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迁移问题研究文献综述》6000字(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人迁移问题研究文献综述》6000字(论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老年人迁移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从扩展型大家庭到核心家庭的变迁历程,主干家庭在中国家庭变迁中贯穿始终,持续稳定发展。随着近年来家庭结构的类型学分析向家庭生活的实践性分析转向,临时主干家庭开始进入学术研究视野。临时主干家庭主要是基于完成“孙代照顾”这一阶段性任务由已婚子女与其父母临时组建而成,那些为了帮助子女抚育孙辈而远离家乡跟随子女来到异地共同生活的祖辈被形象地称为“老漂族”O深入了解“老漂族”的家庭融入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进而探讨促进“老漂族”家庭融入的对策,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中国式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对于提升“老漂族”的生活质量和推进西方社会学理论的本土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国
2、外研究状况(1)关于老年人迁移原因的相关研究1938年,赫伯尔(R.Heber1e)在乡村城市迁移的原因一文中系统地阐述了“推一拉”理论。在他看来,有两种相互作用的力共同导致了人口的迁移:推动力或排斥力来自于迁出地,拉动力或吸引力来自于迁入地,较之原居住地,迁入地的生活环境、娱乐类别、工作平台等均更胜一筹,可令其得到更高质量的生活,因而人口迁移是推力和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这一研究理论,国外学者普遍认为,老年人之所以会发生迁移,主要也是为了过上更加优质、便捷和舒适的晚年生活。例如,Serow(1978)研究发现,美国的退休老人会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从北部各州迁移到温暖的南部地带生活,随着身体状
3、况的进一步恶化,他们还可能再次迁移到养老院渡过晚年生活。Newbo1d(1996)指出,地域上的种族相似性、娱乐设施和地理距离都会影响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迁移,地理距离因素对于迁出老年人比对于回迁老年人的影响更大,个人的年龄、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也会影响迁移选择。Marsha11和1ongino(2012)的研究进一步发现,发生季节性迁移的老年人通常具有如下共性特征:白人,已退休,已婚,文化水平较高,有着不错的收入和良好的身体素质。田原裕子(1999)对日本老年人的研究也发现,年迈的老人之所以会迁移,是因其想与其他家人住在一起或住得近一些,而老人和子女彼此之间的空间距离及其沟通方式、频率等因素
4、都会影响其迁移决策。Becher(2015)通过对留居菲律宾的美国老兵迁移案例进行分析发现,通常是生活条件及经济方面的原因导致了退伍军人的迁移。A1hamad(2017)注意到,在英国,超过65岁的老者,通常因为丧偶而搬离故居,而且多数在其丧偶一年前后完成了迁移。Brad1ey(2019)对1995-2008年发生洲际迁移的美国老年人口占比和数量进行了纵向比较,获得的结论是五年里共有约200万超过60岁的老年人发生了洲际迁移,这当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因为健康不佳或失去了配偶,因而通过迁移去和能照料自己的家人一起生活。由此可见,国外老年人迁移的主要原因是想过上更好的生活,获得更好的居住条件或者是降低
5、自己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而不是为了照顾子孙后代。(2)关于结构家庭治疗模式的研究家庭治疗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它是一种把关注的焦点置于家庭人际关系的治疗范式。它认定,个体只有在互动和系统(家庭)中才能被说明、被理解,个体的困扰实际上是关系的困扰,是个体所在的系统出现了问题,因此,实施心理干预的对象应当是关系和系统,而非个体本身。二战后家庭治疗作为一种治疗模式出现在美国精神医学界,在这一时期,家庭治疗在精神医学方面展开了临床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实践基础。在20世纪60至70年代家庭治疗有了快速的发展,众多流派应运而生,包括多世代家庭治疗、结构家庭治疗、系统家庭治疗、策略家庭治疗、萨提亚的沟通治疗
