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学校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为应对校园欺凌事件,提高学校处置校园欺凌事件的能 力,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各类校园欺凌事件,确 保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生活秩序, 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一、工作机构学校成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工作机构,明细人员分工、 职责要求。(一)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中小学全体领导干部职 责:负责制定校园欺凌事件应急预案,决定本预案 的启动与终止;健全应急管理制度,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在 校园欺凌事件处置工作中统一指挥、科学决策,协调各方力 量进行应急救援;控制事态发展,把事件造成的损失降到最 低,尽快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
2、序。(二)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校园欺凌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副校长室主任:副主任:政教处、教导处、总务处负责人主要职责:负责所有校园欺凌事件的各项调度,接到校 园欺凌事件报告后向相关领导报告并进行分类交办、紧急通 知发布。(S)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小组组 长:牵头处室:政教处、教导处协助处室:办公室、总务处等主要职责:政教处:负责落实校园欺凌事件中的相关学生,并联系 家长。教导处:负责校园欺凌事件的应急处置并上报,协助应 急处置。办公室:负责车辆安排、人员调度。负责所有校园欺凌 事件的对外信息发布,新闻媒体接待,负责突发信息安全事 件的应急处置,上报。总务处:负责应急处置过程
3、的经费保障。四、防范措施L成立校长负责,教师、家长代表、社区工作者等组成 的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负责学生欺凌防范、事件认定及调 查处理等工作。设置防治学生欺凌举报、求助电话与信箱, 及时处理反馈相关情况。2 .开展防治学生欺凌专题教育,通过召开主题班会、邀 请法制副校长进校讲座等多种形式,提高对欺凌行为危害性 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统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 习惯。3 .加强家校沟通,定期向家长宣传防欺凌知识,交流学 生在校在家情况,引导家长增强法治意识,重视并做好家庭 教育,形成家校合力。4 .实施校园安防“雪亮工程”,学校重点部位安
4、装高清 摄像头,实行全天候全覆盖监控;安排值日领导和教师在重 点时段对重点部位进行巡查。5加强对管制刀具、手机及其它危险品的排查管制,严 禁进入校园。6,将防治学生欺凌列入校规校纪,加强执纪监督,用纪 律规定对学生言行进行规范、警戒和约束;纳入对领导干部 和教师个人业务考核,通过严格考核,压实工作责任,增强 工作主动性。7.强化校园及周边治安防控体系,经常性地开展校园周 边矛盾纠纷和重点人员的排查整治,协调公安交警部门加强 校园周边学生上下学重点路段的巡逻执勤,整治重点场所, 优化校园周边环境。五、处置程序1 .预先处置。 如果是教师发现欺凌者正要对学生施 暴,此教师应立即上前阻止,并与之周旋
5、,然后巧妙派人报 告安全领导小组长。 如果是学生发现了欺凌者正对其 他学生施暴,此学生应立即报告与他最近的教师,然后再报 告安全领导小组组长。组长接到通知后,迅速赶赴现场,控制局面,采取有力 措施保障人员安全,尽力维护现场秩序。情况危急且不受控 制的情况下根据实际需求拨打110, 120等应急电话,与此 同时,迅速召集最近的教师(最好是男教师)赶赴现场,阻 止欺凌者施暴。2 .及时报告。在事件发生后学校立即启动学校校园欺 凌事件应急预案,学校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15分钟 内上报市教育和体育局。信息上报采用手机短信报告的形式, 主要内容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简要经过及当 前结果等。
6、学校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报告后,要及时向市教 育局报告,并由办公室及时做好舆情引导工作。3 .强化调度。校长是学校现场处置责任人,负责学校 内部人员、经费、车辆的安排、调配。当上级应急处置人员 到达现场后,服从上级部门的指挥调度,落实应急处置措施。 在处理校园欺凌事件的紧急情况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 小组组长有临时处置权。4 .控制事态。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与当地 公安、司法等职能部门联系,及时向当地政府汇报。学校欺 凌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与上级职能部门联系。 要配合有关部门控制现场,保护学校及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避免造成更大损失。5 .引导舆情。事件发生后,要迅速拟好新闻通
7、报,由 办公室把关、校园欺凌事件分类应急处置小组组长审定以后, 对外发布。6 .稳妥善后。在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理基本得到控制 后,要做好家长、学生等当事人的善后工作,对受到心理影 响的师生,要安排人员做好心理疏导;对在校园欺凌事件中 受到伤害的人员,要按照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做好理赔和 家属安抚工作。同时,要迅速恢复事发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 秩序。六、应急保障L信息保障。建立健全并落实校园欺凌事件的信息收 集、传递、报送、处理等各环节运动机制,完善信息传输渠 道,保持通讯方便快捷,确保报送信息报送渠道的安全畅通。7 .人员保障。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并定期进行专业培 训。建立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应急预
