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七下第五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七下第五单元).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赵丽娟教学设计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七下第五单元)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面对人生的风雨,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面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我们又当如何?请跟随老师一起走进外国诗二首,去寻找答案吧。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感受内容。2 .自读诗歌,领悟哲理。3 .比读诗歌,体会异同。作者简介:普希金(17991837年),全名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俄国诗人。他被认为是俄国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俄国近代文学的奠基人。他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发表的自由颂致恰达耶夫等诗,抨击农奴制度,歌颂自由与进步。他的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
2、和历史纪事普加乔夫暴动史,叙述了普加乔夫领导的农民起义;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反映了贵族青年在沙皇统治下的思想苦闷。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写作背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这首诗中就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首诗是诗人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西波娃的女儿的纪念册上的整体感知: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停顿、轻重缓急和抑扬顿挫。1读标题如何理解“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 “欺骗”的含义是什么
3、?“欺骗”特指生活中因遭遇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2) “你”在诗中指的是什么人?既指处于流放生活中的作者,也指遭遇困苦不幸的人。(3)同学们,能举例谈谈你的理解吗?例:西汉太史公司马迁,完成史记前曾身受腐刑;音乐家贝多芬创作第九交响曲时,已经双耳失聪。2 .读疑问(1)为什么被“生活欺骗”了,还“不要悲伤,不要心急”?生活中的不幸、失意是暂时的,我们不要因为眼前的困难挫折就失去了对未来的信心。(2) .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一方面,诗人强调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一坚信所有的一切都会过去,而当这一切都过去之后,再来回顾这一过程时,人们将会为自己当初的坚定顽强、不屈不挠而
4、深感欣慰。另一方面,诗人认为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的,各种体验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即使是痛苦的,都有助于把握人生。3 .读感受(1)这首诗可以分为几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第一部分:写如果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要耐心等待,快乐的日子一定会到来。(劝告)第二部分:写要永远向往美好的未来,现在虽处逆境,当时过境迁,往事都将成为亲切的回忆。(希望)(2)作者认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该怎么做?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两个“不要”,一个“须要,一个,相信,语气坚定,态度明确,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3)找出诗人是如何对待现在、未来、过去的,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是个怎样的人?现在:“不要悲
5、伤”“不要心急”未来:“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向往着未来”过去:“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诗人在这样的处境下,没有丧失希望和斗志,仍热爱生活,追求自由,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从中能感受到诗人是个有着真诚博大的胸怀和坚强乐观的精神的人。说一说:如果让你把这首诗送给身边的人,你认为可以送给什么人?遭遇困难、身处逆境的人。对未来失去希望的人。对过去充满悔恨的人合作探究:1“你”指什么人?运用这一人称有什么好处?“你”是指和作者一样遭遇困难、身处逆境的人,由此可见,这也是作者写给“知己”的,能读懂他的人的。诗歌中的推己及人,让这首诗歌更有价值。运用第二人称,设置一种意境,好像面对面与读者交谈,亲
6、切自然,让读者感同身受,更能领悟诗歌的内涵。2 .与一般诗歌相比,这首诗有什么不同?你认为这首诗歌能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在哪里?不同:这首诗没有什么具体形象,只是以劝告的口吻明确地说明道理。一般诗歌的艺术形象都比较生动鲜明,而将主题含蓄地暗示给读者。成功的原因:诗人以平等的语气娓娓写来,语调亲切和婉、热诚坦率,似乎诗人在与你交谈。诗句清新流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从中可以让人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小结:这首诗用劝慰的口吻,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的思想感情。同时告诉人们:生活中不可能没有挫折,面对挫折
7、时要镇静,要坚信未来是光明美好的。写作特色:诗歌短小精焊,语言清新流畅。这首诗没有什么形象可言,短短几行,都是用劝告的口吻来写的,语调亲密和婉、热情坦率,诗句清新流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从中可以让人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胸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未选择的路教学设计赵丽娟无论是写诗还是读诗,都是一种美的享受,而古今中外有许多文人对路都情有独钟,比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李白不同的选择会带来不同的生活体验,也能反映出不同的内心世界。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诗人弗
8、罗斯特的名作未选择的路,看看诗人站在林间的岔路口会作出怎样的选择,想一想他的选择又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思考。学习目标:1了解作家及创作背景3 .掌握象征手法,体会“路”的象征意义4 .理解作者想告诉我们的哲理:在人生旅途中的岔路口,选定目标后,就要坚定地朝前走。作者: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年),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他曾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1912年,他举家迁居英国。此后,他陆续出版了诗集少年的意志波士顿以北山间新罕布什尔西去的溪流又一片牧场,得到好评。背景:本诗选自中外哲理诗精选(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顾子欣译。略有改动。这首诗的内容与诗
9、人的经历有关。1912年,弗罗斯特已经38岁了,这一年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选择:放弃本来平静安稳的教书生活,选择了不可预知的诗歌创作之路。整体感知: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停顿、轻重缓急和抑扬顿挫,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语感。2 .四节诗各表达了什么意思?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小节的意思。伫立(思索)决定(选择)选后(怅惘)回顾(叹息)3 .诗歌为何取名“未选择的路”?这首诗实际上是写人生的道路。诗人写作的重点不是那条已经选择的路,而是那条未选择的路。诗人感叹人生中有许多道路可供选择,但一个人往往只能选择一条路,而其他的路因为人生短暂只能放弃,深化了主题。另外,人生道路的选择往往
10、带有偶然性、随意性,那些未选择的路,更让人留恋。诗人不写已选择的路,而重在抒发对未选择的道路的感叹,更能打动读者的心,让人更深入的思考人生道路选择的问题。4 .如何理解诗人笔下的“路”和诗人在作选择时的心理。“久久伫立”,选择艰难,因为选择的意义重大,而且那条未选择的路也再没有机会涉足,作者将经年不忘。作者借脚下的路,来写人生之路。5 .我们该如何作出人生的选择?诗人的“路”带给你怎样的启示?自然之路可以选择回头,而人生却没有回头路可走;选择要谨慎,但一旦作出自己的选择就要坚持下去;选择不同的道路,人生也将不同;面对选择,犹豫是正常的6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有何异同?未选择的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相同点课堂小结富有人情味,富有哲理性语气口吻气写作手法情感态度劝告口吻,和缓语直抒胸臆积极乐观自述口吻,耐人寻味象征手法彷徨惆怅概括主题诗人通过叙述对树林中两条路的选择,表现了自己对人生的思索,意在告诉人们: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条,一旦选择了就不能回头,所以我们应独立思考,慎重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