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什么是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什么是教育.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什么是教育今天的教育人常常身处迷茫痛苦的境地,很容易被无情地撕裂, 要么卷入焦虑漩涡,要么干脆麻木佛系。越是这样,我们需要找到出 口,教育长河中那些大家,或许就是我们可以聊以自慰的灵魂导师。苏霍姆林斯基无疑是教育人不可忽略掉的一位大家,其全面和谐 发展的教育学说对中国基础教育界的影响尤其巨大。他毕其一生的理 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去证明教育学首先就是人学、必须以人为本的人道 主义教育理念。即便今天看来,他的教育学说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再读苏 霍姆林斯基,我们可以有哪些思考呢?他,一生都在为培育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有德行的人、能自主获 得幸福的人,而努力思考着、探索着、践行着。换
2、言之,就是把“人” 永远放在教育的中心,一切教育活动指向了 “人苏霍姆林斯基的“人学”教育观不是抄来的,跟他的人生经历有 着紧密联系。普通家庭出生的他从小学中学,到师范专科,再到函授 高等师范,成为一名中学教师。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他的命运,1941 年秋天,他以连队指导员的身份奔赴前线。第二次战地手术中两块弹 片无法取出,永远留在体内,重塑了他的生命轨迹:连队指导员、退 伍军人、地方教育管理者、基层乡村学校校长、用生命致力于人道主 义教育探索的理论性实践家。他认为,没有人性的扭曲,就没有战争;个人发展的和谐是幸福 的前提;人性的塑造依靠教育,教育必须培养人性、德性,教育的使 命就是培养人性。
3、试想,如果一个人从出生到成长,他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 甚至经历的缺乏人性,没有人情味,那么其幼小心田是不可能生长出 人性的。这也符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影响人的理论。所以,教育必须具有人性,一切校园活动包括教育教学应该散发 着人性的芬芳。大凡违背人性的东西,即便包裹着“我是为你好”的 糖衣,也只能是虚假繁荣。它不会有市场,更不会深入人心。有人说, 教错了比不教更为严重,细想不无道理。走进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不难发现,他的每一篇文章,每一本 著作都涉及人、人性、培养人、培养真正大写的人、培养全面和谐发 展的人的内容。他认为“教师的职业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要经常不 断地深入人的复杂的精神
4、世界”。如今,我们的教育更多关注“教什么”和“怎么教”,鲜有涉及 教育对象。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当一名学生他走进校园,坐在教室, 是带着基因、个性、脾气,带着家庭影响,带着心情,甚至带着身体 感觉的而这一切,我们却忽略掉了,视其为一个可以盛装任何东 西的容器。教育必须看见人,必须关注人本身。人不是教育的手段,而是教 育的旨归所在,背离了就会出现问题。苏霍姆林斯基反复告诫教育者: “一个人无论今后成为什么人,他都将成为父亲和母亲,高明的教育 之道是要善于把儿童、少年、男女青年看做是未来的父亲和母亲这一观点,跟要把学生当作未来女婿和儿媳妇那样培养如出一辙。然而现实中,我们总是把每个孩子朝着科学家、
5、政客、商界精英、学 者、作家等“杰出人才”方向培养。人是一朵七色花,学习只是其中一朵。仅有这个花瓣,不仅单调, 而且会出问题。事实上每个人在七个花瓣上的颜色、大小、形状、香 气都是不一样的。苏霍姆林斯基早就提出,如果我们总是根据分数来给一个人下结 论,他就不会努力去当一个好人。因为上课、掌握知识、分数只是人 的精神生活的一个局部,多个领域中的一个领域。而偏偏在这个领域, 好多人遇到了巨大挫折。站在今天看来,大师都说中了。哲学家罗蒙诺索夫告诫人们:“知识如果没有掌握在道德之人手 中,无异于疯子手持着利剑”。所以,是到了该重视和重建“人”的 精神宇宙的时候了。作为教师,我们可能对很多事情无能为力,
6、但是 面对班上几十个学生,理应努力让自己的教育充满人情味,即便因此 可能会失去一些面包和鲜花。重读苏霍姆林斯基,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世界,多一些从容 不迫,少一点急躁功利;多一分淡泊闲适,少一些自我较劲。如果教 育不能赋予学生“认识你自己”“选择你自己”“认可你自己” “成为 你自己”的力量,无论一个人通过教育获得多少有形无形的东西,当 这些东西被抛到垃圾筐或火堆、个人经受价值裁决的时候,教育也将 经受“审判”。学校教育究竟做什么?培养“人”,还是培养“超人”,抑或是“人 上人”?苏霍姆林斯基已经做出了回答。毕其一生,我们可能都成不 了大家,甚至连骨干教师都不是,但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热爱生
