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教学设计(六科下).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81850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8.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教学设计(六科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3.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教学设计(六科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3.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教学设计(六科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3.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教学设计(六科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教学设计(六科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教学设计(六科下).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3 .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 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乂发生物理变化。2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科学探究目标1 .能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质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现象。2 .能根据物质变化的现象判断物质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3 .能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和调查分析等方式获取化学变化产生的新物质的特征。科学态度目标1 .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2 .体会到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化学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知道有些是有益的,有些是有害的。【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根据物质变化判断物

2、质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难点:对物质变化产生的物质进行实验、观察与考证分析,进一步明确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的物质。【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蜡烛、蜡烛台、打火机(火柴)、钢勺、白砂糖、锡箔纸(包裹钢勺)、烧杯2个、水、钥匙、塑料杯(放白砂糖)、资料。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聚焦1.谈话:在本单元的第1课我们讲到厨房里物质的变化。厨房里的物质变化2提问:你知道上面的焦糖是怎么来的吗?白砂糖变成焦糖,这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呢?预设:如学生能说出焦糖的制作过程,就顺着学生说说,我们今天用蜡烛进行加热,看能不能制作出焦糖。二、探索(一)观察白砂糖加热的变化1 .介绍白砂

3、糖加热所需的材料。2 .出示观察要点:(1)取一勺白砂糖,放在勺子里。(2)手握勺柄最外端,用蜡烛火焰的外焰加热。(3)仔细观察白砂糖的变化,并及时记录每一种变化现象。(4)观察结束后,将勺子放在有水的烧杯中。(5)不要离得太近,注意安全,避免烫伤。3.汇报:说说白砂糖加热过程中的现象,不同同学之间进行补充。并说说这些变化属于什么变化,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预设:白砂糖熔化成液体白砂糖属于物理变化;颜色变深、变黑,产生气味属于化学变化。我们可以发现,放在水里的炭是不溶于水的。(可以增加一个演示实验)4,通过一个视频,再来看一下白砂糖加热的整个过程。得出结论:白砂糖加热之后,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

4、变化。过渡:其实,刚才在加热白砂糖的过程中,我们使用的蜡烛也在发生变化。(二)观察蜡烛的变化1 .提问:蜡烛在燃烧过程中有哪些现象?发生了什么变化?2 .学生实验。(1)用烧杯倒扣在火焰上方加热5秒,然后观察烧杯内壁的变化。(用手摸一摸)(2)将勺子放在蜡烛的火焰上方,加热5秒,然后观察勺子底部的变化。3 .研讨:通过实验现象,说说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的证据是什么。(尝试让学生使用这样的语言来回答:我发现了现象,它产生等物质,它是一种新物质,所以我判断它属于化学变化。)预设:蜡烛燃烧产生水分的实验比较抽象,如学生难以解释该现象,可以增加一个演示的对比实验一一用白炽灯加热烧杯,烧杯内壁不起雾。4

5、.总结:蜡烛燃烧产生了水分、炭黑等新物质,所以蜡烛的燃烧是化学变化。设计意图:使用加热过后的勺子底部观察炭黑可以节省时间,也可以避免玻璃加热破裂。用干冷烧杯观察蜡烛燃烧会产生水分,是为了向学生传达科学的观察有时需要借助一些工具进行辅助。使用白炽灯进行对比实验,更容易促进学生理解蜡烛燃烧会产生水分。(三)发现更多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谈话:请大家看图,从资料中提取有用的信息,说说这些变化是化学变化的证据是什么。请用“这个变化产生等新物质,所以我判断它属于化学变化”来回答。1 .钢铁生锈。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反应,会生成氧化铁,这就是铁锈。铁锈是一种棕红色的物质,它不像铁那么坚硬,很容易脱落。一块铁完全

6、生锈后,体积可胀大8倍。如果不除去铁锈,海绵状的铁锈特别容易吸收水分,铁也就腐蚀得更快了。2 .用酵母发面。酵母中存在转化酶、麦芽糖酶和酒化酶等多种酶菌。在用面粉烘制蛋糕的过程中,酵母菌和酶将面团中的淀粉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并产生各种糖、氨基酸、有机酸和脂类等。脂类使面团具有一定的芬芳气味,二氧化碳使面团变得蓬松、多孔、柔软、有韧性。淀粉在发酵过程中被分解为麦芽糖,所以面粉在发酵后有糖化或液化的现象。各种有机酸以乳酸为主,使面团呈现酸性。发酵温度越高,糖分越多,乳酸发酵越快。3 .虾煮熟后变红。虾具有的颜色,主要是它们甲壳下面真皮层中的色素细胞在起作用。在高温蒸煮下,原来的色素受到破坏而分解,只有红色素尚存,所以虾煮熟后变成红色。三、研讨生活中哪些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对我们是有利的?哪些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对我们是有害的?请举例说明。【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