6、等,各流派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待家庭的问题与发展,在理论、研究方法和治疗过程等方面也各不相同。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学者米纽钦为代表提出了结构家庭治疗,并逐渐完善。米纽钦发表的家庭与家庭治疗一书标志着结构家庭治疗的成熟。该书对家庭的模型、结构家庭治疗的方法、技术、治疗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通过对多个案例的开展过程进行分析来展现治疗过程,将理论和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结构家庭治疗大多运用于临床医学和心理学等方面。如国外学者通过运用结构家庭治疗使得心因性厌食患者的情况得到了较大的改善。(3)关于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源自二十世纪初,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研究的焦点。家庭生
7、命周期理论认为,家庭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和内容,但他们并未将家庭生命周期划分为几个特定的阶段。这一理论具备很强的开放性,也就是说研究人员可以根据研究内容和目的选择和描述所需的家庭生命周期。可以看出,家庭生命周期的适用性强于其他家庭社会学理论。1903年R。Wmree使用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来解释导致贫困的过程,这是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最初原型。他根据年龄将一个人的生命分为从出生到死亡的九个阶段,并剖析了贫困的差异,但这种分类方法实际上是根据个人生活史划分的。而不是家庭的生命周期,但不置可否的是,他的这种分析思路直接影响了后来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在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初创时期,以SOr
8、Okin、1Ommis、Kirkpatrick(1955)等为代表的学者虽进行了不同的划分,但都是依据家庭中的子女状况予以划分,未考虑夫妻所处状况,并且也未能清楚地表述出家庭生命周期中每个阶段的任务和含义。在家庭生命周期的扩展和完善阶段,Biege1ow(1966)提出了7阶段的家庭生命周期模型,他细化了子女的年龄,并在前人的基础上增加了重回夫妻家庭阶段,但他对家庭生命周期的划分缺乏对家庭生命周期中主要事件的综合,因此在学术界的影响也比较小。学界最为基础和广泛传播的模型是G1ick提出的家庭生命周期模型,但GIiek的模型也经历了反复不断地修正和完善。1947年,GIiCk首先建立了一个明确且
9、相对清晰的家庭生命周期模型。他认为,家庭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事件包括婚姻、第一个孩子的出生、最后的一个孩子的出生以及第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庭(婚姻)、最后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婚姻)、配偶一方的死亡以及另一方的死亡。根据核心家庭历史,他认为家庭生命周期从婚姻到配偶死亡,分为六个阶段:形成、扩展、扩展完成、收缩、收缩完成、解体。研究者认为,G1ick的模型虽未能重视子女年龄的变化及其成长过程,其模型也只能应对初婚家庭,但从整个家庭的生命周期变化来说,其适用性非常普遍。在家庭生命周期的修正阶段,ROdgerS和Duva11(1970)更多的将家庭生命周期等同于个人的生命历程。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
10、社会的适用性及与家庭相关领域内的变化趋势,家庭生命周期类型产生了很大差异,家庭生命周期的模型也更加精细化。国内研究状况(1)关于“老漂族”概念的研究“老漂族”是对一类特殊人群的形象化称谓,也被称为“随迁老人/父母”、“流动老人”、“移居老人”、“候鸟老人”等。从流动动机这一方面来看,刘敏(2014)认为“老漂族”为了与家中的子女团聚或帮助子女照看第三代而背井离乡加入流动人口的老年人。从年龄和流动时间这一方面来看,王颖,黄迪(2016)认为“老漂族”是一群55岁以上,跟随着子女到陌生城市为了照看第三代并居住时间在一年以上的老年人;董凡瑞(2019)认为“老漂族”是一群年龄在60岁以上,迁往子女所
11、在的城市时间在半年以上的老年人;从户籍这一方面来看,姚兆余等人(2010)认为随迁老人是指跟随进城子女一起生活,但户籍依然留在农村的老人;李雅静(2014)认为“老漂族”是从外省农村或城市到现居住地短期或长期生活的,非本地户籍的老年人;王璇、杨云雪(2018)认为“老漂族”是为了照看孙辈和子女一起在城市生活,但户籍仍在流出地的老人;王慧娟(2019)认为离开户籍所在地,跟随着子女到异地生活的老年人叫做“老漂族”。(2)关于“老漂族”社会融入的研究程首(2015)一通过走访郑州市农村随迁老人之后,运用具体的调查数据从经济适应、文化接纳、社会交往和心理融入四个方面对农村随迁老人城市社会融入的基本情
