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安阳市内黄县政府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安阳市内黄县政府工作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年安阳市内黄县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8月26日在内黄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内黄县人民政府代县长刘明强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一、2023年工作回顾及“十三五”主要成就2023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恢复向好。全县生产总值184.2亿元,增长2.1%;般公共预算收入10.8亿元,增长5.7%;固
2、定资产投资增长0.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20元,增长4.5%o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科学防控疫情,抗疫取得重大成果。自2023年初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总原则,严格落实“四早”要求,整合资源、协同作战,建立“乡为主体、村为阵地、分兵把守、全域布控”疫情管控机制,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筑牢了全民战“疫”的严密防线,有效防止了疫情扩散蔓延。加快补短板、强弱项,县人民医院、疾控中心PCR实验室投入使用,核酸检测和应急处置能力显著提升。扎实做好常态化防控,自去年2月19日以来,全县无新增病例,交出了一份抗疫大考的合格答卷。(二)
3、发力“六稳”“六保”,经济持续回稳向好。着力保主体、促发展。疫情防控以来,我们及时成立服务企业复工复产专班和10个指导小组,分区分级、安全有序推动企业复产、项目复工、商超复市、学校复学,中办、国办复工复产调研组充分肯定了我县工作。及时制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发展促进经济稳定运行若干意见,明确4个方面、19条政策措施,扎实开展“千员帮千企”、“一联三帮”保企稳业等专项行动,企业减税降费3.8亿元、享受社保红利5600万元;持续推进“861金融暖春”、“百千万”银企对接活动,帮扶小微企业437家、17.8亿元,切实帮助企业渡过疫情难关。在困难局面下,市场主体总量逆势增长21.7%。着力抓项目、
4、稳投资。以“四比四看”活动为抓手,突出先进制造、“两新一重”等领域,强力推进项目建设。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6.8亿元、特别国债15亿元。着力扩消费、增活力。鼓励群众使用消费券、购置补贴,积极培育地摊经济、直播经济,被评为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8.4亿元。(三)加快产业升级,发展动能加速汇聚。陶瓷产业绿色转型步伐加快。陶瓷园区集中制气项目顺利推进,中原陶瓷博览城累计入驻企业19家,内黄陶瓷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康复设备产业持续壮大。成立康复医疗产业推进工作专班,出台支持翔宇医疗发展一系列政策举措,加快康复设备产业园建设,成功举办第五届安阳国际康复设备博
5、览会,翔宇医疗成功登陆科创板,实现我县上市企业“零”的突破,成为全市第4家上市企业、全省第3家科创板上市企业。新兴动能加速释放。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6.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8.1%。王野、众爵等电动车项目加快扩充产能。风电、光伏装机总量达805兆瓦。豆制品产业园一期完成投资5.9亿元,我县荣获“中国腐竹之乡”称号。投资2451万元,完成4个工业技改项目。(四)聚力三大攻坚,全面小康成色更足。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75亿元,实施扶贫项目141个;发放金融扶贫贷款14亿元;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全面查漏补缺,扎实开展教育、医疗、住房、就业、助残、兜
6、底等六大专项行动,强化“三类人群”监测帮扶,及时有效化解返贫致贫风险,脱贫成效不断巩固,最后440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高质量脱贫。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坚持以“三铁”治“三散”,严格落实“六控”措施,实施重点行业企业绩效评级,开展企业提标改造和深度治理;累计完成清洁取暖“双替代”23万户,发放电采暖消费券21.2万张;PM1O累计浓度96微克/立方米,较2019年下降10.3%;PM2.5累计浓度64微克/立方米,较2019年下降5.9%;优良天数215天,较2019年增加42天,大气质量主要指标实现“两降一增”。全面落实“河长制”,深入推进“四水同治”和黑臭水体治理,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7、土壤污染防治扎实推进。完成营造林任务3.6万亩。防范化解潜在风险。持续抓好非法集资处置、企业担保链风险防范,稳步推进城投集团市场化改革,重点领域风险总体可控。(五)深化改革开放,动力活力有效激发。抓好重点领域改革。完成市场监管、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等领域综合行政执法和8家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三块地”改革扎实推进,宅基地B类复垦835亩、成交额14亿元。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承包地“三权分置”进一步深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1787项政务服务事项基本实现马上可办,不见面审批事项达99.7%,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实现率达100%,151个
8、事项实现“一证通办”,企业开办“一日办结”。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围绕主导产业,创新招商方式,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全年引进省外资金79.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290万美元。(六)注重宜居宜业,城乡发展日趋协调。打牢基础支撑。郑济高铁内黄段及内黄站项目顺利推进;安内快速通道建成通车;投资3854万元,完成省道302范林线县城至东野庄段道路改造。大力推行“三级路长制”,积极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完成路田分家730公里、路宅分家372公里,实施农村公路畅返不畅、通村入组建设41.8公里。成功创建省级“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示范县。完善城市功能。投资5431万元,完成人民路中段大修、经三路、纬六路
9、等道路工程;投资1400万元,实施枣乡大道流河沟桥改造工程。新区一中、新区水系、文化体育图书馆等项目进展顺利,新区公园南区对外开放。硝河东岸景观带建设基本完成,硝河水环境治理初见成效。流河沟棚改拆迁459户、6.6万平方米,流河沟环境治理按下“加速键”。12个老旧小区改造顺利完工。实施城区亮化提升工程,城市夜景魅力不断彰显。推进乡村振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总产达66万吨。投资7440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4.65万亩。强化“四平台一基地”引领作用,“三品一标”农产品达62个,内黄桃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内黄尖椒被评为“全国十大名椒”,成功举办2023河南内黄辣椒产销大会,农产品知名度和影响