8、案,建立专职或兼职救 援队。8 .经费保障。校园欺凌保障经费应列入年度应急经费 预算。在校园欺凌事件处理过程中,总务处要保障经费按时、 足额到位,突发事件处置小组组长对应急经费处置有支配权。七、责任追究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因领导人员或有关责任人员工作的 失职、渎职、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或迟报、缓报、误 报的,依据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的大小,由相关职能部门依法 依规查处。八、附则1 .本预案启动实施由学校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领导 小组办公室主任或校园欺凌事件处置小组组长决定。所有领 导小组成员和相关负责人要认真贯彻执行本预案。2 .本预案由学校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 室制定并负责解释。学
9、校防止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近年来,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 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事件,损害 了学生身心健康,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为加强对此类事件 的预防和处理,根据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 要求,进一步做好学校安全整治工作,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 促进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防范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切 实有效降低和控制校园欺凌事件的危害,依照上级有关要求 及相关法律法规,从我校实际出发,特制定本预案。一、治理目的通过专项治理,加强法制教育,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 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二、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组织机构、
10、职责:组长:副组长:组员:校园安全领导小组组长:现场防护组组长:疏散引导组组长:通讯联络组组长:现场救护组组长:组员:每天的值班领导、教师及各班班主任。现场防护组职责:发生欺凌事件后,组长马上带领本组 人员赶赴现场,对欺凌学生者进行强行阻止,必要时可实行 正当防卫行为。疏散引导组职责:发生欺凌事件后,组长马上按总指挥 要求组织人员到现场疏散未被欺凌学生,并机智地疏散到安 全地带。通讯联络组职责:发生欺凌事件后,组长迅速按总指挥 要求组织人员赶赴现场,了解情况,同时向TlO”和上级 报告,传达事故情况保证通讯联络畅通。现场救护组职责:发生校园欺凌事件后,本部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迅速赶赴现场,对受
11、伤人员进行救治,对重伤 员应立即与“120”联系送往医院治疗。三、防止校园校园欺凌事件应急组职责:1.决定事故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2,统一领导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确定现场指挥人员,负 责应急队伍及物资的调动。3,向公安、医院、等应急部门报告,并保持密切联系, 相关部门人员到达单位后,配合这些部门指挥应急救援工作。4.向单位员工通报事故情况。5、向上级部门请求救援 事项。四、校园欺凌事件处理程序及措施:L发现校园欺凌者的应急措施。如果是教师发现欺凌者正要对学生施暴,此教师应立 即上前阻止,并与之周旋,然后巧妙派人报告安全领导小组 长。如果是学生发现了欺凌者正对其他学生施暴,此学生 应立即报告与他
12、最近的教师,然后再报告安全领导小组组长。2.组长接到通知后,迅速赶赴现场,同时拨打“110” (情况危急且不受控制的情况下),通知警察(迅速前往现 场阻止),与此同时,安全组长一面迅速召集最近的教师(最 好是男教师)赶赴现场,阻止欺凌者施暴,一面通知现场安 全组组长前往现场。3.各应急组现场救护现场防护组:组长接到发生校园暴力消息后,应立即组 织本组人员(不必等到人员来齐后)前往现场防止暴力,本 着保护学生安全的原则,力求不受任何伤害,但当歹徒强行 施暴时,本组人员可实行正当防卫。疏散引导组:本小组在组长带领下,迅速赶赴现场,当 防护组与欺凌者周旋时,本小组在可能的情况下,迅速掩护 与欺凌者相
13、近,易受伤害的学生撤离,并实施保护行为,防 止欺凌者对更多学生造成伤害。通讯联络组:本小组在组长带领下,迅速联系相关人员 到达现场。公安或派出所“110”学校应急组各组组长 向上级报告情况,保持通讯联络畅通。现场救护组:本小组人员在组长带领下,接到事故发生 的消息后,应立即携带药品到事发现场了解伤员情况,对轻 伤员进行简单救治,对重伤员应立即拨打“120”紧急救护, 送往医院。4.事故调查,善后处理。学校应急组在110的协助下,应立即协助上级主管部 门对伤员进行救护,并安排家长情绪等。学校应急组负责协助110调查事故发生经过。如属于责任事故,追究责任,并进行相应处罚。5、纪律处分。凡学校教师,必须积极参加与校园欺凌事件的防护,对 学校出现的欺凌事件进行及时处置,对欺凌事件反应迟缓, 故意推脱,懈怠而导致校园安全事故进一步扩大的,学校将 对该教师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