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成果奖申请书.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854405 上传时间:2024-06-2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成果奖申请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成果奖申请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成果奖申请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成果奖申请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成果奖申请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成果奖申请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成果奖申请书.docx(2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成果奖申请书“课程-科研-实践-网媒多维育人同频共振,培养卓越环保人才的探索成果名称 与实践成果 完成人 王铁成、李志、郭学涛、黄懿梅、赵倩茹成果完成单位 资源环境学院申报等级 校二等奖推荐单位(盖章)资源环境学院申 请时间 2023-9T0成果类别代码0811填表说明1 .成果名称:字数(含符号)不超过35个汉字。2 .成果类别代码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 录(2012年)(教高20129号)的学科门类分类(规范)填写。 类别代码组成形式为:abedo其中:ab:成果所属科类代码:哲学一01, 经济学一02,法学一03,教育学一04,文学一05,历史学一06

2、,理学一 07,工学一08,农学一09,医学一10,军事学一11,管理学一12,艺术 学一 13,其他一 14 (包括:政治思想教育、素质教育、评估、教育技术 研究与应用等)。c:成果属普通教育填1,继续教育填2,其它填Oo d:成果属本科教育填1,研究生教育填2,其它填0。3 .成果曾获奖励情况不包括商业性的奖励。4 .成果起止时间:起始时间指立项研究或开始研制的日期;完成时 间指成果开始实施(包括试行)的日期。5 .主题词:按国家汉语主题词表填写3至7个与推荐成果内容 密切相关的主题词,每个词语间应加“;”号。6 .本申请书统一用A4纸双面打印,正文内容所用字型应不小于4号字。需签字、盖章

3、处打印或复印无效。一、成果简介成果曾 获奖励 情况蔗时奖称 获名获奖 等级获奖金 额(元)授奖 部门2020环境监测农业农村部“十三五”规 划教材农业农村 部2020环境监测实验农业农村部“十三五”规 划教材农业农村 部2020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实 验实习教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普通 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 教材国家林业 和草原局2021乌梁素海沉积物中微塑 料的水平和垂直分布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 赛一等奖全国大学 生生命科 学竞赛委 员会2020纯源净水以技术创新打 造新型乡村净水产品生命科技创新创业大赛 全国一等奖教育部高 等生物技 术、生物 工程教学 指导委员 会2022在双碳目标下二氧化碳

4、驱油提高采收率技术首届大学生低碳循环科 技创新大赛全国三等奖中国生物 多样性保 护与绿色 发展基金 会2017烟气除尘脱硫脱硝系统 实验省级虚拟仿真实验建设 项目陕西省教 育厅2015环境学概论省精品资源网络共享课 程陕西省教 育厅2014环境监测省精品资源网络共享课 程陕西省教 育厅2019生态学陕西省线下一流本科课 程陕西省教 育厅2021环境化学(双语)省一流本科课程陕西省教 育厅2019纯源净水第五届“互联网+”大学 生创新创业大赛省银奖陕西省教 育厅2019纯源净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电子 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 挑战赛省三等奖陕西省教 育厅2016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学生 工作研讨会优秀

5、论文一 等奖优秀论文一等奖全国高等 农业院校 学生工作 研究会2021环境监测校一流本科课程西北农林 科技大学2021环境监测实验校一流本科课程西北农林 科技大学2014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 个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 个人西北农林 科技大学2019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指 导教师创新创业优秀指导教师西北农林 科技大学201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学 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老师社会实践优秀指导老师西北农林 科技大学2017第九届辅导员大赛三等 奖校三等奖西北农林 科技大学2019纯源净水第五届“互联网+”大学 生创新创业大赛校金奖西北农林 科技大学2019纯源净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电子 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

6、” 挑战赛校二等奖西北农林 科技大学2019纯源净水杜邦水处理“生命的流 动”水应用创新挑战赛全 国季军杜邦公司2018介质阻挡放电降解微污 染水源水中重金属络合 物的研究校百篇优秀毕业论文西北农林 科技大学2019低温等离子体协同过硫 酸盐去除水中络合态重 金属的研究校百篇优秀毕业论文西北农林 科技大学2021竣酸诱导的等离子体破 解重金属络合物 Cu-EDTA并同步还原Cr校百篇优秀毕业论文西北农林 科技大学2023放电等离子体氧化对水 体中优势藻种的去除效 率及机制探究校百篇优秀毕业论文西北农林 科技大学2023不同种类微塑料与胞外 DNA的相互作用过程与 潜在机制研究校百篇优秀毕业论文

7、西北农林 科技大学2021某厂甲苯废气治理工艺 设计校优秀毕业论文西北农林 科技大学2017放电等离子体去除土壤 中增塑剂的研究校优秀毕业论文西北农林 科技大学2020化工厂含氟废气处理处 置校优秀毕业论文西北农林 科技大学2020毛乌素沙地微塑料分布 及污染特征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工 科优秀奖西北农林 科技大学201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 生就业工作先进个人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个 人西北农林 科技大学成果起止时间起始:2014年1月完成:2022年12月实践检验期:9年主题词污染、生态生物、农业、水域、科普、科研、教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育人工作,围绕培 养什么人、

