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幼儿教师的语言对幼儿行为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幼儿教师的语言对幼儿行为的影响.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试论幼儿教师的语言对幼儿行为的影响摘要观点来源:作为一名在职的幼儿教师,在每天和幼儿相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对于幼儿和幼儿家长在语言上的引导是何其重要。另现在我们对于孩子总是过早的给予鼓励,过多的用语言去鼓励基本观点:幼儿老师在使用语言过程对于幼儿所起到的影响是什么样子的?从而怎去规范自己的用语,更好的引导幼儿1 .幼儿老师每日活动中使用的常见用语有哪些?(1)礼貌用语(2)引导用语(3)教学用语2 .幼儿老师使用怎样的语言可以成功引导幼儿(1)当幼儿犯错时幼儿教师的语言如何使用(2)对于不同幼儿是否用不同语言引导3 .幼儿教师的语言的使用不当对于幼儿的心理及行为会起到什么样的影响?(1)语言过
2、多的呵责对于幼儿的影响?(2)对于幼儿过多的,不必要的鼓励对于幼儿的影响是4 .幼儿老师的语言的使用,应注意哪些方面?(1)是否具备公平原则(2)是否考虑到对于幼儿的心里承受能力?5 .做一个使用正确规范性语言引导孩子的幼儿老师(1)规范教师用语(2)多站在幼儿的角度考虑(3)幼儿老师的语言具有多种功能,如信息功能、表达指示功能、情感功能、美感功能、交际功能等。正如夸美纽斯所言:一个动额听、清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便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师的素养时也提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幼儿正处在语言发展的敏感期,教师在
3、一日活动中使用的语言对幼儿语言发展,乃至其他心理发展有更大的影响。优秀教师的语言魅力就在于,它能够在活动过程中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起幼儿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望。优秀的教师之所以深受幼儿的喜欢,其组织的活动之所以能给幼儿留下深刻印象,除了他们有丰富的知识之外,纯熟、优美的语言是一个重要因素,他们的语言可以使幼儿的一日生活更具有趣味性和艺术性。幼儿语言教育的过程不是一种从教师向幼儿单向的传递有关语言知识的过程,而是通过交流和对话让幼儿主动进行“社会的、认知的知识建构和与他人进行意义协商的动态过程”。因此,作为对话一方的教师,其语言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
4、响,可以帮助幼儿学会交际,让幼儿学习语言,帮助幼儿社会化。在每日的活动中,幼儿和幼儿教师,幼儿和幼儿之间每天使用的社交用语有很多,其中包含了常见用语:礼貌用语,其次幼儿教师和幼儿之间使用的引导用语,其次教学用语你使用的语言有很多种,晨接的时候,师幼之间会有一个礼貌用语,和别人礼貌打招呼,其次,幼儿和幼儿之间会较多的使用到很多常见的礼貌用语,如:如何礼貌引起别人注意!良好的社交礼仪。我们不仅要问了,幼儿教师使用怎样的语言引导能够引起幼儿注意,对于幼儿犯错了应该对于幼儿具体发生的情况具体的去分析与引导,给予幼儿更多自己处理事物的能力。幼儿教师的语言的使用不当对于幼儿的心理及行为会起到什么样的影响?
