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881347 上传时间:2024-07-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滨州市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滨州市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滨州市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滨州市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滨州市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滨州市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滨州市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滨州市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滨州市位于山东省北部,版图面积96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86万亩,是黄河三角洲综合开发的重点区域。长期以来,盐碱地严重制约着种植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农作物产量品质的提高,是影响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瓶颈。深入开展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对滨州市进一步释放土地资源价值,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打造滨州特色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滨州市盐碱地基本情况1 .盐碱地分布情况。根据农业部门统计,滨州市现有耕地中,盐碱耕地151.7万亩,主要分布在我市北部的无棣县和沾化区,其中:无棣县70.07万亩,沾化区54.83万亩,其他县区26.8万亩。2 .

2、盐碱程度。我市的盐碱地属于盐化潮土,氯化物硫酸盐类型,潜水埋深平均13米,潜水矿化度较高,平均2-5gkgo耕层含盐量小于0.2%的轻度盐碱地面积为81.07万亩,含盐量O.2%-O.4%中度盐碱地面积为50.48万亩,含盐量大于0.4%的重度盐碱地面积为20.13万亩。3 .盐碱地利用情况。我市耐盐碱植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棉花、苜蓿、芝麻、苗木等。在轻度盐碱地中,粮食作物、棉花、瓜菜和果树都有种植,在中度盐碱地中,主要种植粮食作物、棉花和果园,在重度盐碱地中,以种植棉花和枣树为主。二、盐碱地综合利用情况长期以来,为治理、改良和利用盐碱地,各地各部门、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农民以及涉农企业进行了

3、深入探索和不懈努力,取得了很大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滨州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未利用地开发情况近些年,通过土地整治,滨州市未利用土地得到全面利用,农田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一是全面规划,完善项目区内水利、田间道路及农田防护设施,实现“路通畅、沟配套、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化耕作模式,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促进农田集中连片,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提高农田集约化、机械化水平;三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良土壤,提高耕地质量,增加了耕地效益;四是加强农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二)农技改良情况1传统经验做法。采取

4、了包括挖沟排盐、平整土地、淡水压盐、地膜覆盖等多种措施模式,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盐碱地的农业生产条件。4 .当前比较成熟主要技术模式(1)推广耐盐碱的作物和品种。例如:沾化冬枣是一种较为耐盐碱的作物,既适宜当地的气候条件,也能够在盐碱地取得较好的产量和品质;棉花也是一种耐盐碱能力较强的作物,主要分布在沾化区和无棣县,且主要种植在中度和重度盐碱地。(2)推广地膜覆盖技术。例如:地膜覆盖是盐碱地棉花种植最核心、最成熟、最关键的技术,既解决了棉花适期播种的问题,同时也克服了棉花苗期因返盐死苗的问题,是夺取棉花优质高产的核心技术。(3)应用淡水压盐技术。大田作物上,在春秋两季土壤盐分聚集的关键时间节点上,

5、在作物耕种之前灌溉大量淡水,一般情况下,亩灌水掌握80120方,将表层盐分淋溶到土壤耕作层以下,从而降低耕层盐分,减轻盐分对作物的危害。(4)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通过使用有机肥,可以有效地改善耕作层土壤的理化性质,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从而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有效阻止地下水通过蒸发将盐分留在土壤表层中,从而达到改良盐碱的作用。5 .当前具有创新性的技术模式(1)品种改良和种植抗逆作物。采用耐盐碱、耐瘠薄稳产、高产品种:玉米品种选鑫研156、万盛68、伟科702、泉玉10号等;小麦品种选临麦2号、临麦4号、鲁麦23、济麦22、京麦9号等。持续开展盐碱地植棉和大力发展枣(冬枣)业,沾化和无棣

6、北部盐碱程度较重的耕地上,集中种植棉花和冬枣,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研究探索土壤调理剂的技术应用。利用硅谷盐碱地调理剂增加土壤团粒,阻断盐分上移,并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活性、肥力。硅谷盐碱地调理剂,能促使土壤形成团粒结构,毛细管结构得到改善,通透性良好,促进有益生物繁殖:并阻延含盐地下水上移,灌溉水容易下渗,把地表盐分带走;而且调理剂是两性物质,具有极强的缓冲能力,使土壤酸碱度向中性发展。(3)探索“双深双晚”种植新模式。小麦、玉米一年双收采用“双深双晚”种植模式。“双深”,即,玉米深松播种、小麦适度深翻播种。通过玉米深松(35厘米以上)播种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通透性和蓄水能力,增强玉

