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初中体育课程中的德育教育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初中体育课程中的德育教育研究.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论文初中体育课程中的德育教育研究摘要:“课程思政”是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提出的一个重 要理念,体育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课程思 政的重要的载体。初中实施体育“课程思政”,其意义是在于将思想 政治教育贯穿于体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及全员育人。在体育课程中融入德育元素教育,开展体育“课程思 政”,对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 堂、进学生头脑,对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有着重要的引领作 用,同时,开展体育“课程思政”也是挤干水分,打造“金课”的重要 方法。关键词:课程思政;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德育元素教育1 .体育与德育的目标
2、融合课程思政是指学校所有教育活动都要肩负起立德树人的功能。 以思政教育为灵魂,课程教育为载体。开展体育课程思政,其意是将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于体育教学活动,以体育课程丰富的教学内容为载 体,充分发挥各个体育项目的思政教育元素,提炼体育教学中的价值 引导要素,在课程教学中注入德育元素教育,使体育课程教学知识内 涵更加丰富、渊博,体育技能的授课过程更富有情趣。在具体的体育 教学活动中,如何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核心教育理念,在体育教学中 实现知识的传授与价值的引领有机融合,是开展好体育课程思政的核 心问题,解决这问题的关键是明确体育课程目标,在体育教育目标中 融入思政教育目标。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在具体的教
3、学任务与目标上 有着高度的契合性,掌握体育运动技能,增强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 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一目标正契合了思政教育中促进人与社会 的全面发展的根本目标与任务。体育运动的项目种类繁多,在具体开展体育课程思政的教学活 动中,可以抓住各体育项目的共性特点融入德育元素,设立德育教育 目标,体育课程中体育人文知识的学习,运动技能的掌握,竞赛规则的 了解,顽强意志的培养,团结协作精神的塑造,强大心理素质的提升, 此外,家国情怀、社会责任等等,都可以作为体育课堂中的德育目标, 在体育技能传授中塑造学生意志品质、心理素质,在体育文化传播中 引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最终实现体育与德育的目标有机融合。
4、2 .体育课程思政的课堂表现形式体育课开展课程思政,要从课程论的角度对体育教学进行研究, 课程研究既是课程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程教学改革与课堂革 命的重要抓手和重要基础。相对于理论课程教学,体育课程不是纯理 论的、抽象的的灌输式教学,体育课程的开展带有明显的启发性、实 践性、模仿性、等特点,例如在排球、篮球、足球等球类课程教学中, 中国女排逆转夺冠的故事,篮球明星姚明入选NBA名人堂背后的励志 故事,中国女足铿锵玫瑰的故事等。在进行武术、拳击、跆拳道、摔 跤等竞技对抗类的课程教学中,霍元甲、蔡龙云等老一辈武术家传播 国术,为国争光的故事;将一生贡献给中国拳击事业的中国南北拳王 周士彬、张
5、立德的故事;陈中力克对手获得奥运历史上首枚金牌的故 事;盛泽田小腿骨折的情况下不言放弃勇夺奥运会摔跤奖牌的故事等,都是思政教育的优秀故事典范。通过课程思政,推动讲体育与讲德 育相结合、讲道理与讲故事相结合。使学生由学习的参与者 向竞技精神的传播者及爱国精神的践行者转变。另外通过隐性教 育的形式,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将思政之盐溶入教育之汤。例如 在体育课程的教学中,通过对体育项目竞赛规则的讲解,塑造了学生 懂规则、守纪律、重团结、善合作的性格,树立自觉的社会规范意识, 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通过长跑运动的锻炼,磨砺了学生顽强拼搏、 百折不屈、吃苦耐劳、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质。树立尚礼仪、知廉耻、 懂
6、传统、爱祖国的情怀。不同的运动项目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是 有差异的,采用隐性教育形式需要体育教师善于挖掘不同体育项目 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3 .体育课程思政的开展优势3.1 弘扬传统体育,提升家国情怀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一批载有厚重文化底蕴的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诸如武术、太极拳、龙舟、中国式摔跤等项目。 传统体育项目包含着诸多思想文化体系,例如以柔克刚、武以德立 、习武先习德等文化思想。民族传统体育凝结了民族文化的综合 形态,在传播民族传统文化,提升家国情怀的教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感悟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学生对 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竞技体
