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镜的体检人群食管癌机会性筛查规范路径专家共识(2023)要点.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814130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内镜的体检人群食管癌机会性筛查规范路径专家共识(2023)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基于内镜的体检人群食管癌机会性筛查规范路径专家共识(2023)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基于内镜的体检人群食管癌机会性筛查规范路径专家共识(2023)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基于内镜的体检人群食管癌机会性筛查规范路径专家共识(2023)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基于内镜的体检人群食管癌机会性筛查规范路径专家共识(2023)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内镜的体检人群食管癌机会性筛查规范路径专家共识(2023)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内镜的体检人群食管癌机会性筛查规范路径专家共识(2023)要点.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基于内镜的体检人群食管癌机会性筛查规范路径专家共识(2023)要点摘要:中国食管癌高发,病理类型以鳞癌为主,但早期食管癌症状隐匿或者缺乏,诊断率低,造成巨大的疾病负担。机会性筛查是食管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重要途径,是现阶段可行的早期食管癌诊疗策略。为了推进早期食管癌机会性筛查的路径规范化,现组织健康体检中心、胸外科、肿瘤内科、内镜专业、流行病学以及从事癌症筛查方面等多学科专家,针对筛查对象、流行病学调查及风险评估、筛查方法、筛查流程、随访和质量控制等几个方面进行归纳整理,规范适合体检机构的食管癌筛查路径,以期能通过本共识提高体检机构的食管癌筛查和早诊能力。一、引言食管癌为临床常见的上消化

2、道恶性肿瘤。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显示,2023年食管癌新发病例为60.4万例,发病率为7.8/10万,死亡病例为54.4万例,死亡率为7.0/10万,分别占新发和死亡总数的3.1%和5.5%,位居全球新发病例的第8位和死亡病例的第6位。国家癌症中心最新发布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食管癌新发病例为25.25万例粗发病率为18.26/10万,死亡病例为19.39万例,粗死亡率为14.02/10万,分别位居我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第6位和死亡病例的第5位。食管癌的病理学类型以鳞癌和腺癌为主,东亚国家尤其中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地区,则以鳞癌为主,占比在95%以上。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及居民饮食结构的变革,我国食

3、管癌的发病率总体上呈持续下降趋势,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早期诊断率低,仍然面临着较重的疾病负担。食管癌早期症状不典型,我国早期食管癌的诊断率仅有1.5%左右,虽诊疗技术较前有明显进步,但临床确诊时已经进展至中晚期的占比仍达到90%,总体5年生存率低于20%o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大部分可通过内镜下微创治疗达到根治效果,5年生存率可达到95%以上。因此,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成为提高食管癌根治率和生存率的关键。肿瘤筛查是早发现、早诊断的有效手段,通过肿瘤筛查可以检出癌前病变、早期癌以及潜在的浸润癌,提供尽早治疗的机会。目前癌症的筛查通常包括2种模式:有组织的人群筛查和机会性的个体筛查。参考国际和国内早

4、期食管癌的筛查指南和共识意见,结合机会性筛查的特点,针对筛查对象、流行病学调查及风险评估、筛查方法、筛查流程、随访和质量控制等几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提出适合健康体检中心的食管癌内镜筛查路径,以期能通过本路径提高体检机构的食管癌筛查和早诊能力。共识1食管癌目前仍是危害国人健康的重大癌种之一,其早诊率低,死亡率高。在病因学综合防控措施的基础上,食管癌筛查目前仍是发现早期病变、提高早诊率的主要手段。在积极推动组织人群和高危地区普查项目的基础上,在高危人群中开展食管癌机会性筛查,是未来食管癌防控的重要路径。内镜作为食管癌筛查的金标准手段,得到业内大多数机构和专家的推荐;在定位高危人群的基础上,积极提升

5、针对体检受检人的内镜规范化和可及性服务能力,提高内镜相关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使用内镜筛查的高危人群覆盖面,是健康管理中心开展食管癌机会性筛查的主要工作内容。二、筛查对象建议建议医疗机构或者体检中心机会性食管癌筛查对象范畴包括但不限于如下:1筛查人群起始年龄(1)4075岁。(2)如年龄40岁且存在主动筛查意愿者在筛查范畴内。(3)如年龄75岁,需咨询门诊明确是否可行机会筛查。(4)如患者存在恶性肿瘤或者食管癌既往史、免疫系统受损(HIV感染等)、器官缺如、器官移植、严重器官功能障碍、精神疾患、严重影响生命疾病、无法耐受外科手术等,需先行咨询门诊确认是否可行机会筛查。共识2肿瘤相关流行病学研