7、米抗旱耐涝抗倒伏能力,同时将雨季过多的降水储存在深层土壤中,做到夏水秋冬用。小麦适度深翻(25厘米以内)可将深层的湿土翻上来,确保出苗;原表层的干土翻到深层后,深层的土壤水分可以将其渗透湿润,确保小麦生长所需水分,并大幅降低病虫草害。“双晚”,即玉米适度晚收、小麦适度晚播。通过玉米晚收,充分挖掘光热资源,大幅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降低小麦播前水分蒸发。小麦晚播可避免形成早播旺苗,又减少了小麦播后水分蒸发。水分蒸发的减少又降低了盐分在土壤表层的聚集。(4)农机农艺相结合,小麦采用“全幅播种”。依托先进机械,变传统的宽幅播种为全幅播种,将苗带中的种、苗平均分布到整个田地,扩大个体发育空间,实现了麦田

8、提前“封垄”、减少水分蒸发,解决了种苗拥挤、个体发育空间狭窄,裸地浪费、易长草、易蒸发水分、盐分向土壤表层聚集等方面的难题。(S)特色海洋渔业“虾贝虫藻”经济发展新模式2023年推广内陆对虾“135”模式2万亩、沿海分级养殖5万亩,繁育优质对虾苗种300亿尾、对虾产量11万吨以上,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变种质资源优势为种业发展优势,建设对虾遗传育种研究中心、贝类苗种繁育中心。“渤海贝仓”省重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以友发水产有限公司为依托,与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合作开展了工厂化循环水高位池对虾高效养殖试验示范,大大提高了对虾的产量与质量。海城集团与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联合成立了“滨州环渤海南美白对虾产业

9、发展研究院”,并在企业设立了博士工作站。(四)科技支撑情况一是研发新品种。我市与中科院、河北农业大学等30多家科研机构合作,研发了高产小麦、高产芝麻、高产高油大豆等耐盐碱品种,培育了耐盐碱性好、经济价值高的藜麦、三叶桃、金银花等经济作物,山东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联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筛选高产、广适、绿色、抗逆小麦杂交种,山东泉玉种业有限公司先后审定泉玉7号、泉玉10号、泉玉86号、钟海979等多个玉米品种,其中泉玉10号是全省审定的耐盐碱型玉米品种。山东绿风农业集团和山东省棉花研究中心共同研发棉花新品种“鲁棉258”“鲁棉532”,于2018年10月获得山东省品种审定证书。山东省十里香芝麻制

10、品股份有限公司,在良种选育等方面精准发力,选育出高耐盐、高蛋白、高油种质芝麻。主要耐盐碱种质资源还有沾化区冬枣研究所沾化冬枣及沾化冬枣2号繁育、山东钟金燕家纺有限公司棉种繁育、惠民白蜡研究所白蜡与国槐苗木繁育等。二是与农科院等院校合作,搭建科研平台,形成科技“洼地效应”。积极做好与科研院所和高端人才的对接文章,注重科研平台载体搭建,推动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山东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联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面向环渤海中低产田区,组织建成环渤海滨海盐碱地杂交小麦联合测试平台。与鲁东大学联合成立“滨州市盐碱地白蜡研发中心”;参与省农科院作物所“轻度盐碱地循环农业模式创新和增效技术集成示范”、省林科院“耐

11、盐碱林木种质资源发掘与突破性新品种选育及示范”项目,做优盐碱地改良这篇大文章。三是主要研发项目和工程情况。1山东博华高效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承担实施的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土壤质量提升及生态保育关键技术集成与成果转化项目,提出不同类型滨海盐碱地生态系统优化管理模式及对策,重点解决退化或障碍土壤高效治理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技术问题。2.山东绿风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承担实施的耐盐碱小黑麦新品种(系)选育及草豆轮作关键技术项目,重点开展品种筛选(育)、草豆轮作、农机农艺融合等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对筛选出来的牧草新品种及高效生产关键技术进行组装、集成与示范,提升黄河流域草、豆生产水平。3.山东省十里香芝麻制品