7、活, 躬耕于丰茂的教育原野,专注而投入,不断修炼智慧,照样可以活出 精彩。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箴言1 .当儿童跨进学校大门,成了你的学生之后,他就会无限地信 任你,你的每一句话对他来说就是神圣的真理;你的行为在他看来就 是智慧的化身和道德的典范。儿童对教师的信任,犹如玫瑰花上的一 滴洁净的露珠。请不要把这一滴露珠抖落。2 .教师的最细致、最艰巨的任务之一,就是爱护并发展孩子的自 尊感。不应当让儿童的劳动成为徒劳无益的事一一这就是优秀教师的 座右铭。只有当儿童的脑力劳动给他带来某种成果时,他才能最大限 度地挖掘自己的精神潜力。有了成绩,才会产生学习的愿望。3 .学校的教学不是干巴巴地把知识从一个
8、头脑搬入另一个头脑, 而是每时每刻在进行心灵接触。4 .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成为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然而所有的人都要 成为丈夫或妻子,成为父亲或母亲。5 .不要把孩子入学前生活于其中的大自然、游戏、美、音乐、幻 想和创作的令人神往的世界关在教室门外。在学校生活的头几个月和 头几年里,学习不应成为唯一的活动形式。只有当教师大量给予他们 入学前的那种欢乐时,他们才会爱上学校。6 .为每一个人培养起善良、诚挚、同情心、助人精神及对一切有生之物和美好事物的关切之情等品质,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的起码目标。学校教育就要由此入手。7 .对于孩子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精神交往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 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志同
9、道合者的那种教师在少年教育中产 生困难的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教育行动以赤裸裸的方式出现在他们 面前,而人在这种年龄从本性上就不愿意被他人教育。8 .如果一所学校相信教育的巨大力量,而且在那里根本听不到 “他将是一个无出息的人”这类不可救药的话,那么这个学校的学生 集体的精神生活就具有无与伦比的乐观主义色彩。9 .假如学校按照重要程度提出一项教育任务的话,那么放在首位 的是培养人,培养丈夫、妻子、母亲、父亲,而放在第二位的才是培 养未来的工程师或医生。10 .孩子的毛病,要让知道的人尽可能少些,要让集体甚至一无 所知,这只会有好处。我们与之打交道的是儿童的心,这是最微妙和 最敏感的方寸之地,接触它
10、时应当分外细心和谨慎,慈爱和善良。IL一个不掌握数学、不会解应用题的人,仍可以生活下去并获 得幸福;然而,如果不会阅读,则不能生活,也不会获得幸福。谁没 有掌握阅读的技巧,谁就是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一个不懂道德的 人。12 .儿童的心灵是易受伤害的。在教学中,以及在整个学校生活 中,如果对儿童采取不谨慎或者漠不关心的态度,就会出现许多尖锐 的矛盾和暗礁,给儿童造成他们无法经受的精神震撼。这种精神震撼 是不应当有的。13 .不要引导孩子回避人类生活的阴暗面。要让孩子知道,我们 的生活中不尽是欢乐,也有悲伤。要让孩子的心里也有他人的忧愁。14 .不要教孩子去空讲漂亮的言辞,也不要让他们在没有任何
11、需 要付出精神力量的具体情况下,去表露强烈的感情。如果驱使孩子们 按指定意思去表露感情,就会把他们培养成喜好吹嘘、不讲原则、只 善辞令的空谈家,最终他们会成为冷漠无情的人。15 .教小学儿童,首先就是教他们观察,教他们发现世界。16 .只有当掌握知识过程中取得成绩而欢欣鼓舞的时候,才能出 现学习的兴趣;没有欢欣鼓舞,学习就成为孩子的沉重负担。17 .劳动在智力发展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儿童的智慧出在他 的手指头上。18 .儿童时代对美的敏感性和接受能力比个性成长的以后几个时 期都要强得多。小学教师主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美的要求,这种要 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精神生活的整个结构及其在集体中的相互 关系。19 .幼儿对世界的认识始于母亲对他的微笑,悄声唱的摇篮曲, 和善的眼睛和温情的搂抱。如若世界总是以母亲那种温柔的目光照射 儿童的心灵,如若儿童在自己的生活道路上所遇到的一切人都像慈母 那样善良温和,那么世上的痛苦、犯罪和悲剧就会一扫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