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电大《国民经济核算》(第一章—第五章)复习题小抄复习.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89284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19.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电大《国民经济核算》(第一章—第五章)复习题小抄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5年电大《国民经济核算》(第一章—第五章)复习题小抄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5年电大《国民经济核算》(第一章—第五章)复习题小抄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5年电大《国民经济核算》(第一章—第五章)复习题小抄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5年电大《国民经济核算》(第一章—第五章)复习题小抄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年电大《国民经济核算》(第一章—第五章)复习题小抄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电大《国民经济核算》(第一章—第五章)复习题小抄复习.docx(2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国民经济核算(第一章一第五章)1.根据历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填写表中数据并回答问题指标,单位d2000200W2002p20032004。2005q全面粮食产量d万吨Q46251*452584571143367,46947 048401。全部工业噌加值口亿元。39570,4260745935-5366281576190p全过国内生产总值,亿元*8940495933dd102398。116694pA136515182323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32619*368984320255118。*70073J88604。(1)什么是增加值机构单位和产业部门如何计算增加值(2)什么是国内

2、生产总值从三种不同角度考察它,各自的内容是什么(3)根据上述资料,计算我国十五时期粮食产量,国内生产值的年平均发展速度.答:(1)增加值就是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后的差额,反映一定时期内各生产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每个部门的增加值是该部门所有生产单位增加值之和,各部门的增加值之和为国内生产总值.机构单位增加值是指一个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使用的转移价值.机构单位增加值说明个机构单位对于社会的贡献程度,数值越大对社会的贡献越多,也就是为社会创造的价值越大.机构单位计算增加值的方法有生产法和收入法.机构单位增加值二机构单位总产出-机构单位中间投入(生产法)机构单位

3、增加值二机构单位劳动报酬十固定资产折旧十生产税净额(生产税-补贴)+营业盈余产业部门增加值是反映生产净成果,体现生产过程的附加价值,并作为收入分配的起点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及最终产品的计算依据.产业部门计算增加值的方法有生产法和分配法.1 .产业部门增加值的生产法核算.某产业部门增加值=该产业部门总产出-该产业部门中间消耗=该产业的基层单位总产出- 该产业的基层单位中间消耗2 .产业部门增加值的分配法(收入法)核算.某产业部门增加值;该产业部门劳动报酬+该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该产业生产税净额+该产业部门营业盈余答:(2)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全部生产部位所进行生产创造的增加值的

4、全部或总量,表示生产活动的总规模或生产成果的总水平.是为了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生产活动成果而设计的统计指标或经济变量.英文简称为GDP.三个角度理解1生产过程或生产成果价值总量.2社会最终使用的产品或服务价值总量.3生产过程结果的收入分配的收入总量.国内生产总值实际上是最终产品的总流量在生产,分配和使用三个阶段分别以产品,收入和支出体现出来的总量指标.所以,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相对应地也就有三种方法:生产法,分配法(收入法),支出法(最终产品法).1. 国内生产总值二各部门的增加值二各产业部门(机构部门)总产出-各产业部门(机构部门)中间消耗2. 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十固定资产折旧+

5、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3. 支出法.从被终产品的使用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一国在一定时期生产的最终产品可用于以下方面:被国内常住单位使用,包括用于消费和投资;出口到国外.由丁国内使用包括一部分产品,故计入国内生产总值的应该是出口减去进口的净值.用公式表达为: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十总投资+净出口答:(3)粮食产量的年平均发展速度二X 100脏100. 91国内生产值的年平均发展速度=X 100%= 115. 31%3,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国民经济核算包括哪些内容(10分)答:主要数据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及指数和构成,第三产业增加值及指数和构成,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及指数和构成,各地区资本形成总额及构成

6、,各地区最终消费及构成,投入产出表和消耗系数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平衡表.从内容上看,包括生产的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可支配收入 最终消费国民储蓄投资及资本形成金融资产和负债产业结构和消费水平以及国际经济往来的国际劳务国际投资国际资本和金融等内容.某企业2003年各项生产活动支出的全部劳动报酬32亿元,提取的全部固定资产折旧4亿元,向政府交纳的全部生产税净额8亿元,企业全部营业盈余21亿元。要求计算企业2003年增加值。解答:分配法(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32+4+8+21=65 (亿元)*3.己知某地区2001年以下统计资料:(1)总产出15

7、000亿元;(2)最终消费8110亿元,其中居民消费5600亿元,公共消费2510亿元;(3)资本形成总额2037亿元,其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010亿元,库存增加24亿元,贵重物品净获得3亿元;(4)出口 1200亿元;(5)进口 1060亿元;(6)固定资本消耗1480亿元;(7)劳动者报酬5240亿元;(8)生产税610亿元;(9)生产补贴15亿元;要求:(1)根据以上统计资料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中间消耗、营业盈余;(2)编制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账户。解答:(1)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出口-进口)=8110+2037+( 1200-1060)=10287(亿元

