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编制年度工作总结(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编制年度工作总结(3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事业编制年度工作总结(3篇)事业编制年度工作总结(通用3篇)事业编制年度工作总结篇1一、契合新区模式,体制机制逐步建立健全(一)深化改革要领。深入贯彻落实党工委管委会关于深化镇(街)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试行意见(天成委发(20_)3号),起草并以两委办名义印发了深化社会事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天成委办发(20_J23号),进一步破除行业壁垒和层级屏障,重组优化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加大机构和责权下沉力度,扩大局属单位法人治理权限,厘清各自的职责边界,强化联动配合和监督制约。(二)推进简政放权。开展了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集中清理,减少事项62项,合并事项2项,移交政务中心办理99项
2、,精减申请材料事项10项;累计下沉至镇(街道)办理100项、村(社区)办理61项。取消镇(街道)和村(社区)出具证明事项30项,取消比率达到63%o(三)加快建章立制。先后制定印发局长办公会议事规则、财务管理制度、公文处理规范等规章制度30余个,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行业管理制度100余个,机关扁平化管理和各处成建制工作的机制探索初见雏形,社会事业系统日常运行、内部管控开始步入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二、坚持战略谋划,发展规划研究日渐深入根据新区发展定位、战略规划和未来5年工作目标,借智借脑、科学编制新区社会事业各项规划。民生战略规划研究已经形成初稿,初步提出人有善保、劳有应获、学有良教、病
3、有适医、思有文化、强有健体、老有颐养、弱有救助、灾有救急、众有和谐“十有”目标。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名校、名医院布局规划拟于近期报请党工委管委会审议,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准备就序,拟于明年年初启动。三、提升发展实力,标化提升工程扎实推进积极争取党工委管委会的重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近2亿元,完成了6所学校浴室、8所学校标准化运动场、3所学校食堂、2个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个城市社区日间照料站的改造,新建5所幼儿园、改扩建7所学校全面开工,推动12所敬老院全面实施标准化提升。完成了新建成都四中、七中、九中天府校区等9所学校(幼儿园)的送审报批和规划选址,
4、已经具备建设条件,正在加紧进行方案设计和施工准备。坚持“一校一品、一院一景”特色建设,兼顾品味、品格、品质,全面提升社会事业公共服务设施形态、文态和生态。(二)加强硬件设施配备。为基层医疗机构配置救护车3台、dr等医疗仪器设备14台,投资114万元在人民医院建立了影像远程会诊中心,与各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了网络连接并开展远程会诊工作。为学校装备传统网络教室21间、智慧教室23间、录播教室5间,更换学生课桌椅13740套、学生床1916张,新增配备教师用电脑1382台、学校多媒体系统403套,实现中小学班班都有多媒体。四、突出项目支撑,招大引强工作良好开局瞄准社会事业高端项目,充分发挥优质学校、医院
5、在完善公建配套、促进改善民生、提升区域价值、锻造品牌形象、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等方面的强势支撑作用。(一)制定专项政策。起草并管委会名义印发了关于引进知名学校医院和高端养老机构的若干意见,分别从规划和供地支持、落实税收减征政策、部分建设费用减免、设立发展专项资金、名优人才引进激励等方面制定了优惠政策,强化“精准滴灌”,打造比较优势,激发投资活力。(二)强化投资服务。成立了由管委会分管领导任组长的社会事业投资项目协调小组,搭建投资项目对接服务平台,协调解决项目引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强化要素保障,形成促进合力。制作了社会事业招商服务手册。(三)积极洽谈项目。目前已与省二医院成功签订投资合作协议,安琪
6、儿国际妇女儿童医学中学项目协议已经管委会审议通过,引进成都七中、实小等品牌取得实质性进展;积极跟进华西医院、万达国际医院、天立国际足球学校等其他在谈项目10余个。五、增进民生福祉,群众幸福指数稳步提升综合运用政策、经济和服务多种手段,全面托高新区群众民生“底线”,增强群众幸福感和归属感。(一)争取和落实优惠政策。招生工作融入中心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中心城区同等待遇,初中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成都四中、七中、九中三校七区。稳妥有序实施“单独两孩”政策,为1620对符合“单独两孩”政策夫妇办理了再生育审批手续。(二)减轻群众负担。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13家基层医疗机构及I11家村卫生站基本药物制
7、度实施率100%,全部药品实施零差率销售;鼓励和引导患者选择基层首诊,区域内就诊率达91%。(三)保障群众权益。受理劳动者举报投诉案件286件,依法结案281件,结案率达98%;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286起和农民工群体讨薪案件40起,为农民工追发工资4500余万元。(四)加大惠民力度。基础教育段生均公用经费增加400元,生均住宿管理费增加500元,义务教育段3万余名学生每人每天1枚鸡蛋实施营养改善。参照市中心城区标准,制定了提高社会救助水平方案,共提标10项;全年累计发放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63831人次1822.55万元,城乡困难群众住院自付费用救助2728人次462.65万元、门诊救助
8、4946人次50.94万元、临时生活救助582人次58.9054万元,资助14956人次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互助补充医疗保险,为46名符合阳光圆梦工程条件的低保、低保边缘家庭大学生发放助学金14.064万元,为118名宏志生发放生活补助413万元,实施智力、精神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居家托养244人。(五)夯实就业和社会保障。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548人,城乡劳动者培训(含青年职业技能)6095人,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71.27万人次,全年征收基金33.18亿元,支出基金8.97亿元。完善了被征地农民参保政策,办理征地项目参保67个、涉及被征
