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876452 上传时间:2024-07-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根据加快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行动方案(2023-2025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农民增收的意见加快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打造山区县共同富裕先行样板行动方案(2023-2025年)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等文件精神,为持续推动农民增收,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现提出如下意见。一、主要目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加快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缩小城乡收入比,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大力振兴乡村富民产业,“十四五”期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

2、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9,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二、主要任务(-)发展产业,提高农民经营净收入1拓宽产业增收空间。整合资源培育壮大数字茶业创业园、县花园数字乡村公共服务中心、浙西南高山名茶市场等平台,进一步强化产业核心竞争能力,全面挖掘现代农业增收潜力。到2025年,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新增农机数字化示范基地1个、高标准农机综合服务中心3个、省级高水平农艺农机融合示范基地6个、智能化高水准农创中心2个,新创建省级休闲乡村4个、省级农家乐集聚村2个,培育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3个,培育创建特色产业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的空间。2

3、.壮大林业富农经济。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产业,打造具有区域特色和品牌效应的森林康养目的地。加快建成竹产业共富产业园,提高竹产业附加值,进一步巩固提升箸竹产业。壮大发展油茶产业,大力实施“香棚南扩”工程。到2025年,重点扶持培育笋竹两用林标准化示范基地IoOO亩,改造抚育箸竹示范基地1000亩,新建箸竹示范基地100亩,油茶总面积达到11万亩,实现年产油茶籽产量6000吨,培育国家级竹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2家。3 .做大做强茶叶产业。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和高山名茶资源优势,依托数字茶叶创业园,加强企业招引和“龙谷”品牌培育力度,延长产业链、价值链,补强加工

4、销售短板。大力实施茶叶上山、低产茶园改造、“茶青人”培训计划,进一步提升茶产业竞争力,推动“茶产业、茶科技、茶文化”统筹发展。到2025年,培育年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省级骨干龙头企业1-2家,培育年销售额1500万元以上市级重点龙头企业3-4家,茶园面积基本保持稳定,茶叶总产量达到2万吨,总产值11亿元,基本实现由茶叶生产大县向茶业强县转变。4 .高质量发展现代种业。坚持资源融合、布局科学、集聚发展等原则,形成“三心、两区、多点”的空间布局,全力创建国家级制种大县。完善质量监管和服务,优化市场营商环境,提升种子质量检测控制能力,稳步提高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到2025年,全县杂

5、交水稻制种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进展,保障国家口粮供种安全的能力显著提升,力争全县杂交水稻制种规模达2.2万亩,优质杂交水稻种子年产量达到280万公斤。5 .做优道地中药材产业。实施三叶青等特色药材种植基地培育行动,聚焦“三叶青”地标品牌优势,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推进中药材市场化建设进程,“一企一策”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实现扩面增效。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大力推进林下(林地)中药材产业发展,推进“一亩山万元钱”建设,推动山区经济发展和林农增收致富。到2025年,建设绿色生态道地中药材示范基地2000亩,改造提升道地中药材示范基地1000亩,建立中药材质量可追溯基地3个,中药材种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总

6、产值达0.6亿元。6 .构建精品水果产业格局。以“调结构、做精品、增效益”为目标,大力发展“生态、精品、现代”果业,引导产业从粗放型经营向精品高效方向发展,形成以掰猴桃、葡萄两大藤本水果为主,红心李、杨梅、蓝莓等其他特色水果为辅的产业格局。到2025年,新建休闲观光果园3个、数字果园2个,全县水果面积达3.15万亩,产量2.5万吨,产值1亿元。7 .发展生态养殖产业。大力发展生猪、中蜂、石蛙、溪鱼等特色产业,猪肉等主要畜产品自给能力充足,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明显提高,基本构建起高效生态畜牧业发展新格局。到2025年,全县生猪存栏和出栏分别达到4.2万头和6.8万头;新(扩)建4万羽以上蛋鸡场1家,

7、蛋鸡存栏24万羽以上;新建存栏6000头以上湖羊场1家以上,全县存栏0.8万头以上;培育以蜂蜜加工为主的企业1家以上,中蜂养殖量4.1万群以上。力争畜牧业总产值达2.5亿元,渔业产值突破05亿元。8 .做精民宿(农家乐)产业。按照高端民宿“精品化”、普通民宿“标准化”、零散民宿“组团化”发展的总目标,合理规划民宿布局,迭代初级民宿高质量发展政策,实现差异化品牌化发展。每年培育一批民宿示范项目,进一步完善农家乐集聚村点的基础设施,补齐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短板,健全社会服务体系,注重业态、产品和服务创新,推动“山居”民宿的品质提升、服务提质、效益提高,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到2025年争

8、创“山居”钻级民宿10家。9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培育以长粽、番薯条为重点的新兴产业,以妙高、云峰、石练、三仁为中心,建设以长粽、番薯条为主的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加大标准化生产车间、精深加工设施设备、仓储设施、冷链物流设施、检测设施等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县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形成以高坪、应村、大柘、龙洋、柘岱口、黄沙腰等为主布局农产品加工重点区,吸引当地村民参与长粽、番薯条制作,促进村民增收致富。到2025年,全县建成长粽标准化加工厂7家、番薯条标准化加工厂5家,培训专业长粽包制工2000人以上,带动IooOO余人参与长粽、番薯条产业生产经营。10 .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围绕规范发展和质量提升,不