6、究提示,年龄是目前癌症发生的最大独立危险因素,所以本共识中,将筛查起始年龄作为和其他流行病学因素并行的、评估受检人是否高危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提出,同时作为主要评估因素予以考虑。2对于符合筛查年龄人群,合并下列任何一项危险因素者为筛查高危人群(1)出生或者长期居住于食管癌高发地区。(2)一级亲属有食管癌病史。(3)合并其他食管癌高危因素,包括热烫饮食、饮酒(15gd吸烟、进食过快、室内空气污染、牙齿缺失等。(4)既往发现有食管鳞状上皮细胞异型增生和Barrett食管异型增生等癌前病变或者有胃食管反流病、食管裂孔疝等慢性食管疾病病史的随访者。共识3食管癌的发生经历了正常食管、食管炎症、食管轻度不典

7、型增生、食管中度不典型增生、食管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早期食管癌、中晚期食管癌多个阶段,这个过程可能历时几年甚至几十年。长期的地区性高危环境因素仍是我国食管癌高发的危险因素。另外,癌症遗传背景在癌症发生及进展过程中至关重要。遗传性易感基因变异是食管癌发生的生物学基础,所以家族史等遗传易感性的调查,也是判读高危因素的重要方式;癌前疾病或病变诸如食管炎症、食管轻度不典型增生、食管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等这几个阶段与食管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所以针对受检人开展的已知的癌前病变和癌前疾病随防性检查,也是健康管理中心的主要关注目标。3其他有意愿进行食管癌早期筛查的人群三、流行病学调查及风险评估共识4基于体检人群

8、流行病学调查因素,可以针对该人群开发食管癌风险预测模型并通过模型定义参与筛查的高危人群;建立模型的参数可依据区域性人群流行病学危险因素的相对危险度予以确定。目前不同研究中食管癌高危人群评估模型的信度和效度仍然需要循证医学的证据,各地可根据自身地区的危险因素特点进行模型的参数设计;但是,有无使用此类模型,并不阻碍仅仅针对相应的危险因素设计的调查问卷在健康人群中进行食管癌机会性筛查的应用。四、筛查方法选择共识5食管癌筛查属于伴随性筛查项目,一般和胃癌筛查项目一起完成。针对早期食管癌的最佳技术手段为内镜筛查,通常以普通白光内镜为检查基础,联合窄带成像技术(NB1)或者染色内镜(碘染色),有条件者可联

9、合使用放大内镜。结合早期食管癌特点和机会筛查人群特征,高危人群机会筛查推荐采用白光内镜检查联合NBI作为机会筛查的首选方法,发现黏膜异常后予染色内镜(碘染色),必要时联合放大内镜。不能耐受普通内镜检查者,明确无禁忌后可选择无痛内镜检查,也可采用超细经鼻胃镜联合NB1或者染色内镜染色作为筛查备选方案。内镜操作流程:1患者准备2下咽部检查3食管检查4食管-贲门结合部检查5色素内镜技术的使用6放大内镜检查五、筛查流程及随访路径管理1筛查流程筛查流程见图1。2基于筛查结果的随访路径管理共识6体检人群食管癌机会筛查流程和随访管理路径需要遵循如人群风险因素评估-分流-筛查-疾病风险评价或评级-随访等慢病筛

10、查基本流程和原则,但更需要遵循食管癌发生及进展特有的生物学规律和长期临床实践的基本原则。依据风险因素开展的食管癌风险人群分流、高危人群筛查、筛查后肿瘤学风险评价或评级,以及根据筛查结果进行的组织器官的肿瘤学评价和后续随访等规范化流程设计,是保证筛查效果的重要管理路径。六、筛查的质量控制1内镜医师要求内镜医师须具有独立进行消化内镜操作的能力,独立完成内镜检查200例以上;熟练掌握内镜技术的围手术期处理、标准流程及相关操作技巧;准确书写内镜检查报告。2检查前质量控制要求检查前6h禁食水;签署知情同意书;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及身体健康状态评估;了解患者血压、血糖及抗凝药物使用情况。确定患者具备消化内镜检

11、查指征。3检查中质量控制要求留存标准图片,包括下咽部(咽后壁+梨状窝)、食管(每2cm拍照1张)和贲门(正位+翻转位)的白光+NBI照片,同时碘染色后留取食管照片;规范化活检,发现食管内异常黏膜后,送入活检钳,活检钳与活检处黏膜平行,活检需达黏膜肌层,但不宜过深,进行直视活检,活检后标本置于10%中性福尔马林缓冲液中,及时送检;报告书写要求应有48张内镜图片,标注相应位置,应有病变位置图片,同时针对病变有清晰描述(包含具体距门齿位置、长度、性质等),给出诊断意见。4检查后质量控制要求内镜医师需要密切监测不良事件如低氧血症、吸入性肺炎、穿孔和出血等,并进行详细记录;患者满意度提高有助于医师更好地开展随访工作,可采用1ikert量表、视觉模拟量表以及美国团体健康协会开发的内镜满意度问卷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包括内镜检查前准备、内镜技术、检查期间或者结束后不适以及检查后随访等内容。共识7本部分描述的开展内镜筛查工作中需要遵循的临床基本操作要求和原则,在此不做赘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