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思考.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互联网+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思考摘要:新形势下的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该文立足开放性应用型本科教学与管理,展开办学模式和办学过程的研究。有利于教育教学及管理的实践与研讨,进一步促进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关键词: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平台本文在阐述当今信息化的内涵和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之后,从思维方式与办学模式上将应用型本科教育与信息化技术高度融合,提出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社会资源、高校资源和家庭资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全社会办大学,全社会选人、用人的信息化技术支撑下的高等教育办学新模式,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与研究。1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信息化信息化
2、的概念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一般认为,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加强,并发挥主导作用的动态发展过程。它以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程度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主要标志。信息社会也称信息化社会,是脱离工业化社会以后,信息将起主要作用的社会。所谓信息社会,是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信息资源为基本发展资源,以信息服务性产业为基本社会产业,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基本社会交往方式的新型社会。其主要特征体现在:从内容上看,信息化可分为信息的生产、应用和保障三大方面。信息生产,即信息产业化,要求发展一系列信息技术及产业,涉及信息和数据的采集、处理、存
3、储技术,包括通信设备、计算机、软件和消费类电子产品制造等领域。信息应用,即产业和社会领域的信息化,主要表现在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大大提高各种物质和能量资源的利用效率,促使产业结构的调整、转换和升级,促进人类生活方式、社会体系和社会文化发生深刻变革。信息保障,指保障信息传输的基础设施和安全机制,使人类能够可持续地提升获取信息的能力,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安全保障机制、信息科技创新体系、信息传播途径和信息能力教育等。2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在社会不断地发展过程中,我国高等教育为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是毫无疑问的,也是毋庸置
4、疑的事实。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以及高校扩招等因素的存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2.1 “严进宽出”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有研究者认为这只是一种带有世界性的“分数膨胀”现象。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渐发展为大众教育,随着受教育人数的增加和就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分数膨胀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客观现象,在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达国家早已出现。引起分数通胀的最直接原因,包括学生参与教师评估和教师降低课程It度的投机行为等因素,而更深次的原因,则是高校降低了录取标准,同时,又为了提高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降低了对学生的要求。2. 2专业结构优化方面高校
5、是树人的地方,为社会发展提供各行各业所需要的人才。高校设置专业进行人才培养应该与工作岗位实际需求紧密结合。这一点上涉及两个方面动态关联与耦合,一方面是人才需求岗位及知识技能需求在不断地变化,另一方面是高校专业设置受到多方面的制约,专业设置以及开设课程相对稳定,这样两者之间时常会出现不相适应的问题,导致部分专业培养出的大多数人才不能够按专业就业。2. 3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多年前我国高校从精英教育转型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招生人数迅速扩大,由于一些高校硬件资源、师资欠缺等原因,高校开出的课程、讲授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方面都有所调整,以适应整体教学的现实情况。教学及管理都需要适应大多数学生的具
6、体情况,实行大众化课堂教学,这样从整体上来讲不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2.4教与学方面前面我们或多或少地谈到了一些教学内容方面的客观情况,就教师的教的方面来说,随着时间的迁移,其压力也越来越大,面对大众化的学生,需要达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要求,以及院校的较高规格的多方面的要求,那么教师就需要不断地适应新情况的变化和要求,不断地尝试课学教学新方法,如研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潮课教学法等。出现了一些取悦学生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各有所长,因教学内容及授课对象不同而不同。“皆大欢喜”的教学,结果也一定是皆大欢喜的。在学生的学习方面,部分学生积极向上,认真、刻苦地完成学业,有的学生则