8、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深刻强调了育人的重要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立德树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入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提升工程,做全做实做细“十大育人体系”,大力推进“三全育人(全员、全程、 全方位)”,培养一流人才。基于上述理念,本教学团队构建并实施了环境类专 业“课程-科研-实践-网媒”全方位育人的人才培养体系。“课程-科研-实践-网媒”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以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 育人才为目标,将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及网媒育人贯穿人才培育全过 程。课程育人以生态文明思想、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实施课程思政,立心铸魂, 筑牢育人阵地;通过革新教学方法和教学载体,守正创新

9、,提升教学质量。科研 育人以本科生卓越成长为目标,通过建立博士-硕士-本科生学术共同体,发挥研 究生的示范引领作用,培养本科生发现问题的主动性、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并 塑造高尚的学术道德和求真的科学精神。实践育人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 振兴战略,融入生态环境保护“学科味道”进行选题,创建“社会实践调研+科 技创新+学科竞赛” 一体化的育人模式,促进学生领导力提升,实现全面培养。 网媒育人依托学院新媒体一一蓝天净土报,通过环保文化浸润,滋养学生心 灵,激发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和环保责任感。通过“课程-科研-实践-网媒”全方位的育人改革,发挥多维度全方位协同 育人功能,促进了学生个性化成长和多样化

10、发展,有效解决了人才培养方面存在 的三个问题:(1)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将培养专业人才作为目标,学生的自由发展空 间受到约束,个性化发展得不到足够的关注,学习能动性和积极性被削弱,自主 发展的潜力受到束缚。(2)传统课程体系过度专业化,人文素养、科研精神、学术道德等往往有 所缺失,导致学生学科视野不够宽广、底蕴不足、创新能力不强、学术道德薄弱。 实践环节重形式化,运行低效。实践育人活动多停留于科学理论表面,或完全脱 离理论的形式化参观,科学理论和实践活动没有有机结合,实践育人功能较弱。(3)传统教学内容和方法过度强调专业知识传授,相对忽视思政育人的作 用。同时,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载体较为单一,

11、局限了学生和教师的互动性,限 制了发散性思维的培养。(1)突破单一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全方位育人创造性地设计并实施“课程-科研-实践-网媒”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分阶 段(认知阶段、认同阶段、践行阶段)将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及网媒 育人贯穿人才培育全过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课程思政为抓手,以教学方法 和载体革新为手段,以研促本,以一体化实践强基础,以网媒润心灵,促进学生 多样化发展。通过专业通识课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知,通过网媒强化专业认知, 通过专业课、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及学科竞赛筑牢专业认同感,通过奉献精神、 感恩精神和敬业精神等教育,强化专业践行。(2)丰富课程体系,拓宽育人维度从培

12、养方案、科研反哺教学、一体化实践等方面拓宽课程体系育人维度。突出农林特色的课程培养方案修订。以农业水土污染修复、农林废弃物 处理与资源化等特色为抓手,在培养方案中体现对接农林环境的培养目标引导。 修订专业基础课培养方案11门。开展科研特色的教学活动。基于“寓教于研、寓研于教、教研相长”的 理念,组建“导师博士硕士本科生”全体系的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农 林废弃物处理、土壤修复、环境评价5个科研协作组,发挥研究生的示范引领作 用,培养本科生发现问题的主动性、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开展本科生环保学术 讲座10余次,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并引导学生遵守学术道德。依托蓝天净土 报,出版322期环境污染问

13、题与政策相关资讯,阅读量达500万人次,树牢生态 文明观。“社会实践调研+科技创新+学科竞赛”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组织 200余名本科生开展乡村调查、母亲河调研等实践活动,挖掘环境问题;以此为 切入点,开展创新创业项目37项,学生获软件著作、专利、论文等成果40余项; 依托创新创业成果,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十余项竞赛奖励。将学生创新能 力培养根植在乡村振兴的土壤里。(3)强化课程思政和思维训练,培养批判精神和创新潜质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激发创新潜质为主线建设新型课程。 课程思政全覆盖。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为重 点,大力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依托红色基地、野外试验

14、基地、院士峥煤 故事,强化学生情怀文化的培养。承担校级课程思政项目4项,获“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筑牢教师思政育人的根基。教学方法和载体更新。依托省级精品资源网络共享课程、省级虚拟仿真 实验教学、校级一流课程建设,创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 体的教学方法,完善网络课程资源,实现线上线下、实践与虚拟灵活多样的教学,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3.成果的创新点(不超过800字)“课程-科研-实践-网媒”全方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本科教育领域的系 统性、综合性改革,在学校“三通融、三递进、一卓越”人才培养理念指导 下,其内容涵盖培养模式改革、培养过程全方位化、“教”与

15、“学”的方式 方法革新等多个方面。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及网媒育人同频共振, 学生、教师和辅导员全员参与,改革突破了以往单一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全 方位育人,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本成果创新点主要包括:(1)培养模式创新:创建以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为目标的 “课程-科研-实践-网媒”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卓越成长计划和领导能力培 养计划。全方位育人,打破传统单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壁垒,实现课程-科研- 实践网媒联动,探索出一条促进学生多样化成才的途径。(2)课程体系革新:针对传统课程体系过度专业化的问题,从培养方 案、科研反哺教学、一体化实践等方面拓宽课程体系育人维度。创建以培养 批判性思维和激发创新潜质为主线的新型课程,实现课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