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录之《济南的冬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实录之《济南的冬天》.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省级获奖课例】张婷婷教学实录之济南的冬天师:说到北国冬天的时候,我们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呼啸的朔风、翻飞的狂雪、瑟瑟的枯枝、天寒地冻的画面,似乎萧条肃杀、严酷无情就是北方冬天的代名词。这一点,有柳宗元的诗为证。“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有杜甫、白居易的诗为凭:“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李白更是将北方的奇寒夸张、渲染到了极致:“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其实,在中国北方有一个城市叫济南,冬天里没有呼啸的寒风,却有着无限的温暖;那水不但不结冰,反倒冒着点热气;那里的冬天非但没有一副严酷的面孔,反而是那么的笑容可掬。济南的冬天很美,老舍笔下的
2、济南的冬天更美,今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老舍笔下的济南冬天之美。下面我们进入学习的第一个环节听读课文,整体感知。生:济南的冬天的特征是“响晴生:我认为济南的冬天的特征应该是没有风声。文章第1段第一句话就写道:“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师:这位同学不仅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还拿出了依据,你们同意他的看法吗?还有没有不同意见?生:刚才两名同学回答的都只是济南的冬天某一个方面的特征,而老师的问题是“济南的冬天的总体特征是什么“,所以他们是答非所问。我认为济南的冬天的总体特征应该是“温晴温晴既包含了“无风声,温暖的特点,又包含了晴朗无云、有日光“响晴的特点,所以用“温晴一词来概括济南的冬天的总体特征才是最准
3、确的。师:这位同学能从老师给出的问题入手,审题很严谨。特征与“总体特征两字之差,如果忽略了总体”二字,答案就会出现很大的偏差。看来“差之毫厘”真会“谬以千里”啊!第二个问题老师想请一组同学开火车似的一个接一个来回答,注意:不要重复其他同学已经说过的。生:济南的冬天像春天般温暖。生:济南的冬天像母亲般慈爱。师:读过济南的冬天,连我们这些没去过济南的人都对它十分喜爱,无限憧憬,何况是那个在北平住惯的领教过北方寒风淫威的老舍先生?何况是那个客居英国忍受了伦敦漫天浓雾六年之久的老舍先生?作者对冬天的济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生(齐):喜爱之情。师:比喜爱更爱的那种情感,能否换个词来描绘?生:热爱。师:比
4、热爱更爱,再换个词。生:酷爱、挚爱。生:还有感激、赞美之情。师:说得很好!请同学们带着对济南冬天的挚爱、感激、赞美之情齐读第1段。师:同学们读得很有感情。下面我们进入本课学习的第二个环节默读课文,理清脉络。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中向我们描绘了哪几幅美丽的图画?请你依照示例古城全景图”依次概括,写在草稿纸上。(学生默读,教师巡视。)生:第二幅图画是“雪后小山图二师:有没有不同意见?生:我认为概括为“小雪小山图更恰当些。因为文中点出的是“小雪”,而“雪后”只能表明时间,却不能表现出“小雪之妙”。师:还有不同意见吗?生:我概括的是“薄雪秀山图”。我觉得“小雪小山”有些重复了,我就引用文中“那点薄雪好像忽然
5、害了羞中的薄字,又引用了文中“那些小山太秀气”中的“秀”字,我认为用“薄”来描绘雪,用“秀”来描绘山,更形象、更传神。师:你们认为哪个同学说得最好?(生纷纷表示赞同第三个同学的答案。)前面两个同学的概括做到了审题严谨,依照示例,抓住了主要描写对象“雪”和“山”,而第三个同学在此基础上,更善于借助文本,推敲字句。试着运用我们归纳总结出来的方法,再来概括下一幅图画。生:第三幅图画是“澄清绿水图”。师:不错,老师觉得将“绿字改一改,就更好了。生:我觉得可以将“绿”改为“碧”,“澄清碧水图”用词更典雅,更有意境。师:同学们概括了文章描绘的三幅图画,依次是“古城全景图”“薄雪秀山图”和“澄清碧水图”,还
6、有要补充的吗?请同学们再次浏览25自然段。(读罢,学生仍然无法回答。教师相机点拨。)师:其实,人本身就是风景啊,人是风景之魂。朱自清的写景抒情散文春,除自然美景外,最后还画上了迎春图这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有人的点染,更表现出“人勤春早”,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所以啊,秀山碧水的济南如此自然一块宝地,如此理想的境界,那里的人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生立刻找到了第2段中描绘济南人的那一笔。)师:我们一起将描绘济南人的文字读一读,边度边思考,怎么来概括这一幅图画呢?(生齐读。)生:人面含笑图。师:说得真好!老舍先生为我们描绘了四幅大幅的写意画,在这些画卷中,其实还有许多神韵生动的小幅工笔画。就从“薄
7、雪秀山图”来看吧,老舍先生写济南的山,描绘了城内的山和城外的山,城内山景图中又描绘了几处美景?生:四处。师:我们也像刚才那样用凝练的文字把它们概括出来,好吗?老师先来概括第一幅,“树尖顶白花”,后面的你们来概括。生:山尖镶银边。生:山坡穿花衣。生:山腰露粉色。师:刚才我们概括了城内山景图中四幅神韵生动的小幅工笔画;而城外山景图本身就是一幅小水墨画,这幅水墨画中又有着“山坡卧村庄”“房顶卧薄雪”的美丽景致。老舍先生描绘济南冬天的美景,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逻辑顺序,从济南城的全景,写到济南的山、济南的水;写山又从城内的山写到城外的山,写城内的山,基本上按照从上到下的空间顺序从山上写到山腰;写城外的山