5、幼儿的语言发展,大部分是通过没有外界压力的自然观察和模仿而来的,如果没有语言范型,幼儿的语言不可能得到正常的发展。在幼儿园,教师的语言无疑是幼儿模仿的对象、学习的范型,幼儿对老师的一词一句、一腔一调甚至某种口头禅都非常敏感。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与幼儿的交往中,还是在正式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使用的语言客观上起到了示范的作用。按照信息加工理论的观点,他人的语言输入和语言反馈是幼儿语言发展过程中重要环节,语言输入是幼儿分析、比较、内化语言规则的源泉,语言反馈在幼儿对语言规则提出假设并检验假设的过程中起到验证、调节的作用。因此,教师语言使用得当,能够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学会正确运用词汇、语调、语
6、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内心感受。幼儿人园以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活动的场景、交际的对象都与在家不同。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除了午睡两个小时之外,幼儿无时无刻不在与他人进行着互动,其中尤以与老师之间的言语和非言语的交流最为频繁。教师的语言因此成为幼儿接触最多的语言输入。幼儿从老师的语言中学习和理解了幼儿园的活动规则,从有意识地听到听懂老师的指令性的话,再到学会按照老师的指令参与活动、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从只会用简短的语言回答老师的问题、回应老师发起的谈话,到自己学会提问题、主动发起与老师或同伴之间的对话、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只会模仿老师的言行、按照老师制定的规则被动参加游戏,到创造
7、性地使用语言、通过协商主动改变规则玩游戏在这些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起到了示范、指导和鼓励的作用。教师语言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有时是有意识、有计划的,有时是无意识、无计划的。有意识、有计划的影响包括帮助幼儿理解学习和行为要求,学习一些规范性的语言表达方法、语言交往规则,纠正语言错误。例如:当某一幼儿无意间踩了另一幼儿的脚时,教师会提醒这位幼儿:“王华,你应该对李慧说什么?”“对,应该说对不起。”再例如:一幼儿对老师说:“妈妈说我们明天去了外婆家。”老师通过重复幼儿的话来纠正幼儿语言使用中的错误:“哦,你是说你和妈妈明天要到外婆家去呀”教师语言的影响很多时候教师没有明确的意识。教师说话的语气、风格等
8、都可能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为幼儿所习得。例如:幼儿经常会在家里和爸爸、妈妈等人玩“上课”的游戏,学着老师的样子说:“小朋友们,现在是我们学本领的时间了我看哪个小朋友坐得好妈妈小朋友坐得正,我喜欢她,我要给她一朵小红花”从幼儿的这段话中,我们能够看到教师的影子,很明显这不是教师有意识教的,而是幼儿无意间自然获得的,也就是说,这时教师语言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从教师的语言中,幼儿可以直接获得新的词汇、句式,学会理解生活指导性语言,学会与人交流的方法和技能。但是,教师的语言范型对幼儿的语言发展并不总是产生促进作用,只有良好的言语表现才能对幼儿语言发展、良好语言习惯的养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不良的言语
9、表现则可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例如:教师坚持说普通话有利于幼儿学习普通话、养成用普通话回答教师的问题,但教师在活动中无意识地使用方言或者在与家长交流时经常使用方言,则有可能降低幼儿学习普通话的热情。缺少变化的、内容贫乏的语言也缺乏对幼儿注意倾听的吸引力,不利于幼儿从中获得新的信息。因此,每一位教师必须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可能对幼儿产生重大的榜样作用,从而更加主动地发挥语言的榜样作用,而避免和消除可能出现的不良影响。幼儿与环境中他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刺激因素之一,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言语交流在其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因为教师不仅仅通过语言向幼儿传递有用的信息和知识,更重要的是它能有目的地影响幼
10、儿认知学习和思维过程,影响幼儿思考问题、表达思想、判断和想象等能力的发展,并能促进和提高幼儿与环境中的人和物之间相互作用的质量。教师的语言能直接引起幼儿对观察对象的注意,使他们有选择地感知观察对象。在幼儿园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一些话:“今天啊,我要给小朋友介绍一位新朋友,你们想知道她是谁吗?”“听一听,这是什么动物在叫啊?”“请小朋友看这幅画。”教师的这些语言都能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教师的语言可以使幼儿关注观察对象的某些部分或某些特征。例如:“请你仔细看一看,这两幅图哪些地方不一样?”使幼儿将注意力集中在“不一样的地方”,而对“一样的地方”不会关注;听到“看看这个小房子是用哪些几何图形的积