7、学习积极性不高,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教师的努力结果会怎么样呢? 一般来讲,大众化的学生经过培养教育后,可能是更高一个层次上的大众化的人才。2. 5管理方面近年来,根据高校形势发展的需要,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思政和常规事务管理,投入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不断地增加,管理的事务非常细致,要求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以及行为动态。与此同时也不断地开展一些学术讲座、不同类型的社团活动等,从而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每个班级配备一名专职辅导员和一名班主任。2. 6学生就业方面就业工作一直以来是高校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尽管存在一定的偏差,但是毕业生就业率是考评一所高校办学成效的一个重要的指
8、标。毕业生实习与就业工作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即高校就业部门及系里实习就业科室联系、推荐,包括组织在校内外参加人才招聘会。另一方面是学生自己找实习与就业单位。再有就是在院校合作企业完成实习和推荐就业单位。3信息化高等教育现状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社会进程不断地向前推进,信息技术革命成为社会发展新型的动力源泉。信息技术发源于国外,而今纵观天下,我国从电子政务、电子金融、电子商务、“互联网+X”等各方面各个领域都正在不断地深化和如火如荼的发展变化过程之中。实践证明,我国已成为这场新技术的实践者和领航者。然而,在我国信息化的高等教育又如何呢?目前为止在院校中主要应用的是利用PC机或移动
9、设备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在多媒体教育进行现场教学,较少采用互联网或学习平台组织教学。总的来说,是在常规的教学与管理过程中,使用了一些信息化教育技术和方法,与“互联网+高等教育”这样的办学模式相距甚远。如何充分地利用互联网技术,创办更加开放的高等教育,值得提出、探讨、研究和实践。4互联网+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与管理工作也应较快、较好地有效的融入信息化时代浪潮之中。充分地互联网+的思维方式,探索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高等教育。尝试没有围墙的大学,没有时空限制的课堂,没有辅导员、班主任面对面管理的自我管理方式,甚至没有监考的考场等,当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也就是当5G时代到来的时候,互联
10、网+高等教育所演变出来的办学模式,一切皆有可能,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不能实现的。4.1 以线上为主,以线下为辅的教学与管理办学新模式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应用,高等院校可以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着力打造资源、教学与管理平台。这里所说的平台,并非常规的资源平台,而是要按照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所涉及的每一门课程,从资源、教学、和管理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规划和设计,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的过程、管理和考核等内容,大部分或全部仿真到平台之上,一切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管理为中心,完全彻底地调动和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的主要职
11、能是建立和不断地补充和完善平台相关部分内容,每学期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实施以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教学过程与管理,以及测评与考试等工作。考核也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以及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在常规学习过程中,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在校外,根据情况进行自主选择。4.2 形成社会、高校、家庭和单位共同办大学的新格局在我们的思维空间和视线范围内,传统意义上高等教育办学主体或全部是高校本身,其它方面涉及的相对较少,而互联网+高等教育将从思维方式、认知、办学模式、办学主体等各个方面完全颠覆人们对大学的认知,形成社会、高校、家庭和单位共同办大学的新格局。在这个全社会办大学的过程中,政府、高校、家庭、用人单位
12、和学生,各有各的责任和义务,甚至可以招责任规定在法律层面上,进而实施全面的督促和制约行为主体的行为。政府有领导和宏观决策的权力,也有办学经费投入和高校人才输出与管理等方面的义务。高校有常规及传统意义上的教育与管理的权力和义务。家庭也有帮助、督促其子女认真完成大学学业的权力和义务。从另外的角度来讲,使得大部分学生在高中毕业之后,或十八岁成人之后,考取大学、上大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单纯的学生身份,而是以一个近似于社会自然人的身份,开始大学生涯的学习与生活。4.3 “宽进严出”的管理体制就目前现状而言,全民都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力,高校招生时的“宽进”可能是不可逆转的事实,而“严出”则是可以从政策和执行上加以掌控的一种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互联网+高等教育的线上线下教学新模式成功与否的关键核心在于“严”上,有了严格规范的科学合理的院校实施方案,政策支持、科学与技术的支持、法律和政策法规的支持,全社会齐心协力办大学一定会助推社会、经济达到一个全新的鼎盛时期。5总结“互联网+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在现有的办学模式下不断地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不断地使新技术成果进行学院、进入课堂为教育教学提供服务,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思考强化推进信息化技术进入校园、进入课堂,全面支撑起高等院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创办以信息化网络技术为载体的全开放式的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