8、)中间消耗=总产出一GDP= 15000-10287=4713 (亿元)营业盈余=GDP-固定资产折旧一劳动报酬一生产税净额=1028714805240 (610-15) =2972 (亿元)(2)编制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账户。国内生产总值帐户单位:亿元国内生产总值帐户 单位:亿元使用来源总产出15000减:中间消耗4713总消费8110居民消费5600公共消费2510总投资2037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010库存增加24贵重物品净获得3净出口 140出口 1200进口 1060劳动者报酬5240生产税净额595生产税610减:补贴15固定资产折旧1480营业盈余2972国内生产总值10287国内

9、生产总值102874、已知如下我国实际最终消费统计数据资料:单位:亿元年度最终消费额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2000 54600.9 32499.8 2240.2 89340.9 61.1 36.42(X)1 58927.4 37460.8 2204. 7 98592. 9 59. 8 38. 02002 62798.5 42304.9 2794.2 107897.6 58.2 39.22(X)3 67442.5 51382.7 2686.2 121511.4 55.5 42.32004 75439.7 62875.3 40

10、79.2 142394.2 52.98 44.16要求:(1)计算各年度的国内生产总值。(2)计算各年度最终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并做出分析。(3)计算各年度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并做出分析。解:(1)见表(2)各项分析如下: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用于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以及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总额,它反映本期生产的国内牛.产总值的使用及构成。本期间内,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逐年增长。从国内生产总值使用看,最终消费占据比例最大,其次是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为正,说明出口大于进口,数值在不断增大。本期间内,最终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逐年

11、提高,表明我国消费的相对地位在连续提高。(最终消费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对于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也就是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和国外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但不包括非常住单位在本国领土内的消费支出。最终消费支出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本期间,我国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呈小幅波动。*5.试根据下列投入产出简表计算三次产业之间的直接消耗系数。中间使用总产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合计中间投入第一产业20 50 20 90 400第二产业 70 200 60 330 500第三产业10 50 20 80 200合计 100 300 100 500

12、 1100总投入 400 500 200 1100国民经济核算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参考答案(第四章一第六章)一、简答题1、简述收入分配过程的基本内容及其核算的账户组成。答:收入分配是一个由众多收支组成的过程,这一过程被分为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两个阶段。收入初次分配阶段自增加值的分配开始,产生各种与生产有关的分配流量,包括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财产收入,结果形成各部门的原始收入,这些内容被编制成收入形成账户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收入再分配以收入初次分配结果为基础,主要记录各种由经常性转移形成的分配流量,结果形成各部门的可支配收人以及调整后可支配收人,这些构成了收入再分配账户和实物收入分配账户的内容。2、

13、结合收入初次分配的各个流量,解释收入分配帐户中“收入形成帐户”和“原始收入分配帐户”之间的关系。答:收入形成分配是直接与生产相联系的收入分配,分配的起点是各机构部门的增加值,记录的是那些直接与生产过程相联系的分配流量,包括交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支付给政府的生产税,以及各机构部门作为生产单位所占有的营业盈余。因此,收入形成帐户从功能上说反映的是各机构部门的增加值要素构成,由此反映了劳动者、政府和机构单位本身二者之间的最初分配关系,对整个分配格局的形成具有奠基作用。原始收入分配是收入形成分配的继续,其初始流量就是由收入形成帐户转来的营业盈余(或混合收入)。记录的内容可归纳为两方面:一是各部门作为

14、收入接受者从收入形成帐户支付中所获取的生产性收入;二是各部门之间进一步发生的财产收入流量。通过原始收入分配帐户,综合反映了各部门参与收入初次分配的结果。3、根据2003、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填写下表并解释相关指标的含义:指标单位200020012002200320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6280686077038472.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2253236624762622. 4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9.237.937.737. 1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9. 147. 746.245. 6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的计算公式,联合国对其提出的数量界限以其经济意义:解答

15、:可支配收入:是收入再分配的结果。从形成过程看,它是各部门原始收入加减该部门应收和应付转移收支后的余额,反映了各部门参与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最终结果;从去向看,它是各部门当期获得的可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收入。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支出:居民个人最终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的经济意义: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会呈现下降的趋势。恩格尔系数常用于衡量居民生活的富裕程度,以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状况。联合国标准:该系数在60%以上为生活绝对贫困,50%-60%为勉强度日,40%-50%为小康水平,20240%为富裕,20%以下为最富裕。4、试依据资本帐户的平衡项(净贷出或净借入)与金融帐户的平衡项(净金融投资或净金融负债)之间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