11、木拼起来的”要求之后,幼儿会去找房子中有什么“几何图形”、有几个,而不会顾及这些几何图形的“颜色”或“大小”。在幼儿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语言提示,还可以帮助和启发幼儿回忆已有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与现时的活动情景结合起来,解决面临的学习问题,获得新的学习经验。例如:在学完诗歌春风,到室外观察春天之后,教师通过提问“请小朋友想一想:春天来了,哪些东西变绿了?哪些东西变红了?哪些小动物又出来活动了?”帮助幼儿有目的地回忆刚刚观察的情景,并在随后的仿编诗歌中利用这些观察经验,编出“吹绿了小草/吹红了桃花/吹来了蜜蜂/吹醒了乌龟”之类的诗句。教师的语言启发实际上在传递这样一种信息:要想仿编好春风这首
12、诗歌,需要经历“学习诗歌的语言结构”“理解诗歌的内容,体验诗歌的意境”“观察春天,获得对春天的形象性的新认识”“将对春天的新的认识与诗歌的语言结构结合起来”几个阶段,使幼儿既学会了仿编诗歌的方法,又丰富了诗歌的语言经验和有关春天的形象性的认知经验。此外,教师的语言对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还表现在,教师语言本身可能包含对幼儿的认知要求。教师在与幼儿进行语言交往时,教师的语言有时是直接针对当前存在的事物的,如指着苹果问“这是什么?这是什么颜色的?”而有时与当时存在的事物没有关系,如在没有任何实物的情况下,教师问幼儿“苹果和橘子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或者“石头可以用来干什么?”等。在前一种情况下,幼儿只
13、需通过视觉感知就能回答,而后一种情况则需要幼儿通过回忆和思考,将自己已有的相关信息进行加工和概括,找出合适的语言进行回答。研究认为,对年龄较大的儿童,教师语言中的高认知要求有利于儿童智力的发展。稳定的情绪、积极的情感体验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是有利的,教师的恰当语言能够起到稳定幼儿情绪、激发幼儿积极情感的作用,为幼儿的情绪情感发展提供良好的心理背景。通常,教师不经意的一句“你今天穿的衣服真漂亮”可能让一位小女孩向同伴炫耀一个上午,幼儿表现好时一句“你表现真棒”可能使这位幼儿以后表现更棒。教师经常恰当的赞扬、鼓励、肯定、安慰的语言,会使幼儿感受到被尊重、关爱,被理解和接纳产生被重视感和安全感。如果在获
14、得语言支持的同时还得到了教师的微笑、点头、注视以及抚摸、拍头等亲密的身体接触,幼儿更会感到极大的温暖、关爱和信任。例如:午睡时,荧荧突然哭了起来,朱老师走到荧荧床前,对荧荧说:“怎么了,荧荧?哭什么呀?”荧荧没有说话,看到朱老师似乎更觉得委屈,肩膀不停地抖动着。“荧荧,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告诉朱老师好吗?”朱老师拿出纸巾一边帮荧荧擦泪水,边轻声地对荧荧说。“我妈妈、我妈妈出差了,好、好几天也不回来、回来”荧荧断断续续地抽泣着说。“呵,原来是为这个事情啊!妈妈出差不是因为要工作吗?等工作做完了,就会回来了呀!”朱老师轻声细语地安慰着荧荧。荧荧依旧抽泣着,停了一会儿,问朱老师:“我妈妈会回来吗?”“
15、当然会回来了!你想妈妈,妈妈肯定也在想你,她一定会回来的,而且回来的时候还会带礼物给你呢!”朱老师微笑着说。在这里,朱老师的话起到了安抚荧荧,稳定其情绪的作用,使荧荧感到,尽管妈妈不在身边,老师像妈妈一样对自己好,幼儿园和自己的家一样安全。教师消极性的言语则会影响幼儿的自尊、自信,容易使幼儿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幼儿情绪、情感的正常发展,也影响幼儿与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幼儿园教师常见的消极性的话有以下几种:对幼儿人格进行攻击的话,如“你怎么一点都不懂道理呢”“像你这样的孩子我真是第一次见到”等;轻视和嘲弄的话,如“这个都干不了,你还会干什么”“你真是个小少爷”等;刺激幼儿自尊心的话,如“你能不能
16、老实一点,怎么像个猴子”“你的耳朵长到哪儿去了,连我说的话都没听见”等。教师的语言还会影响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好奇、好问是幼儿的天性,而兴趣又是学习动机产生的源泉.,也是学习获得良好效果的保证,所以,保持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学习和探索兴趣是教师的职责之一。除了学习材料、学习环境等客观因素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外,教师的语言引导无疑是学习兴趣产生和保持的重要影响因素之-O教师富有感情的语言,幼儿爱听、乐意听,这不仅可以节省时间,减轻幼儿的认知负担,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能够使幼儿对幼儿园、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学习动机,也能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自我预期,激发自我成长的动机。教师的活动指导语可以激发幼儿积极思考的兴趣。例如:一位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将幼儿熟悉的物品全部放到一个筐子里,用一块布蒙好。然后,教师将手伸人筐中,摸到一物后,故作神秘地说:“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