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党课材料:重温“枫桥经验” 践行群众路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党课材料:重温“枫桥经验” 践行群众路线.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重温“枫桥经验”践行群众路线9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省绍兴市考察时来 到枫桥经验陈列馆,重温“枫桥经验”诞生演进历程,了解新时 代“枫桥经验”创新发展情况。“枫桥经验”跨越一甲子,在继承 中传承与发展,其内涵不断丰富提升,对于我们新时代如何更 好地践行群众路线、推进基层治理有着重要启示意义。尊重群众,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枫桥经验”一路走 来,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永恒的生命线。走进新时代,人民 群众“阅卷人”的角色定位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民群众的智慧 是无穷的,民心民意的力量也是无穷的。1950年12月,毛主 席为湖南一师题写校训:“要做群众的先生,先做群众的学生。” 习近平总书
2、记也指出:“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 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江山就是人 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就是要求 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拜人民为师,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过程 中,始终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 答应不答应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全党上下大兴调查研究 为契机,主动下基层走村进组串户、问计问需问策,看“脸色”、 听“牢骚”、解“急难”,力求做出的每一项决策都有坚实的群众 基础,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内心期盼。深入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过去,道路交通十 分不便,县、乡干部下一次村组得走好几个小时,故常常会在 村里待上
3、两三天,与群众同吃同住、交流交心;现在,交通、 通讯状况得到全面改善,但一些党员干部深入村组、接触群众 反倒更少了,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渐行渐远。有的同志待在办公 室时间多,深入基层一线较少,即便下基层也只去镇政府、村 委会,很少走村入户,不愿意、不擅长与群众打交道,甚至戴 有色眼镜看待前来反映问题的群众,究其根源,还是群众观念 发生了偏差。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就是要求广大党 员干部主动深入群众、亲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要时刻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位置,摒弃高高在上、不接地气 的官僚主义之风,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使命,体察民情, 改善民生,维护民利,真正用心用情用力维系好与
4、人民群众之 间的鱼水深情。发动群众,谋共治共享、促群防群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 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推动着历史的车 轮不断朝着文明与现代化迈进。1963年,浙江省绍兴市诸暨 县枫桥区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坚持发动和依靠群众,就地 教育改造“四类分子”,做到了矛盾问题不上交,创造了闻名全 国的“枫桥经验”。这一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经验,究其实质就是 实行基层自治、共治共享,推动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团结就 是力量,只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聚沙成塔、集腋 成裘。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 体地位,注重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因素,用好“屋场恳 谈”“围炉夜话”等制度设计,让人民群众在矛盾化解、基层自 治、平安建设等社会治理活动中当“主人翁”、主力军,实现社 会治理过程有群众参与、成效由群众评判、成果让群众共享, 推动形成共治共享、群防群治的大治理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