9、断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和带动能力。培育引导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拓宽服务领域、发展多种业态。引导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面向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组织提供代耕代种代收、良种培育与良法引进、病虫害统防统治等经营性社会化服务。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人员、退伍军人加入乡村振兴队伍,领航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到2025年,累计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200家以上,家庭农场培育400家,社会化服务组织38家,农创客Iooo余人。I1开展农业农村“双招双引”。加强农业农村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力度,加强政策优化和落实,集中力量招引一批优质企业和重大项目,鼓励农业主体积极开展招才引智,多种形式

10、招引各类专家人才。到2025年,招商引资额累计10亿元以上,招引重大项目5个以上,新增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培育国家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省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引进农业科技人才100名以上。(二)扶持就业,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12 .加强农民创业就业扶持。开展就业惠村行动,通过招聘下乡等活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开展创业富村行动,根据我县推动就业创业相关扶持政策,帮助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落实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政策。加强公益性岗位安置,社区(村)公益性岗位保持在140个以上。支持企业开发爱心岗位,对就业困难农户实施托底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清零。

11、到2025年,全县高质量就业社区(村)占比达到1/3以上。13 .实现农民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充分发挥中心城镇、产业平台带动效应,全面提升就业岗位创造能力,加大发布招聘岗位力度,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就业。积极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方式,鼓励引导项目实施单位按照就地就近原则,优先吸纳农村低收入群体参与工程建设,尽量动员当地农村劳动力参与,最大可能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到2025年每年投入200万元资金,为低收入农户每年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80个。14 .持续实施“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高素质农民)培训,建立县乡联动、形式多样、方便群众新时代农民培训体系。整

12、合统筹安排农民培训资金,统筹开展生产型、经营型、技能服务型、社会管理服务型和技能带动型农民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到2025年,累计培训高素质农民和实用人才500人次以上,普及性培训5000人次以上。(三)帮扶惠农,提高农民转移净收入15 .加强低收入群众帮扶救助。实行低收入农户“浙农码”红、黄、绿三色防返贫动态监测预警管理。健全防贫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坚持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基本方略,坚持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应救尽救,坚持正确引导、统筹衔接、综合施策,有效落实特困、临时救助、自然灾害、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基本救助政策。通过实施产业帮扶、就业帮扶、

13、金融帮扶、异地搬迁、社会帮扶等行动,确保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16 .增强低收入农户“造血”能力。积极谋划衔接资金支持乡村振兴综合试点项目,以项目效益带动区域内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确保各类支农惠农资金精准、及时发放。构建“一县一团、一村一组、一户一策”新型帮扶共同体,用好农村工作指导员、科技特派员、驻村工作组等结对资源,持续深化低收入农户“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帮扶机制,实现单位结对帮扶村、干部结对帮扶户“双向全覆盖”。加强低收入农户就业帮扶,低收入农户培训全部纳入农民培训体系并给予相关政策支持。17 .壮大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加强资金保障

14、,县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500万元资金用于支持村集体经济巩固提升工作;积极鼓励县、乡两级强村公司和村集体自筹资金投资优质项目促增收。坚持“成熟一批,建设一批,达效一批”的原则,谋划优质高效的村级集体经济巩固提升项目,确保消薄项目年收益率达到6%以上。探索“数字带村”发展模式,利用农村电商网络,鼓励村集体组织村内农特产品“触电上网”销售。做大做强强村公司,坚持走“市场化运作、实体化经营”之路,鼓励乡镇(街道)强村公司聘请职业经理人扩大经营,探索跨区域、跨行业的村与村、村与乡、县与乡之间的合作,实现乡镇(街道)强村公司自主经营。(四)改革助农,提高农民财产净收入18 .深化农村集成改革。进一步放活

15、权能、盘活资源、激活要素,释放改革综合效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和省农业农村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结合我县土地现状及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县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持续做好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工作,大力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依托乡村产权交易平台,促进资源要素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资源交易便捷化、规范化、专业化、法制化。19 .推进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全面整合资源力量,进一步优化政策体系,持续加大搬迁扶持力度,建立“最佳的地段、最好的配套”房源保障机制,推出商品住房安置、迁建安置、兜底安置等多种方式

16、供群众自主选择。建立完善的配套体系,健全搬后帮扶机制,每年提供不少于2000个就业岗位,确保每个搬迁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坚持“同城同待遇”原则,安置农户和当地居民享受同等公共服务。加快腾龙安置小区社区服务中心、幼儿园、小学等配套设施建设和启用,扎实写好大搬快聚后半篇文章。20 .深化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创新。深化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创新,大力推进“生态贷”“两山贷”“政策性农业保险”扩面增量提质,推动法人金融机构积极申报“两山银行”,争取“生态贷”“两山贷”增速高于o鼓励金融机构根据污染防治、清洁能源、节水节电、生态保护、绿色农业等领域的融资需求,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加大绿色信贷投放,争取绿色贷款增速高于10%o积极推进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站示范点创建,大力建设综合型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站,提高服务站服务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运用好市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加强部门协作,完善部门数据共享机制,推动农户信用档案覆盖面和信息质量提升。加大对农户和新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