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交通-城市一卡通系统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交通-城市一卡通系统设计方案.docx(5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城市一卡通系统设计方案目录L项目背景和规划42 .项目设计原则43 .项目设计目标54 .项目建设的依据和标准75 .项目总体设计75. 1总体设计要求75. 2总体设计结构85. 3公交一卡通系统中业务单位职能分析105. 4其他行业系统中业务单位职能分析115.5系统的数据信息分析126 .系统功能设计146. 1 IC卡片选型146. 2三层结构设计146. 3数据库结构设计186. 4关键业务逻辑设计186.4.1 清算业务设计186.4.2 划拨业务设计186.4.3 对帐业务设计196.4.4 日切批处理业务设计196. 5软件功能设计196.5.1 应用软件开发遵循的原则196.
2、5.2 中心清算子系统206.5.3 卡片初始化子系统226.5.4 售卡充值子系统246.5.5 数据回收子系统286.5.6 数据划拨子系统296.5.7 数据对账子系统296.5.8 数据报表子系统316.5.9 公交收银中心子系统326.5.10 清卡子系统326.5.11 中心管理子系统326.5.12 交易中间件子系统336.5.13 基于借记贷记规范的快速小额交易应用错误!未定义书签。6.5.14 银行代理业务综合系统错误!未定义书签。6.5.15 出租车收费与结算系统348. IC卡系统主要机具设备378. 1 IC卡车载收费机378.1.1产品型号378.1.2产品外观378
3、.13产品性能378.1.4产品功能398. 2 IC卡读写器418.2.1 产品型号418.2.2 产品外观42823产品功能428.2.3 3红外数据采集机428.3.1 产品型号428.3.2 产品外观438.3.3 产品特点438.3.4 主要功能439 .接口规范4410 .城市、地区间互联互通451L系统安全设计4611. 1系统安全性分析4611. 2安全方案设计461 .项目背景和规划本项目建设目标是“实现跨行业、跨区域的一卡多用”,构建基于IC卡技术的城市信息化平台。在“统筹规划、统一领导、分步实施、远近结合、标准先行、先试点、后推广”的建设原则指导下,采用先进、成熟的计算机
4、技术和1C卡技术,构筑高效、多应用的城市一卡通应用信息平台和电子支付收费体系,并最终建设成为城市一卡通系统,从而为市民提供便捷的服务,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2 .项目设计原则由于“一卡通”系统建设项目建设的目标是能建立一个先进的城市信息化平台,并依托这个平台逐步完善相应的应用系统,因此是一个规模庞大、结构复杂、信息量大的综合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在开展本项目时,一定要在设计规划阶段进行细致认真的工作,避免出现盲目上马、各自为政、重复建设、互不兼顾、多重发卡等问题。充分综合考虑“一卡通卡”系统跨行业、跨领域使用的功能和性能需求。在进行系统设计、系统建设和实施过程中,应符合以下原则:(1)实施的阶段性和
5、兼容性考虑到本系统设计、开发、应用与维护是一项复杂的管理和技术工程,因此系统建设可以分成多个阶段来逐步实施。系统设计需要确定系统建设的整体架构、技术选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系统平台框架以及开发当前最迫切需要的业务系统,随着时间和行业发展需要,逐渐开发新的应用领域,并将新的应用领域集成到系统平台框架中去,从而最终实现具有相互兼容、可扩展、可互连的一卡通应用系统。(2)技术的先进性和成熟性系统设计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不但能反映当今的先进水平,而且具有发展潜力,能保证在未来若干年内占主导地位,并能顺利地过渡到下一代技术。其中,在1C卡的种类、型号和读写设备选型中,要研究技术的发展趋势,保证卡片和设
6、备在今后技术升级过程中的兼容性。作为一套庞大而复杂的应用系统建设,降低系统的实施风险也是系统建设必须考虑的重要环节。因此,在重视技术的先进性的同时,还要重视系统结构、设备的相对成(3)信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通过建立安全控制系统,对系统中的所有对象进行控制和保护,实现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权限设置、通信保密等一系列措施,以确保系统数据的安全。系统应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和不同的网络通信环境,采取不同的措施,在数据采集、存储、传递、交换和使用过程中设置相应的安全机制,确保数据的准确和安全。(4)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交易业务的正常运行,是社会形象的保障。从系统结构、技术措施、设备
7、性能、系统管理、厂商技术支持及维修能力等方面着手,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达到最大的平均无故障时间;从消费数据到数据源的采集,从卡片售卡充值到数据上传清算等环节,都要求机具设备和软件系统具有高可靠性和高稳定性,能保证系统在高容量、长时间稳定有效工作。核心业务所涉及的软、硬件以及网络设备需采用冗余设计,核心数据库需设计合理的备份系统。(5)系统的标准性与开放性为了满足系统所选用技术和设备的协同运行能力、系统投资的长期效应以及系统功能不断扩展的需求,系统必须具备开放性和标准性。系统总体结构设计要遵循国际及国家通用的规范标准,并将规范化、标准化贯穿于系统开发及建设的每一个阶段中。其中,在IC卡