12、况做出进行了说明。耿梦圆(2015)从社区的角度剖析了老年漂的融入现状,发现在生活方式的融入上,老漂们的语言融入障碍性相对较大,家庭文化的理念融入上也存在着一定的空间距离,由于习惯迥异,老漂们在生活融入上往往呈现出妥协性的特征;在老年漂的社区行为融入上,普遍表现出社会交往意愿程度低、与原生居民交往频率少和交往行为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特点;在阶层认同融入上,地域融入中老年漂群体的归属感较低,未来定居意愿受家庭结构影响。宋佳航(2017)等通过对苏州老漂族城市融入的研究发现,他们基本能够适应苏州生活,但语言融入是难题;人际交往对象主要是外来人口,与本地人交流存在一定的障碍;社区参与倾向于私益型参与
13、,很少选择公益型参与;他们对苏州的印象普遍较好,但不确定会长期居住于此;对社会服务与社区服务都比较满意,最为关注的还是医疗与服务的公平性等。瞿红震(2012)认为老人自身的年龄、文化程度等特征对其社区融入的影响是很小的,而真正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随迁老人同住的家庭特征和老人自身的主体能动性。陈盛渔(2015)通过定量研究发现,影响随迁老人城市适应的主要因素为语言交流的流利程度、家庭代际关系和随迁老人夫妇是否一同随迁,另外,他还在这个基础上应用定性研究的方法总结出,生平情境是影响随迁老人城市适应的重要因素,生平情境和再社会化过程通过连续不断地相互作用,从而影响着老人的城市适应程度和个体化差异”。(
14、3)国内关于结构家庭治疗模式的研究随着结构家庭治疗的逐渐发展与完善,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其理论和方法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和总结。首先,结构家庭治疗模式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它融合了多种理论,包括系统理论和建构理论等,注重从整体和此时此地的视角来看待问题。我国学者赵芳、罗军(2013)等人针对结构家庭治疗模式的理论、技术及主要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分析了其优势和局限;其次,我国学者徐汉明、顾瑜琦(2017)等人通过运用结构家庭治疗针对一些临床患者展开服务,发现结构家庭治疗模式能够快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病态症状、促进家庭关系和谐、恢复社会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再次,目前我国学运用结构家庭治疗模式所涉及的
15、实务领域越来越广,如亲子关系、夫妻关系、青少年偏差行为、社区矫正等方面的问题。(4)关于促进“老漂族”社会融入对策的研究刘建娥(2010)从社会参与的角度出发认为社会融入意味着为了融入当地社会的特定个体,通过自身调节和外在的结构调整,从而能够与流入地的居民享有平等的市民权利,具体表现在就业、选举、公共服务获得等等方面的基本权益得到满足和公平对待。学者任远、郭民乐(2006)认为,社会融入是一个较长时间的熟悉和接受过程,这个过程的快慢取决于迁移者自身的主动性。由于针对社会融入问题的研究涉及到不同的学科和领域,不同学者关注点也有所不同,在当前对于这个概念的界定是比较模糊的,没有确凿的解释。“老漂族
16、”的家庭融入需要从自身、社区环境、社会政策等几个方面入手为“老漂族”创造更好的家庭融入条件。何周和王伊攀(2013)从传统家庭文化视角出发,指出祖辈在自身家庭文化的形塑下接受父辈请求其照顾幼儿的请求,继而进行隔代照顾的情况。这种利益互换为“老漂族”的更好融入到新家庭提供了一个契机。(5)关于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国内对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推演多集中于台湾学者,杨静利、刘一龙(2012)将家庭生命周期描述成更接近于个人的生命历程,这是一种对个体生命过程和家庭生命周期进行交互分类的方法。”他们基于家庭中夫妻的婚姻状况,将家庭生命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未婚阶段;第二阶段是从最初的婚姻到已经结婚并且拥有配偶、但没有孩子的阶段;第三阶段是生完孩子之后,伴侣和孩子都存在的阶段。王思斌(2009)则从家庭中子女状况出发,将家庭生命周期分为五个阶段:新婚阶段;育儿阶段;教育阶段;向老阶段;孤老阶段。彭怀真(2009)进一步探讨了家庭生命周期、个体生命周期,根据每个人不同生命阶段的特征,将