8、,镜头一次次聚焦,目光一次次上移,从山坡上的村庄写到村庄的房顶,写到房顶上的雪。写济南的水,从水写到天,从天写到水,幻化到想象中天光水色融为一体。而且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还描绘了济南人这一道亮丽的风景。下面我们进入下一个学习环节品读课文,赏析画面。生:用拟人手法描述济南的山: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用一“晒”、一“睡”、一“醒”,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烘托舒适温暖的环境。师:这位同学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了赏析。好,再请一位同学来说说看。生:从人们的感受描述济南的山: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人们的幻想,不仅描绘
9、笑容,更突出心理活动。师:这位同学关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描写方法。生:描写济南冬天的水色,作者融入了自己独特的感受。自然中的水是不可能流到天上去的,这是感情化了的水,艺术化了的水,这也是老舍先生以画家的眼睛观察景物所获得的独特印象。师:这位同学从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入手进行了赏析。生:用城内的“狭窄”映衬城外的“宽敞”,用两个“卧”字传神、形象地照应了上文“暖和安适地睡着“,用“唐代名手画的小水墨画”比喻城外的远山,三笔两笔就勾画了济南冬天城外远山的特点。师:这位同学从对比烘托的写作方法入手进行了赏析。生:文章描写雪后山景的时候说:“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
10、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生动传神地描绘出雪的娇美情态。师:这位同学从全景微景、动景静景的角度进行了赏析。仅仅一句话,我们也能从全景微景、拟人比喻、对比烘托、情景交融等角度进行赏析,同学们要学会多角度深入赏析的方法。好的,下面将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和同学们探究学习的成果总结一下。师:下面,我们进入这节课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仿读课文,迁移拓展,这也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将学到的知
11、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学以致用。请同学们运用所学到的一种或几种描写景物的方法,将“课前学习”时写好的片段作文进行修改升格。生:我们组推荐王玉的作文,因为这段文字将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之所以生动,主要是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如文中将阳光比作一把把利剑,生动地写出了阳光的炙热。还有,把江水当作人来写,“颤抖”“呻吟”生动地写出了季风的威力。生(读):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一切。阳光如一把把利剑斜插入江面,溅起一道道灼眼的金光。探不见底的江水啊,浑浊而汹涌,被晕染成满江滚烫的通红。燎人的季风裹挟着狂躁的气息横扫江面,江水抖颤着,发出一阵阵痛苦的呻吟。风越来越猛烈,江水整个晃荡着,吼出一声声愤怒的
12、咆哮。江边的垂柳也助涨起风势,肆无忌惮地跳起夸张的狂欢舞蹈。生:我们组推荐的是高文迪同学的作文。这段文字写得很美。运用大量的拟人、排比表现武汉楚城别致的景色,从而表达自己对武汉的喜爱。比如将江城武汉比作“水做肌肤的姑娘”,生动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武汉柔美特点的喜爱。另外,这篇文章是先略写全景,再着重进行微景描写。从整体到局部,文脉清晰。生(读):江城武汉,水做肌肤的姑娘。东湖就是那一汪美丽的大眼睛。在山水旖旎的东湖边,我第一眼看到了她楚城,就觉得她是那么与众不同。城墙不高,却一半在陆上,一半在水里。背靠着绵绵的磨山,一片松柏青翠中,染上了点点金黄。泼墨的手笔,在这里有了些许的点染。城门上的飞檐,像
13、张开的双臂,欢迎着我,欢迎着他,欢迎着四方来客。步入楚城,顿生时光回溯之感,那古老的街道,那别致的校园,那黝黑的屋檐,那暗红的窗根黛瓦白墙下,不知演绎了多少故事;金桂紫竹旁,不知滴落了多少泪!立于秋阳下,我遥想当年,在这方土地上,有编钟绕梁,有鼓乐齐鸣,那时,我们楚人过的是一种多么诗意的生活啊!(后面小组推荐评价略。)师: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同学真的很有写作的天赋和潜质啊!老师希望你们能留心生活、多积累、多思考,用温润如玉的心感受生活的美,用灵秀的笔描摹生活的美,愿同学们都能写出锦绣文章,都能拥有美丽人生。今天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了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同学们思维很活跃,发言很积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老师感到很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