12、股份有限公司承担实施的绿色优质耐盐碱宜机收芝麻品种选育及应用示范项目,培育出芝麻绿色优质耐盐碱宜机收芝麻新品种,破解我省芝麻品种原始落后“卡脖子”关键技术问题。4.山东泉玉种业有限公司承担实施的优质高产青贮玉米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项目,采用传统常规育种方法结合现代生物技术,对引进的国内外种质以及自有优质种质资源进行融合创新,选育突破性青贮玉米新品种。5、渤海水产科技(滨州)有限公司承担实施的南美白对虾抗高盐新品系测试项目,选育在盐田高盐度养殖条件下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的南美白对虾耐高盐新品系,并进行耐高盐品系的扩繁和推广,打造我省特色的盐田渔业品牌。三、制约盐碱地综合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1 .自

13、然资源条件严重制约。一是淡水资源紧缺。平均年度降雨量为570mm左右,全市黄河水指标为8.57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指标为3.5亿立方米,仅能满足I1O万亩耕地用水需求。二是地下水位高,且地下水的矿化度较高,尤其是滨州市北部沾化区和无棣县的沿海区域的中重度盐碱地区,地下水位13米,对彻底根治盐碱带了很大难度。2 .耐盐碱种质资源较少。作物类型比较单一,以冬枣和棉花为主要作物;大田作物耐盐碱性强的品种较少,尤其耐盐碱、抗旱和优质高产稳产的品种较少。3 .耐盐碱作物品种科研基础薄弱。受体制机制的制约,品种育种存在公益性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投入严重不足,科研人员缺乏,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低,缺乏与大型科研

14、单位的或企业的合作,科研上缺乏统一布局和资源的有效整合。4 .改良成本较高。从近些年的盐碱地改良利用效果来看,不管是田间工程措施,还是农机农艺措施,其投入成本都较高。5 .管理模式制约。目前,分散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仍然占居较大比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盐碱地改良措施的落地生效。6 .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强。近些年来,对盐碱地改良利用方面出台的支持性政策少、专题项目少,投入的项目资金较少。有些新成果和新技术难以落地,只局限在小规模的试验示范,辐射带动能力较弱,不能发挥大规模的示范带动作用。四、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的对策建议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树立系统观念,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科

15、学编制盐碱地综合利用规划,按轻度、中度、重度实行分类开发,加大创新力度,强化政策保障,实现可持续发展。1 .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建议省政府都要加大对盐碱地综合利用的支持力度,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发挥财政资金的风向标作用,带动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流向盐碱盐改良利用。2 .加大种业支持力度。要深度挖掘种质资源,特别注重既耐盐碱,又具有较强抗旱性能的作物和品种培育,建议省设立新品种研发专项基金,用于支持新品种研发和推广,以及开展品种筛选、试验、示范和配套技术组装;对以地方品种为素材开展新品种(配套系)培育获认定的企业给予一定资金扶持,出台有利于遗传资源保护企业生产与发展的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农业保险

16、等。3 .建立产学研合联动机制。应从顶层设计上加大对盐碱地相关科研统筹,各地各机构明确科研主攻方向,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合作。建议省有关科研单位牵头打造科研院所、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企业等建设科研创新平台,依托平台加强耐盐碱植物品种、农机装备等关键技术研究及推广,加快选育出适合本地的高品质、耐盐碱的植物新品种。开辟多元化的产学研合作渠道,创新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副总等合作模式,共同进行技术创新和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4 .加快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建议省市设立重大科技推广项目,充分发挥农技推广体系的作用,用“农技推广体系+科研+基地”的有效模式,并将盐碱地综合利用列入重大科技推广项目计划,通过实施农技推广项目实现技术落地、措施见效。5 .增加改良盐碱地专项引黄指标。在当前情况下,满足现有农业灌溉尚有很大困难,无法提供额外的改良盐碱地所需的灌溉用水。为此,建议黄河河务部门支持,增加改良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