9、地农民1.8万余人。六、创新工作思路,特色亮点打造初见成效社会事业局始终坚持将创新这一新区特质贯穿在社会事业的各个领域和推进发展的全过程,并使之成为快速升级、跨越赶超的重要途径。(一)创新教研模式。成立22个学科教育4d工作室,创新开展学科教研活动,专任教师培训覆盖率达100%。(二)探索素质教育新路径。实施“立德树人4a300计划”,全面加强艺术、体育、科技教育。(三)实现城职和城乡退休人员一体化社会化管理服务。并轨管理服务待遇政策,同时完善以社会保障部门为核心,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模式,为参保退休人员提供规范、均等、便捷、高效的养老保险公共服务。(四)建立产业发展和促进就业联动机制。起草
10、并拟于近期报请管委会审议关于建立促进经济与扩大就业联动机制的实施意见,通过扩大就业规模、巩固提升就业质量、满足产业推进用工需求,推动实现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良性互动、相互促进。(五)探索和谐劳动关系长效机制。在全市首创出台了企业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定管理试行办法,促进企业用工知法守法、自我约束和自我规范。(六)创新基层治理模式。研究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治理的实施意见,以建立健全管服分离、多元治理和培育社会组织的机制为核心,推动社区和农村基层治理创新。七、加强自身建设,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统筹推进社会事业系统党的组织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
11、建设,加快打造一支党性观念强、创新意识浓、专业水平高、服务质量优的干部队伍。(一)健全党组织工作架构。会同组织部报请党工委成立了新区教育卫生系统党工委和纪工委,印发了工作细则、组织人事管理办法等制度;在社会事业局党支部成立了2个党小组,进一步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二)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完成规定动作、创新自选动作,在牢固树立宗意意识、大力弘扬“拓荒牛”精神、切实反“四风”树新风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批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和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成果。(三)开展大规模干部培训。举办了7期“天府社事讲坛”、3期“天府教育讲坛”,以及首届“出彩天府人”青年教师综合素质大赛和青年卫生人才论坛,培训
12、专业技术人员共70期、7635人次;分行业召开了学校发展暨校(园)长工作研讨会等4个业务研讨会。(四)启动了赴外引才工作。分别前往重庆、北京、上海等地的重点师范院校和医学院校开展定向招聘,签约教师36名、医务人员4名。启动了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工作,拟招聘107名。事业编制年度工作总结篇2今年以来,我办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线,深入贯彻“五水共治、治污先行”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惠农政策,突出工作创新,较好地完成了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有效推动了我市“三农”工作,确保了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健康有序发展。一、“三位一体”改革试点工作取得突破一是以农合联换届
13、为契机,再造合作组织新架构。围绕新换届农合联组织架构、机构性质、服务理念、运行机制、经费保障、理事长人选等问题,充分调查研究,多方专家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经过精心酝酿,形成了换届方案,并于9月份、10月份相继顺利完成了市、马屿镇农合联换届。二是以会员需求为动力,再造农合联运行新机制。一方面,结合市农合联换届,以“由理事会成员兼任、委派与选用公务人员、聘用专业技术人员”等方式,配置农合联机构人员,另一方面,在市农合联推行“议行分立”,出台了理事会议事规则,明确理事会是唯一议事决策机构,确保农民行使决策权。三是以互助共赢为导向,再造合作组织新优势。一“减”,加强示范合作社现场验收、复评调整,取消了
14、30家示范合作社资格;二“联,20_年共引导优势合作社组建蔬菜、粮食、铁皮石斛、林果等四大产业联盟,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7家;三“提”,整合支农资金IOOO万元,重点支持优质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标准化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以及设立直销门店、打造品牌,提升经营发展能力与水平。四是以保险互助为突破,再造农村金融新局面。20_年1月份市兴民农村保险互助社正式获得中国保监会同意核准设立,成为全国首个由农民经济合作社出资成立、为社员提供农业财产保险服务的农村保险互助组织。二、成功创成省美丽乡村先进县今年重点打造美丽乡村精品线10条、历史文化村落7个、精品村21个、重点村29个、农村不可移
15、动文物点19处,8月份成功通过省美丽乡村先进县核准。建成了“浙南邹鲁修学线”、“温州一家人精品线”等5条美丽乡村精品线路,世界非遗木活字印刷村东源、“世外桃园”黄林等6个历史文化村落焕发生机,塘下镇陈丞村、陶山镇荣祥村等50多个美丽乡村精品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典范,陈禾村的建设成效和经验得到了省委夏宝龙书记和李强省长的高度赞赏。一是全面规划、突出重点。按照“基础先行、生态优先、突出民生、留有余地”的原则确定建设内容,重点是做好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今后的招商引资和村庄建设发展预留空间。二是镇街主体、分工协作。注重充分发挥镇街和相关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镇街为责任主体,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
16、负责相应工程建设指导,成立专家指导组进行专业指导,农办负责协调和政策把关,项目建设管理更加规范。三是先建后补、以奖代补。财政资金实行竞争性使用,补助实行以奖代补的方式,即工程按规划设计方案建好以后,通过验收和审价再按规定予以补助。到目前为止,已经对5条精品线、38个村的305个单项建设工程进行验收,市财政分4批总共下达补助6701万元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有创新20_年省、市下达给我市治理村任务213个,新增受益农户31014户。截止12月底,各治理村接户、管网、终端等三大工程基本完工,新增受益农户34130户,完成投资额23820万元。先后顺利通过温州、省年度工作考核,并得到考核组肯定。一是任务谋划早。从工程设计、施工力量等各要素着手,治理村任务早下达、早设计、早进场,为全年度的工程建设赢得宝贵时间,牢牢把握住治污攻坚战的主动权。二是机制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