面讲的是道边李树,后面讲的是果是特别多。所以显然这里需要作一个停顿。谁来读读?好,谁再来读读?你来。你也来读读。同学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11 .这个长句子会读了,那么这句话你肯定一定会读了。(树在道旁而多子)12 .说说你这样读的理由。(生:讲了两层意思,树在道旁和李子多。)13 .所以这两层意思就明明白白的出来了。你来读读。很好,谁愿意来读一读的。好,咱们一起来读。14 .还有哪句话也觉得比较难读?15 .哎,那汪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