7、育是一种制度化、体系化的竞争性体育活动,竞技体育具 有规范性、竞争性、公平性、合作性、不确定性、娱乐性等特征。通 过竞技体育,可以在体育锻炼中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坚忍不拔,百折不 屈,超越自我的精神品格。诚如主持人白岩松所言:体育不仅教会孩 子们如何去赢,同时,教会孩子们如何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竞技体 育不仅锻炼学生争强好胜的性格,更能锻炼学生抗压,耐挫能力,有效 提升心理素质。竞技体育在规则的指引、约束下进行比赛,通过竞赛 使学生感悟公开公平公正的竞技体育内涵,了解并掌握竞赛规则,树 立规则意识,在比赛中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展现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 最终在社会实践中践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
8、友善、自强不息、 等价值观念。3. 3开展团队体育,塑造团队精神团队体育主要是指由二人或以上为单位进行体育锻炼或比赛的 项目。团队体育以目标一致为动力、互相信任为基础、团结协作为核 心、融入奉献为路径,是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团队体育项目 的课程思政中,团队精神是德育的核心内容,同时团队精神也是新时 代每一位公民都应遵循和践行的基本价值追求和道德规范。团队精神 的塑造具体可以展开为:培养学生融入团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大局 观意识,强化合作、责任意识。学生站在团队高度积极参与集体活动, 塑造奉献精神,提高责任感、使命感。4.建议如何合理、有效、的将育人元素融入到体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 考验的
9、是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技巧。开展体育课程思政,并非根 据体育教师的主观思想随意而为,而是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逐 步探索与总结,运用课程思政是方法,在体育课前准备中细化教学 目标,注重教育策略,注意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统一及尺 度把握。在教学中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兴趣,最大限度地营造阳光、自 由的体育教育氛围,达到体育教育之术与思政教育之道和谐统一。4. 2体育课程思政的开展效果,关键在体育教师教师应首先提升自身思想政治水平,在教学中增强课程思政意 识。主动关注育人资源、深入挖掘体育教学中丰富思政元素,讲价值 观,讲精神文化,在实践中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导向,不断 更新自己的知识储
10、备,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注重提升体育课程思政 能力,练就高超的育人技能,在教学中把握思政教育时机、内容和方 式方法,遴选课程知识点与构建课程知识体系,最终实现潜移默化的 效果,真正在体育课堂中做到塑造灵魂、塑造品行、塑造人格。4. 3体育课程思政最终成效在于学生学生是体育课程中受教育的主体,课程思政的最终落脚点是要 看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没有得到提升。在学业方面,对体育课程的学习 是否有获得感,是否掌握了该项目的运动技能。在品格方面,道德情操 是否得到提升,人格是否更健全,思想是否更加成熟。在个人素养方面, 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是否得到了锻炼,综合素质是否更加优秀,情感是 否更加稳定。在社会化促进方
11、面,家国情怀是否更加强烈,是否具备团 队协作精神,责任与担当意识是否更强等。5. 结束语初中体育应改变固有观念,打破传统教学方法,推陈出新,创新育 人模式,学校各部门要通力协作,创新育人环境,为课题思政融入初中 体育课堂这颗种子提供合适的土壤环境;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增 加适量的团队竞技活动,这有利于学生通过一种轻松、愉悦的方式去 接受思政教育;另外要扩宽教学评价渠道,完善监管制度,在重视学生 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发展,不断促进体 育课堂思政的发展。参考文献1夏越.新时代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 技,2021, 11(28):93-95.2姜卫芬,刘文烁.新时代推进体育课程思政改革的理论认知与 实践路径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1, 36 (04) :435-441.3秦新敏.思政视角下中学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鲁东大学,202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