10、力不断提升。投资34.6亿元的牧原现代农业产业化项目加快实施。打造41个省、市人居环境示范村,累计完成农村改厕I13万户,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七)践行为民初心,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着力稳定就业。全县新增城镇就业4766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582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870人。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3亿元。强化社会保障。城乡居民低保标准进一步提高。累计发放社会救助资金4939万元,涉及城乡困难对象18万人。累计医保报销148.5万人次、5.1亿元。发展社会事业。投资6.7亿元,实施教育类项目99个。成功创建河南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河南省地方病规范化建设县,全省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现场
11、会在我县召开。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加快实施。加强社会治理。完成村“两委”换届工作。启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达标县。依法做好信访工作,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加强国防动员、国防教育、人民防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等工作。扎实推进民族工作,依法规范宗教事务。完成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红十字、残疾人、老龄、慈善等事业健康发展,史志、档案、气象等工作取得新进展。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强化依法行政,加强审计监督,狠抓政府系统
12、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政府自身建设和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各位代表!2023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五年来,我们干成了一批大事,办好了一批实事,解决了一批难事,“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总体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这五年,是经济发展全面提速、综合实力大幅增强的五年。与2015年相比,全县生产总值增长29.5%,年均增长5.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2.7%,年均增长1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1.2%,年均增长7.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倍,年均增长15.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7.1%,年均增长8%;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增长1倍、贷款余额增长1
13、.6倍。这五年,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的五年。装备制造产业蓬勃发展,新型陶瓷、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加快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企业达7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12家。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0%。粮食生产连年稳定在52万吨以上,打造了以“四平台一基地”为引领的现代农业产业链条,走出了一条具有内黄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这五年,是三大攻坚纵深推进、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五年。落实精准方略,夯实产业支撑,累计投入财政资金9.8亿元,建成2392个扶贫项目,“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全面实现,现行标准下13119户、39956名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9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深
14、入推进污染防治,PM10PM2.5和优良天数连年实现“两降一增”,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土壤生态总体稳定。金融、企业经营等领域潜在风险有效化解。这五年,是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乡面貌显著改观的五年。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园林县城。县委党校、硝河游园、老年人活动中心等一批城建项目建成投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推进,全县532个行政村实现“三无一规范一眼净”。投资5.3亿元,实施枣乡大道、颛顼大道等20条、30公里城区道路建设和改造工程;投资7.4亿元,实施国道230通武线、国道341胶海线等7条、127公里干线公路建设和改造工程;投资2.4亿元,实施321条、423.5公里农村公路
15、建设和改造工程,初步构建了区域闭合、四通八达的路网体系。投资6.5亿元,实施大功引黄灌区、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等25个水利工程。这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保障坚实有力的五年。财政民生支出累计达135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1.8倍。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1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6万人。与2015年相比,城市居民、农村居民低保标准分别增长55.3%、69.2%,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增长38.5%。新建、改扩建学校272所,新增学位6.3万个,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率达8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7.7%、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2.4%,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新建改建3家县级医院
16、、17家乡镇卫生院、300所标准化卫生室,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各位代表!过去五年的成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确引领的结果,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大力支持和全县人民奋发有为的结果,凝聚着全县上下的心血和汗水,汇聚了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力量。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全县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内黄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还不够牢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够快,企业创新能力不强,新旧动能转换还需持续发力;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城市品质仍需提升;农业农村工作还有短板;部分政府工作人员还存在懒政怠政、不作为、慢作为等行为,营商环境还需持续优化。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不负人民重托。二、2035年远景目标及“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当前,内黄同全省、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