8、和机具设计方面要充分考虑多家设备提供商的产品特性,制定统一技术规范,实现不同机具的兼容。系统标准性可以充分保证系统的可扩展性,并且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无缝地将后续开发的子系统融入到整个系统之中。(6)系统的管理性和维护性由于整个系统涉及众多功能和应用,因此要考虑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应提供相应的手段和方法以实时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并在必要时进行相应的操作。(7)系统的实用性和经济性系统要保证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可行性;系统建设应始终贯彻面向应用,注重实效的方针,坚持实用、经济的原则,尽可能地做到边建设、边应用、边收效、边发展。3 .项目设计目标(1)建立一个安全高效、功能完善的清算管理
9、中心清算管理中心负责整个“一卡通”系统的建设、运营与管理;负责整个系统的IC卡发行与服务管理、数据处理与存储、数据清算、资金划拨、应用行业管理和系统运行管理,并对运营中产生的资金和业务进行统一管理。“一卡通”系统产生的所有IC卡售卡充值和消费数据都汇总存储在清算管理中心。清算管理中心负责全部数据的清算、统计、处理和存储。清算管理中心负责系统的安全管理、各类卡片的制作和发行;负责汇总收集各个收费终端、充值点的消费和资金数据,进行消费的结算并向银行发送清分信息;负责系统中所有设备的管理工作;负责对系统中各类用户卡票种的设定和针对各票种的折扣的设定;负责“一卡通”系统数据的管理和存储,并对各分行业、
10、分公司提供数据接口,实现信息共享;清算管理中心负责对营运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提供客户服务功能。“一卡通”系统消费的沉淀资金存储在清算管理中心的资金帐户内。清算管理中心的资金帐户设在结算银行,其他各运营单位均在结算行设立相应的“一卡通”系统结算帐户。(2)建立卡片发售、充值等客户服务体系负责“一卡通”系统的所有IC卡向市民的发行、售卡、充值、查询、挂失、退卡、年检、换卡等服务。向持卡用户提供IC卡卡片和电子钱包管理,以及身份认证等相关服务,生成、记录并存储销售和充值的数据,实时或定时将相关数据上传到清算管理中心。售卡充值点包括在线(联机)和离线(脱机)两种方式,与合作银行或者其他营运单位网点建
11、设的代售充值点,可以采取使用嵌入式售卡充值设备的方式,完成代充、代售IC卡。(3)建立消费终端体系“一卡通”系统的所有IC卡应用单位组成全部的应用消费网点。从持卡用户在公交消费,逐步过渡到出租车、加油站、停车场、供电、供气、供水、供热、过路过桥、旅游等涉及市民生活的众多领域提供IC卡消费场所,安装IC卡消费终端,使得持卡用户刷卡实现消费交易,并生成和存储IC卡消费交易数据。根据不同应用行业或应用单位的具体情况,应用消费网点将IC卡消费交易数据上传到数据采集点、运营单位结算分中心、行业结算中心和清算管理中心。(4)建立消费数据采集体系公交公司的各个路队以及其他行业二级结算单位负责批量收集TC卡脱
12、机消费数据,形成二级结算单位基础数据。二级管理单位可以针对本行业采集的消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形成具有本行业特色的管理数据。公交路队及各个行业二级结算单位每天将消费数据按照“一卡通”系统清算管理中心数据接口要求,进行消费数据上传,并且接收清算管理中心下传的相关系统参数、黑名单等数据信息。并最终在相关的脱机消费终端上进行数据的及时准确的更新。各个行业二级结算单位搭建时,还需要考虑本行业内具有多级管理单位的问题,因此可以根据实际行业应用的不同需求建立行业内的三级结算单位。具体数据上传流程由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二级结算单位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公交分公司及其下属路队,将采集来的消费数据原始文件
13、统一上传到公交一卡通清算管理中心,一卡通清算管理中心进行数据入库、划拨、对账,然后按照公交所需数据格式,将数据下发给公交分公司及各路队。不设立三级结算单位的行业,应用单位将采集到的消费数据在上传到一卡通清算管理中心的同时也上传到行业二级结算单位,由一卡通清算管理中心和行业二级结算单位分别进行数据入库、划拨、结算、对帐,然后由二级结算单位进行行业内各应用单位的结算、划拨。建立三级结算单位的行业,但三级结算单位不进行消费数据的处理工作。应用单位将采集到的消费数据上传到一卡通清算管理中心,同时也上传到行业二级结算单位,然后由一卡通清算管理中心和行业二级结算单位分别进行数据入库、划拨、结算、对帐。二级
14、结算单位负责行业内针对三级结算单位的划拨和结算,三级结算单位根据二级结算单位与一卡通清算管理中心的结算划拨结果进行本单位内部的结算划拨。建立三级结算单位的行业,应用单位将采集到的消费数据首先上传到行业三级结算单位,并且进行入库、划拨;三级结算单位将消费数据上传到行业二级结算单位,二级结算单位进行入库、划拨;二级结算单位将消费数据上传到一卡通清算管理中心,一卡通清算管理中心进行入库、划拨后,并与二级结算单位进行对帐;二级结算单位与一卡通清算管理中心对账后,由二级结算单位负责与本行业三级结算单位的对账、划拨工作,三级结算单位根据二级结算单位与一卡通清算管理中心的结算划拨结果进行本单位内部的结算划拨
15、。(5)建立数据通信网络体系通信网络实现售卡充值体系、消费数据采集体系、结算分中心、清分银行同清算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4 .项目建设的依据和标准今ISO/IEC 14443 TYPEA非接触式IC卡国际标准令TSO/TEC 7816 IC卡国际标准令CJ/T304建设部标准建设事业CPU卡操作系统技术要求令CJ/T166建设部标准建设事业1C应用技术令CJ/T3087建设部标准城市公共汽电车收费设备一一电子收费机应用技术条件令全国TC卡应用发展规划-国家金卡工程办公室令建设领域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规范令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卡(IC)卡规范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令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TMS)约定、标准与实施指南令 建设事业集成电路(IC)卡产品检测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